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华中村治研究-立场.观点.方法-2016年卷

2016-华中村治研究-立场.观点.方法-2016年卷

作者:贺雪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2016-10-01

评分:5分

ISBN:9787509797136

所属分类:人文社科

书刊介绍

2016-华中村治研究-立场.观点.方法-2016年卷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六大部分,分别为“论经验研究”“论机制研究”“论熟人社会”“论区域差异”“论农民分化”“论小农经济”。“论经验研究”主要介绍了“华东乡土派”对农村问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即“饱和经验法”;“论机制研究”通过对机制的分析,以实践论为认识论的根据,探寻在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路径;“论熟人社会”和“论区域差异”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域的关系与西方现代社会存在根本区别,并以此为据说明不能完全以西方社会学研究中国农村问题,对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要结合中国具体实践;“论农民分化”和“论小农经济”针对当前我国的农村政策,提出“城乡二元”的合理性,其合理性在于农村分层后出现的“中间阶层”及小农经济的存在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特别是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对国家的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6-华中村治研究-立场.观点.方法-2016年卷 本书特色

本书从不同侧面对“华中乡土派”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了初步展示,“论经验研究”主要介绍了“华东乡土派”对农村问题研究的基本方法;“论机制研究”探寻在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路径;“论熟人社会”和“论区域差异”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域的关系与西方现代社会存在根本区别;“论农民分化”和“论小农经济”针对当前我国的农村政策,提出“城乡二元”的合理性。

2016-华中村治研究-立场.观点.方法-2016年卷 目录

**篇论经验研究
饱和经验法——华中乡土派对经验研究方法的认识【贺雪峰】
谈谈经验质感【吕德文】
如何做中国农村的经验研究【桂华】
经验研究:以“村庄”为立身之本【袁松】
经验研究的“第三条道路”【王德福】
华中乡土派的经验立场【杨华】
第二篇论机制研究
华中村治研究中的机制研究【贺雪峰】
实践社会学:从1.0到2.0【桂华】
机制研究与社会学本土化的进路【王德福】
三种机制分析的比较研究【曾凡木】
机制研究:在学术与政策之间【刘锐】**篇论经验研究
饱和经验法——华中乡土派对经验研究方法的认识【贺雪峰】
谈谈经验质感【吕德文】
如何做中国农村的经验研究【桂华】
经验研究:以“村庄”为立身之本【袁松】
经验研究的“第三条道路”【王德福】
华中乡土派的经验立场【杨华】
第二篇论机制研究
华中村治研究中的机制研究【贺雪峰】
实践社会学:从1.0到2.0【桂华】
机制研究与社会学本土化的进路【王德福】
三种机制分析的比较研究【曾凡木】
机制研究:在学术与政策之间【刘锐】
机制分析的若干阶段【耿羽】
机制研究的意义与步骤【夏柱智】
作为认知媒介的中观机制【林辉煌】
机制分析:经验通往理论的路径【王海娟】
经验研究与机制研究【冯川】
实践社会学的时空关系分析【刘燕舞】
经验研究的实践论【吕德文】
第三篇论熟人社会
熟人社会与乡土逻辑【陈柏峰】
熟人社会结构及其价值性【桂华】
熟人社会与中国人的自我实现【王德福】
熟人社会交往的公共性问题【杨华】
熟人社会里的公与私【赵晓峰】
人情、人情秩序与熟人社会【宋丽娜】
从熟人社会到半熟人社会【贺雪峰】
第四篇论区域差异
村庄社会结构视角的中国区域差异【贺雪峰】
农民自杀的空间社会学分析【刘燕舞】
农村人情的区域差异【宋丽娜】
自己人结构与农民的交往逻辑【王德福】
农村家庭的区域差异【陶自祥桂华】
农村男孩偏好的区域差异【龚为纲吴海龙】
第五篇论农民分化
中坚农民的崛起【贺雪峰】
城乡二元结构中的农村中间阶层【陈柏峰】
论“半工半耕”的社会学意涵【夏柱智】
农民分化与先富阶层的社会确认【袁松】
发达地区农村的社会分化与妇女地位【王会郭俊霞】
农村社会分化与边缘农民上访【田先红】
农民分化程度与农村阶层关系状况【杨华】
第六篇论小农经济
关于中国式小农经济的几点认识【贺雪峰】
中国小农“多元经营的家庭生计”【陈靖】
流动性家庭农场:中国小农经济的另一种方式【余练刘洋】
“中农”阶层与发展型社会结构的形成【夏柱智】
留守经济:当前中国式小农经济的现实【冯小】
我国应选择哪种农业经营主体?【孙新华】
生计农业:中国小农的现实表达与发展转型【袁明宝】
遭遇资本下乡的家庭农业【陈义媛】
双层经营体制下的小农经济【王海娟】
发展型小农家庭的兴起:“中国式小农经济”再认识【张建雷】 信息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