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不为哲学家所启迪的社会,都会被江湖骗子所误导。
孔多塞坚信:有朝一日,阳光照耀下的都将是自由人。
看完这本书,你会认识这样一个孔多塞:
一位数学家,用统计学和概率论来思索人类美好社会
一位哲学家,即使在断头台的威胁下依然坚信人类进步
一位投身于法国大革命的贵族,捍卫一切公平正义的事业
他的政治理想启发着一代代人推进社会民主
孔多塞,1743—1794
他25岁已成为名满天下的数学家,39岁入选法兰西学院院士
他是启蒙运动年轻的思想家、“百科全书派”*后一名成员
他是亲历法国大革命的启蒙思想家,被誉为法国大革命的“擎炬人”
他反对贩卖黑奴,为犹太人争取公民权,为妇女争取平等的权利,一生致力于反对死刑
他首先提倡共和制,是公共教育计划的奠基人
他在逃亡期间依然写出充满理性乐观主义的名著《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并宣告:
“有朝一日,阳光照耀下的人都将是自由人。”
他忠于政治理想,恪守道德信念,主张团结,群而不党,却为残酷的党派斗争所吞噬
译者前言
孔多塞(1743.9—1794.3)是法国18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之一。他是启蒙运动*年轻的代表人物,是“百科全书派的*后一名成员”(米什莱)。如果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是启蒙运动在政治上的
一场实践,那么,孔多塞就是亲身参与了这场伟大实践的几乎全过程(一般把1794年7月的热月政变视为法国大革命的终结)的唯一的启蒙运动思想家。法国巴丹德夫妇在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前夕发
表的这部著作,正是从这个重要的历史连接点上,向人们绘制出一幅知识分子从政的悲壮画卷:一个在抽象思维世界中致力于哲学思辨的知识分子卷入现实的政治斗争,忠于政治理想,恪守道德信念,
主张团结,群而不党,却为残酷的党派斗争所吞噬。
法国大革命前夕,让·安托万-尼古拉·卡里塔·德·孔多塞处于颇为优越的社会地位:他出身于外省一个小贵族家庭,25岁时已成为著名数学家,32岁时担任了法国科学院常任秘书,39岁时入
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在启蒙运动时期的欧洲,他享有盛名,兼任柏林科学院和彼得堡科学院的院士,同当时几乎所有的著名学者均有来往。他于1785年发表的《简论分析对从众多意见中作出决断的
概率的应用》,是在概率论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卓越论文。作为伏尔泰和达朗贝尔的亲密朋友,他参与了启蒙运动和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的首次增补工程。他是达朗贝尔、伏尔泰和蒂尔戈的“精神之子”:
百科全书派的主将达朗贝尔启发了他的科学天才和大公无私;他从伏尔泰身上学到了为社会正义而斗争;他参与了重农学派经济学家蒂尔戈(经济学界译作杜尔哥或杜阁)主持的经济政治改革,在蒂尔
戈的感染下,他对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孔多塞虽然处境优越,却总是站在弱者一边,追求社会正义。对于王朝末期司法上的许多错案,他都坚决地与之斗争;他是黑人的朋友,反对贩卖黑奴和奴隶制度;他是新教徒和犹太人的朋友,
为他们的公民权得到承认而不屈不挠地斗争;他为妇女争取同男人的平等权利而大声疾呼,是**个也许也是当时唯一的“女权主义者”;他反对死刑,是*先主张废除死刑的思想家之一。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这位正直的知识分子积极投入了政治斗争,属于自由派贵族的极左翼。作为一个具有数学家头脑的哲学家和具有贵族气质的革命家,他试图重新规划人类社会生活。在制宪议会
时期,他是首先提倡共和制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立法议会时期,他主持制定了著名的公共教育计划,一个世纪之后,法国公立教育的创立者们正是从他这里受到了启示;在国民公会时期,他主持起草
了一部其时*民主的宪法。在对路易十六的审判中,他从自己的废除死刑的信念出发,毅然投票反对处死国王。在政治斗争中,他竭力主张共和派联合。他虽然同吉伦特派接近,但当他们热衷于宗派
斗争时,他疏远了同他们的关系,却又不因此而跟山岳派结盟。在山岳派掌权的“恐怖时期”,他遭到追捕,被迫隐居巴黎达9个月之久。这期间,他凭其渊博的学识和非凡的记忆力,写出了后
来*为人们所熟知的代表作《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阐述了人类能够无限完善自身的进步思想,对19世纪的哲学和社会学产生了极大影响。学界认为,该书中许多闪光的新思想为后来的卡尔·马克
思和实证哲学家孔德等所汲取。
随着山岳派推行的“恐怖政策”日甚一日,孔多塞为了给妻子和女儿留条生路,与妻子协议离婚;为了不至殃及其女保护人,他偷偷离开藏身地而流落荒郊,旋即被捕入狱,两天后死于囚室,时
年51岁。他是中风而死还是服毒自杀,至今还是个谜。
孔多塞在政治上失败了,但是,他的思想是符合人类进步潮流的。他的许多政治主张均通过后来的1848年革命实现了。早期的法国社会主义者让·饶勒斯说,孔多塞的思想是共和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
部分。他竭力反对的死刑也在两百年后,即1982年的法国得以废除。而将他这一主张变成法律的正是本书的作者之一、法国当代*著名的大律师、教授,时任司法部长、现任宪法委员会主席的罗贝尔·巴
丹德。本书引用孔多塞的一句话作卷头语,似可理解为作者写作此书的出发点:“任何不为哲学家所启迪的社会,都会被江湖骗子所误导。”
伊丽莎白·巴丹德(élisabethBadinter,1944年3月5日-)
??法国历史学家、巴黎理工学院哲学教授、女权主义作家。她在2010年因其著作《冲突:女性与母亲》而被法国《新闻杂志》评为当年法国富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在法国公众心中对伊丽莎白的尊崇不亚于摇滚明星。迄今为止,她已出版了20多部著作,每本书一经推出,都会引发热议。
罗贝尔·巴丹德(RobertBadinter,1928年3月30日—)
法国大律师和政治家,曾任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在密特朗担任总统的七年任期中先后在皮埃尔·莫瓦和洛朗·法比尤斯政府任司法部长,他使国民议会和参议院分别通过了废除死刑的法案。在西方他是废除死刑的象征,其回顾为在法国废除死刑而奋斗的历程的著作《废除死刑》于2000年获得费米纳评论奖。他还是众多历史和政治评论文章和书籍的作者。
??孔多塞是两位作者的精神导师,相隔两百年,他们的诉求相通。两个时代以奇特的方式交融在一起,使得这部传记成为了解、研究孔多塞以及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物和思想绕不过去的著作。
《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集)》内容简介: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其诗词有绮丽的梦幻,与慷慨悲壮,有“小李白”之称。他的诗内容
《卡尔霍恩文集(上、下册)》内容简介:“美国精神”的最后一位“国父”,美国国会史上最伟大的九人之一,160余年来作品中译本首次
茱迪•史珂拉(Judith N. Shklar,1928-1992),女,哈佛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考尔斯教授,历任美国政治哲学与法哲学协会主席、美国政治科学协会主席...
普通中等学校军事技能训练读本 内容简介 依据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编写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技能训练读本》。本书...
希特勒出其不意占领了比利时、荷兰、挪威、法国,拉开了二战的序幕,一个个或巨人或恶魔纷纷粉墨登场:一个奥地利的小下士(希特
《卧底经济学3》内容简介:世界是个不公平的地方吗?世界是个不讲道理的地方吗?老板收入高得那么离谱,他付出的辛苦那么少,而你辛
中国国民党在台改造研究(1950-952) 本书特色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台湾与大陆的统一问题仍是中国*大的国家安全问题,涉及国家...
现代中国党派关系史 本书特色 中国现代政党观念是舶来品,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产物。林建华、张广鑫编著的《现代中国党派关系史》以西方政党观念在中国的传播和近代政党...
降落中国:杜立特突袭东京 本书特色 传奇英雄杜立特轰炸日本后带领飞行员飞临中国上空,找不到机场,收不到信号,风雨交加,漆黑一片,在汽油燃尽后,他们不得不...
鸦片战争中的中英船炮比较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关于鸦片战争时期中英船炮、炮台和炮架技术和性能优劣比较的重要学术专著。鸦片战争时期,英军“船坚炮利”与清军“船...
万历朝鲜战争-中日大决战 内容简介 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令日本战国精英群雄倾巢入侵朝鲜,旬日之内,朝鲜三都沦陷八道瓦解,覆亡只在旦夕之...
中国崛起(理论与政策的视角) 节选 总序纵谙古今韬略 横务天下经纶 自战国至秦汉以来,中国就不乏“纵横家”,即当代所称的战略家。...
中国1927:解密80年前中国政局的历史谜团 本书特色 192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这一年,蒋介石在上海对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举起了屠刀,抛弃了孙中山...
《商务沟通与谈判》内容简介:本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商务沟通、商务活动中常用的沟通工具、商务活动中常用的沟通方式、商务沟通的程
權力的正當性,從何而來?公民怎樣才算活得好,活得有尊嚴?政治世界,真的有道德可言嗎?「為了信念而活的人,深信只有在生命中活出這些信念,人格才算完整,社會才得正義...
闽浙赣粤桂黔滇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内容简介 闽浙赣粤桂黔滇抗战,指抗日战争时期内,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广西、贵州、云南七个省(区)内所进行的...
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1937平型关抗战杨威平型关影像全纪录 本书特色 1916年,当毛泽东还是一个普通师范学生的时候,就说“中日之间20年内必...
《八十一年人生路:胡乔木生平》内容简介:胡乔木曾长期担任的秘书,“文化大革命”后,又协助邓小平做了许多重要工作,享有“中共
《《世界历史评论》1:政治认知与历史变迁》内容简介:本书为《世界历史评论》丛书第1辑,主题为“政治认知与历史变迁”,分为“专
转型中的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目录 上篇转型中的俄罗斯问题研究**章俄罗斯国有企业私有化**节俄罗斯国有企业私有化历程一、私有化前的准备阶段二、私有化的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