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云乡集:文化古城旧事

邓云乡集:文化古城旧事

作者:邓云乡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04-01-01

评分:4.9分

ISBN:7543453290

所属分类:历史文化

书刊介绍

邓云乡集:文化古城旧事 目录

“文化古城”简说
学府述略
北大
清华
师大
北平大学
交大
艺专及其他
燕京大学
协和
辅仁
中法
中国大学
朝阳及其他
私立中学
教会中学
公立中学
小学、幼稚园
其他学校
费用
种种考试
教材与教法
学生和教员
课外及其他
环境气氛
国立图书馆
其他图书馆
学校图书馆
书市、书铺、书摊
文房四宝
古玩
书画鉴别
裱褙
《世界日报》
中国营造学社
展览
《旧都文物略》
燕京风俗画
教授生活
学人佚事
任公词联
王静安
柯劭(上文下心)
胡适之寿洒米粮库
逛什刹海
诗之战
艺苑杂记
医院名医
校景情思
假期生活
渔阳鼙鼓
沧桑而后
后记
校后检讨

邓云乡集:文化古城旧事 内容简介

这是邓云乡先生对抗战爆发前十年之北平的回忆,先生在回忆中重游北平这座宁静祥和的文化古城,他的学习、生活环境、书画、戏剧、宴饮、公园、茶座等等生活跃然纸上,仿佛重回青春时代。北平聚集着数之不尽的闻名海内外的学者,或久居或暂住或故地重游,先生的回忆平和亲切,可让读者充分领略融汇中西学术于一体的文化气氛,或可成一部独特简洁的文化古城学术史。全书渗透着文化古城特有的悠久浓郁的历史气息。

邓云乡集:文化古城旧事 节选

一、琐话
过去北京清华园中有“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一座,碑文为陈寅恪撰。海宁王静安先生国维,去世已五十五年矣。民国十六年(公元一九二七年)六月二日,自沉于颐和园安澜堂前昆明湖中,临终只留下了“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四句话,更无其他遗嘱,一代学人,就这样谜一般地了。据丁文江编《梁启超年谱长编》载该年六月十六日任公写给梁令娴的信道:
“我本月初三离开清华,本想立刻回津,第二天得着王静安先生的噩耗,又复奔回清华,料理他的后事及研究院未完的首尾,直至初八才返回津寓。现在到津已将一星期了。静安先生的动机,如他遗嘱上所说他平日对于时局的悲观,本极深刻,近的刺激,则由两湖学者叶德辉、王葆心之被枪毙。叶平日为人本不自爱(学问却甚好),也还可说是有自取之道,王葆心是七十岁的老先生卒致之死地,静公深痛之,故效屈子沉渊,一瞑不复视。此公治学方法,极深极密,今年仅五十一岁,若再延寿十年,为中国学界发明,当不可限量。”
这时梁任公是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负责人,王静安是导师。早记其死因甚清楚。而人们在惋惜伤感之余,不免思考起他的死因来。甚至有的说罗振玉剽窃了他的稿子,有的说罗振玉欠了他的钱不还,等等不一而足,总是把王国维的死拉扯到罗振玉身上,或是把王国维之死归之于钱,而却很少从性格、信仰、学术理论政治上分析他的死因,所以,总难免隔靴搔痒之感了。
静安先生弃世时,正在清华国学研究所执教,同时执教的除院长梁启超外,尚有陈寅恪、吴宓,以及在美国去世的赵元任先生。静安先生去世后,陈寅恪先生在一首挽诗中,有一段注解说:
“甲子岁,冯(按:指冯玉祥)兵逼宫,柯、罗、王约同死而不果,戊辰冯部将韩复榘兵至燕郊,故先生谓‘义不再辱’,意即指此。遂践旧约自沉于昆明湖,而柯、罗则未死。余诗‘越甲未应公独耻’,即指此言。”
甲子逼宫,是指把溥仪赶出故宫。柯、罗是柯邵忞和罗振玉,即三个人相约同为清朝,另外两个人只是唱唱遗老的高调而已,并不想真死,而静安先生却真的学屈原的样子,跳到昆明湖了。日期比端午节还早两天。他一死,一些围着溥仪转准备重做大官的人,拿他大做文章,说他为清朝而死,为他请谥,让住在天津日租界张园的溥仪封他为“忠悫公”,并派贝子溥伒上祭,赏陀罗金被并大洋两千元。好像有了他作样子,溥仪就真能够再做宣统皇帝了,又何能理解他的思想信仰呢?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