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潮》是蒋梦麟的自传性作品,几乎囊括了中国1842年至1941年间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半段是作者“亲闻”的,后半段是作者“亲历”的。作者利用抗战期间躲空袭的“闲暇”,在没有灯光、没有桌椅的空洞里,用随身携带的铅笔和硬面笔记本,写成这样的一部“自传”。这部书被作者视为“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也有点像近代史”。其中既有作者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透视,也反映了在中西文化碰撞下,整个社会的激烈动荡。
在《西潮》的开篇章节中,作者蒋梦麟写道:“我所写下的有点像自传,有点像回忆录,也有点像近代史。不管它像什么,它记录了我心目中不可磨灭的景象,这些景象历历如绘地浮现在我的脑际,一如隔昨才发生的经历。在急遽递嬗的历史中,我自觉只是时代巨轮上一颗小轮齿而已。”童年生活、参加科举、留学美国、回国任职,北京大学的学生运动是怎么回事?民国初年的风云变幻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著名的西南联大有什么前世今生?蒋梦麟以学者的冷静、赤子的热情,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长达数十年的中国近代史。本书在五十年代初版后,引发惊人热潮,成为青年学生人手一册的“人生教科书”。《西潮》同时是哈佛大学远东研究所的指定参考书。
《西潮》里所谈的是中国过去一百年间所发生的故事,从一八四二年香港割让起,到一九四一年珍珠港事变止,尤其着重后五十年间的事。
一个世纪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在四千多年的中国历史里,却只是短暂的一个片段,几乎不到四十分之一。不过中国在这段短短的时间内所经历的变迁,在她悠久的生命史上却是空前的,而且更大规模的变化还正在酝酿中。
中国既不是一个天神般万能的国家,也不是一个低能的毫无作为的国家。她是由一群有感情、有思想的凡人结合而成的国家。他们有爱、有恨;有美、有丑;有善、有恶;有成就、有失败;有时充满希望,有时陷于绝望。他们只是一群平平常常的人,世界人士不能对他们有分外的要求和期望。中国没有解决一切困难的万应灵丹,也没有随心所欲脱胎换骨的魔术。如果她已经有所成就的话,那也是平时以汗、战时以血换来的。
如果有人问:“中国的问题究竟在哪里?”作者只能答复:中国正有无数的问题等待四亿五千万人民去解决,而且不是任何短时间内所能解决。有些问题是企图征服她的敌人造成的,有些则是蜕变过程中她本身所制造的;另有一些问题是客观环境引起的,也有一些问题则是历史的包袱,有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已经在战前几年内解决,或者局部解决,更有许多问题则尚待分别缓急,逐一解决。
回顾作者身经目睹的过去五十年,以及作者所熟悉的过去一百年,甚至追溯到作者所研习过的中国的悠久历史,作者已经就其所知探求出若干问题的线索,有些问题深深植根于过去,有些则由急剧的变化所引起。作者已经力求平直客观地陈述中国过去所发生的变迁,尤其是过去五十年内所发生的事情。对于愿意与中国合作,共同解决妨碍持久和平的若干问题的国际友人,本书或可提供一点资料,帮助他们了解中国人民的生活与问题。合作是勉强不来的,必须彼此相互了解,然后才能合作。欲谋持久的合作,必须先对一国的真实背景有所了解,包括心理、情感,以及道德等各方面。
因此,作者对于日常琐事也往往不厌其详地加以描写,希望借此使读者对中国人民在战时与平时所反映的心理、情感和道德等,能有比较亲切的认识,日常琐事往往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重大变迁,希望读者多少能从作者所记述的身边琐事中,发现重大史实的意义。
北京大学与学生运动
蔡校长和胡适之他们料得不错,学生们在“五四”胜利之后,果然为成功之酒陶醉了。这不是蔡校长等的力量,或者国内的任何力量所能阻止的,因为不满的情绪已经在中国的政治、社会和知识的土壤上长得根深蒂固。学校里的学生竟然取代了学校当局聘请或解聘教员的权力。如果所求不遂,他们就罢课闹事。教员如果考试严格或者赞成严格一点的纪律,学生就马上罢课反对他们。他们要求学校津贴春假中的旅行费用,要求津贴学生活动的经费,要求免费发给讲义。总之,他们向学校予取予求,但是从来不考虑对学校的义务。他们沉醉于权力,自私到极点。有人一提到“校规”他们就会瞪起眼睛,噘起嘴巴,咬牙切齿,随时预备揍人。
有一次,北大的评议会通过一项办法,规定学生必须缴讲义费。这可威胁到他们的荷包了。数百学生马上集合示威,反对此项规定。蔡校长赶到现场,告诉他们,必须服从学校规则。学生们却把他的话当耳边风。群众涌进教室和办公室,要找主张这条“可恶的”规定的人算账。蔡校长告诉他们,讲义费的规定应由他单独负责。
“你们这班懦夫!”他很气愤地喊道,袖子高高地卷到肘子以上,两只拳头不断在空中摇晃。“有胆的就请站出来与我决斗。如果你们哪一个敢碰一碰教员,我就揍他。”
群众在他面前围了个半圆形。蔡校长向他们逼近几步,他们就往后退几步,始终保持着相当的距离。这位平常驯如绵羊、静如处子的学者,忽然之间变为正义之狮了。
群众渐渐散去,他也回到了办公室。门外仍旧聚着五十名左右的学生,要求取消讲义费的规定。走廊上挤满了好奇的围观者。事情成了僵局。后来教务长顾孟余先生答应考虑延期收费,才算把事情解决。所谓延期,自然是无限延搁。这就是当时全国所知的北大讲义风潮。
……
#书摘#理想、希望和意志可说是决定一生荣枯的*重要的因素。教育如果不能启发一个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单单强调学生的兴趣,那是舍本逐末的办法。只有以启发理想为主,培养兴趣为辅时,兴趣才能成为教育上的一个重要因素。
——蒋梦麟《西潮》
《西潮》这本书里每一片段都含有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透视。古人所谓“小中见大”正可于此中求之。其将东西文化相提并论之处,尤其可以发人深省。
——罗家伦
他是一个理想的校长,有魄力、有担当,他对我们三个院长说:辞去旧人,我去做;选聘新人,你们去做。
——胡适
蒋梦麟先生是思想家、教育家,也是行政的长才。三十出头就代理蔡元培先生为北大校长,后来又在政府担任过教育部长等职。茫茫中国,何去何从?他是有相当的感慨的。
——沈君山(台湾清华大学校长)
学问比不上孑民(蔡元培)先生,办事却比蔡先生高明。
——傅斯年
五十年间的史事,作者作了广泛而深入的见证,zui有价值的见证,莫过于与教育有关、作者所亲历的三件事:一是辛亥革命时期学生革命思想的来源,二是五四运动时期的知识革命及爱国运动,三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的组织与发展。
——张玉法(历史学家)
蒋梦麟(1886-1964)
原名梦熊,字兆贤,号孟邻,浙江余姚人。
曾参加科举考试,后赴美留学,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曾任国民政府首任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也是北京大学历史上任职时间zui长的校长。病逝于台北。
堤契诺之歌(散文、诗与画) 本书特色 黑塞的作品能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中引起共鸣,是因为他的作品可读性强,反映的内容具有多元性,在承继西方...
2015-中国年度诗歌 本书特色 王小妮、王家新、牛庆国、文西、伊沙、刘立云、汤养宗、沈苇、沈浩波、张洪波、侯马、娜夜……200多位诗人的200多首诗篇,关注现...
风中的纸屑 本书特色 初恋的感情*单纯也*强烈,但同时也*缺乏内涵,几乎一切初恋都是十分相像的。因此,尽管人们难以忘怀自己的初恋经历,却又往往发现可供回忆的东西...
野性的旅程-行走大西南的美丽与哀愁 本书特色 几乎所有人,毕生都希望去中国的后花园云南、四川、西藏旅行。本书就是一部横阔大西南旅行的史诗巨作,能够满足所有人的欲...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内容简介:本书的起因,乃是有一位朋友提出一个问题:“我”究竟是谁?这个问题不是一言两语
春潮漫卷书香永-开放声中书人书事信选-(上.下卷) 本书特色 本书从改革开放初期漓江出版社开拓外国文学出版过程中收到的众多译著者和读者的来信中,选辑了460人的...
《基于内存计算的分布式实时事务管理性能优化研究》内容简介:本研究在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深圳基础研究项目资助下,以金证科技股
拉伯雷与赫尔墨斯秘学 本书特色 娄林主编的这本《拉伯雷与赫尔墨斯秘学》是“经典与解释”辑刊第41期。主论题是“拉伯雷与赫尔墨斯秘学”。拉伯雷是文艺复兴时期法国...
2014陕西文学年选(共6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陕西省作家协会组织编选,著名作家陈忠实担纲顾问,一部面向全省作家、诗人、评论...
俄国纪行 本书特色 《俄国纪行》是著名作家约翰?斯坦贝克与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 40天苏联之行(1947年7月至9月)的记录。这是一次巨人之间的伟大合作。斯坦...
王云五文集:贰:王云五文论 本书特色 王云五所著的《王云五文论(上下)(精)/王云五文集》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王云五文集》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收录了王云五...
斋夫自由谈 本书特色 “大家书斋”以“名家+经典”的形式组合而成,汇集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教育、哲学等人文社科领域名家的代表性作品,内容短小精悍、可读性强,...
这本米沃什诗选精选米沃什各个时期的诗歌作品150多首,其中包括他早期的创作和后来的作品。米沃什在诗歌创作上强调“见证人”的身
《电商运营(第2版)》内容简介:“电商精英系列教程”自从2011年问世以来,随着电子商务大潮在国内的兴起,成为全国范围内颇具影响
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诗经:Book of poetry 本书特色 《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是许渊冲古代经典诗歌英译的结集,精选中国历代...
湖楼小撷 内容简介 《湖楼小撷》为大家小品丛书,俞平伯卷。本书主要内容:散文,东游杂志、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陶然亭的雪、重刊《浮生六记》序、湖楼小撷、芝田留梦记...
中南海人物春秋 本书特色 一部可以被完整“看”到的历史现场,数百个珍贵瞬间“说”出的悲欢际遇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令人难以忘却的特殊时期。在那个特殊时期,党、国家和...
《卡通IP时代——品牌卡通形象设计揭秘》内容简介:大IP时代就要来临了,但到底什么是设计行业的大IP?本书就IP设计进行了全方位的
关于本书惭愧,我不懂希腊文。这本书里的译文,根据的是不同的英文译本。“老柏拉图”说:文艺只是模仿的模仿,影像之影像。用在本书,恰好适合。好在萨福的英译本历代层出...
上海1949 本书特色毛泽东似乎从未喜欢过上海,但是上海这座城市对毛泽东以及对整个世界都存在着奇特的魅力。——摘自《**章·元旦》斯大林曾经劝告:希望中同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