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是颇有争议的复杂概念。在清末以前,古人不必使用这一概念。在国势日颓、民族危亡之时,流亡在日本的志士仁人开始利用日本人的这一名词,表述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章太炎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是不亦视前世为尤岌岌乎?”
文化的差异不仅只是时代性的差异,也有民族性的差异。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又可以说,“国学”即是中国的古典学,它以古代中国的语言文字、信仰、学术思想和民俗文化为中心。按传统图书与学术之分类有经、史、子、集四部,或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的诸路向。
其实,国学是开放的,包含了历朝历代消化吸收了的外来各种文化。我们不能把国学狭隘化。一,国学不只是汉民族的学术文化,它包含了历史上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学术文化及其与汉民族的交流史。二,国学不只是上层精英传统,还包括小传统,如民间民俗文化,各时段各地域各民族的传说、音乐、歌舞、技艺、建筑、服饰、礼仪、风俗、宗族、契约、行会、民间组织等,有如今天的某些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国学还包括历史上中外地域文明的交融,如外域文明的传人,西域学、佛学及其中国化,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的内容与历史过程等,都属于国学的范围。
必须明了,国学、经史子集等,并不是汉民族的专利,其中包含、汇聚了中华各民族的智慧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共同拥有的文化精神资源,正所谓“一体多元”,“和而不同”。古今很多少数民族文化也以汉语言文字为媒介。
自“崇汉会”的图谋起义失败后,黄侃便将“平生兴国爱族之心,寄于学术文辞”,专心从事教学和研究。在经学、文学、哲学各个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在传统“小学”的音韵、文字、训诂方面更有卓越成就,与其师章太炎先生并称为“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 本书之“生平篇”,从所能掌握的史料里,作者试图重新解释处在冲突与变化的时代下,传主的“坚守传统”与“参与革命”,“恪守故辙、尊师重道”与“极度狷狂,不以礼法自绳”看似矛盾的行为表现。本书之“学术篇”则从黄侃先生之小学、经学、子学、文学等维度出发,阐释黄侃先生的学术成就、宗旨及影响。
“国学”是颇有争议的复杂概念。在清末以前,古人不必使用这一概念。在国势日颓、民族危亡之时,流亡在日本的志士仁人开始利用日本人的这一名词,表述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章太炎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是不亦视前世为尤岌岌乎?”
邓实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而俱来,因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也。”也就是说,国学不仅仅是学问或学术的概念,而且还是民族性与民族魂的概念。国学的内核主要指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根本精神价值。
梁启超积极引进西学,然而对于国人鄙薄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却心怀忧虑。他说:“吾不患外国学术思想之不输入,吾惟患本国学术思想之不发明……凡一国之立于天地,必有其所以立之特质。欲自善其国者,不可不于此特质焉,淬厉之而增长之……不然,脱崇拜古人之奴隶性,而复生出一种崇拜外人、蔑视本族之奴隶性,吾惧其得不偿失也。”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把握自家文化的真精神、主体性与特质,并加以锻造、锤炼,不能从盲目崇拜古人转向盲目崇拜洋人,以为自己的文化传统都是糟粕,中国百事不如人。
文化的差异不仅只是时代性的差异,也有民族性的差异。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又可以说,“国学”即是中国的古典学,它以古代中国的语言文字、终极信仰、学术思想和民俗文化为中心。按传统图书与学术之分类有经、史、子、集四部,或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的诸路向。
其实,国学是开放的,包含了历朝历代消化吸收了的外来各种文化。我们不能把国学狭隘化。**,国学不只是汉民族的学术文化,它包含了历史上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学术文化及其与汉民族的交流史。第二,国学不只是上层精英传统,还包括小传统,如民间民俗文化,各时段各地域各民族的传说、音乐、歌舞、技艺、建筑、服饰、礼仪、风俗、宗族、契约、行会、民间组织等,有如今天的某些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国学还包括历史上中外地域文明的交融,如外域文明的传人,西域学、佛学及其中国化,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的内容与历史过程等,都属于国学的范围。
必须明了,国学、经史子集等,并不是汉民族的专利,其中包含、汇聚了中华各民族的智慧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共同拥有的文化精神资源,正所谓“一体多元”,“和而不同”。古今很多少数民族文化也以汉语言文字为媒介。
《黄侃评传》:
黄侃在《听儿读英语》诗中说“记我十五时,一卷日可程。其书多汉前,师谓是典刑”,与杨伯峻所言“季刚师嘱他每天点读《汉书》-卷”吻合。
念华卅一日参加完北大考试,马上给姐姐报告考试经过:“北大复试已于今早完毕。昨日早考史地,我之卷子很完全。下物考博物,亦未大错。今早考物理四题,化学四题,每门对了三个。想不妨也。发榜大约在三号,结果如何,即当奉告也。师大在二十九号报的名,下午检查体格,往还之途极远,而一方面要预备北大功课,故这几日可谓忙极矣。师大考试在三号举行,如北大已取,则考不考亦不要紧,不取则尚有退步路也。”初十日又复姊书:“弟十三号接大人电报,当即电复,随后又有信去。而顷接吴老伯电话,谓大人于寒日又来电,谓丰月未接去信,此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岂三十号电报还未收到耶?如未收到,可往电报局问。北大已取,此间甚安。弟身体亦无恙。请转禀大人,勿以为念,至盼至盼。”9月16日又致念容书:“昨早接大人来谕(廿九)及姊书(初三)敬悉,此乃以京汉路十九号始通车,故同时到也。初五、初七二书想先后收到,则此间情形自明,可释念矣。京中甚安静,日来未闻炮声,南口已于十四号被奉军攻下矣。师大未考,前信已言之。弟近日未尝外出,在寓读书,到还清闲,惟思家情切耳。饮食寒暑,弟自知留心。寓中食米饭,亦如南中。接大人谕,知鄂中酷热,此间则尚好,雨亦不多也。知家中自大人以下皆安,两弟疮已就好,至慰。姊欲下乡一行,弟极赞成。倘弟不北来,则暑中亦当返乡也。”②
1927年8月15日,长子念华卒于肺病。
念华性行和厚,能读父书。黄侃后来在写给黄焯的信中说:“吾以萍浮乱世,百苦备尝,何意亹祸所钟,不于其躬,而于其子?自去年七月十八日加卯后,我便已自等人冥。念欲通书懿亲,想其哀苦,又奚能得。九月初挈眷出关,亦不知何由有此一行。”
黄侃曾于徐行可处见仁和劳氏手校《尔雅匡名》,方欲借校,而徐行可已属刘静晦移录,录毕即还之某氏。丙寅(1926)正月,黄侃取刘静晦移录之本来校,竭数月之力,始及《释水》而乱作,群书尽委弃武昌马家巷寓中,独抱《十三经》《说文》《尔雅义疏》校本以出危城。城围解,徐行可径从架上取回所借之书,刘静晦移录之本亦在其中。丁卯(1927)四月,黄侃写信求静晦本邮送北京,书到即续校。至七月初,仅至《释鸟》,而长子念华病卒。惨痛于心,废书数月。后虽翻群书,仍不忍翻阅《尔雅》。
黄侃为何如此伤心?在念华上京赶考之际,黄侃交给他一百块大洋,非常严厉地对念华说道:“小子,你给我听好了——考上大学,这就是你的学费;考不上大学,这就是你买棺材的钱!”念华受此刺激,发愤图强,一下子就考上了北京大学。念华死后,黄侃一想到这句话,就无法原谅自己,谁叫你夸下如此毒口?自己对儿子过于严厉,令他心如刀绞。念华天赋甚高,黄侃对他寄予莫大的期望,他无法接受念华的死,心理出现毛病,接近崩盘。正好前一段时间在北京师范大学与吴承仕等人闹翻,才做出了种种近似疯狂的举动,在吴家墙壁上写满鬼字,甚至莫名其妙地对吴承仕嚷道:“还我儿子来!”我们现在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是不难理解这种状况的。肺结核在现在早已不是什么绝症,在20世纪前期确实为一大杀手。刘师培死于肺结核,王夫人死于肺结核,念华也死于肺结核。黄侃得过肺结核,黄焯也得过。但黄侃错误地认为念华死于手淫,也许念华在病痛折磨之际为了减轻痛苦有过手淫,但绝非因此毙命。黄侃早年在性生活方面非常放纵,从此在性生活方面更加放纵,甚至对念田以下的孩子也大大放松了管教,要求他不要压抑性欲。
……
司马朝军,又名马朝军,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祖籍湖北,生于湖南南县。1986年9月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1990年6月获文学士学位。1998年9月5日重返珞珈山,攻读古典文献学,2001年6月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8月至2003年6月在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2003年7月开始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任教,现在上海社科院工作。
魏晋名士嵇康 本书特色 “魏晋风度”“名士风流”“竹林七贤”“广陵绝响”……当你碰触到这些词汇的时候,心灵是否为之一颤?是真名士自风流,嵇康一派“烟云水气”而又...
人韵(一种对马克思的读解) 内容简介 西方现代学术考察马克思主义之后,发现人的异化问题是马克思予以严重关注的问题。这是本书的学理背景。事实上,马克思从一开始就提...
暗风流:史上文人那些事 本书特色 《暗风流——史上文人那些事》一书从浩如烟海的故纸堆里搜罗出许多鲜为人知而有趣有味有意思的文坛人物、文人故事与历史细节,以现代人...
历史的星空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居鲁士大帝:刚柔并用的一代雄主;大流士一世:把波斯帝国推向全盛的改革者;亚历山大:刀锋般的军事天才;释迦牟尼:普度众生的觉悟...
布哈林政治传记:布哈林与布尔什维克革命(1888-1938) 内容简介 政治局右派很快就会为自己默许彻底摧毁左派而懊悔的。在右派的帮助下,斯大林消灭了把他同他昔...
蒋介石评传:下 本书特色 李敖是当代中国*具人格魅力、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之一。李敖先生的笔墨生涯历60余载,存世著述甚丰,仅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曾历时一年编辑整理、...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章学诚评传(上下) 内容简介 章学诚是清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他一生坎坷,却能在学术文化方面取得杰出的成就。特别是在史学、方志学、校雠学等方...
《小学生必读小古文》内容简介:本书从广大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教学实践,在广泛借鉴国内同类读物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精心
人类群星闪耀时 本书特色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之一,共收入他的历史特写12篇,分别向我们展现了12个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千年帝国拜占庭的...
世界上伟大的法学家 本书特色 《世界上伟大的法学家》直接涵盖的是世界法学史上*为著名的26位法学家的生平、代表性著作、法律思想、法学研究成就等。本书间接折射出的...
《清宫二年记》内容简介:本书是德龄在清官生活的再现。作者凭借惊人的记忆,给我们细致描述了她在清宫侍奉慈禧太后的生活细节。在
普京传 本书特色 《普京传:为俄罗斯而生的硬汉总统》在人们的眼中,普京是世界上富有魅力的总统。他精通柔道功夫,酷爱枪法,会开飞机,喜欢搭乘潜艇,上天入地,劈波斩...
说程砚秋-京剧卷 目录 出版前言壹:生平传略程砚秋传略追忆砚秋生平一节选一检阅我自己程砚秋诗贰:程派艺术秋声漫记《秋声漫记》再记知音八曲寄秋声罗瘿公与程砚秋谈“...
梁思成的前世今生 本书特色 一纸清诗吊兴废,山色江声共寂寥。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奠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歌唱时间漫不可信的变迁。——梁思...
奥巴马出生于夏威夷。父亲是肯尼亚一名黑人经济学家,母亲是美国一名白人女教师。父母在奥巴马两岁的时候分手,在听说父亲1982年
雅点娜--诗与哲学 本书特色 不论悲情还是浪漫,不论悄无声息的枯萎还是惊天动地的涅槃,天才毕竟是天才,倾国倾城的总是高亢。雅点娜--诗与哲学 内容简介 卢克莱修...
昨日的世界--茨威格自传 本书特色 这本书被视为“永不过时之作”。这本书完成于1939-1940年,是他一生中*后的一部散文。1944年出版时,他已自尽于巴西逾...
细说民国大文人-那些文学大师们 本书特色 本书对七位民国时期的文学大师的生平逸事进行了梳理,重现了三千年不遇之大变局下,这些大师傲拔的志趣和风骨,以及终归悲悯和...
本書是吳江在八十歲之後寫作的回憶錄,回顧了自己從延安時期、大躍進、文革,直到改革開放以來長達六十年的政治生涯。作者以難得
埃利亚斯·卡内蒂(EliasCanetti,19O5~)的国籍问题,至今众说纷坛,这与他一生游踪不定有关。他生于保加利亚北部鲁斯丘克(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