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刚所著的《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精)》从《资治通鉴》的文本出发,以影响家国大政的关键点为关照,生动、简明地讲述了从春秋前期的三家分晋到大唐盛世的终结的中国历史,书中不仅有忠于原典的历史场景再现、人物言行钩沉,更有张国刚教授独到深刻而妙趣横生的分析讲论,令一部体量浩繁的古典文献《资治通鉴》一变而为轻松易读、精辟通达的历史读物。是一部当代大家讲解历史名著的经典之作。
荣获“2016中国好书”。 1.当代大家讲读历史名著。1)张国刚教授潜心研究《资治通鉴》数十年,以学者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反思力来探讨《资治通鉴》留给后人的历史智慧。2)从原典出发,以学者的史学功力解读传统经典,以士人的经世情怀关照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讲解传统文化的新高度:中西文化比较的大视野 + 贯通古今的宏阔思维。1)张国刚教授是著名的中古史研究专家,也是国内中西文化关系研究的先驱大家。中西会通的学术大视野下谈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新意迭出,耳目一新。2)精心选取二十个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点,从战国前期的三家分晋到大唐盛世的终结,通贯历史,联动古今。 3.面向大众的通俗讲法,把浩繁的古典原著浓缩为大众乐读的智慧精华。1)以讲故事的形式,用通畅浅近语言,向大众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有学者的高度、思想的力度、面向的广度。2)文本贴近《资治通鉴》原典、解读贴近日常生活的大众历史读本。3)一本书读懂《资治通鉴》的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毛泽东会读十七遍《资治通鉴》,为什么曾国藩会认为《资治通鉴》是一本极好的经世治国之作,为什么历代大学者会认为《资治通鉴》是“必不可无之书”。
序言
导论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中国的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古希腊则是一个哲学的国度,希腊人重视哲学和科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腊三杰名震古今。中东、北非(闪族来自北非)、南亚分别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的诞生地。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重视历史。在汗牛充栋的历史著作中,《资治通鉴》是*著名、*重要的作品之一。
《资治通鉴》的**个特点是通。它是我国*大的一部编年通史,可以说是大而通。它篇幅大、字数多、年代长。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宋太祖赵匡胤建国前夕,凡1362年,含周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各朝的历史。全书正文有三百多万字,司马光参考了三百多部著作,对于史料矛盾或记载不清之处,还进行了比较、考订,撰写《考异》三十卷。为了编撰这部书,司马光和他的团队(当时著名史学家刘攽、刘恕、范祖禹等)前后花了十九年时间。元祐元年(1086)*终定稿,六年后刊行。现在通用的版本是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加入了元代史学家胡三省的“注”及有关附录,排印出来有六百万字。
因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广为流传,这使得《资治通鉴》的总主编司马光成为一个妇孺皆知的名人。他编纂这部书,不仅出于自己的喜好和责任感,也和北宋前期提倡文治教化、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得失有关,所以这部书是“奉敕”编撰的。因此,《资治通鉴》这部书的第二个特点是正。不仅符合儒家正统价值观,而且内容通于大道,取材专取事关国家兴衰、民生休戚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其撰述目的是为了借鉴历史上治理国家过程中,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原名《通志》。神宗以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赐名“资治通鉴”。
正是因为司马光的经世情怀,铸就了《资治通鉴》的第三个特点是经世致用。全书按时间先后编次史事,但往往用倒叙、插叙或总结的方式,交代史事的前因后果。重要人物逝世,重大事件的得失,作者会有一段盖棺论定的评价,或者引据史书,或者用“臣光曰”的形式,使纷纭的历史事实与人物,呈现出系统而明晰的头绪。它的内容以政治史、军事史为主,尤其对于战争的记述,精彩纷呈,充满了辩证法,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提供给阅史者借鉴。写“四库提要”的馆臣评述《资治通鉴》“网罗宏富、体大思精”。曾国藩更向人推荐说:“窃以为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温公《资治通鉴》。”为什么曾国藩认为《资治通鉴》是*好的经世治国之书呢?因为这部书不光讲道理,还通权变。因为这部书不光讲道理,还通权变,即所谓“穷物之理、执圣之权”。一本书能讲清楚道理已经难得了,除了讲道理,还通权变,懂得讲操作,这当然是了不得。据说朱元璋就对《资治通鉴》情有独钟,清朝康熙、乾隆等帝王也都阅读通鉴学习治国之道,并作“御批”(读书笔记)传世。
史书的价值可以从两个方面评价:一个是史料价值,一个是史著价值。作为历史材料,《资治通鉴》的隋唐五代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作为史学著作,《资治通鉴》具有不可替代的阅读鉴赏价值。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评述《资治通鉴》“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清代史家钱大昕说:“读十七史,不可不兼读《通鉴》。”
钱的意思是《资治通鉴》的取材多有超出正史之外者。这是因为司马光的史料选择确实还参考了正史之外的几百部著作,并为《资治通鉴》写了《考异》,对不同的记载进行考订。钱大昕的评价道出了《资治通鉴》搜罗史料求博、考订史实求真的特点。
《资治通鉴》这部书得到了后世学者、帝王的交口称誉。王夫之写过一本《读通鉴论》,专门对《资治通鉴》记载的史实进行评点。王夫之认为阅读《资治通鉴》,知历代兴衰,明人事臧否,“可以自淑,可以诲人,可以知道而乐”。自淑,就是可以提升自己;诲人,就是可以与人分享;知道而乐,就是知道治国之道、为人之道、处事之道,而感到很愉悦、很快乐。所以自淑、诲人、知道而乐,就是我们学《资治通鉴》的宗旨,也是我们读《资治通鉴》要力争达到的三重境界。
其实,历史就是前人在应对各种挑战后,给我们留下的一些经验总结。人生、民族、国家,都会有不同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不同的挑战,人们相关应对的措施、应对的办法、应对的智慧,所有的成败得失的记录就构成历史。读史就像看高人下棋,他们每走一步都留下来一些历史的印记,这就构成了一个棋谱的残局。我们熟读这种残局,我们就能下棋了;我们熟读历史,我们对人间的这些不同的挑战,就能做到心中有数。道理往往是抽象的,历史是具体的。抽象的道理在具体的历史情境当中,就能使我们明白权变的道理。
后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我读研究生的时候,认真而系统地阅读的**部史书就是《资治通鉴》,迄今已经三十七八年了。只是那个时候,读史的眼光,关注的是专业史料。后来在清华大学开设了“《资治通鉴》导读”的课程,2014年又被学校安排上“慕课”(MOOC)课程,即线上课程。这时,阅读《资治通鉴》的眼光自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较关注的是《资治通鉴》作为史著的鉴赏价值,特别是司马光探讨的有关家国兴衰、民生休戚的内容。
我总觉得,从某种角度来说,历史犹如棋谱。前贤往哲应对时代挑战,其成败得失、经验教训留下的记录,犹如那个时代留给后人的棋局。棋谱不就是以往高手留下的种种残局吗?读史使人明智,犹如读谱使人棋高一着!专业历史工作者要研究历史的真相,力求还原史实的细节,如同摄影工作者,要*大化地呈现出事件的面貌。无疑,史实是历史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础,但并不是历史学的全部。古代学者对于历史学的经世致用价值多有阐述,而现代社会更加需要历史的经验来启迪人们应对各种关系的智慧。长期不间断的历史书写,国家政权和知识精英对历史的重视和坚持,是中华文明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色。因此,怎样在当今的时代通过学习历史事实、了解历史人物,达到启迪智慧的目的,是历史作为文化传承的社会意义;如何让历史在象牙塔之外的世界发挥其原本的作用,亦是史学研究者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
《资治通鉴》的“慕课”课程,是我个人在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向非史学专业的同学们推广历史文化教育的一个尝试。课程初次上线之后,与“财务会计”、“社会心理学”课程,一同成为选课*多前三甲,被评为*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实在有一点出乎我的意料。中华书局的朋友知道后,邀请我把讲稿编辑成一本书。现在这部书稿就是在“慕课”课程基础上修改而成,纠正了其中的一些错误,并根据编辑的意见,增补了几篇已经发表的文章。
清华大学教务处资助了这门“慕课”课程的开发,并支持本书的编写,我在此表示感谢!诸生中为我讲授“慕课”课程担任助教的有王炳文、李兮、王铭、张景平、管俊玮、任彪;协助我整理和编辑书稿的有刘红星、陈昱良、李兮等。对于他们的辛勤劳动,我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中华书局《月读》杂志(我在那里撰写了《资治通鉴》导读的连载)诸位编辑的帮助,感谢本书责编贾雪飞女士以及余佐赞先生的辛勤付出。我还要特别感谢那些曾经听过我在线上和线下讲授《资治通鉴》课程的同学和学员,正因为有你们的支持,才有了我的《资治通鉴》课程和现在这部书稿。对于课程及书稿中的错误不当之处,请予以批评指正。
张国刚
2016年5月25日清华园
张国刚,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为联邦德国洪堡学者,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史、中西文化关系史的研究。为清华大学本科生、学堂在线网络课堂以及社会各界讲授《资治通鉴》,颇受欢迎。2014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主要著述包括《唐代藩镇研究》《佛学与隋唐社会》《唐代家庭与社会》《中西文化关系史》《文明的对话:中西交流史论》《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等。
蒋中正日记揭密-从风雨飘摇到大局初定 本书特色 ★国民党撤守台湾岛,“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外蒙古案, 蒋中正“总统”连任谜团……这位国民党*高长官在人生起伏...
《文学或者音乐》内容简介:余华将这部《文学或者音乐》称作他的个人阅读之书,和声之书。所收录的28篇文章,记录了余华三十年的个
新书--上下五千年(全二册) 本书特色 《上下五千年》是青少年通俗历史读物。畅销三十余年,得到了好几代读者的信赖和认同。以故事讲历史的经典形式,按时间顺序编排了...
《北美麦唐娜生存英语》内容简介:本书特别适合即将出国的英语基础薄弱的人群使用,所选的词和句子特别地道和实用,涵盖了国外生活
<春天的十七个瞬间》系前苏联独具风格的著名作家尤·谢苗诺夫写的惊险系列小说中的非常精彩的一部。该书为谢苗诺夫的代表作,是最
HankPaulsonhasdealtwithChinaunlikeanyotherforeigner.AsheadofGoldmanSachs,Paulson...
文物鉴定实务-以市场体系文物辨识为中心 内容简介 本书以市场体系文物古玩辨识为切入点,鉴定对象涉及目前文物商店、民间文物古玩市场以及拍卖行等合法出现的并经常进行...
忠实的刽子手-动荡十六世纪的生死荣辱 本书特色 《忠实的刽子手:动荡十六世纪的生死荣辱》是历史学家乔尔哈林顿的一部力作,以一部16世纪欧洲的刽子手日记入手,打开...
宋教仁传-中国民主宪政的先驱 本书特色 宋教仁,字遁初,号渔父,是中国同盟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又是民初国民党的创始人,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13...
一代女皇武则天-漫说中国历史-27 本书特色 《漫说中国历史》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中国历史,用纵横双线的结构铺叙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又是一部...
上帝的国度:破译犹太人的神秘基因 本书特色 诺贝尔奖基金会推荐图书看懂犹太人的**书诠释人类文化的*大谜案 破译犹太民族的神秘基因一个孕育了马克思、爱因斯坦...
《端方与清末新政》是第一部关于清末渐进主义改革派代表人物端方的学术著作。与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张之洞不同,端方不
《503重装甲营全史(上卷)》由弗兰茨-威廉·洛赫曼(Dr.Franz-WilhelmLochmann)、理查德·冯·罗森(RichardFreiherrovn...
《CRS全球新政实操指南》内容简介:本书由王芳律师家族办公室法律税务专业团队创作,创作成员有王芳律师、李爽律师、冯骜税务专家、
美国革命史-II 本书特色 从列克星敦的枪声到约克镇围城,从《印花税条例》到《巴黎条约》,见证*强大国家的崛起。美国革命史-II 内容简介 《美国革命史》是英国...
新食货志 本书特色 那些读懂经济史蕴含之信息的人,更能清醒预感到震撼世界的惊雷。历史普及作家杜君立新作,聚焦二十一种食物与商品,从丝绸到石油,追溯全球商业革命与...
本书为菲利普·内莫《古典与中世纪政治思想史》的第二卷。作者系法国当代著名哲学、政治学教授,毕业于法国圣克鲁高师,现为巴黎
《奥斯曼帝国:五百年的和平》内容简介:★《兴亡的世界史》首辑第5册,葛兆光、昝涛、白岩松、高晓松、罗振宇郑重推荐 ★80余幅图
《中国老兵器说谜》内容简介:《中国老兵器说谜》内容简介::五十年前,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到了春节,最希望得到的玩具,是一件
《影像·历史·诗歌》内容简介:对电影史经典名作的三重解读 艺术史家破译无声黑白中隐藏的情感密码 苏联导演爱森斯坦是蒙太奇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