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专家陈振先生的重要学术成果。对宋朝这个中国历史积弱王朝的政治、军事等制度,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科举教育和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社会生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作了详尽而的论述,经增订后充分反映了当代宋史研究的新成果。
本书**版出版至今已逾十年,其间,作者又出版了论文集《宋代社会政治论稿》,并发表了一些宋代社会经济方面的研究文章,其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可补本书**版之缺憾,故作者概括精要,吸纳了部分研究成果,对本书作了较大的修订。
第二节 宋初的地方行政制度
一、路的设置与路级机构
宋初承五代旧制,以各节度使辖区为“道”,也用以称地区,如湖南道。至宋太宗时期,地区才统称“路”。“路”*初只是其字面的本义,如乾德二年(964年)冬征讨后蜀时,称西征军的主力北路军统帅为凤州(今陕西凤县东)路都部署;称沿长江西上西征的偏师东路军统帅为归州(今湖北秭归西北)路副都部署,其意即是由凤州南下与由归州西上。而“乾德三年平两川,并为西川路,开宝六年(973年)分峡路”,这里的“路”则已是地区名。
宋初路的转运使是作为出征军队的后勤供应官,及至征服一地,即转为运送物资回京,进而成为该地区的财政长官。当后周原统治区内节度使掌管的财政权被剥夺以后,也在一个相当大的地区设路,设转运使以掌握该区划内的财权,而节度使只是州的行政长官。被征服地区如西川、广南(岭南)、江南等路,原后周地区如京西、河北、京东、陕西等路,初期同一区域或称路,或称道,并无确定的名称,直至太宗中期才统称大区为路(旧节镇辖区仍常称“道”)。而且区划也不定,史称:“国初罢节镇统支郡,以转运使领诸路事,其分合未有定制。”在太宗末年以前的分合情况是:“京西分为两路;河北既分南路,又分东、西路;陕西分为河北、河南(原作西南)两路,又为陕府西北路;淮南分为两(原作西)路;江南分为东、西路;荆湖两路,或通置一使;两浙或为东北路,其西南路实兼福建;剑南初日西川,后分峡路,西川又分东、西,寻并之。”
至道三年(997年),才确定划分为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北,两浙,福建,西川,峡路,广南东、西十五路。其中荆湖南、北路的实际划分,是在咸平二年(999年)。咸平四年,又将西川路和峡路,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江南路到天禧二年(1018年,一作四年)又分为东、西两路。各路的辖区到太宗末年时已基本稳定,以后只是在原区域的基础上或分或合,并无实质性的变化。
以上的路,称为转运使路,由于转运使司习称漕司,因而也称漕司路,是宋代路制的基础。以后还有提点刑狱司(宪司)路,北宋中叶又设提举常平司(仓司)路、安抚使司(帅司)路。
路级主要机构为转运司,长官为转运使、副使。直至淳化二年(991年)五月以前,路只是财政区划的地区名,转运使主要是“经度一路财赋”,基本上无其他职责。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曾赋予转运司按察辖区内地方长官的职权,“诏诸道知州、通判及临事务官吏,宜令诸路转运司廉访其能否,第为三等,岁终以闻”。此事可能因太祖十月间突然去世而作罢。
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正月,又“令诸道转运使察访部内官吏”,但仍未形成制度。淳化二年(991年)五月,转运使开始增加司法权。同年九月前,御史中丞王化基又提出:“望令诸路转运使、副,兼采访之名,令觉察部内州、府、军、监长吏。”实是请求赋予转运使正式“监司”的职权。史称:“上(太宗)嘉纳其言”。这在次年正月涉及转运使职权的诏书中得到证实,诏称:转运使“外分主计之司,虽日转输,得兼按察,总览郡国,职任尤重,物情舒惨,靡不由之”。诏书还对转运使的其他职权作了叙述,“凡转运使厘革庶务,平反狱讼,漕运金谷”。转运使的职权已超出原先只是“经度一路财赋”,而是具有掌握一路财政、司法和监察大权的重要地方官。“路”已初具后代“省”(行省)的雏形,所缺少的只是行政权。
但是,转运使虽无一路的行政权,而宋太宗实际上已把转运使视作一路长官,当淳化四年三月,田重进任京兆(今陕西西安)尹、永兴军(京兆)节度使时,宋太宗即对陕西转运使郑文宝说:“重进先朝宿将,宣力于国,卿宜善待之。”这是把转运使视作州、府长官的上级。如至道元年(995年)八月,荆湖转运使何士宗上奏称:“望自今执政大臣出领外郡,应合申转运使公事,只署通判以下姓名。”宋太宗即对宰相说:“大臣品位虽崇,若出临外藩,即转运使所部,要系州府,不系品位,此朝廷典宪,不可轻改也,宜仍旧贯。”即是不论州、府长官品位多高,转运使的品位比他们低多少,州、府的长官都是转运使的部下。景德三年(1006年),转运使又兼劝农使。
史称:“然又疑其权太重,复置朝臣于诸路为承受公事,是机察漕司也。”这是至道二年设置的,担任其职的除朝官外还有武官三班使臣,日常事务与转运使、副使联署奏报,“大事即许非时乘驿入奏”。转运使承受公事(简称承受)不仅是监察转运使,也是分转运使的权。可能转运使承受公事的设置影响了转运使职权的正常运行,设立了一年左右,便于至道三年真宗即位后不久的五月间废罢。由于其设置的时间很短,有些转运使承受公事所做的事情,在另外的记载中即归为转运使的事,如至道三年二月,两浙路转运使承受公事刘文质,奏举辖区内高辅之、戚纶等八人有治绩,“并降玺书褒谕”。《宋史·戚纶传》即称戚纶在太宗末任永嘉(今浙江温州)知县时,“转运使又上其政绩,连诏褒之”。这也可能因为是转运使与承受公事联署,而由承受公事上奏,两种记载都正确。
路级机构除转运司(漕司)外,不久又设提点刑狱司,主管一路的司法,实际是分转运司的职权。长官为提点刑狱,副长官为同提点刑狱。
淳化二年(991年)五月,“诏应诸路转运使各命常参官一人,专知纠察州、军刑狱公事”;派董循等十一人分别担任“诸路转运司提点刑狱”。当时或许只有十一路,视上述诏文及同年派官的情况,只是在转运使司内增设提点刑狱官,增加转运使司在司法方面的职权。淳化三年五月,令“转运使案部,所至州县,先录问刑禁”。同时,可能在是年即开始设专门机构“提点刑狱司”,因为到淳化四年十月,已“罢诸路提点刑狱司”,因其办事不力,复命“归其事于转运司”……
P136-139
增订后记
本书出版至今已逾十年,其间,笔者出版了论文选集《宋代社会政治论稿》,并发表了一些宋代社会经济方面的研究文章,其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可补本书之缺憾,故概括精要,吸纳了部分研究成果,对本书作了较大的修订:
一、增补了有关宋代“镇”的兴起与发展的论述。在第七章第三节增加了第三目“乡村经济中心‘镇’的兴起”;在第十四章第三节增加了第二目“从澉浦镇的发展管窥南宋乡村经济发展之一斑”。
二、增补了有关宋代租佃与雇佣关系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论述。宋代的租佃与雇佣关系在大区域,如西川与中原、华北与边境及南方等的不平衡性,学界多有论述,但一州、一府内的不平衡性却不为注意。笔者在为《南京经济史》撰写“宋代江宁(建康)的社会经济”时,论及南宋建康府租佃关系(城镇为雇佣关系)的不平衡性,今改写为“建康府所属各县租佃、雇佣关系发展的不平衡性”,补人第十四章第一节,作为第三目。
三、增补了教育科举的内容。在第十八章第一节“教育”,增补了“武学、律学、医学、算学、书学、画学”;在第二节“科举”增加了“武举、童子举”作第四目。
四、增补了第十九章“宋代官员任用的回避制度、创建执政官‘官邸’”。该章分为宋代官员任用的回避制度和创建执政官“官邸”两个部分。
五、增加了有关轿子产生发展的内容。原第十九章改为第二十章,标题也相应改为“宋代的交通、邮传与轿子的产生”,其中新增了“轿子的产生”一节。
六、对个别的节、目作了调整。将第十六章第二节第三目中的“雕塑”内容调整到第九章第二节第五目。将十六章第三节“宗教”调入新二十一章,作为第三节。第二十一章标题为“宋代社会生活与宗教”,第十六章标题改为“南宋的学术与文化”。
以上可说是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此外,还有许多小的修订,如第十六章第二节第一目“文学”末,增加“话本(市民文学)”一段等,在此不一一说明。
感谢张美娣编审付出的辛勤劳动。
陈振2015年于南京
陈振(曾用名沈继宏、陈高生)1931年生,江苏海门人。1959年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宋史专业)毕业,师从著名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专事宋史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历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南京师大文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著作有《简明宋史》(两主编之一)等,参与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辽宋西夏金史”副主编之一)、《中国通史》第七卷(主编)。主要论文有《有关于北宋前期的中书》、《略论南宋时期“宋学”的新学、理学、蜀学派》、《关于唐宋庄园的几个问题》、《论保马法》、《关于北宋前期的宰相制度》、《论宋代的县尉》等。
《老实人(汉英对照)》内容简介:★法国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泰哲理小说代表作 ★深刻影响雨果、博尔赫斯、拿破仑等人 ★翻译大家傅
汉朝其实挺有趣儿 本书特色 在滚滚历史长河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一个角色。然而,在大汉王朝这个男人驰骋的世界里,女人又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
《快速自学钢琴弹奏.简易古典音乐》内容简介:本书适合教初级水平的钢琴弹奏者,演奏贝多芬、肖邦、古典名曲和中外民歌、影视金曲以
历史的高原游牧 内容简介 本蔼所收的几则田野笔记当然没有涵盖我参加过的大多数田野二作,却几首是我全鄢的留有较完整记录的几次野外经历——坦白说,许多考察其实兵是打...
悦读敦煌:敦煌壁画佛传故事 内容简介 《敦煌壁画佛传故事》为“读懂敦煌”系列图书之一,是一部艺术文化普及类读物。佛传故事是记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生平事迹的故事。...
《太平洋战争》为日本著名历史小说家山冈庄八历时十年倾力呕心之作,全三卷,本书是其晚年最后一部作品,以洋洋近90万言详述了从
江山的来历-中国王朝的建国故事 本书特色 《江山的来历》是著名作家张程创作的一部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著作,主要评述各封建王朝的兴衰教训。四种颜色(金、赤、乌、...
中国海军长江抗战纪实 本书特色 《中国海军长江抗战纪实》主要内容包括:几封书信引发的争论、抗战前派系林立的中国海军、国军编遣会议与海军的“统一”编制、各派系海军...
国史讲话 内容简介 本书是顾颉刚先生1924至1925年间为北京孔德学校所作的历史讲演稿,此次出版是首次印行单行本。顾先生的初衷是想脱离教科书呆板、冗长的沉闷模...
《地铁2035》内容简介:核战争结束二十年后,人类几近灭亡,世界化为一片废墟。楼房倾塌,森林被烧为灰烬,遍布辐射尘的地表被各种
技艺与性别-晚清以来江南女弹词研究 本书特色 《技艺与性别:晚清以来江南女弹词研究》: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丛书技艺与性别-晚清以来江南女弹词研究 目录 序绪论一 ...
简帛-第十一辑 本书特色陈伟主编的《简帛》是由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校級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辦的專業學術集刊,圍繞相關的三個層面,一以戰國文字為...
岁月东北 1904-1948 本书特色 大时代的流光碎影,东三省的风云际会! 日俄战争、东北易帜、九一八事变、伪满闹剧、辽沈战役……东北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
《大征服: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内容简介:破译阿拉伯帝国迅速崛起、席卷近中东的历史密码 挖掘埋藏在剑与火之下的深层原因 全面、客
中国文物大典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作者大都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及地...
《竹书纪年》原本据说有三十篇,记载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的史事,其中从周幽王开始用晋国来纪年,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魏
老档案 本书特色 《老重庆影像志》从书共十本。它 们从不同的视角,管窥这座城市的昨天,内容涉及市政变迁、政治演变、经济发展、市井生活、文脉流转传承等方面,...
世界历史研究所学术文集第5集 本书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学术文集》**辑于2001年问世,以发表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人员当年的*新研究成果为主,已经...
本书收集了一些对功利主义的研究,既考虑作为个人道德理论的功利主义,也考虑了作为公共选择理论的功利主义。除了两篇论文以外,
《浴血罗霄》内容简介:《浴血罗霄》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罗霄纵队为配合中央红军的战略决策北进,粉碎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