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宇宙理论研究(套装上中下册)》以《周易》的论述为主要依据,首先推演出平面易(八卦图),然后利用它来解释《周易》的有关概念并演绎太极原理;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周易》和古代早期典籍的论述,推演出立体易——周易宇宙模型,并利用这个模型对有关概念作了介绍,归纳总结出这个模型的演绎原理和文字演绎规则,然后逐句逐字演绎和解析《周易》之中的《卦辞》《爻辞》《彖辞》《象辞》等,由此展开论述周易与古代中国文化、古代中华文明、古代早期历史的关系。
如何才能以一种能够贯穿始终的逻辑来解读《周易》,是古今学者们面临的难题。查《汉书》所载西汉时期刘歆所作的种种解释和三国时期魏国王弼的《周易注》,以至于唐代孔颖达的《周易正义》,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北宋的邵雍抛出所谓“先天八卦图”和所谓“方圆图”之后,“象数派”认定其图式就是“周易”,象数派学者便采用其图式来解释《周易》。但是,邵氏图式是臆造之图,其图无法对《周易》之中的绝大多数概念作出合理的解释。“义理派”知道个中道理,因此在解释《周易》时,往往都撇开邵氏之图。《周易》是关于八卦的书,撇开卦图去解读《周易》,自然不讨好。不论是“象数派”还是“义理派”,由于都不明何者为周易,因此对于周易的一系列概念,要么避之不谈,要么随意发挥,乱侃一通。久之,易学终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泥潭之中。黎明所著《中国古代宇宙理论研究》一书,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该书首先依据《周易》的论述,推演出平面宇宙模型(即配置了象数的八卦图式),然后利用这个模型对诸如“道”“阴阳”“混沌”“太极”“原始反终”“河图”“洛书”“乾之策”“坤之策”“二篇之策”等一系列概念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在此基础上,又依据《周易》和古代早期典籍的论述,推演完成周易宇宙模型(又称立体宇宙模型),以这个模型对有关概念作出解释之后,归纳出这个模型的演绎原理,再利用它逐句逐字演绎和解析《周易》之中的《卦辞》《爻辞》《象辞》《篆辞》等,其中的诸如“立天之道,立地之道,立人之道”“君子终日乾乾”“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先张之弧,后说之弧”“载鬼一车”等一系列令古今学者头疼的概念,都通过这个模型作出了合理解释。由是,《周易》得以用一种贯穿始终的逻辑来进行解读。本书通过利用周易模型对一系列古文字进行演绎解析,确证汉文字源于周易。包括早期的许多甲骨文、金文和几乎所有小篆文字,都是古人利用这个模型发明的用于记录古人思想和语言的具有逻辑性的象形符号系统。本书以周易模型来抽象概念和演绎文字,对概念的解释和文字的解析别具一格,这是本书的独到之处。在此举两个字为例介绍文字与周易的关系。例如,“空”字从穴从工,其穴表象家或表象房屋;其工,“巽为工”,巽为风,风者气也。所以,空字表屋中只有空气而别无他物,是为空。又例如,“详”字从言从羊,“兑为羊”,兑卦在八卦中是*小之卦,所以,详字表用言语把细微的事物解释清楚谓之详。此前人们普遍认为,汉文字的发明与周易无关,上述“空”字和“详”字的解析足以证明,汉文字的源于周易是一个基本事实,如果离开了汉文字的母体——周易,则许多汉文字便成为无解的文字。本书还通过很多古文字的演绎和解析,对一些被误解的文字的本义进行了辨析。周易模型是早期古人发明的具备时空概念并且能够模拟宇宙运行的宇宙模型,是一个集人文理念和科学理念于一体的模型,古人把它命名为周易(是宇宙谐音的反读)。《周易》的理论基础,是古代早期的宇宙理论,古人演绎周易模型以解释宇宙的诞生、循环往复以及万事万物演变变化规律,其成果汇成《周易》一书。本书通过推演出来的周易模型对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起源说作出全新的解释,指出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起源于早期古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而把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起源说提升到古人类探索宇宙的高度来重新认识。作者在利用周易模型演绎解析《周易》的《卦辞》《爻辞》《篆辞》《象辞》基础上,对古代早期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古代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以及古人的习俗、信仰等进行了解释,论述指出周易是古代早期一切的总根源,包括古代早期的传说、人们的信仰和观念、古代哲学、国名和地名、器具制造等,或从这个模型上获得灵感,或是演绎这个模型抽象形成的概念。本书还指出周易在古代早期的应用是中华文明不间断的原因。书中对周易与古代中国社会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周易对古代社会和中华文明演进所产生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作者采用推演出来的周易宇宙模型合乎逻辑地解读了《周易》,实现了周易研究的重大突破,是一项重大的文化发现。
黎明,号太愚,广西浦北县人,1962年出生,工程师。自幼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始终关注《周易》研究。2010年底受到启发,初明道,潜心研究《周易》,推演完成周易宇宙模型。2011年起,历时六年,著述完成处女作《中国古代宇宙理论研究》。
价值:哈特曼对道德基础的构建 本书特色 《光明学术文库》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范项目。该出版工程采取“媒体发动,学界审评,光明出版,社会馆藏”的形式,常...
佛教-中国大百科全书名家文库 本书特色 《中国大百科全书名家文库》的编辑是根据原文的发展脉络,提取相关的政治、经济、历史、军事、科技、文化、宗教、地理及...
《方法论》是笛卡尔的经典哲学论著,对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笛卡尔在《方法论》中提出了
庄子囗齐口义校注 目录 前言校注说明发题卷一内篇逍遥遊**内篇齐物论第二卷二内篇养生主第三内篇人间世第四内篇德充符第五卷三内篇大宗师第六内篇应帝王第七外篇骈拇第...
了凡四训 本书特色 明代袁了凡所著的《了凡四训》,是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的—本劝善书。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人们修身立命的理论指导。该书主要阐述“命由...
道无道 花非花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我读《老子》”,下卷为“我释《老子》”。作者将其对老子思想的多年独立研究与数十年对社会的观察,与对人生起伏的...
传习录校释 本书特色 《传习录》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的心性之学,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直到今天,王阳明的思想在当代新儒家中仍有其深刻的影响。《传习录》是...
密教,又称秘密佛教。作为一种宗教神秘主义,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印度佛教出现之前。作为一种解脱手段,它属于简捷法门,可以使修持
韩非子正宗-华夏国学经典文库-[全文解读本] 本书特色 《韩非子正宗(全文解读本)/华夏国学经典文库》编著者马银琴。 《韩非子正宗》,本书简介: 《韩非...
《笛卡尔:近代哲学之父》以“沉思录”为线索,系统介绍笛卡尔对科学和哲学的贡献,并穿差介绍笛卡尔的个人生活。此外,《笛卡尔:
蒋维乔 杨大膺宋明理学纲要:吕思勉理学纲要 本书特色 《蒋维乔宋明理学纲要吕思勉理学纲要》由蒋维乔、杨大膺、吕思勉所著,本书精选此时大师名家之有关学术文化经典著...
不合时宜的沉思 内容简介 自严复译泰西政法诸书至20世纪40年代,汉语学界中的有识之士深惑与西学相遇乃汉语思想史无前例的重大事变,孜孜以求西学堂奥,凭着个人的禀...
韩非子启示录 内容简介 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故虚静以待令,令名自命也,令事自定也。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动...
哈贝马斯与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内容简介 现代哲学由于哈贝马斯的理论贞献而变得不同,他的交往行动理论或互主体性哲学对传统的意识哲学的批判,是与分析哲学对心理主义认...
《大哲学家》是哲学大师雅斯贝尔斯晚期所构想的三卷巨著中仅完成的一卷,于1957年在德国出版。在本书中,雅斯贝尔斯跳出了自己尚
孟子公开课 本书特色《孟子公开课》是由《光明日报》国学版倡议发起,由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邹城市人民政府及《光明日报》国学版三家单位联合主办的国学系列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理论问题聚焦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为基本依据,遵从教材的章节顺序,立足于教材的教学知识点和疑难问题,以问答的...
梅洛庞蒂研究,近几年来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这部著作着眼于现象学运动的背景、以发生现象学的方法、透过表达这一贯穿梅洛庞
王允新八论续编 本书特色 本书进一步讨论了王充的天命论、“自然”、论及天人感应的祥瑞说,对王充的“天”、“命”、“阴阳”、“五行”、“鬼”、“神”等的范畴、观念...
走向古典诗学之路:相遇与反思.与伯纳德特聚谈 内容简介 这些年的学术生涯不仅磨砺了伯纳德特的语言技巧,加深了他对古典思想的理解,而且经由与各色人等接触——古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