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亲定自选集,浓缩一生著作精华,单册、套装同步上市!以佛教史解说两大东方文明的相遇,通过佛教史理解中印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
-----编辑推荐-----
★ 季羡林亲定自选集,浓缩一生著作精华,全14册包括:《季羡林谈佛》《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季羡林谈国学》《季羡林谈人生》《读书·治学·写作》《赋得永久的悔》《红》《一生的远行》《彼岸印迹》《牛棚杂忆》《我的心是一面镜子》《象牙塔日记》《悼念忆:师友回忆录》《风风雨雨一百年》。
★ 该选集是季羡林老先生在三零一医院疗养期间亲自编选的作品集,涵盖散文、随笔、游记、回忆录、日记、学术著述等多种体裁,可以媲美全集。季老在序言中说:“在某一阶段上,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颇,甚至错误,决不应加以掩饰,而应该堂堂正正地承认。这样的文章决不应任意删削或者干脆抽掉,而应该完整地加以保留,以存真相。”此次出版的自选集完全遵照季老“存真求实”的意愿,在精选的基础上收录季老各个人生阶段的代表作品。
★ 正如文集跋文作者梁衡先生所说,“(季)先生学问之衣钵,自有专业人士接而传之。然治学之志、文章之风、人格之美则应为学术界、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所学、所重。而这一切又都体现在先生的文章著作中。于是遂建议于先生全部著作中,选易普及之篇,面对一般读者,编一季文普及读本。”
★ 在《谈佛》中,季羡林以佛教在印度产生、发展、传播,如何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在中国进一步发展后再倒流回印度为线索,勾勒出一部佛教流变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又以语言学、印度学、古代中印历史等领域的深厚学养为基础,对佛教的基本问题做了举重若轻的分析,使一般读者也能获得对佛教的通识。
-----内容简介-----
丛书简介:本套丛书是季羡林唯一亲定自选集,是作者晚年在医院疗养期间亲自编选的作品集。文集收录了作者在各个人生阶段的代表作品,涵盖散文、随笔、游记、回忆录、日记、学术著述等多种体裁,集中体现了季老的治学之志、文章之风和人格之美。
内容简介:本书既是佛教入门经典,也是季羡林学术著作中影响巨大的代表作。早在20世纪30年代留德求学时,作者就确立对佛教研究的兴趣,在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佛教占据了核心的位置。书中季羡林以语言学、印度学、古代中印历史等领域的深厚学养为基础,对佛教的起源、流变、传入中国等重要方面做了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的分析。
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语言学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散文家,被称为“学界泰斗”。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翌年作为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归国,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曾任北大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
佛教有些不同。和尚讲经,也总是劝善惩恶,这一点同其他两大宗教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释迦牟尼本人并不承认自己是神。他活着的时候,以及死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僧徒也没有把他当作神来膜拜。他被神化为如来佛,与外来影响有关。到了大乘时期,这现象才逐渐明朗化。根据这些情况,我觉得,佛教似乎是一个唯理的宗教,讲求义理的宗教,不要求信徒盲目崇拜的宗教,不禁锢信徒们的思想的宗教。大乘唯理的倾向更加明显。它对宇宙万事万物,对人类社会,对人们的内心活动,都深入钻研,挖掘得之深、之广,达到了惊人的水平。它十分强调智慧,标举“缘起”的理论,认为一切都是无常的,一切都是变动的。因此恩格斯认为佛教有辩证的思维。它的理论当然会有矛盾,会有牵强附会之处,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总起来看,它的教义中颇多哲学因素。古代印度有一个传统,宗教与哲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大乘佛教继承而且发扬了这个传统。大乘还提倡逻辑学,所谓因明学者就是。在这里大乘唯理的色彩也表现得很突出。这样的情况就促使佛教产生了大量的经典。经、律、论,样样齐全。有的部派还有自己的经典。结果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佛教的经典就多到了超过汗牛充栋的程度。而且佛教同另外两个世界大宗教不同,始终也没有确定哪一部经典是圣经宝典,唯我独尊。所有的经典都并肩存在、庞然杂陈。这些经典通常称为“大藏经”。有梵文、巴利文、汉文、藏文、满文、蒙文、傣文等等不同的文本,量有多大,谁也说不清。有的学者说,佛教是无神论。有的人就义形于色地挺身起来反对:哪里会有无神的宗教呢?如果我们客观地深刻地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说佛教是无神论,在某种意义上是正确的。我们不妨粗略地把佛教分为两个层次:高和低。低层次的佛教烧香拜佛,修庙塑像,信徒们相信轮回报应,积德修福,只要念几声:“南无佛,南无法,南无观世音菩萨”,或者单纯一声:“阿弥陀佛!”就算完成了任务,不必深通佛教义理,宗教需要也能得到满足...
——引自第259页
我们现在可以大胆地猜想:《四十二章经》有两个译本。第一个译本,就是汉译本,是直接译自印度古代俗语。里面凡是称“佛”,都言“浮屠”。襄楷所引的就是这个译本。但这里有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书里关于佛教入华的记载虽然有不少牴牾的地方,但是《理惑论》里的“于大月支写佛经四十二章”的记载却大概是很可靠的。既然这部《四十二章经》是在大月支写的,而且后来从大月支传到中国来的佛经原文都不是印度梵文或俗语,为什么这书的原文独独会是印度俗语呢?据我的推测,这部书从印度传到大月支,他们还没来得及译成自己的语言,就给中国使者写了来。100多年以后,从印度来的佛经都已经译成了本国的语言,那些高僧们才把这些译本转译成中文。第二个译本就是支谦的译本,也就是现存的。这译本据猜想应该是译自某一种中亚语言。至于究竟是哪一种,现在还不能说。无论如何,这个译文的原文同第一个译本不同;所以在第一个译本里称“浮屠”,第二个译本里称“佛”,不一定就是改易的。根据上面的论述,对于“佛”与“浮屠”这两个词,我们可以作以下的推测:“浮屠”这名称从印度译过来以后,大概就为一般人所采用。当时中国史家记载多半都用“浮屠”。其后西域高僧到中国来译经,才把“佛”这个名词带进来。范蔚宗搜集的史料内所以没有“佛”字,就因为这些史料都是外书。“佛”这名词在那时候还只限于由吐火罗文译过来的经典中。以后才渐渐传播开来,为一般佛徒,或与佛教接近的学者所采用。最后终于因为它本身有优越的条件,战胜了“浮屠”,并取而代之。
——引自章节:第五题浮屠与佛&第六题再谈“浮屠”与“佛”
《我们的家园:环境美学谈》内容简介:《我们的家园:环境美学谈》以生态主义与人文主义结合为哲学基础,侧重于从生活的维度研究人
刘慈欣,祖籍河南,长于山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高级工程师。自1999年处女作《鲸歌》问世以来,刘慈欣已发表短篇科幻小说三十余篇、出版长篇...
一中一西两位学者,经过长期的田野工作,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合作完成了这样一本杰出的研究著作。该书从养生这一具体现象入手,探讨了北京市民对良好生活状态和现实政治...
马晓韵当过记者、主持人、英语教师;行摄世界,记录人间故事,超百万点击阅读;如今定居厦门,专心爱一个人,专注做一件事。国家心理咨询师,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成员...
ModernGlacialEnvironmentsprovidesacurrentandcomprehensivesurveyoftheglaciology,g...
1974年、三重県生まれ。メディアファクトリーから「150cmライフ。」シリーズ、「ひとりぐらし」シリーズ、「ひとりたび」シリーズ、「マラソン」シリーズなどが好...
翟学伟,男,1960年生于南京,198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社会学系,1991年获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南京大学历史系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
Siegfried Kracauer, Walter Benjamin, and Theodor W. Adorno—affiliated through fr...
ApracticalguidetoLTEdesign,testandmeasurement,thisneweditionhasbeenupdatedtoincl...
How social networks shaped the imperial Chinese stateChina was once the world’s ...
黄帝内经-中医四部经典-大字版 本书特色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医学专著。本书之名*早见于《汉书·...
临症针灸处方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针灸处方的渊源和发展,讨论了针灸处方的基本规律和针灸的各种配穴方法,重点论述了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数十种疾病的针灸辨证...
张晖,1938年4月生,攻读波斯语专业,从事波斯古典文学的研究与翻译,著译有九部,在各种报刊发表的诗文有一百多篇。2000年6月伊朗总统哈塔米访华时,他被授予“...
王文興,福建人,一九三九年生,在臺灣長大。臺北師大附中畢業,入臺大外文系,獲文學士學位,為《現代文學》雜誌創辦人之一;留美愛荷華大學(The Universit...
著名学者小约瑟夫·奈所著的《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第5版)一书,把历史与理论结合起来,给学习国际政治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分析过去和理解我们所面监的现实问题之框...
环氧树脂及其应用 本书特色 《环氧树脂及其应用》作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合成树脂及应用丛书》的一个分册,该书环氧树脂的基础知识、具体的应用领域等进行了论述,...
医学英语情景实用指南 本书特色 预约、挂号、看病、取药、住院的英语会话;以十大科室常见病为话题的英语会话;实用临床记录(门诊病历、住院病历、手术记录、检查报告)...
黄治军,曾任《旅伴》杂志执行主编。自小熟读兵法、经史子集。曾通读《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后痴迷于清史,为了寻根探源地解答心中对于清亡的疑问,仅甲午战争看过的...
Timur Vermes record-breaking bestseller, Look Whos Back, is a satirical novel th...
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 本书特色 《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是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 内容简介 本书打破了国内目前刑诉法教材和理论教学的传统体系,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