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通考》分上、下两编,前置宏篇“诸论”,概论诸子之名称、开祖派别及诸子十家名称取义、学说短长及其兴替因缘。上编分别考诸子人物,附录西汉诸子和历代诸子大事年表。下编分别考诸子著述,附录《汉书·诸子略》所录诸子十家之书目189种,另附录现存诸子重要著述目录。
本书是蒋伯潜在其先父遗著的基础上整理补编而成。《诸子通考》全书分上下两编,前有《自序》及《绪论》。《自序》略述本书著述之经过;《诸论》概论诸子之名称、开祖派别及诸子十家名称取义、学说短长及其兴替因缘。上编为《诸子人物考》分别考论诸子人物,附以西汉诸子和历代诸子大事年表。下编为《诸子著述考》,分别考述各家著述,附《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所录诸子十家之书目及现存诸子重要著述目录。
绪论一何谓诸子我国周秦之际,学者辈出,各著书立说,欲以改制救世。学者不只一人,其书亦不只一种,故以“诸子”称之。以“诸子”为某种古书部类之名称,自《七略》始。西汉成帝命刘向领校中秘书。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向卒后,哀帝命向子歆卒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七略》。《七略》者,曰《辑略》曰《六艺略》曰《诸子略》曰《诗赋略》曰《兵书略》曰《数术略》曰《方技略》。除《辑略》为全书之总*外,其余六略即分古书为六大类,故《七略》为我国古书之分类目录。所谓“诸子”,即六大类之一类。此类古书,大多名曰“某子”,而又不仅一种,故以“诸子”称之。《七略》原书已佚。东汉班固删其要以成《汉书·艺文志》,尚可见其大概焉。自是以后,如齐王俭之《七志》则有《诸子志》,梁阮孝绪之《七录》则有《子兵录》(合“诸子”“兵书”二类为一录),《隋书·经籍志》及清代之《四库全书》亦均特立子部。溯其渊源,皆自《七略》。故曰以“诸子”为某种古书部类之名称,自《七略》始也。任宏,步兵校尉也,故校兵书;尹咸,太史令也,故校数术;李柱国,侍医也,故校方技。此三类之书,各以专家司校雠,其为专门书籍,性质各殊,不问可知,故分为三类耳。至于六艺、诸子、诗赋,均由刘向校雠,而亦分为三类者,因其性质体裁亦各不同也。“诗赋”与其余二类不同,亦显而易见。“六艺”与“诸子”所以分为二类,不但由汉儒尊经而然,其性质体裁,亦自判然也。西汉时称《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为“六艺”(与《周礼》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六艺”,绝不相同),故《六艺略》所录之书,为六经及其传记。《论语》《孝经》“小学”三类,不过六经之附庸而已。六经之中,唯《乐》无经(或云,《乐》本无经,附于《诗》;或云《乐》亦有经,亡于秦火);故《六艺略》之中坚为《易》《书》《诗》《礼》《春秋》五经。《易》以《卦辞》《爻辞》为“经”;此文王所作(或云《爻辞》周公作),在周代,不啻为御纂钦定之书也。《书》者,夏商周史官所记录所保存之文告档案,传之后世,成为史料者也。(《秦誓》时代*晚,当为秦穆公时,秦之史官所记。)《诗》之《颂》,为周商二代及鲁国之郊庙乐章。(《商颂》,或云商代作品,或云宋国作品。)《风》本各地民间歌谣,《雅》本士大夫美刺时政之诗,但既采于轩使者,献之太师,合以音乐,则与《颂》均由乐官保存矣。《礼》十七篇(即今《十三经》中之《仪礼》),本属“仪注”之类,则亦礼官所保存也。《春秋》本鲁史,为鲁之史官所记录保存者。故《五经》原皆“官书”,古文经学家之说是也。今文经学家则以五经为孔子所作。《易》之《彖传》《象传》,孔子所加。《文言》《系辞》,虽非孔子自著,要亦后学记述孔子之言。于是由天道以及人事,卜筮之书变为哲理之书矣。《书》始《帝典》(《礼记·大学》引,即作《帝典》。伪古文《尚书》分其下半为《舜典》,改称上半为《尧典》),终《秦誓》,全书二十八篇,当经一番有意义的编次。古诗三千余篇,孔子删存三百五篇之说,虽未可信;但正《乐》以正《诗》,使《雅》《颂》各得其所,则孔子曾自言之矣(《论语·子罕篇》,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而其论《诗》之“兴”“观”“群”“怨”及“思无邪”云云,均有特到之见。礼官所录存者当不仅十七篇;此十七篇皆士礼,殆孔子取以教弟子者也。《春秋》本鲁史,孔子加以笔削,以寓其“微言”“大义”,故孟子直谓为孔子所作焉。(见《孟子·滕文公篇》)盖孔子之于《五经》,乃取原有之官书,加以赞修编次者,故自谓“述而不作”。(见《论语·述而篇》)但经此纂述,《五经》乃更有其新意义,新价值焉,则孔子殆“以述为作”者也,故今文经学家之说亦非全无理由。《五经》,本官书也。诸子之书,则不论其著作,为记述,为追辑,为依托,皆私家之著述,非官书也。孔子之纂述《五经》,虽“以述为作”,终是“述而不作”;《六艺略》所著录之“传”、“记”、“说”、“故”,虽为私家著述,但均所以释经,亦是“述”而非“作”。诸子之书,皆自抒己见,自成一家之言,不复寄托其微言大义于自具内容之古籍,故皆是“作”而非“述”。虽其中多为后人所记述,所追辑,甚且为后人所依托,但自其本书之性质体裁言之,则终是“作”而非“述”,此则“六艺”与“诸子”二类古书之大别也。然则此类古书,何以率名为“某子”耶?“子”者,古代弟子称其师之词也;加氏以别之,则曰“某子”,如墨子、庄子、孟子、荀子之类,此皆以“子”称其人者也。诸子之书,多非自著,由弟子后学记述成书;即出自著,亦本为单篇,由后人编纂成书;成书之后,不别题书名,径称之曰“某子”者,所以示其人为此书之主人云尔,如《墨子》《庄子》《孟子》《荀子》之类,此则以“子”称其书者也。题曰“某子”之书既多,于是以“诸子”为其部类之名焉。然则弟子何以称其师曰“子”耶?汪中《述学·释夫子》曰:“古者孤卿大夫皆称‘子’。子者,五等之爵也。《周礼·典命》:‘公之孤四命,以皮帛视小国之君。’《大行人》:‘大国之孤,视小国之君。’《春秋传》:‘列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小国之君则子男也。子男同等,不可以并称,故著‘子’去‘男’,从其尊者。王朝,则刘子、单子是也;列国,则高子、国子是也。王朝,生称子,没配谥称公;列国,生称子,没配谥亦称子;此其别也。称‘子’而不成词,则曰‘夫子’。‘夫’者,人所指名也。……以‘夫’配‘子’,取足成词尔。凡为大夫,自嫡以下,皆称之曰‘夫子’。孟献子,穆伯之孙;穆伯之二子,亲为其诸父,而曰‘夫子崔成,崔疆,称其父,亦曰‘夫子’。故知为大夫者例称‘夫子’,不以亲别也。孔子曾为鲁司寇,其门人因称之曰‘子’,曰‘夫子’。后人沿袭,以为师长之通称,而莫有原其始者。”汪氏自注又曰:“《左氏春秋》昭七年:‘孟僖子召其大夫曰:“我若获没,必嘱说与何忌于夫子,使事之。”’《疏》曰:‘身为大夫,乃称夫子。此时仲尼未仕,不得称为夫子。以未仕之时,为仕后之语,是丘明意尊之而失实。’益知惟卿大夫乃得称子也。”按汪氏之说是也,“子”与“夫子”本所以称卿大夫。故章炳麟《诸子学略》说有“子犹今言老爷”之解释。孔子弟子记孔子之言,或面称孔子,皆但曰“子”;与他人言及孔子,则曰“夫子”。(《上论》十篇,此种分别甚为严明。)“子”者,犹今云“先生”;“夫子”者,犹今云“这位先生”耳。而所以称之曰“子”者,则因其尝为司寇也。孔子之后,墨子尝为宋大夫,孟子尝为卿于齐,故其弟子亦以“子”称之。其曰墨子孟子者,加氏以别之也。沿袭既久,遂成习惯。“子”与“夫子”乃为弟子对师之专称,故虽未仕,如庄子,亦以“子”称之。于是弟子纂述其师之言行而成之书亦以“某子”名焉,弟子称师曰“子”,始于孔门。弟子纂述其师说以成专书,始于《论语》,《论语》一书,如不别立书名,则亦可题曰《孔子》矣。……
蒋伯潜(1892—1956),名起龙,又名尹耕,现代学者、教育家,浙江富阳新关乡(今大源镇)人。于经学、文学、校雠目录学方面多有造诣,著述颇丰。
孔子语录 内容简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
美学原理美学纲要 内容简介 《外国文艺理论丛书》的选题为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由当时的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组织全国外国文学专家数十人共同研究和制定,所选收的作品,上自...
孟子-(上下册) 内容简介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文化中*精华的部分,在儒家文化千年的传承中。出现了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等优秀的代表人物。其中。孟子以其深邃的思想...
帛书老子校注 本书特色 子书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早的一批子书产生在春秋末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其中不少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珍贵结晶。秦汉以后的整个封建...
谈美书简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暮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尤其...
欢喜-处事秘笈 本书特色 ☆星云大师*畅销的励志经典;☆冯骥才、阎崇年、于丹、李焯芬、张德芬等联袂推荐!☆丛书全球销量逾二百多万册;☆历时四年写就,句句有味,字...
星云大师开释人生 本书特色 《星云大师开释人生》:星云大师对佛教制度化、现代化、人间化、国际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星云大师,佛光山的创建者“给人信心、给人...
周易 本书特色 1.本书由中国《易经》著名老专家郭彧先生担纲注译” 。2.作为原中华书局版《周易注释》的修订版,其注译在保持原有优点的基础上,对原书进行了全面的...
符号学视野下的易学 本书特色从字源学和文献学等角度提出易卦本于指掌的假说,揭示甲骨文“贞”字的六合空间图式,解开了“乾坤成列...
清凉的佛学读本,带你离开心灵的苦海,台湾金石堂、博客来、诚品书店销售排行榜冠军!走过花园,有人看到花红叶绿、蝴蝶飞舞,有
本书整体上可以分作四部分:题解、今译、注释、韵读,每篇作品均按这样的顺序进行分析解读。全书处处显示出一种严谨务实、一丝不
本书以百年国语教科书为范本,作者邓康延历时数载穷究乐寻,回溯教育大河的细微宏阔,历史手泽,家国往情,母语妙趣,痛深爱切。
感性的诗学:梅洛一庞蒂与法国哲学主流(法国哲学与文化著译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部专以梅洛-庞蒂哲学思想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分别从知觉、身体、语言、他人...
菜根谭【大开本】 本书特色 《菜根谭》成书于明万历年间,距今有近四百年的历史。“菜根”,一词本出自北宋学者汪信民的一句,“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洪应...
马克思主义革命观 本书特色 人道社会主义直接从人道主义原则中引申出社会主义的要求。根据人道主义原则,人类是生而自由和平等的,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是违反人类本性的,...
小学-中华蒙学经典 本书特色 《小学》对儿童的教育,内容具体,要求详细,操作性强。如“父子之亲”的小目类中,有子女问候父母的仪节,有子女侍奉父母着衣、进食、安寝...
团购:中国哲学史3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人民出版社出版★ 任继愈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 任继愈一生致力于用唯物史观研究中...
在现实真实与价值真实之间-朱熹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伟大的哲学家或思想家,是以他所思考问题的分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定位的。而这问题,必然具有历史之规律与超历史之意...
经济与伦理 内容简介 道风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成立于1995年,今年是一个喜庆年。在这十年中,研究所鼎力推动汉语学术研究,在中国现代学术舞台上扮演了一个同类学术...
梁启超家书:1898-1928 本书特色 《梁启超家书(1898-1928典藏版)》收录了梁启超从1898年流亡日本时开始,至1928年底病危,三十年中写给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