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

呼吸

作者:杨照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6-10

评分:7.4

ISBN:9787549587537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音乐就在呼吸里,就在身体里,就在人生里,就在历史里。

古典音乐从来不会拒人于门外。再复杂的音符形式,只要有一些背景的准备,只要对人的某些根本际遇有所共鸣,我们就能进入作品里。在这辑随笔集中,杨照不仅仅是去赏介那些经典的音乐作品,更重要的是,他要带领我们走进那个时代,走进音乐家的人生,知晓那些让音乐变得如此有魅力的秘密,从而能更好地感受乐曲中的动人之处。

1. 古典音乐的另一种打开方式——从音乐家、从时代、从历史去感受音符背后的人生况味,重新发现藏在乐理中的鲜活情感。这样,我们才能听到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的喜怒哀乐,听出三百年来的社会百态,才能真正听懂古典音乐。

2. 著名作家杨照的音乐沉思录——这不只是一个资深乐迷的古典音乐指南,更是杨照的感悟之书,是他多年来从音乐中体认到的道理。文字真诚细腻,表达清晰流畅,仿佛间,好像真的听见音乐响起。

3. 数十首经典曲目随书聆听——配合阅读内容,挑选出四十多首名家名作,库克音乐免费正版音乐,边读边听。

4. 看理想同名视频节目《呼吸》在线观看——杨照和他的女儿李其叡共同主持的古典音乐栏目,让你在基础上更好地了解古典音乐。

5. “没有谁的耳朵真的不能、不够拿来听巴赫”——现代社会吵杂的环境里,我们逐渐变得听力迟钝、懒于思考,以致愈加难以听见身边的美好之声。古典音乐,能让我们抗拒耳朵的退化、智力锈蚀,走出声音的荒野。

作品目录

I 以思考听音乐
003 音乐了解我们
007 “必需”与“享受”的交替激荡
010 打开你的耳朵
013 绝对不是背景音乐
017 垃圾车音乐是哪一首?
021 操弄时间的魔法
025 化冗长为神奇
028 读谱的音乐与现场的音乐
032 不靠歌词听音乐
036 一起聆赏音乐
040 现场演奏之必要
042 音乐家细致巧妙的剧场性
046 到底什么时候鼓掌?
050 回头珍惜藏在不完美中的个性
053 听众应该喜爱的歌
055 听众的影响力
058 别只听《欢乐颂》
062 在音乐中加入文字与绘画
065 看见节奏,听出美感
069 在书法中体会时间流动
073 民主的对位与艺术
077 战争、沉船都击不倒音乐
081 台上唯一无声的音乐家
085 合宜的音乐
088 练琴不等于重复演奏
092 如何运用巨人的力量
II 以记忆听音乐
099 Do、Re、Mi的来历
102 音乐秩序的起点
106 巴赫和他的儿子们
110 如何将烟火记录下来
114 重要的是人格,不是地位
118 当音乐远离上帝
122 跃动戏谑的自我
125 从弦乐中突围的双簧管声音
127 从《费加罗的婚礼》感受法国大革命
131 谁赢了莫扎特?
135 新语汇造就新时代
139 将自己献给永恒的爱人
142 贝多芬写了几首歌剧?
146 贝多芬的时间哲学
150 不霸气就不是贝多芬
154 耳聋带来想象与愿景
158 经典之后
III 以感情听音乐
165 钢琴的浪漫解放力量
167 舒曼的彷徨与犹豫
171 让曲式解放吧
175 所有人的所有童年时刻
178 浪漫主义中的孩子气
182 献给克拉拉
185 最珍贵的礼物
189 “大卫同盟”与艺术家的责任
193 狂乱中一只老鹰的羽毛
197 输的不是音乐,是人
201 时代精神与自我坚持
204 幻想、即兴与个性抒发
207 通过技巧,超越世俗
211 表演的本质
215 有谁不是李斯特的弟子?
219 李斯特的学生无一相似
223 当作曲者不等于演奏者
227 自由且孤独
231 致友谊
235 旧形式透出来的新光荣
239 无法登台演唱的茶花女
243 捕捉片段的灵光
246 敲击与吟唱的拉锯
IV 以人生听音乐
251 理性严谨与感性抒情的混合
255 拒绝的智慧
259 用技巧来制造风格
263 无法冷静平衡的莫扎特音乐
267 音乐的主观与客观标准
270 音乐怪杰古尔德
274 音乐流动、流荡的方式
276 古典音乐急不来
280 中国大陆制造,音乐重镇转移?
· · · · · ·

作者简介

杨照,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政论家。本名李明骏,1963年生,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候选人。曾任《明日报》总主笔、台北艺术大学兼任讲师、《新新闻》周刊总编辑,现为“诚品讲堂”、“敏隆讲堂”长期经典课程讲师。主要著作有《故事照亮未来》《我想遇见你的人生》《想乐》《迷路的诗》《寻路青春》,以及现代经典细读、古代经典选读系列属数十种。

精彩摘录

没有什么比音乐上的对位,更符合民主的精神了。

——引自章节:073民主的对位与艺术


震耳欲聋的寂静现代音乐里,有凯奇(JohnCage)的经典作品《四分三十三秒》。这是一首钢琴曲,一位钢琴家带着秒表上台,在琴前坐定,然后将琴盖盖上,同时按下秒表,盯着秒表等到四分三十三秒那一格,就起身鞠躬。那是四分三十三秒的静默。一个完全由休止符构成的乐曲。听起来这像是一个恶作剧噱头,钢琴家根本没有弹下任何一个音符,只是轻松地坐在那里,太混、太便宜了吧。然而这是形式构造下的静默,不是一般的静默。这是有开头有结尾,而且是由钢琴不发声音所制造出的静默,规范了听众感受这份静默的方式。更重要的,这是由音乐史上各种休止符试验后,衍生出来的一种时间魔术,让我们离开原本的状况,以音乐式、聆听式的心情来面对那四分三十三秒的时间。凯奇的《四分三十三秒》创作于1952年,不过早在他之前半世纪,就有一个法国人阿莱斯写了一段九小节长的《给聋人的葬礼进行曲》,从头到尾是空白的,更有趣也更重要的,还有1919年捷克作曲家舒尔霍夫的《五首风景小品》。

——引自第22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