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要论》是由李大钊编写,全书共分8个部分,主要对史学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史观、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研究历史的任务等。《中国史学通论》是一部关于史馆的论议。由朱希祖所著,是朱希祖文集系列丛书之一。
《史学要论》是由李大钊编写,全书共分8个部分,主要对史学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史观、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研究历史的任务等。《中国史学通论》是一部关于史馆的论议。由朱希祖所著,是朱希祖文集系列丛书之一。
人类的历史,果何自始?曰,不知所自始。果何由终?曰,不知所由终。在此无始无终,奔驰前涌的历史长流中,乃有我,乃有我的生活,前途渺渺,后顾茫茫,苟不明察历史的性象,以知所趋向,则我之人生,将毫无意义,靡所适从,有如荒海穷洋,孤舟泛泊,而失所归依。故历史观者,实为人生的准据,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吾兹之所谓历史,非指过去的陈编而言。过去的陈编,汗牛充栋,于治史学者亦诚不失为丰富资考的资料,然决非吾兹所谓活泼泼的有生命的历史。吾兹所云,乃与“社会”同质而异观的历史。同一吾人所托以生存的社会,纵以观之,则为历史,横以观之,则为社会。横观则收之于现在,纵观则放之于往古。此之历史,即是社会的时间的性象。一切史的知识,都依他为事实,一切史学的研究,都以他为对象,一切史的纪录,都为他所占领。他不是僵石,不是枯骨,不是故纸,不是陈编,乃是亘过去、现在、未来、永世生存的人类全生命。对于此种历史的解释或概念,即此之所谓历史观,亦可云为一种的社会观。古昔的历史观,大抵宗于神道,归于天命,而带有宗教的气味。当时的哲人,都以为人类的运命实为神所命定。国社的治乱兴衰,人生的吉祥祸福,一遵神定的法则而行,天命而外,无所谓历史的法则。即偶有重视王者、圣人、英雄、豪杰而崇之以为具有旋乾转坤的伟力神德者,亦皆认他们为聪睿天亶,嵩生岳降,仰托神灵的庇佑以临治斯民。故凡伟人的历史观、圣贤的历史观、王者的历史观、英雄的历史观、道德的历史观、教化的历史观,均与神权的历史观、天命的历史观,有密接相依的关系。后世科学日进,史学界亦渐放曙光。康德之流已既想望凯蒲拉儿(Kepler)、奈端(Newton)其人者诞生于史学界,而期其发见一种历史的法则,如引力法则者然。厥后名贤迭起,如孔道西,如桑西门,如韦柯,如孔德,如马克思,皆以努力以求历史法则之发见为己任而终能有成,跻后起的历史学、社会学于科学之列,竟造成学术界一大伟业。厥后德国“西南学派”虽崛起而为文化科学即历史学与自然科学对立的运动,亦终不能撼摇史学在科学的位置,这不能不归功于马克思诸子的伟业了。自康德以还,名家巨子努力以求历史法则的发见者,既已实繁有徒,于是历史观亦衍类多端:有神权的历史观,有宗教的历史观,有道德的历史观,有教化的历史观,有圣人的历史观,有王者的历史观,有英雄的历史观,有知识的历史观,有政治的历史观,有经济的历史观,有生物的历史观,有地理的历史观。将此种种依四种的分类法括而纳之:曰,退落的或循环的历史观与进步的历史观;曰,个人的历史观与社会的历史观;曰,精神的历史观与物质的历史观;曰,神教的历史观与人生的历史观。前者以历史行程的价值的本位为准,后三者则以历史进展的动因为准。以历史行程的价值的本位为准者,或曰,社会的演展乃由昌盛而日趋衰落,或曰,社会的演展乃如循于一环,周而复始,或曰,社会的演展乃由野僿而日跻开明。以历史进展的动因为准者,则曰,史之进展必有动因。至于动因何在,则又言人人殊:或曰,在个人,如英雄、王者是;或曰,在社会,如知识、经济是;或曰,在精神,如圣神、德化、理念是;或曰,在物质,如地理、人种、经济是;或曰,在神权,如天命、神意是;或曰,在人生,如社会的生产方法,或社会的知识程度是。历史观本身亦有其历史,其历史亦有一定的倾向。大体言之,由神权的历史观进而为人生的历史观,由精神的历史观进而为物质的历史观,由个人的历史观进而为社会的历史观,由退落的或循环的历史观进而为进步的历史观。神权的、精神的、个人的历史观,多带退落的或循环的历史观的倾向;而人生的、物质的、社会的历史观,则多带进步的历史观的倾向。神权的、精神的、个人的、退落的或循环的历史观可称为旧史观,而人生的、物质的、社会的、进步的历史观则可称为新史观。实在的事实是一成不变的,而历史事实的知识则是随时变动的;纪录里的历史是印版的,解喻中的历史是生动的。历史观是史实的知识,是史实的解喻。所以历史观是随时变化的,是生动无已的,是含有进步性的。同一史实,一人的解释与他人的解释不同,一时代的解释与他时代的解释不同,甚至同一人也,也于同一史实的解释,昨日的见解与今日的见解不同。此无他,事实是死的,一成不变的,而解喻则是活的,与时俱化的。例如火的发明,衣裳的发明,农业及农器的发明,在原人时代,不知几经世代,经社会上的几多人,于有意无意中发见、应用的结果积累而成者。旧史观则归功于半神人的燧人氏、神农氏等。若由新史观以为解释,则必搜其迹寻其因于社会全体的进化,而断定此半神人为荒诞的虚构。又如孔子的生平事迹,旧史观则必置之于天纵的地位,必注意于西狩获麟一类的神话。若依新史观为他作传,则必把此类荒诞神话一概删除,而特注意于产生他的思想的社会背景。所以历史不怕重作,且必要重作。实在的事实,实在的人物,虽如滔滔逝水,只在历史长途中一淌过去,而历史的事实,历史的人物,则犹永永生动于吾人的脑际,而与史观以倶代。依据人生的史观重作的历史,补正了依据神权的史观作成的历史不少;依据社会的史观重作的历史,补正了依据个人的史观作成的历史不少;依据物质的史观重作的历史,补正了依据精神的史观作成的历史不少;依据进步的史观重作的历史,补正了依据退落的或循环的史观作成的历史不少。历史观的更新,恰如更上一层,以观环列的光景,所造愈高,所观愈广。以今所得,以视古人,往往窃笑其愚,以为如斯浅识都不能解。其实知识有限,如隔丛山,过后思之,以为易事,而在当时,则非其时之知识所能胜。譬如奈端,据以发明引力法则的苹果落地的事实,奈端之前,奈端之后,目睹苹果落地者,何止千百万人,而皆莫喻引力之理,今从史实,亦何足异?根据新史观、新史料,把旧历史一一改作,是现代史学者的责任。中国自古昔圣哲,即习为托古之说,以自矜重:孔孟之徒,言必称尧舜;老庄之徒,言必称黄帝;墨翟之徒,言必称大禹;许行之徒,言必称神农。此风既倡,后世逸民高歌,诗人梦想,大抵慨念黄、农、虞、夏、无怀、葛天的黄金时代,以重寄其怀古的幽情,而退落的历史观,遂以隐中于人心。其或征诛誓诰,则称帝命;衰乱行吟,则呼昊天;生逢不辰,遭时多故,则思王者,思英雄。而王者英雄之拯世救民,又皆为应运而生、天亶天纵的聪明圣智,而中国哲学家的历史观,遂全为循环的、神权的、伟人的历史观所结晶。一部整个的中国史,迄兹以前,遂全为是等史观所支配,以潜入于人心,深固而不可拔除。时至今日,循环的、退落的、精神的、“唯心的”历史,犹有复活反动的倾势。吾侪治史学于今日的中国,新史观的树立,对于旧史观的抗辩,其兴味正自深切,其责任正自重大。吾愿与治斯学者共策勉之。……
朱希祖(1879—1944),南明史研究者,既重视历史史实的考据,又强调历史哲学的重要。李守常(大钊)(1889~1927),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楚史传奇 本书特色 楚族是我国江汉流域的一个古老部族,是一个酷爱凤鸟并随时准备乘凤鸟飞去的民族。楚人的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之一,并且一度成为世界**大国。它以海纳百...
《网店推广、装修、客服、运营一本通》内容简介:随着网络购物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创业的目光瞄准了网络开店,尤其是一些年
先秦史 本书特色 国人缺乏的不是历史知识,而是历史观点,明确以大历史观为重的史学著作; 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并称“现代史学四大家”,吕思勉毕生功力所在,四大断代...
《设计的未来》内容简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敏、同济大学特聘长聘教授辛向阳,深圳路波科技创始人颜其锋作序推荐! 什么因素决定了
史学新书评(2000-2003) 内容简介 《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七种期刊为我国主要的历史类杂志,每期都刊发一些重要的书评方面的文章,对...
《没有森林会怎样》内容简介:森林里各种生物之间、森林与环境之间有着怎样密切的联系?它们是如何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的?地球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内容简介 本书系《中国人文地理丛书》之一。全书共分10章,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历史时期的人文地理概况。主要内容包括民族与疆域、行政区划及其变迁...
丝绸之路 本书特色 《丝绸之路:世界的中国》是中宣部“民族精神史诗”出版工程,“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十一·五”重点规划。丝绸之路 ...
清代史馆与清代政治 本书特色 清代是中国史馆制度发展的顶峰。清代史馆修史与幕府修史、私家修史三者之间既相互争斗又相互补益,共同描绘了清代史学绚烂多姿的图画。史馆...
《傅雷家信》内容简介:67年前,一位父亲因思念他远隔重洋的孩子写了上百封家书。字字真情,却又害怕孩子觉得厌烦,字里行间带着些
本书以其新颖而动人的形式回顾了飞机和空中战争的其他运载工具的演变情况。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一部全面介绍空中战争历史的书,否则
中国古代文化丛书国论集---史通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多年来,我们组织了诸多人次的相关调研,从中了解到,广...
宋史研究论丛 第八辑(2007/12) 目录 1.宋太祖心腹武将张琼死因探析2.论宋代提点刑狱司的治安及军事职能3.宋代县尉任职条件考4.关于王安石变法中方田法...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II 本书特色 蒋介石日记一出,中国近代史要改写?!中国大陆查阅蒋介石手稿本**人、民国史研究专家杨天石沥血之作剔除“内战时期...
司马迁的故事 本书特色 《司马迁的故事》是著名史学家黄永年先生所写的一部大家小书,深入浅出,语言流畅,史实准确。司马迁是怎样一个人呢?《史记》是怎样写成的呢?《...
转动罗盘:葡萄牙史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一般读者1. 经典版本,被译为多种语言 2. 后起之秀与老牌强国的争霸史 3. 欧洲历史进程的前奏曲 转动罗盘:葡萄牙...
门槛上的民国 本书特色 民国的诞生揭开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年代,但结果只能用“凌乱”来形容。亘古未有的鼎革之际,共和政治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移植西方制度是否会水土不服...
《古路之路》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作者目光聚焦于坐落在大渡河大峡谷绝壁之上的四川省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的出行
平定关陇纪略 本书特色 同治九年,易孔昭随左宗棠平定“陕甘民变”。是书即易孔昭等人在清代中央政府平定陕甘地区时,利用当时的官府档案、大臣...
托克维尔回忆录 本书特色 托克维尔有三部传世之作:《论美国的民主》使他跻身法兰西学院院士之列,《旧制度与大革命》成为西方政治学经典,《托克维尔回忆录》则反映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