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中的经典谋略在中国人的眼中已经不止是决胜疆场,兴邦冶国的王者之道,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历史的经验,成为了人们对事物高瞻远瞩、曲折复杂的一种认识。它可以是韬光养晦的政治权术,可以是运筹帷幄的军事奇谋、可以是人尽其用的伯乐智慧,可以是安家存身的处世哲学。为了让读者更好地领略中国式谋略中蕴含的智慧魅力,我们特意从二十四史这部中国历史的百科全书中精选了54个悬念迭起,发人深省的历史故事,编辑出版了这本《二十四史谋略故事》,以此来说明和解释总结出来的54条涉及军事、政治、用人和处世的谋略,希望以真实的历史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领悟谋略的价值和使用方式。此外,我们还在每条谋略的后面补充了古今中外同一类型的经典案例,并配以近200张珍贵精彩的图片,为大家展现了一个中华谋略的世界。
白衣如雪的刘琨是一代名帅还是西晋版的民乐天团,他吹奏的《胡笳十八拍》匈奴人会怎么看?悲催的张籍遇到了蛮横的李师道,诗人和军阀之间如何虚与委蛇才不会撕破脸?张仪是少有的欢乐喜剧人,为什么难逃“外交骗子”的光环?鱼头参政鲁宗道有一说一,是卿本痴狂还是诚信的本性使然?廉颇和蔺相如是白发如新还是倾盖如故,将相和怎样成为相忍为国的*典范?是范式守信探友让人惊叹,还是商鞅南门立木的悬赏造就了大秦的法令昭然?
谋略就是一把把钥匙,帮你打开现实中的困顿之门,想了解那些*霸气侧露的谋略,就跟我们一起来二十四史中寻找真相。
德国大诗人席勒曾经说过:“只要人类存在,谋略和爱情就是永恒的主题。”很难想象一位把生命献给诗歌的文学大豪会如此看待谋略,这样的评价更像是出自罗马执政官弗龙蒂努斯或者是以权谋著称的马基雅维利的口中。和西方人对谋略的粗放认知不同,中国人一直以谋略著称于世,可以说谋略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轴。从社会谋略大师老子的《道德经》,到兵圣孙武的《孙子兵法》;从经济政治两用人才管仲的《管子》,到脍炙人口,战场商场皆可通行的《三十六计》,谋略在中国人的眼中已经不止是决胜疆场,兴邦治国的王者之道,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历史的经验,成为了人们对事物高瞻远瞩、曲折复杂的一种认识。它可以是韬光养晦的政治权术,可以是运筹帷幄的军事奇谋、可以是人尽其用的伯乐智慧,可以是安家存身的处世哲学。毫不夸张的说,中国人的生活之中,谋略无处不在。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领略中国式谋略中蕴含的智慧魅力,我们特意从二十四史这部中国历史的百科全书中精选了一百多个悬念迭起,发人深省的历史故事,以此来说明和解释总结出来的涉及军事、政治、用人和处世的谋略,希望以真实的历史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领悟谋略的价值和使用方式。此外,我们还在每条谋略的后面补充了古今中外同一类型的经典案例,并配以近200张珍贵精彩的图片,为大家展现了一个中华谋略的世界。就像英国人将《资治通鉴》译为“可以资助于行政的一面镜子”,中国的谋略同样是先贤遗留的智慧之匙,可以帮助我们打开一道道现实的困惑之门。
后发制人出自《荀子·议兵篇》,指的是在战争中采取退让的姿态,避免在不利的环境下与敌人进行决战,而等到对手实力下降时,再伺机而动。和先发制人不同,后发制人是在通过防御减弱敌人实力的同时积蓄自己的战争潜力,然后再消灭敌人。后发制人的关键就在于避敌锐气,蓄势而击。这里的“后发”是有目的、有准备的,不是畏敌怯战,而是寻机歼敌。
后发制人之城濮之战
周襄王八年(前644),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病死,齐国陷入了内乱之中。一个强国衰落,必然有另一个强国崛起,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楚国趁机向黄河流域扩展势力。就在楚国势力急剧向北发展,填补齐国衰落留下的空间时,中原地区的晋国也加入到了争霸中原的行列。周襄王十六年(前636),流亡在外19年的晋国公子重耳终于回国即位,是为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内修明政治,发展经济,富国强兵;对外开展外交攻势,着力提升晋国的大国影响力。这样,晋、楚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大规模的战争一触即发。
周襄王十九年(前633),楚成王为了维护楚国在中原的优势地位,联合了郑、陈、蔡、许等国出兵攻打晋国的盟友宋国,一度包围了宋国都城商丘。危急之中,宋国派出使者向晋国求援。晋国君臣早就不甘心只控制黄河以北一带,当即决定以救宋为名,出兵中原。可当时楚军势大,而且晋国和宋国之间隔着曹、卫两国,这两个国家又都是楚国的盟友,晋军稍有不慎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就在晋文公左右为难的时候,大夫狐偃向晋文公提议可以先攻打曹、卫两国,调动楚军北上,以解宋国之围。周襄王二十年(前632),晋文公率领大军南渡黄河,进攻卫国,接着又攻入曹国,很快占领了曹国都城陶丘(今山东定陶),俘虏了曹国国君。然而这条围魏救赵的计策却没有起到效果,楚成王不为所动,依然全力围攻宋都商丘。这下晋文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不援救宋国,那宋国很可能向楚国投降,晋国在诸侯面前必然威信扫地,可如果出兵援救,肯定会和强大的楚军正面开战,后发制人的战略也就无从谈起。此时,大夫先轸向晋文公献了一条妙计——让宋国把部分国土割让给齐、秦两国,让这两个国家说服楚军撤兵,同时晋国把曹、卫两国的一部分土地补偿给宋国,以坚定宋国抗楚的决心。这个计策一来可以拉拢齐、秦两大强国,二来损失的只是楚国盟友曹、卫的利益,所以晋文公很痛快地采纳了。得到了好处的齐、秦两国派出使者要求楚国退兵,可楚成王断然拒绝了齐、秦的调停。齐、秦见楚国如此无礼,就派出军队助晋攻楚。一时间,中原出现了晋、齐、秦三国联合对抗楚国的局面。
楚成王看到晋、齐、秦三国结成联盟,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就率领部分楚军撤退到楚国的申地(今河南南阳),防备秦军南下。接着,他又命令楚国令尹子玉率楚军主力撤出宋国,避免与晋军决战。可刚愎自用的子玉不甘心放弃指日可下的商丘,他派大夫宛春向晋国提议:晋军退出曹、卫两国,楚国才退出宋国。已经掌握了战争主动权的晋文公怎会让楚军安然撤走,他采纳了先轸的计策:一方面扣留了楚国使者宛春;一方面向曹、卫两国君主允诺,只要他们与楚国绝交,就帮助曹、卫复国,希望以此激怒子玉北上决战。子玉眼见使者被扣,曹、卫两国叛楚投晋,果然恼羞成怒,他愤然率领楚军北上,打算与晋军决战。
为了避开楚军的锋芒,选择有利的决战时机,后发制人,晋文公命令晋军主动“退避三舍”,撤到预定的战场——城濮(今河南濮城)一带。在这里,晋军会合了齐、秦、宋等国的军队,做好了决战的准备。而求战心切的子玉没有看出晋军的企图,率军穷追不舍,直扑城濮。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四月初一,晋军和楚军有了零星的接触战。第二天早晨,双方正式拉开了城濮之战的大幕。战斗开始后,晋军下军副将胥臣让部下给战马蒙上虎皮,率先向由陈、蔡联军组成的楚军右翼发动进攻,将战斗力偏弱的陈、蔡联军一举击溃。紧接着,晋军上军主将狐毛故意在车上竖起两面大旗,引车后撤,装扮出退却的样子。同时,晋军下军主将栾枝又命令士兵在战车后面拖曳树枝,扬起漫天的尘土,做出晋军要撤退的假象,以引诱楚军出击。子玉不知是计,命令楚军左翼全力追击。结果楚军左翼陷入晋军重围,*终全军覆没。子玉眼见大势尽去,只得带领中军撤退,城濮之战*终以晋军获得决定性胜利而告终。
后发制人之夷陵之战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东吴袭取荆州,擒杀了刘备部下大将关羽。不甘心失败的刘备决心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章武元年(221)七月,刘备率领大军沿三峡进军,向东吴发起了全面进攻。为了抵挡蜀军,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率领朱然、潘璋、韩当、徐盛等将领共五万人马抗击蜀军。当时蜀军共有七八万之众,又是顺流而下作战,处于有利地位。东吴主将陆逊深知蜀军锐气正盛,而三峡陆路崎岖,其地形对东吴的防御和后勤供应十分不利。于是陆逊命令吴军实施战略后撤,撤退到夷陵重兵布防,堵住三峡口,而把整段三峡的不利地形让给蜀军承担。刘备率军前进,行军纵队被拉得很长,以至于当刘备到达夷陵的时候,蜀军的营垒从巫峡一直拉到夷道,总共长50余里,分置于长江两岸,不得不“夹江联络”,陷入“虽有锐师百万,启行不过千夫;轴轳千里,前驱不过百舰”的尴尬处境。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陆逊命令吴军坚壁清野,不与蜀军进行正面作战,在相持中静观蜀军变化,寻找后发制人的机会。面对坚壁不战的陆逊,刘备一筹莫展,蜀军困于夷陵长达半年之久。由于部队驻扎在山林险恶之地,兵力无法展开,士兵也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当时正值盛夏,天气酷热,劳师远征的蜀军补给越发困难,士兵疲劳不堪。陆逊察觉到了蜀军的变化,他认为时机成熟,决心发起反攻。陆逊命令兵士每人手拿一把茅草,火攻蜀寨,一旦火势形成,则全军发动反攻。吴军的火攻打了蜀军一个措手不及,连续攻破蜀军40多座营寨,杀蜀将张南、冯习、蛮王沙摩柯以下数万人。刘备利用夜色突围逃走,陆逊派遣部将孙桓、李异、刘阿等人统率水陆军队紧紧追赶。刘备几乎丧命于乱军之中,幸亏赵云、马忠率军赶来接应,刘备方才脱险,得以进入白帝城(今重庆奉节东)休息。刘备遭到这样重大的挫折,心力交瘁,很快就一病不起。夷陵之战中,陆逊采取了以退为进、后发制人的正确战术,通过防御战消耗蜀军的锐气,然后抓住敌人士气低落、体力下降的时机突然反击,一举破敌,*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中亚萨曼王朝史研究-(增订本) 本书特色 本书属国家“八五”规划课题(“中亚史研究”)。作者从掌握基本外文史料出...
《热牛奶》内容简介:那天,我开车带母亲上了高速公路。行驶了一段时间后,我把车停在路旁,将她连同轮椅一起搬出来,推到马路中间
中国通史-宋辽金元史 本书特色 台湾继钱穆之后*有成就的历史学家傅乐成领衔主持台湾、香港地区以及东南亚一带*为畅销的中国通史普及类著作首次引进大陆傅乐成先生主编...
《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第三辑 全三册) : 西晋 东晋》 本书特色 文白对照,按朝代分辑,破除阅读巨著的障碍。 畅销千年,英雄豪杰纵横天下的“帝王之书”,名臣...
《人类的情感:认知与历史》内容简介:快乐、愤怒、厌恶、恐惧、悲哀和惊讶,跨越了文化隔阂,是所有人都有的情感。从古希腊到中世
魏晋南北朝史料.札记及书评集/中原历史文化研究丛书第1-2-1卷 本书特色 《魏晋南北朝史料、札记及书评集》为著名历史学家高敏先生关于魏晋南北朝史的论文集,该文...
《服装设计与实战》内容简介:本书将服装设计所涵盖的多学科知识融为一体,详细讲解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实用技术和经典技巧。全书
俞大猷评传 本书特色 俞大猷(1503~1579),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军事家、武术家。字志辅,号虚江,晋江(今泉州)人。《俞大猷评传/*国古代军事家评传丛...
清王朝与西藏 本书特色 本书论述了清王朝的西藏政策、驻藏大臣制度的建立、出兵西藏的始末、“金奔巴瓶”制度的设立、达赖和班禅的北京之行等问题。清王朝与西藏 内容简...
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为中国近代史学理论的经典著作之一, 全面反映了新史学首倡者梁启超的学术思想, 对中国历史研究...
铁蹄与生存 本书特色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编委会编著的《铁蹄与生存/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以大量具体翔实的史料为读者展现了当年日军在我国城乡各个角落所犯下的烧杀抢掠...
被《出版人周刊》誉为“写给考古学家的一封情书”,带你重回考古现场,重新发现考古学家们的奇闻异事与真实生活。《纽约时报》畅
《夷陵“讲古”的文化诗学:下堡坪民间故事传承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主要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研究对象,呈现我国丰富多彩
法国大革命的起源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总结了1939年以来历史学家们对法国大革命起源的看法,提供了他自己新的解读,分析了旧帝国是如何分崩离析的,以及大革命初期的权...
《互联网跨境数字化与关税征收》内容简介:本书通过梳理WTO框架下处理跨境数字化产品估价征税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争议焦点问题,
老兵讲述:9:浴血奋战 本书特色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编委会编著的《老兵讲述(9)》收录了抗战期间国民党军队里的一些基层老兵的回忆性文章。这些文章均为其所亲历抗战...
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 本书特色 以史为鉴,探究强国发展规律;抓住机遇,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本丛书是根据齐世荣教授、钱乘旦教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
先秦篇-女人的私房历史书-6 本书特色 尹剑翔的《女人的私房历史书(先秦篇6)》是首部从女性视角诠释的历史通俗读本。从先秦到民国,以历史上的传奇女性为线索,讲述...
中世纪思想的演化 本书特色 大卫·瑙尔斯编著的《中世纪思想的演化》不是一部中世纪思想的纲要,更非一部中世纪思想史。其目的不如说在于展示中世纪思想的一些主要流派,...
《短线炒股从入门到精通》内容简介:本书以短线交易为核心,从短线的基本概念入手,展开讲解了突破;连续上涨;反弹三个典型的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