◎叶永烈zui好的传记作品之一,可视为陈伯达自述。◎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党史研究室联合审读,全本内地首次批准出版。 ◎作为毛泽东的政治秘书,中共有影响的“理论家”,中央文革小组组长,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的中共第四号人物,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之一,陈伯达是了解中国当代史不可不读的人物。◎叶永烈是陈伯达晚年的采访者,采访陈伯达及其儿子陈晓农十多次,录制25盘磁带,采访约25小时,与陈晓农通信几十封。◎叶永烈收集了关于陈伯达的资料近百万字,尤其是陈伯达在秦城监狱所写交代的大量手稿和陈伯达晚年手稿。◎叶永烈分别采访了陈伯达的四位秘书,即秘书姚洛、史敬棠、王文耀、王保春,录制12盒磁带,平均每人采访约3小时。还采访了陈伯达的身边工作人员、公务员、司机等。◎叶永烈采访了当年的“中央文革小组”副组长刘志坚,组员王力、关锋、戚本禹。◎图文并茂,披露大量珍贵历史照片。"
%《陈伯达传》是一本实事求是的书。——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郑惠叶永烈所写的陈伯达,就是我所认识的陈伯达。——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近代史专家 胡绳《陈伯达传》写得扎实,透露了大量档案中所没有的信息,有保存价值。——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金冲及叶永烈先生曾多次采访了陈伯达本人,还访问了许多与陈伯达有关的知情人,查阅了大量的档案与有关资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立论公平,而且其中有不少内幕资料,翔实可靠,这不仅是陈伯达个人的一篇传记,亦可作为“文化大革命”的秘史来读,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一部历史著作,为研究中国文化大革命者所不可不读。谁要是对中国文化大革命历史不清楚的,请读一读叶永烈这本《陈伯达传》。——著名学者 千家驹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第一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 主要著作为150万字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诞生的红色历程;200万字的长卷《“四人帮”兴亡》(增订版)以及《陈伯达传》,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真实写照。《邓小平改变中国》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是关于美国“9·11”事件这一改变世界历史进程重大事件的采访记录。此外,还有《用事实说话》《出没风波里》《历史在这里沉思》《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中共中央一支笔—— 胡乔木》《钱学森》等。新著为长篇小说《东方华尔街》。
凡是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陈伯达的“大名”。虽然他一再谦称自己是“小小老百姓”,当年却是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的第四号人物,是中央文革小组的组长,号称“理论家”“中共一支笔”“中国舆论总管”。本书是海内外关于陈伯达的唯一长篇传记,以70余万字的篇幅,记述了陈伯达85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身为国民党少校的他如何加入中共,他留苏与托派的关系,他的被捕和出狱,他怎样进入延安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他如何跃为中共“理论家”、《红旗》总编, 他与毛泽东、江青、康生、林彪之间复杂的关系,他在“文革”中怎样由江青的同伙变为林彪的盟友… 本书作者多次直接采访了陈伯达本人,并访问了众多的知情人,查阅了大量的档案和历史资料,以准确、全面的史料和新颖独特的专访,公正、客观、生动地展现了陈伯达不寻常的一生。
《陈伯达传》是一本实事求是的书。——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郑惠叶永烈所写的陈伯达,就是我所认识的陈伯达。——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近代史专家 胡绳《陈伯达传》写得扎实,透露了大量档案中所没有的信息,有保存价值。——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金冲及叶永烈先生曾多次采访了陈伯达本人,还访问了许多与陈伯达有关的知情人,查阅了大量的档案与有关资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立论公平,而且其中有不少内幕资料,翔实可靠,这不仅是陈伯达个人的一篇传记,亦可作为“文化大革命”的秘史来读,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一部历史著作,为研究中国文化大革命者所不可不读。谁要是对中国文化大革命历史不清楚的,请读一读叶永烈这本《陈伯达传》。——著名学者 千家驹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第一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 主要著作为150万字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诞生的红色历程;200万字的长卷《“四人帮”兴亡》(增订版)以及《陈伯达传》,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真实写照。《邓小平改变中国》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是关于美国“9·11”事件这一改变世界历史进程重大事件的采访记录。此外,还有《用事实说话》《出没风波里》《历史在这里沉思》《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中共中央一支笔—— 胡乔木》《钱学森》等。新著为长篇小说《东方华尔街》。
宋代士人阶层女性研究 内容简介 从唐到来,中国社会发生了若干变化。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即宋代打破门第观念,任何社会阶层的人,只要读书为学,都有可能改换门第,...
变革中的国际体系与中国责任 本书特色 梁守德和陈岳等主编的《变革中的国际体系与中国责任》是2010年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第八届年会召开时与会专家学者所...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本书特色 罗东凯等编著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的编写,力求融科学性、知识性与可读性、趣味性于一体,希望能对读者起到明理、启智...
政治学 内容简介 中文版《亚里士多德全集》(10卷本)1997年出齐后,获得了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1999年)等...
第一野战军 本书特色 记述中国历史上规模*大的一场战争,权威、详尽、生动。政治智慧的对奕,军事谋略的对博,作战才能的对决。原生态野战军纪实文学经典,能满足你在知...
牢记为党工作第一职责 本书特色 1. 习近平指出:“各级党的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和为民执政意识,无论在哪个方面、哪个部门、哪个地方工作的党员干部,首先要明...
制衡的逻辑-结构压力.霸权正当性与大国行为 本书特色 《制衡的逻辑:结构压力、霸权正当性与大国行为》是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制衡的逻辑-结构压力.霸权正当性与...
资本主义发展论 内容简介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在还没有相当全面而且有分析性的英文论著。本书试图填补这个空白。不过,它既不完整,也不详尽;许多重要的论题完...
海洋文库日俄海战1904-1905:第2太平洋舰队的末路 本书特色 《日俄海战》是英国知名历史学家朱利安·科贝特爵士的作品,创作于1910&mda...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第三版 本书特色 本书系统论述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伟大贡献,客观概述了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总体情...
红墙知情者说:Ⅴ:党内第一次错误斗争反“教条主义”真相 本书特色 红墙之内,神秘的政治心脏。?严的警卫,仿佛一道屏障,遮断世人多少探询的目光?《...
古代中日关系史话 本书特色 兀兀穷年,不知老之已至。今天回首看看自已走过的脚印,应该说不是件没有意义的事吧!当然,更希望抛砖引玉,让更多的人来从事这研究,使之更...
新书)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 内容简介 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引向深入,中央宣传部、中央依法治...
欧洲的分与合 本书特色 本书的任务在于将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深入研究,借助大量的事实,力求探讨欧洲的分与合的历史辩证进程与深远后果,以便说明当代欧洲联合的必然性...
《智能家电软件功能安全标准解析与实践》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关于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子控制器软件安全设计与测评的工具书,也是对 G
土地管理制度比较研究 本书特色 荷兰土地利用规划;新加坡土地和房屋管理制度——私权、民生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平衡……《土地管理制度比较研究》(作者张千帆)探讨了世界...
史蒂芬·哈伯(Stephen Haber),斯坦福大学人文与科学学院A. A. and Jeanne Welch Milligan讲席教授,胡佛研究所 Pete...
晚清政治与传统文化 本书特色 作为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经过两三千年的长期发展,在*后一个封建王朝——曾国藩生活的清代,又再度辉煌,不仅鸿儒迭现,硕果累累,且...
中日关系掘井人-记45位中日友好的先驱 本书特色 《中日关系掘井人:记45位中日友好的先驱》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中日关系掘井人-记45位中日友好的先驱 内容简...
日本“联合舰队”覆灭记 本书特色 日本联合舰队,又名连合舰队(れんごうかんたい),虽然可以解释为由二队以上的独立舰队编成的海上作战部队,但一般是指大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