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含章传

牙含章传

作者:郭正清

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16-12-01

评分:5分

ISBN:9787226050842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

书刊介绍

牙含章传 目录

**章 花儿再序
第二章 青藏调查记
第三章 回回民族问题
第四章 陇右地下斗争
第五章 班禅额尔德尼传
第六章 达赖喇嘛传
第七章 西藏历史的新篇章
第八章 无神论和宗教问题
第九章 民族形成问题研究
第十章 中国无神论史
第十一章 师道师说·牙含章卷
附录
一、采访实录
二、文献辑要
三、牙含章年表
后记

牙含章传 内容简介

《牙含章传》客观真实地评述了中国当代民族问题理论家、宗教学家、藏学家牙含章同志革命的一生、学术的一生。《牙含章传》真实记录了牙含章同志早年的革命生涯以及在党的领导下在实际民族工作中为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同时展现了牙含章同志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在民族理论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了民族宗教理论发展的不凡业绩。

牙含章传 节选

《牙含章传》:牙含章的家乡,是一个只有七八户人家的小山村,坐落在一个突起于平地的小山包上,山形就像一个鹰嘴。因为全村都是牙姓人家,所以人们称之为“牙家嘴”。传说他们的远祖,就是西汉王朝赫赫有名的开国大将齐王、楚王、淮阴侯韩信。“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人们也都知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古语。原是萧何向刘邦举荐了韩信,完成了西汉建国大业;也是这个萧何引导韩信踏人吕后设置的陷阱,丧失了宝贵的生命。韩信遇害后,族人四散逃亡,有一支流居广西东兰州长江哨板槛村,这个村有几户牙姓人家,他们遂改姓为牙。又不知在什么年代,牙含章这一族人迁至牙家嘴,生息至今。牙家嘴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在它的前面有清澈的牙塘河潺潺流过,周围是肥沃平坦的农田,往西不远是巍峨的太子山。太子山,即西倾山,藏名“阿姆尼念青”,系阿尼玛卿山的南部主峰,位于甘肃省临夏县、和政县与夏河县的交界之处,高耸人云,常年积雪。太子山的主峰,分公太子山和母太子山,*高处海拔4300多米,两山之间有盘坡垭口,白色的岩石,熠熠生辉,裸露的山脊,终年积雪不化,故有“雪山”之称,也称之为“露骨山”。当地的藏汉人民奉太子山为“神山”,其山谷沟壑中有数不清的涌泉流淌,相互穿插奏鸣,青山碧水风景如画。公太子山峰上有一天池,深不测底,水虽不见渊源,却从不枯竭,远近的人们将其称为“圣水”。来自青海、甘肃的藏汉香客络绎不绝,他们不辞千辛万苦地攀岩、登顶,取得一碗“圣水”,以解除病痛,得以健康。太子山名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将蒙恬率军攻打匈奴,占据河州,秦太子扶苏为监军,曾驻军于此,后人为纪念秦太子,称此山为太子山。二是晋义熙八年(412年),西秦王乞伏乾归的太子乞伏炽磐迁都袍罕,在此山附近(今甘肃省临夏县双城)筑都城,太子常人山狩猎,人们便称此山为太子山。太子山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岭,是农区和牧区的交汇处,也是雪域文化连接中原文化的纽带。太子山的南面,是甘南夏河县连绵起伏的草山,那里牛羊成群,是藏族人民劳动生活的牧区。太子山的北面,是汉族农耕畜牧的山丘地带。在这里,汉藏人民频繁交往。他们不仅有经济上的往来,而且有着文化上的交流。太子山沿山一带流行的一种音调如同藏族“拉伊”,词式仿佛于陕北“信天游”的民歌——河州花儿,正是这里藏汉文化交流的产物。太子山是河州花儿的摇篮。太子山古为藏汉相交地区,藏族游牧之地上飘来的悠长的草原牧歌,与汉族农耕区里飞起的婉转苍凉的黄土地民歌,在这里相互交流、感染、融合,生成了兼具两者特点的河州花儿。河州花儿的歌调极其高亢,音调之高,音程音阶变换之奇特,为民歌中所独有。它的歌词和曲调都不长,但歌者在其中添加着许多的滑音或装饰音,如倚音、连音和颤音,变换着发出的乐音,却是那样的悠长。每起头的时候,常常是一声漫长的拖音,作为引子,颤音和糈音相问,以当地方言中特有的“者”“了”“哈”“嘛”“们”等语助词作为节奏转换,常常一口气唱完一句很长的曲调。唱到高音时,使用假声,使歌唱高亢、开阔而清澈,有释放压抑的感觉;唱到低音时,回旋、婉转,常常掺和着苍凉忧伤的乐音,有倾诉内心委屈的感觉。河州花儿的这种特质是高原环境决定的。任何民歌都产生于与之相适应的地理环境之中。这是因为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唱歌人的限制,是不以其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辽阔的草原,决定了自由散漫的游牧生活,而这种生活方式和辽阔的地理环境,孕育出悠扬高昂的歌声,同时也滋生出独特的长调和起伏的颤音。证明河州花儿为藏汉民歌交融而成的,还有其歌词的奇特格式。河州花儿的歌词结构比较规整,每首一律四句,前两句为上段,后两句为下段,上下段相对应,其中一三句每句四顿,十一个字,单字结尾;二四句每句三顿,八个字,双字结尾。其原因,是由当地特殊的宾语在前主谓语在后的倒装的河州方言决定的。一般普通话说:“吃饭来!”河州方言却说:“饭哈吃来!”如此,普通话中这句话的单字结尾,变成了河州方言中的双字结尾。这正是河州花儿一三句单字结尾、二四句双字结尾的根源。公元755年,唐朝发生“安史之乱”,吐蕃乘机占领古河州(为今甘青部分地区),时间长达90余年。吐蕃占领该地区后,实行同化政策,逐渐形成以吐蕃为主的杂居区,原有方言受吐蕃语,即后来藏语的影响,形成了宾语前置特征的河州方言。这不仅是花儿产生的语言基础,而且使藏族和汉族的民歌进一步糅合,形成用河州方言演唱,有独特句式的河州花儿。……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