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中国

浪漫的中国

作者:杨联芬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6-4

评分:9.1

ISBN:9787020114214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杨联芬,曾用笔名张忆,1986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9、199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2005-2006哈佛燕京访问学者。1994-2012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院),2013年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论文《孙犁:革命文学中的“多余人”》获首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一等奖(2003),《新伦理与旧角色:五四新女性身份认同的困境》,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11),专著《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奖(2004)。曾获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2004)、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2005)、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奖(2012)。

作品目录

绪论浪漫主义:中国如何“现代”
第一章“恋爱”:由新名词到关键词
一、“恋爱”的诞生
“恋爱”之由来
词语误用
浪漫爱与恋爱神圣
自由结婚的喜与忧
二、“恋爱”与“自由”
从“自由结婚”到“自由恋爱”
“恋爱底自由”与“自由恋爱”
三、恋爱与新文艺
恋爱成为问题
“公开的恋爱”
恋爱与“新文艺腔”
第二章“社交公开”:平等与冲突
一、女学之兴与男女同校
二、“男女社交公开”
三、“浮荡少年”与女性逆境
四、社交与恋爱
第三章“自由离婚”:吊诡的现代性
一、媒介事件与社会问题
二、离婚溯源
三、离婚的现代性
四、离婚自由与民族主义
五、无奈的“平等”:离婚的性别政治
六、“娜拉”不走怎样
七、离婚的“诗”与“真”
鲁迅《离婚》:一篇“难解”的文本
老舍《离婚》:暧昧的复调
第四章“新女性”:在新伦理与旧角色之间
一、新女性的诞生
二、学校与身份认同
三、共同体中的性别等级
四、“出走”与女性的困境
第五章女性与革命:民族主义的浪漫政治
一、民族主义与女性主义
民族国家:启蒙与革命的共同目标
女权启蒙与民族主义
女英雄: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合一
二、“娜拉”革命
革命时代的新女性
“革命加恋爱”:一种文化症候
三、革命中的性别政治
女性:革命的炸弹
男性:正义与欲望主体
女性身体:解放与囚禁的悖论
第六章“贤妻良母”的现代命运
一、“贤母良妻”与民族国家
概念溯源
“贤母良妻主义”与晚清女学之兴
二、“人”与“女人”:解放及其悖论
“人格论”挑战“贤母良妻主义”
母性:被忽略的人权
三、女性:最漫长的革命
职业与母性:挣不脱的女性困厄
“新贤妻良母”:脆弱的谱系
“家”的破碎与儿童创伤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作者简介

杨联芬,曾用笔名张忆,1986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9、199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2005-2006哈佛燕京访问学者。1994-2012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院),2013年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论文《孙犁:革命文学中的“多余人”》获首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一等奖(2003),《新伦理与旧角色:五四新女性身份认同的困境》,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11),专著《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奖(2004)。曾获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2004)、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2005)、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奖(2012)。

精彩摘录

12浪漫的中国:性别视角下激进主义思潮与文学(1890-1940)正如刘剑椭在(革命加恋爱一书中所说,“革命加恋爱文化奇观1文学现代性通求的一个表征,体现了中国现代作家在个直是中国人自由与集体(国家)的崇高使命之间充满矛盾和痛苦的奋斗与挣扎,因此,“革命加恋爱”不仅仅是二三十年代革命文学的公式,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精神追求的乌托邦公式。陈荒煤回忆当初参加革命的动因时说:“这种革命加爱情的作品也就恰好一箭双雕,正中下怀。它至少启发了青年,倘使你要求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爱情,你都得革命。”②革命文学家确信,“你欲出名,则必须描写恋爱加革命的线索”。8然而,革命的纪律,与情欲的自由,本质上是水火不容的,“恋爱”给革命带来的困扰,使“浪漫”一词的含义,在“草命加恋爱”之火燃烧时,便开始发生逆转。1923年,《新青年》杂志由北京回上海并成为中共机关刊物,首期“共产国际号”上,程秋自执笔的发刊词,就明确表示:““浪漫”,亦是革命的大障碍。”④同年,向警予在分析中国知识妇女现状时,将其归纳为三派:小家庭派,职业派和浪漫派;三派中,惟“浪漫派”是否定性概念,专指沉溺于“自由恋爱”的感情狂”。⑤可见,将“浪漫”等同于热衷恋爱、生活放浪的同义词使用,首先就在发明了“革命加恋爱”的左翼革命阵营。1925年,国东方劳动共产主义大学一男学生因失恋而自杀,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恽代英主编的《中国青年》杂志立即刊文警示革命青年:“对这个似重要而实非重要的问题(指恋爱一一引者注),每不免有许多Honolulu:UniversityofHawaiiPress,2003②陈荒煤:《伟大的历程和片断的回忆一一纪念“左联”成立五十周年》,《荒煤选集)第2器,OLiuJianmei:RevolutionusLove...

——引自章节:绪论浪漫主义:中国如何“现代”


第一章“恋爱”:由新名词到关键词39真的恋爱,是人生最贵的理想,所以可说是一种“苦行”,如果没有像修道院中高士一般纯洁的心志的人,决不能有真实的恋受。即至高的艺术,必有加于奔放的生命力的压抑(Re-straint),真的自由,不可不有节制(Contine[Continence])。在人生最大的创造艺术上,在以人格自由为根本的恋爱上,坚强的节制与制御,实在是必须条件。①在生命信仰的基础上赋予恋爱一种崇高而神圣的价值,无异于徐讦所谓“出世”的情怀。“宗教只有在恋爱的范围内,能够使人化为神圣,给人一种伟力;而且灵魂也只有在恋爱的时候要求宗教。”②是故,这种恋爱观被五四新文化人尊为“爱情教”。③大多数青年关心的不是术语,而是信仰的本质。因此,在学者们围绕“恋爱自由”和“自由恋爱”两个名词进行理论辨析时,报刊上海量的文章,却主要围绕“灵”“肉”二元问题,推崇“灵肉一致”、人格尊重为前提的恋爱。④鉴于“恋爱”一词自清末引进就主要陷在“肉欲”一元语境的事实,这些强调“灵肉一致”的言论,主要突出恋爱的人格信仰及“灵”的一面,认为“有灵的关系,而兼有肉的关系的,固然是恋爱;但是只有灵的关系,而没有肉的关系,恒们的恋爱已终成立。反之,只有肉的关系,而没有灵的关系,就绝不能算得恋爱。”51922年7月,杨之华在《妇女评论》发表文章《社交和恋爱》,认为“恋爱是人格的结合没有理解人格的意义的,是不配说“恋①[日]厨川白村著,Y。D。译:《恋爱与自由》,《妇女杂志》9卷2号,51页,1923年2月。②爱伦凯语,见瑟庐译论:《近代思想家的性欲观与恋爱观》,《妇女杂志》6卷10号,1920年10③见李三凭:《自由离婚论》,《妇女杂志》6卷7号,1920年7月④当时一般青年对概念的理论含义并无区分,不乏将“恋爱自由”和“自由恋爱”当作同一个概念的,也...

——引自章节:“恋爱底自由”与“自由恋爱”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