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左派、右派还是中间立场的政治思想者,都难以摆脱他那充满悖论与危险的思想幽灵
◆ 20世纪最具争议政治思想家、最后一位欧洲公法学家卡尔•施米特成名之作,开浪漫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之先河
◆哈耶克:施米特的论著最具学识且最富洞见力。
◆列奥•施特劳斯:施米特是在一个自由主义的世界上承担起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在此,我们是指他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发生在自由主义的视界之内。他的非自由主义倾向依然受制于无法克服的“自由主义思想体系”。
◆阿伦特:施米特乃“德国学界宪法和公法领域最重要的人”。
一切浪漫现象都是受非浪漫力量的控制。
昂首超然于各种限制与决断之上的人,变成了异己势力和异己决断的臣仆。
——卡尔•施米特
浪漫主义是19世纪西方的主导精神,对于思想史研究而言,政治的浪漫派问题不可小视。《政治的浪漫派》是施米特的代表作之一,初版于1919年,1925 年再版并增加长篇序言,关注的是作为政治哲学的浪漫主义,看似思想史论著,其实针对的是现实政治问题,其用意在于表明浪漫派的“永恒交谈”与自由主义议会民主制的公开辩论基于相同的形而上学真理论。本书开浪漫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之先河,晚期的浪漫主义哲学研究(如伯林)尚不及其所达到的思想深度。施米特从德国知识分子的现实处境出发,讨论浪漫派在思想史上的位置,阐明了浪漫派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基本看法,并表明了它的本质是一种关于政治的趣味。本书着力在思想史的脉络里整理弥漫整个欧洲的浪漫主义精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思想史力作。
卡尔•施米特(Carl Schmitt,1888年7月11日-1985年4月7日)
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最后一位欧洲公法学家
施米特的写作生涯长达60余年,在20世纪诸多重大政治思想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20世纪的霍布斯”之称,其思想对20世纪政治哲学、神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以决断论为著;并提出了许多公法学上的重要概念,例如制度性保障、实质法治国,及法律与主权的关系等。
施米特出生在德国西部威斯特伐里亚的一个小镇普勒腾贝格的天主教家庭,从小喜好文学、艺术、音乐、哲学、神学,曾就读于柏林大学、慕尼黑大学与斯特拉斯堡大学。1910年完成博士论文《论罪责与罪责模式》,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后,施米特一边研究新康德主义法理学,一边写论瓦格纳的华彩文章。1916年以《国家的价值与个人的意义》(一文取得教授资格,并发表了一部从政治哲学角度论诗人多伯勒...
(展开全部)
浪漫派宣称要成为真实、真正、自然和普遍的艺术。谁也不会否认其创造性有自己独特的审美魅力。然而,把浪漫派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它却是这样一个时代的表现—在艺术和其他精神领域都如此:浪漫派没有形成伟大的风格,从产生成果的角度看,它不再具有代表性。对于浪漫派艺术,尽管判断各异,有一点大概我们都会同意:浪漫派艺术没有代表性(repräsentativ)。但这不免让我们颇感意外,因为,浪漫派正是作为一种艺术运动和讨论艺术的运动,以饱满的热情出现在舞台上的。浪漫派把思想的创造性移植到审美领域,移植到艺术和艺术批评的领域,然后在审美的基础上理解所有其他领域。乍一看,审美的扩张导致了艺术的自我意识的大大强化。摆脱了一切羁绊的艺术,似乎在无限制地扩张,出现了把艺术绝对化的宣言;提出了普遍艺术的要求,举凡精神、宗教、教会、民族和国家,都汇入一条洪流,它发源于一个新的中心—审美(Ästhetischen)。然而,旋即发生了一场彻底的畸变。艺术被绝对化,但它同时也带来了问题。从绝对的意义上理解艺术,却没有义务提供伟大而严格的形式和表现。相反,它们正是基于艺术的考虑而遭到全盘否定,正如席勒的警句:不信奉宗教,正是基于宗教的考虑。新艺术是没有作品、至少没有庄严风格的作品的艺术,是没有公共性和代表性的艺术。这样一来,艺术有可能在严重的混乱中移情于对一切形式的占有,但只是把它们当作毫无意义的模式;在每天变换视角的艺术批评和讨论中,一再呼吁真实、真诚和自然的东西。这些乍看上去得到极大拔高的东西,依然停留在不负责任的私人感情领域,浪漫派最精美的成就存在于私密的感情之中。自从有了浪漫派,艺术哪里还有社会性?其结局要么是“为艺术而艺术”,要么是极尽附庸风雅和波西米亚风之能事(PolaritätvonSnobismusundBohème),要么变成了为私人兴趣的艺术消费者服务的私人艺术生产者。从社会学角度看...
——引自章节:再版前言[1924]
只有在因个人主义而导致解体的社会里,审美创造的主体才能把精神中心转移到自己身上,只有在市民阶级的世界里,个人才会变得在精神领域孤独无助,使个人成为自己的参照点,让自己承担全部重负,而在过去,重负是按等级分配给社会秩序中职能不同的人。在这个社会里,个人得成为自己的教士。不仅如此,由于虔敬(Religiösen)的核心意义和持久性,个人还得做自己的诗人、自己的哲学家、自己的君王、自己的人格大教堂的首席建筑师。浪漫派和浪漫现象的终极根源,在于私人教士制之中(imprivatenPriestertum)。如果我们从这些方面来考虑,就不应只盯着心地善良的牧歌派。相反,我们必须看看浪漫运动背后的绝望—不管这绝望是在一个洒满月光的甜蜜夜晚为了上帝和世界而变成抒情的狂喜,还是因尘世的疲惫和世纪病而叹息,悲观地撕裂自我,抑或疯狂地钻进本能和生命的深渊。我们必须看看以其怪异的面孔刺穿色彩斑斓的幕布的三个人:拜伦、波德莱尔和尼采。他们是这种私人教士制中的三位大祭司,也是其三个牺牲品。
——引自章节:再版前言[1924]
《电子商务基础与实务(双色版)》内容简介:本书包括电子商务概述、交易模式、关键环节和应用四个方面的内容,着重介绍了B2C、C2C
T-34坦克大揭秘 本书特色 t-34坦克是苏联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生产的一款中型坦克,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好的坦克之一,在坦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设计...
特遣部队档案-1940年代:美国海军的光辉岁月 本书特色 本书选择了美国海军二战中装备使用的军舰和一些并不广为人知的经典战役作详细介绍和解析,展现了美国海军在战...
亚历山大战史:从战争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至公元前301年伊普苏斯会战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2018年1版1印,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日本武士战争史》作者王子...
中央保育员日记 本书特色 1939年下半年,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一片硝烟之中,为了让前方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安心抗战,中共中央决定在延安创办托儿所----...
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 本书特色 《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是李德·哈特在第二次大战之后所写的**本书,书中的大部分素材来自于他对某些...
《日本的选择》内容简介:国家利益究竟是什么?在大国竞争的背景下,日本将如何选择?日本前驻沪总领事、东京大学教授小原雅博从“
中国民众抗战画史 内容简介 民众,不论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历史的主体。一部壮烈的抗日战争史,也主要是中国广大民众抗战的历史。可是在以往的抗日战争史中,主要...
包容与民主 本书特色 《政治学前沿系列·凤凰文库:包容与民主》通过与主流政治学领域中较有代表性的几种民主理论进行对话,提出了包容性的民主的理论主张。《政治学前沿...
1941年,原苏联作家斯捷潘诺夫(A·CTEIIAHOB)著就了长篇历史小说《旅顺口》,忠实而生动地再现了日俄战争中的旅顺口防御战,记
周恩来与外国首脑及政要会谈录 本书特色 为纪念周恩来为中国外交工作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周恩来与外国首脑及政要会谈录》编辑组编著的《周恩来与外国首脑及政要会谈录》...
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长征 本书特色 《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长征》 定位为党的理论宣传通俗读本,以党的思想建设为主题,以党的历史发展脉络为写作顺序,以党的思想建设...
1956-1966-十年论战-中苏关系回忆录 本书特色 本书以亲历者身份阐释了1956~1966年,中苏论战前后的两党关系以及中苏论战的主要过程。中苏关系自斯大...
《论自由》内容简介:本文的目标,就在于彰显一条极其简单的原则;无论个人还是集体,人类只有出于自卫这一目的,才能去干涉他人的
淮海战役-大决战 本书特色 国共王牌集团军的大决战,展现解放军无与伦比的战斗力。淮海战役-大决战 内容简介 这不是一本学术著作,而是一本通俗读物。作者在写作上更...
打开战争之门-(全二册)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本书内容包括战争与民族、战争与宗教、战争与社会制度、战争与人口、战争与城市、战争与法律、战...
人民的选择: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 本书特色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记使命,才能继续前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世界上许多显赫一时的政党*终...
美国63封绝密文件大公开 本书特色 1、美国前州长杰西?文图拉公开绝密国家档案杰西文图拉,美国明尼苏达州前州长,wwe职业摔角明星、演员、主持人。曾是美国海军水...
中国封建官僚政治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封建官僚政治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同世间其他事物一样,经历了一个孕育、产生、完备、衰败的必然过程。中国封建官僚...
调查中国生活真相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翔实的调查数据和趣味调查图展示了一幅真实生动的当代中国生活全景图,包括职场、消费、人际关系、财经等七个方面。帮助读者重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