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源学是继承中国古代史学传统,吸收近代科学方法,而诞生的一门具有中国史学研究特点的历史文献学分支学科。20世纪30年代陈垣开创这一学科以来,许多学者对其加以继承发展,使之在20世纪史学发展过程中历久弥新,在文献考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课题将首次全面揭示、系统总结史源学的理论体系、方法和义例,并将从研究目的、丰富内涵及系统法则等方面,明确其在历史文献学学科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论述史源学对文献考证的程序有三:根寻来历、辨析源流、判明是非。以往的研究多忽视第二环节,其实只有辨析源流才能厘清史料间的“父子”、“兄弟”关系,达到陈垣“有**手材料,决不用第二手材料”的目的。 第三,分析史源学“追寻其史源,考正其讹误”目标的多重含义,论述其判明史料优劣真伪、剪裁取舍材料、考证谬误、彰扬严谨学风的多种功用。 第四,20世纪上半叶,历史文献研究众彩纷呈,有的以文献考辨为史学之根本,有的强调拓展史料范围,有的重在文献辨伪。本课题将史源学放置于20世纪历史文献学学科发展进程中,阐明史源学的地位,及其对历史文献学、史料学等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贡献。
《陈垣的史源学理论与实践》一书,是作者史丽君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加以补充修订的新成果。该书从史源学的定义、目的、程序、方法和原则等方面,系统归纳史源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体系和研究路径,明确其学科定位,为进一步推广和研习史源学作出了学理上的阐释。书中深入总结陈垣先生在史源学研究实践上的成就,通过大量具体的实例直观印证了史源学研究的主旨和考证义例。此外,书中还考察了陈垣先生开展史源学教学的史实,揭示史源学实习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显*效果,为高校的史源学教学提供了宝贵借鉴。
史丽君 (1980-),山东省东营市人,现为首都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研究馆员。2007年,于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5篇,参编《首都图书馆藏国家珍贵古籍图录》等书目5部。
《泽泻集 过去的生命》内容简介:《泽泻集》收录周作人散文二十二篇,为“苦雨斋小书之三”,既有情趣盎然的“美文”,也有铿锵典雅
圆明大观话盛衰 目录 清帝与圆明园兴建顺治帝园居缘起摄政王多尔衮首倡“边城避暑”之议 顺治帝亲政始幸南苑顺治帝每年园居累月康熙帝开创西郊园林新天地康熙园居先南后...
《文字的力量》内容简介:文学不仅仅是世界的镜子,它塑造世界的力量胜过千军万马。《文字的力量》从4000多年的世界文学中挑选出16
唐宋行会研究-豫商发展史与豫商案例研究 目录 章 商业主导力量的转换——客商与坐贾势力的消长一、客商是唐代商业的主导力量二、宋代坐贾力量的壮大三、官方粮食采购中...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本书特色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陈志强教授、《卫报》(The Guardian)、《历史》(History)推荐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就...
全套六种十一册:白话本国史(全两册),《吕思勉文集:史学精品集(套装全11册)(吕思勉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先生并称中国史学四大家
中国在制高点时代非常具有代表性。所谓“制高点”,是对政府直接控制经济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甚至更多的领域――这种体系的
《二战经典战役系列丛书:战魔行动巴巴罗萨(图文版)》内容简介:希特勒组织了北方、中央、南方三个集团军群,从北向南对苏联发动
吴三桂的发迹史-(全三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吴三桂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充满争议的话题人物,他的一生围绕着背叛与招降,一开始背叛明王朝...
史地丛考-史地丛考续编 本书特色 《史地丛考史地丛考续编(冯承钧译著集)》辑译自《巴黎亚洲学报》、《荷兰通报》、《河内远东学校校刊》。西域历史地理论文集。内收《...
《你能拒绝诱惑》内容简介:《你能拒绝诱惑》收入周大新近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作品近百篇,既有对当下社会现实的深刻思索,也有对历
简明中国反贪史 本书特色 虽历代王朝兴亡更替的原因各不相同,但贪污腐败如蚁啮柱,久而久之,柱朽如渣,华屋遂轰然倒塌。在君主专制时代,反贪斗争犹如“割韭菜”,割了...
本系列从翔实的历史材料出发,以雄浑的构思记录了中国历史上几个大的封建王朝兴衰的历史过程。在洞察世态人情毫末的基础上,探索
《中国神话》内容简介:百年前,中国神话零碎飘散,不成体系。是茅盾先生率先做出了大胆探索, 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梳理了整个神话
左传-中华经典精粹解读 内容简介 《中华经典精粹解读》丛书定位为对传统经典文化之精华的解读,通过原文呈现、详尽注释、扩展阅读,既减少了阅读过程中的文字障碍,又由...
《电商直播:视频新玩法就这么简单》内容简介:直播是目前电商引流的风口,预计未来电商直播运营人才的缺口达百万级。本书介绍了很
宽容与正义 本书特色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和真实的影像,讲述中国人民在艰难地获得抗战胜利后,以德报怨,善待日军战俘并人道援助300万日俘日侨顺利归国的一段历史,体现...
《记忆中的历史:从个人经历到公共演示》内容简介:本书为“学衡历史与记忆译丛”中的一本。书中探讨了德国人不断变化着的历史兴趣
经学通论 本书特色 《经学通论》是清代经学大师皮锡瑞的代表作。皮氏娴于汉、宋家法,故举凡古、今宗派,以至清代诸家,皆能考其流别,辨其得失;由是条析众说,断以己意...
新中国西南铁路历史文献选编 本书特色 本成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南铁路建设的重要文献汇编。西南铁路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铁路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一。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