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丝路译丛”的一种。1999年到2007年间,联合国考古队在中亚五国和印度“玄奘之路”上收获重大发掘成果:数百尊佛造像,两万平方米壁画,足以再造一个敦煌;同样的八年,中国北方陆续出土中亚来华粟特人在北朝的墓葬文物,其数量与精美度百年不遇,且和“玄奘之路”海外成果遥相呼应;近年丝绸之路国际会议上,欧亚各国学者纷纷把上述两批文物糅合分析,取得里程碑式的学术突破。这些在中亚、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的重要考古发现,对于丝绸之路历史和文明的研究具有突破性的学术价值。
“一带一路”重磅文化成果云集丝绸之路考古名家揭秘中亚古国文明 “丝路译丛”之 《突厥人、粟特人与娜娜女神》跟着“国际丝路学导师”马尔夏克探秘粟特文明伟大的粟特学家马尔夏克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中亚考古学和艺术史,以及欧洲中世纪和东方的金银器。他在这些方面发表了大量的论著,涉及到方方面面,对于我们今天认识粟特本土的历史和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个高大的学术伟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有多么丰厚,他是值得我们纪念的人物,他的论著也值得我们努力学习。——荣新江(北京大学历史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丝路译丛”的作者来自俄罗斯、法国、乌兹别克、美国、意大利等国,都是世界级的东方学专家和丝路艺术史家,每一位都亲身参加国际考古队在中亚五国联合国遗址的挖掘工作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用血汗和青春见证了玄奘之路宝藏的出土,用著作填补了*近十年世界丝路学的空白和疑难。他们都是国际学界公认研究丝路的权威学者,文章是历年国际会议上的代表作。此系列丛书中还配有大量插图,展示考古所出的壁画、佛像、珠宝,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实为丝路研究的佳作。——徐文堪(复旦大学教授,美国亚洲学会AAS会员,《汉语大词典》总编纂)“丝路译丛”内容涵盖中亚五国丝路考古*新成果,提供了大量一带一路的文化情报,揭秘了一带一路上的许多历史悬案,是一套近年罕见的学术翻译著作。该丛书以丝路沿线地域为经,以文化交往为纬,钩织出不同民族、文明类型及其相互影响的历史状况,展示了欧亚大陆文明碰撞与交融的壮阔历史场景,以飨急需了解海外丝路研究动态的中国读者。全套书视野宽阔、史料丰富、分析深入,打破了过去传统的画地为牢、自我隔离、脱离时代、故步自封的旧习,开阔了国人的眼界,吸纳了新鲜空气。——葛承雍(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总编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1.“丝路译丛”萃集英、美、德、法、意、印、俄等多个国家的**丝绸之路考古专家的力作,涉及当今世界丝绸之路文化研究的*新考古发现以及*新成果,用著作填补了*近十年世界丝绸之路学的空白。本丛书的引进旨在弘扬丝绸之路文化,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增加文化筹码,提升文化软实力,且对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关系具有重要意义。2. 书中还配有大量插图,展示考古所出的壁画、佛像、珠宝,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实为丝绸之路研究的佳作。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海外学人的丝绸之路文化研究视野开阔,观点新颖,对国内相关领域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3.“丝路译丛”同时以考古艺术这一物质文化的直观形式呈现了汉唐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新唐书》《旧唐书》等史书形成历史研究的二重证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4.丝路文化成为当前的热点,受到多方关注,丝路沿线的*新考古成果也极有必要翻译介绍给我国学界与读者,丝路译丛系列正是适应了这一需求,不仅展现了这些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唐代以及中国古代文化与中亚诸文化的密切关系,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5. 本书从考古和艺术的角度对中古史重新进行研究,是东西方学者研究中亚古代社会文化、唐代中外关系史等领域的必读著作。6.“丝路译丛”已获得2016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1. “丝路译丛”汇集老、中、青三代海外汉学名家的丝路研究*新著作,且都是首次引进国内出版,对国内学者以及感兴趣的读者都不啻为一场考古艺术盛宴。2. 近年国内关于丝路研究方面的著作愈来愈引人注目,如薛爱华的《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韩森的《丝绸之路新史》,彼得·弗兰科潘的《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等,在“豆瓣读书” 和当当图书上都有好几百条评论。这几本书的作者,都与“丝路译丛”的作者素有学术交流,其中韩森还在其作品的序中提到“丝路译丛”的作者葛乐耐教授并表示感谢。3. “丝路译丛”中的作者都是世界级的东方学专家和丝路艺术史家,此丛书中所收录的文章也都是历年国际会议上的代表作品,代表了当代丝路研究的*新成果和进展。
“丝路译丛”的作者来自俄罗斯、法国、乌兹别克、美国、意大利等国,都是世界级的东方学专家和丝路艺术史家,每一位都亲身参加国际考古队在中亚五国联合国遗址的挖掘工作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用血汗和青春见证了玄奘之路宝藏的出土,用著作填补了最近十年世界丝路学的空白和疑难。他们都是国际学界公认研究丝路的学者,文章是历年国际会议上的代表作。此系列丛书中还配有大量插图,展示考古所出的壁画、佛像、珠宝,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实为丝路研究的佳作。
——徐文堪(复旦大学教授,美国亚洲学会AAS会员,《汉语大词典》总编纂)
“丝路译丛”内容涵盖中亚五国丝路考古新成果,提供了大量一带一路的文化情报,揭秘了一带一路上的许多历史悬案,是一套近年罕见的学术翻译著作。该丛书以丝路沿线地域为经,以文化交往为纬,钩织出不同民族、文明类型及其相互影响的历史状况,展示了欧亚大陆文明碰撞与交融的壮阔历史场景,以飨急需了解海外丝路研究动态的中国读者。全套书视野宽阔、史料丰富、分析深入,打破了过去传统的画地为牢、自我隔离、脱离时代、故步自封的旧习,开阔了国人的眼界,吸纳了新鲜空气。
——葛承雍(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总编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
(俄国)马尔夏克(Boris Marshak)
马尔夏克(Boris Marshak,1933—2006),圣彼得堡人,考古学博士,俄罗斯冬宫博物馆高加索和中亚部主任,历任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杰出访问教授。卓越的中亚文化历史学家、粟特文明专家。2006年夏季殉职于中亚沙漠考古场地。如今马尔夏克教授在塔吉克斯坦的墓地,已成为新一代考古人心目中的圣地。在国际丝路考古领域,马尔夏克多年来担任联合国考古遗址塔吉克斯坦场地队长;与妻子腊丝波波娃博士五十年来一同挖掘片治肯特古城,传为丝路学界佳话。他主持挖掘的中亚著名遗址有片治肯特古城带谷仓的娜娜女神宫殿、布哈拉古城的瓦拉赫沙红厅壁画,撒马尔罕古城的大使厅壁画等,被学界尊为“中亚考古之父”。马尔夏克在中亚壁画领域代表著作有:《粟特壁画史诗》《粟特壁画中的传奇、童话、寓言》《粟特壁画的岩彩分析:从艺术史到实验室》《粟特艺术中的娜娜女神信仰》《粟特壁画上的农神图像》《粟特壁画中的狩猎图》《粟特壁画与北朝粟特人石葬具艺术比较》《片治肯特古城考古发掘报告(1983—2006年)》等。
译者:毛铭,伦敦大学艺术考古博士,伦敦《中亚艺术考古学刊》编辑,在大英博物馆讲授《被遗忘的丝路:中亚五国》,守护联合国遗址的中亚考古队队员。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漓江出版社《丝路艺术》期刊编委。
清史讲义 本书特色 近代清史学派的开山祖,开创明清断代史研究之先河;不读清史讲义,不可言清史;北京大学历史系授课讲义,领略当年北大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备受包...
哈尼族简史 本书特色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二——《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共计55本,于上世纪80年代陆续出版。该《丛书》记述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
乾嘉汉学的解释学模式研究 本书特色 乾嘉汉学以“实事求是”是理解乾嘉汉学的一把钥匙,但学界以往多是把“实事求是”视为乾嘉汉学的精神旗帜、一种客观的求实态度与考证...
《留人更要留人心:员工激励的破解之道》内容简介:本书是多所高校总裁班讲师、华为研究专家诚意之作 手把手教你如何留人、留人心,
明代卷-中国文化通史 目录 绪言**章 封建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明代社会与文化**节 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第二节 思想文化的一统第三节 商品经济的繁荣第四节...
《行动中的劳动法律》内容简介:在法律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实现法律的职能,成为国家治理的一项重大议题。在劳动
《现代方志文化建构:新中国首轮新编地方志编纂研究》内容简介:编修地方志是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建国后的首轮地方志编纂工作自上
中国游仙文化 本书特色 本书依托大量史料,运用社会史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古代游仙文化的发生发展做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同时对游仙的主体—&mdas...
夏曾佑讲中国古代史-近代学术名家大讲堂 内容简介 学术研究需要长期的积累,也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有了前人的成果,后人才能有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前人的成果,后人...
《任正非传》内容简介:任正非,一个中国商业史上无法绕开的名字,他被誉为教父级企业家,他重新定义了中国企业家精神。他的创业故
1961-1997-戴安娜王妃 本书特色 戴安娜在巴黎那条著名的隧道香消玉殒,年仅36岁,她生前因为美丽大方的形象和对慈善事业的贡献而受到公众的喜爱,连“流行天...
《虫子旁》内容简介:《虫子旁》是设计师朱赢椿的一本观虫日志,收录了80余篇散文与200余张摄影作品,图文并茂,兼备知识性、审美性
澳洲拓殖记 内容简介 这不是一本猎奇的书,这是一本有教育意义的书。我们从澳大利亚的殖民史中学习什么?首先是探险精神。正如作者反复强调,英国人的好奇是他们到澳大利...
老照片:第一○六辑 本书特色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
西天伽蓝记-欧亚历史文化文库 本书特色 《西天伽蓝记》由篠原典生著,介绍了印度佛教发展史。当下,日益高涨的全球化和区域化呼声,既要求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合作,也强调...
这本中国史探讨了中华文明形成的诸多基本问题,涵盖了中国历史上的艺术、文化、经济、社会、对妇女的态度、对外政策、移民以及政
苏联历史几个争论集点的真相 本书特色 吴恩远编写的这本《苏联历史几个争论焦点的真相》是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之一。全书共分七个部分,内容包括:所谓列宁的“德...
先秦篇-女人的私房历史书-6 本书特色 尹剑翔的《女人的私房历史书(先秦篇6)》是首部从女性视角诠释的历史通俗读本。从先秦到民国,以历史上的传奇女性为线索,讲述...
匈奴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游牧部族,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衰落于1世纪,是草原文明的缔造者和传承者,在大漠南北活跃了约三百年,其后
国史纲目 本书特色 以中国人的传统理念来深刻分析梳理中国历史; 揭示中国五千年来历史发展一以贯之的发展之大道; 著名学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