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思想史

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思想史

作者:葛荃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6-09-18

评分:5分

ISBN:9787201107820

所属分类:历史文化

书刊介绍

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思想史 目录

**章 殷商至东周初期行政管理思想的萌生与初步发展**节 殷商帝王的个人专权管理思想一、神、祖崇拜与殷商帝王统治权力的合法性二、以个人专权为特色的强制管理思想第二节 周公的协调天人行政管理思想一、周初对天命观的修正二、周公协调天人的行政管理思想三、关于君臣行政权力关系的认识第三节 西周末年重民思潮的发展与行政管理思想一、西周后期的政治危机与民对统治者的怨恨二、西周晚期重民思潮的行政管理意义三、中国行政思想萌芽时期的理论特点第四节 子产以开言路和刚柔相济为特点的行政管理思想一、刚柔并济、广开言路的民事管理思想二、学后为政、择能而使的用人原则三、行无越思、循序渐进的决策思想四、德法结合、宽猛相济的行政管理方法第五节 管仲的四民“分业定居”行政管理思想一、“分业定居”的管理原则二、人事行政思想三、关于行政首脑的认识四、关于行政组织的论述第二章 儒家强调等级和伦理原则的管理思想**节 孔子以建构统治秩序为标的的管理思想一、等级管理原则二、“正名”管理思想三、道德修习与教化管理方法第二节 孟子重民任贤管理思想一、重民管理原则二、施仁政的管理方法三、举用贤才与政治制约管理思想第三节 荀子以尊君重道为重点的管理思想一、“王制”管理目标与“道高于君”管理原则二、礼为主、法为辅的管理方法三、政治制约思想第四节 《中庸》《大学》关于行政首脑素质的认识一、“修身为本”的政治素质思想二、修身与管理的逻辑关系认识第五节 先秦儒家学派行政管理思想的理论特点一、以人性论作为行政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二、对等级原则和君主政治的肯定和维护三、为政在人、推己及人的人治管理方式四、道高于君与政治制约思想五、管理手段上,礼为主法为辅模式的形成第三章 墨子“尚同”“尚贤”管理思想**节 “尚同”管理原则与政体思想一、“壹同天下之义”的行政管理基本原则——尚同二、行政管理体制的构想——政长系统第二节 “尚贤”人事管理思想一、尚贤的必要性和“贤”的标准二、“尚贤”的人事任用与管理政策思想三、贤才的基本职责第三节 墨家学派行政管理思想的理论特点一、具有无需掩饰的专制性……第四章 道家以遵循自然法则为特色的行政管理思想第五章 法家以法治和尊君为核心的行政管理思想第六章 秦汉时期行政管理思想的曲折发展第七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注重法治和人事的行政管理思想第八章 隋唐时期以复兴文武之道为中心的行政管理思想第九章 宋元时期以人事和财政为中心的行政管理思想第十章 明清时期强化或限制君权的行政思想参考文献后记

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思想史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思想史》是国内部对传统中国行政管理思想进行系统研究的专门之作,时间断限是从殷商至清嘉道前。《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思想史》运用现代行政学理论作为方法论,主要讲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政论家、政治家关于行政原则、人事行政、民事管理、政策制定与推行、行政决策、政府财政管理以及救荒减灾危机管理等方面的行政管理思想。在梳理和认定史实的基础上,对这些思想的政治性质、理论特点、管理效能、历史价值和当代借鉴意义,以及传统行政管理思想的发展规律等形成了学术判断,为当代中国治理理论及其社会实践提供了历史参照。

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思想史 节选

《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思想史》:
公元前771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中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时代。在这一时期,周朝王室的势力急剧衰落,逐渐失去了控制诸侯列国的力量。各诸侯国则不断扩张,形成了“王纲解纽,礼崩乐坏,权力下移,诸侯争霸”的局面。在这种形势下,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了能够在争霸战争中居于不败之地,甚而图成霸业,都在想方设法提高国力,寻求佳的治国兴邦之道。因而正是在这一时期,行政管理思想有了初步的发展。在东周初期即春秋时代的政治舞台上,涌现出诸如子产、管仲等一批有才略、有作为的政治家、改革家。他们的行政管理思想即使在今天来看,亦颇有价值。
子产(公元前582?-前522),姓公孙,名侨,字子产,另字子美,是郑国贵族子国之子,郑穆公之孙。由于出身贵族,子产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博学多才。十几岁时,就已在政治上崭露头角。在他29岁的时候(公元前554年)被任为卿,此后成为郑国的重要政治人物。
子产的政治生活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段从郑简公十二年(公元前554年)到简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43年),约十二年,他在政治上居于辅佐地位,未能主政。后段从简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2年)到定公八年(公元前523年),他继当国子皮之后担任执政大臣,主持国政20年。子产执政初期,政治局面并不乐观。一面是“国小而逼”,郑国地处南北交通要道,夹在晋、楚两个大国之间,晋楚相争,必然殃及郑国,同时又成为大国争夺的目标,左右为难,郑国始终难以摆脱内外夹击的局面。另一面是“族大宠多”,国家内部贵族集团争权夺利,矛盾重重,致使统治集团内部祸乱不已。然而,子产很有管理才能,他颇有的政治识见,遂根据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政策,使得郑国在其执政期间,管理有序,内乱平息,外患不兴,百姓安居乐业。孔子正是根据这些情况对子产赞不绝口:认为其“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一、刚柔并济、广开言路的民事管理思想
春秋时代天下混乱,统治者们在频繁的战争中对于民的重要性越发有了清醒的认识,因而在政治统治和管理国家的思考中,如何治理臣民百姓就成为他们率先关注的问题,子产也不例外。他的民事管理思想大体上包括三层内容:
其一,如何管理国内的“大族”。这些贵族都是郑国的显贵,他们的政治实力和地位显然不同于普通民众,如何处理大族的利益关系将与国家的安定密切相关。为此,子产采用了软硬两手。一是怀柔政策,他认为:“安定国家,必大焉先。”就是要采用安抚的政策,关照大族的利益,防范他们与国家的利益冲突,以维护政治稳定。子产当政后,对大族处处关照。如大夫丰卷被驱逐到晋国,子产保留了丰卷领地的收入,等待丰卷回来。子孔、伯有被杀,子产为了安抚其族,令其子公孙泄和良止继承官爵。“安大”政策事实上保护了贵族们的利益,化解了大族与国君的政治冲突,因而在子产当政期间,郑国没有发生大的内乱。二是镇压手段,子产对贵族们也不是一味的怀柔,必要时,也会严厉镇压。例如驱逐大夫丰卷、治罪公孙黑等,都是镇压贵族的实例。不过,在软硬两手之中,子产是比较倾向于怀柔的。
其二,如何管理一般贵族和官员。子产的指导思想是以柔为主,称为“安众”。鲁襄公十年(公元前563年),子孔当政时,颁布政令,要求各级官员均不得再参与朝政,只许“以位序,听政辟”,即只能安于各自的官爵职守,服从当国者的政令。这道命令一下,立刻引起郑国卿大夫及各级官员的反对,大家都拒不听命。子孔就要下令将那些抗命的官员杀掉。子产当时的政治地位并不高,但他看出子孔的政策必然要激化冲突。就劝说子孔烧掉“载书”,撤回政令。他说:
……

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思想史 作者简介

葛荃,博士,政治学教授。曾任教于南开大学、山东大学,逡巡于中国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领域三十余年,迄今出版著述二十多种。在学术界有较高知名度,兼任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会会长等。代表作有《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修订本)》《中国政治文化教程》《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立命与忠诚——士人政治精神的典型分析》《认识与沉思的积淀——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历程》。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