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简媜曾获吴鲁芹散文奖、中国时报文学奖等,是《台湾文学经典》*年轻的入选者,也是台湾文坛*无争议的实力派女作家。她下笔一贯摇曳恣纵,自成风格,其血色旺盛过人,却始终维持着一种从容的学院气息。
2.《下午茶》作者以茶喻人生之理趣,想象与现实交织,深情和文字融合,让人心动不已。
仍旧眷恋独处,在市中心的九楼,常常把百叶窗拉密,用与世隔绝的手势,回到自己,裸足下田,在稿纸上。《下午茶》的背景就是企图从现实世界脱逃的那股渴望。**辑“下午茶”以茶喻人生之理趣;第二辑“一碟流星”穿越古今,虚实交错,思绪顺着笔尖吐露馨香。
深夜的街道偶有叫卖声音,像梦境边缘的巡更人。白日的喧嚣已随风而逝,变成遥远的过去;我会单纯地喝着茶,想或不想,写或不写,存在或不存在。看完之后,各自喝茶去吧,有的滋味会流入心里,有的消逝。
粗茶淡饭
(原序节录)
一
《五灯会元》里,赵州观音院的从谂禅师。
这日春暖花开,鸟鸣林梢,禅师于室内小坐。忽然,总理院务的院主进来禀报,有远僧前来参访。禅师整袖纳履,迤迤然出迎。
从谂禅师劈头问客:“来过这里吗?”
客答:“来过!”
师曰:“吃茶去!”
又问一僧:“来过这里吗?”
僧曰:“没来过!”
师曰:“吃茶去!”
侍立一旁的院主,这会儿是丈二金刚摸不着脑袋了,还好尚有一张嘴可以问:
“为什么来过这儿的叫他吃茶去,没来过的也吃茶去?”
从谂禅师气定神闲,忽然大叫一声:
“院主!”
院主大叫一声:“有!”
禅师拂拂袖,嘻嘻然说:“吃茶去!”
看到这则公案,不禁莞尔。遥想那三人喝茶的模样:有正中心怀,牛饮解渴的;有默然品茗,独自参酌的;有满腹狐疑,沾杯了事的。
想必禅师依然室内小坐,春暖花开,鸟鸣林梢。
二
习惯到处喝茶。在等人与散会之后,拿出稿纸,继续占领冷气充足的角落,写起《下午茶》。
稿纸恒是我安歇的青青草地,我在自己的国土放牧字的牛羊;指引它们啮草,或大幅删改,叫它们死亡。现实世界离我非常遥远,身前身后语声之热浪,与我无关。
在一家名叫“下午茶”的画廊咖啡店里写《浮柚》那篇时,窗外正是奔泻的夏日雷雨——其实避雨的是我自己。
在台北火车站附近F.M.Station地下室点了“覆盆子茶”,编了大A与小a的故事——其实受骗的是我自己。
如果,每一本书都可以找出一种特殊的生活背景触发作者在当时当地创作的话,《下午茶》从中时晚报时代副刊一通随便写什么都可以的邀稿电话演变成今天的面貌,它的背景无疑地就是企图从现实世界脱逃的那股渴望。如果,要我自己更深地挖掘下去,为什么写成“茶”的散文极短篇,而不是别的题材杂文?我想,这种追溯是永远没有办法清晰的,因为,引发创作的芽眼已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加入而辗成整体了。
当然,我还是可以回想到几桩跟茶有关的往事——既是往事,自然是童稚时代的上古史了。
我们乡下不喝茶,冬瓜茶与麦茶除外。平常渴了,捧井水喝几口,或摘几粒番茄吃。只有初一、十五供奉清果时,泡壶小茶斟在神案上的杯子里,我以为茶是给神明喝的。用的茶叶,是武荖坑出产的,这也是后来才知道,原来蜜饯与茶叶都是兰阳平原的名产,这么好的匹配,我都辜负了。
有一回,阿嬷的脚趾头因长期浸泡田水里,疼痛不堪,据说嚼碎的茶叶塞在趾缝可以治愈。她丢一包茶叶给我,叫我嚼。我坐在眠床边的板凳上,她躺在床上,伸出十只不规则形的脚趾头,我嚼烂一口就塞一缝,每塞一缝就叫她夹紧,她老是夹不紧,茶屑掉了满地。这不能怪她,谁有办法叫脚趾头两两夹紧的?总之,为了塞住那八个缝,不知嚼了多少茶叶。只记得祖孙俩大功告成时,我冲到井边猛灌水,那满口麻涩的滋味,让我一直打抖,像乩童。
真正看到茶园,是上了初中。我们那班是很奇怪的班,我认识的**位山地同学给我很好的印象。她非常美,大眼睛,白皙皮肤泛着一抹自然的粉红,平日羞答答地,唱歌又相当悦耳——我想,那种嗓子是山神赐给他们的,以便在深山里相互对答。她每天必须花七个钟头上下课,走路下山,提鞋渡河,走路到小村里,踩脚踏车到学校。她的功课怎能好?但她仍旧受到喜爱,因为她的书包里装的番石榴、椪柑、金枣、红肉李,比课本还多。
我们那班其实可以组个杂货店,她卖水果,有人卖她阿母特制的萝卜干,我卖扫把。她的水果老是有一股特殊的香草气,一问才知道出在书包,她的书包一到采茶季节便成为到处打零工的茶叶篓了。
然后,她带我们到她的山上去。穿过小村,停好脚踏车,走路渡过一条两岸全是黑白石头的河,走路上山,随手摘金枣吃。她说,那一片就是茶园!那时,太阳蒸蒸,我觉得整片山坡都在起伏、企图翻身,冒着白烟。我一定被她的山神给震慑了,那绿的波浪温柔且静好,在夏日蝉嘶中,像一首充满回音的山地歌谣。
然而,我还是没喝到茶。
宜兰冬山人,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当代著名散文家。
第一本《水问》一经问世,获得文坛高度的肯定。著有《只缘身在此山中》《女儿红》《私房书》《下午茶》《密密语》《好一座浮岛》等作品。
简媜的文章风格摇曳恣纵,视野宽广,观察入微。思维敏锐深刻,发人深省。
季羡林散文全编第2辑 本书特色 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练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世纪的人生感悟;*具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爱的故...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宋金元卷 内容简介 本书的编写主要考虑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需求,使之更好地与中国文学史教学相配合,同时,也可作为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名诗珍藏系列:爱默生诗歌精选 本书特色 爱默生编著的《爱默生诗歌精选》是世界名诗珍藏系列丛书之一,全书收录了爱默生的诗歌精选以供读者赏析。本书文字独具特色,字里...
奥古斯都・斯特林堡是瑞典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瑞典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和戏剧家。尽管他生活的时代与今天相差一个多世纪,但是瑞典驻华大使仍然用了“令人惊异地现代和当...
方圆五里的听觉-新生代华文作家文库 本书特色 陈大为祖籍广西桂林,生长于马来西亚多种族杂居的城市怡保,求学于台北,天生血缘、后天经历都注定了陈大为的“边缘”身份...
词情画意 内容简介 浣溪沙春恨李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①“一曲”句:唐白居易《长安道...
朱自清散文经典(新版) 本书特色 为了让读者在*短的时间内阅读尽可能多的精品,我们编辑出版了本书。书中收录了朱自清的经典力作——《踪迹》...
《海浪》内容简介:《海浪》是吴尔夫最具代表性的意识流作品。小说通过对六个人物成长经历的刻画,和对富有蕴意的海浪的描绘,揭示
《超越追赶:中国创新之路》内容简介:中国式增长如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中国企业“超越追赶”的路径与模式是什么?如何用创新
☆ 美国当代文坛重要作家安妮·普鲁的长篇小说代表作,荣获普利策小说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爱尔兰时报国际小说奖☆ 入选BBC评出的“100部鼓舞人心的小说”☆ 小说...
绝版的抒情 本书特色 《绝版的抒情》是中国新锐作家散文精选。共收录散文31篇。作者以“70后”“80后”为主,近年来频频摘得“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
英子的乡恋-林海音经典作品珍藏版 本书特色 作为文坛的“女中豪杰”和台湾文学的“祖母级人物”,林海音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本书共辑入了其对老北京,对台湾...
随遇而安 内容简介 追踪20世纪中国现代散文的脚迹,无论是早期的“语丝派”,“论语派”,赞美母爱的“冰心体”,“跑野马”的徐志摩散文,还是被一度奉为新经典的杨朔...
抚顺故事集 本书特色 《抚顺故事集》是精心结构的短篇小说集,在虚构与非虚构间取得了巧妙平衡。《抚顺故事集》作者从自己的回忆出发,对抚顺——这座饱经沧桑的东北工业...
明诗三百首(最新修订本) 本书特色 《 明诗三百首》:国学经典,名家经典,国学启蒙精选读本你不可不读的名诗精华,国学大师金性尧选注经典权威,国学名著呕心制作 ...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第二版)》内容简介:本书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而编制,第一版在使用过程中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良好评价。
袖珍新诗鉴赏辞典 本书特色 这种集选本、讲析、查检功能于一体的鉴赏辞典,由于荟萃了中国文学的精华,而又深入浅出、资料丰富,已成为莘莘学子和文学爱好者案头**的工...
马约卡之冬(雪球橘) 本书特色 马约卡在什么地方,那里的人们过着怎么样的的生活 曾经有人这样形容它——“跟随我来这个宁静之岛,那里男入从不匆忙,女人永不衰老,那...
难得是相逢 本书特色 《难得是相逢》作者为著名诗人、翻译家王辛笛的女儿王圣思,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围绕其父亲王辛笛的书、翻译以及与盛澄华、郑振铎、徐森玉、徐伯郊等...
顾城作品-顾城作品精选-现当代名家作品精选-珍藏版 本书特色 顾城一生以诗为生命,以生命为诗。诗风自然纯净,在中国当代诗坛独树一帜。他的诗不仅为中国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