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中回忆录》被奉为法国散文的典范,是夏多布里昂费数十年之功不断增删、不断磨砺的精心之作,不仅描述了自己坎坷多舛的一生,还记录了他所处的变化巨大的时代,以及他对这个时代重要事件、人物的评价和对当时文学的看法,被他自己称作“我生活的时代之史诗”。
夏多布里昂所著的《墓中回忆录》是他回忆录的节选,有他童年时代的回忆,有他对1848年革命的思考,有他与拿破仑的相识与反目的叙述,还有他在退出政坛后与退位法王的关系的描写。作者通过自己的生平,还着笔于复辟时期的政治、文化、社会的种种场面,描绘了一幅法国自大革命至19世纪上半叶的完整的社会图景。
《墓中回忆录》:我是一个坏学生我一出娘肚子,就遭受了**次流放:他们把我送到普兰古埃,位于迪南、圣马洛和朗拜尔之间的一个美丽的小村子。我母亲的唯一的兄弟,德·博代伯爵在村旁修建了一座城堡,叫作“妙选”。我母亲那边的祖产一直延伸到克尔瑟勒镇,凯撒的《高卢战记》称之为“库里奥索里特”。我的祖母早已守寡,和她的姐姐德·布瓦戴耶小姐住在旁边一个小村子里,有桥和普兰古埃相连,人称“修道院”,因为那里有一座本笃会修士的修道院,是献给圣母纳扎莱特的。我的奶娘不生育,另一个女基督徒喂我奶吃。她把我献给了村庄的保护主圣母纳扎莱特,向她许诺我为了她穿蓝色和白色的衣服直到七岁。我才活了几个钟头,时间的重力已在我的额上打下了印记。为什么不让我死?因为天主已决定恩准无知者和无邪者的愿望,保留无谓的盛名可能危及的岁月。布列塔尼农妇的这种许愿本世纪已不再时兴;不过,那毕竟是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情,一位神圣的母亲介入孩子和上天之间,分担人世的母亲的关怀。三年后,他们把我送回圣马洛。我父亲收回贡堡的土地也已七年了,他想重新回到他的祖先曾经居住过的领地上。他不能谈判已归于古雍家族的庄园波福尔,也不能谈判已落入孔岱家族的夏多布里昂男爵领地,于是就把目光转向贡堡(福华萨写作Combour)——我家的几支都通过和科艾特康家的婚姻拥有过它。贡堡在诺曼底和英吉利的进军中保卫过布列塔尼,它是多尔的主教冉肯于1016年修建的,主塔建于1100年。德·杜拉元帅是因为妻子才拥有贡堡的,他的妻子叫玛可劳薇·德·科艾特康,是夏多布里昂家的人。他和我父亲谈妥。德·阿莱侯爵是皇家卫队掷弹骑兵队的军官,也许因其勇敢而太有名了,乃是科艾特康一夏多布里昂这一支的*后一人。德·阿莱先生有一个兄弟。元帅作为我们的姻亲,后来把我哥哥和我引荐给路易十六。家里是让我进王家海军的。对于每一个布列塔尼人来说,远离宫廷是自然而然的,对我父亲来说尤其如此。我们的贵族身份更在他身上加强了这种感觉。我被送回圣马洛的时候,我父亲正在贡堡,我哥哥在圣布里厄克中学,我的四个姐姐在我母亲身边。我母亲的全部感情集中在她的长子身上。不是她不爱其他的孩子,而是她对年轻的德·贡堡伯爵表现出一种盲目的偏爱。的确,我作为男孩,*小的孩子,骑士(人家这样叫我),比我的姐姐们有些特权;然而说到底,我还是被丢在仆人的手里。再说,我的母亲很有思想,很有德行,忙于社会事务和宗教职责。我的教母德·普鲁埃伯爵夫人是她的密友。她也去看望莫佩尔杜依和特吕波莱神甫的亲戚。她喜欢政治、消息、社交界,因为在圣马洛,人们搞政治就像萨巴的僧人在塞德龙河谷搞政治一样。她热情地投入拉沙罗太事件之中。她把一种好责骂的脾气、心不在焉的想象、精打细算的精神带进家里,起初使我们认不出她那些令人钦佩的品质了。说是秩序井然,可她的孩子们被管得杂乱无章;她本来慷慨大度,看起来却是吝啬小气;她原本性情温和,却老是责骂训斥:我父亲是仆人们的恐怖,我母亲却是灾难。……
[法]夏多布里昂(Franc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 1768-1848),法国作家,浪漫派先锋和的散文家。出身布列塔尼一个衰而复振的贵族家庭,年轻时投身军旅,随其兄进入巴黎社交界,后至美洲游历。法国爆发大革命后,夏多布里昂参加路易十六的勤王部队,失败后旅居英国,以教授法语为生,并开始写作。拿破仑上台后,夏多布里昂一度被任命为驻罗马使馆秘书,后与斯塔尔夫人一道成为反拿破仑集团的中坚人物。夏多布里昂依据早年社交及游历美洲的素材写成小说《阿达拉》和《勒内》,前者写美洲一未开化部族酋长之女阿达拉已皈依基督教,与另一部族俘虏青年夏克达相恋,因不能与非基督徒结合而服毒自尽;后者写亚美丽对胞弟勒内发生恋情,因恪守宗教戒律而被迫进入修道院,勒内自此孑然一身,飘然遁迹于蛮荒之地。二者均以浓郁的抒情及景物描写见长,而成为法国浪漫派的开篇之作,风靡一时。此后又有续篇散文史诗《纳切兹人》。晚年重要作品则为其倾尽一生心力成的《墓中回忆录》。
余生很长 不必慌张 本书特色 作者紧密联系都市年轻人的生活实际,以拼图的写作手法,用六十个饱含哲理、温暖动人、催人自省的小故事,多角度阐释“每个人的...
《夏季从阿龙山开始》内容简介:本书“亲爱的大自然鲍尔吉·原野散文少年读本”系列是鲁迅文学奖得主、当代著名散文家鲍尔吉·原野
《节日里的中国》内容简介:中国的传统节日与中国人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凝聚着中国人的丰富智慧,维系着中国人的深厚情感,是中
名家·名译--堂·吉诃德(上下) 本书特色 塞万提斯*王志明译的《堂·吉诃德(全译本上 下名家名译)(精)》讲述了:一位穷乡绅痴迷于读骑 士小说,...
幌马车之歌 本书特色 以民众史的眼界,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在台湾的“战后”提出成功、深刻、感人而有力的“战后结算”,这就是《幌马车之歌》的突出而值得感谢的成就。—...
边城-沈从文精选集 本书特色 一首哀婉凄美的田园牧歌,美得让人神往,脆弱得令人心疼……现代版《桃花源记》,重寻湘西的自由朴野之美。琉璃般透明的世界,守护着人性中...
百花散文书系 新现代部分 废名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废名散文选集》主要内容:废名,原名冯文炳,在中国现代作家中以特立独行名世,所著小说、诗、散文和论著都有奇气,...
青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那季落花不悲戚 本书特色 《那季落花不悲戚》为“青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系列之一,为90后校园作家赵...
最美的词,最才的女:宋代女词人的词与情 本书特色 1. 16位宋代才女带你品味宋词的清丽婉转与风流多情宋代女词人以自身传奇经历书写女性独有的情感世界,细腻而不失...
索尔仁尼琴读本 本书特色 索尔仁尼琴(1918—2008),俄罗斯作家。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1924年,随寡母迁居到顿河畔罗斯托夫市。在这里,他读完了中...
《兰波诗歌》共分为三册,这是其中的第一册,主要解读兰波早期诗歌。在赏析、解读中,作者开始了与兰波的心灵对话。兰波的诗歌似
友 本书特色 中国素来是散文大国,古之文章,已传唱千世。而至现代,散文再度勃兴,名篇佳作,亦不胜枚举。散文一体,论者尽有不同解释,但涉及风格之丰富多样,...
英雄美人:王旭烽散文集 本书特色 这是本浙江著名女作家王旭烽的散文集。通过本书,作者传递了这样一个文学观点:她认为,好散文不是把心里话讲出来就可以的,语言的记录...
梅丽丝•德•盖兰嘉尔(Maylis de Kerangal),法国女作家,一九六七年出生于土伦,在勒阿弗尔度过童年,后在鲁昂和巴黎学习。毕业后在伽利玛出版社青少...
如果生活把你欺骗-普希金经典诗歌插图珍藏本 本书特色喧嚣尘上的年代,我们更需要诗歌与远方。一起来读点诗吧。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的作品,曾被选入中学课本。普希金还...
关于怎样写外国文学史,曾经几次有所议论,这里只扼要重述几点主要想法:要有中国观点;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要以叙述为主;
《正本清源:重大疫情下的虚假信息治理》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关于谣言和虚假信息的基本认识,包括谣言概念的
牟宜之诗 内容简介 《牟宜之诗》收录了作者从20岁的《少年行》到66岁去世前的《论作诗》,时间跨度46年,共179首诗。按其内容大致可分两个阶段:1957年以前...
共和国长子-新中国石化工业的成长记忆 本书特色 何华编著的这本《共和国长子(新中国石化工业的成长记忆)》是一部反映以兰炼、兰化为代表的新中国石化工业成长史的长篇...
文汇原创丛书:紧急呼救 本书特色 *近,赶趟儿一样看了场国宝展,那前胸贴后背的拥挤感真是文字难以尽述。一时感慨我们的国民素质有迅速回升的迹象,可看了冯骥才的《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