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695年起,法国王权试图对免纳国家直接税的特权者开征普遍直接税,以缓解由于战争开支带来的财政压力,先后开征的普遍直接税有人头税、1/10税、1/50税和1/20税。
王权这一具有平等化倾向的税收政策遭遇的是一个以差异原则组织起来的等级-团体社会。这个社会充斥着各种个人和地方性的税收特权;这些特权被视为个人身份地位的外在标志,被视为传统的权利和自由的一部分。政府在与各种传统观念和特权集团的冲突和妥协中艰难地推行它的新税收政策。由于国王的权威和督办体制的效率,行政国家在普遍直接税、尤其是1/20税的征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税收特权,但还没有撼动税收特权的根基:军役税免税权。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因王国财政体制与特权的共生关系,绝对主义王权还没有超越等级差异、实现完全的税收平等和行政合理化的可能和决心。而且新税收的实际效果也不能证明国家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另一方面,王权也为它的新税收付出了沉重代价。它的政策在60年代陷入了合法性危机。法官们指责国王强制登记的做法违反法国的基本法;大臣和督办、以及不受传统法庭约束的税吏们的工作,被谴责为专制主义。法院贵族的抵制及其造成的舆论和思想效应使得绝对主义国家行为陷入了困境:王权必须为它的政策寻找新的合法性来源。旧制度在普遍直接税方面的平等化和中央集权化政策因为其根本政治制度的衰落而无法贯彻下去。
法官们在税收问题上以自由来抗强权政府,但这种自由和他们的权利观念是建立在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上的。他们反对任何具有平等化意义的改革,这些“创新”不仅直接威胁他们的免税特权,更危害法国古老神圣的等级秩序。根本上说,他们是等级和特权制度的卫道士。
在启蒙时代,普遍直接税政策的实施引发了公众对税收、财政和特权等问题的思考;到18世纪中叶,舆论中对特权的谴责、对财政公开性的要求不断增长,而这种趋向已经危及传统的社会和政治秩序。
旧制度末年的财政危机使召集三级会议成为王权走出困境的唯一选择。宪法和民族自由成了解决财税问题的先决条件。但召集三级会议的决定却引起严重的社会分裂。贵族们的抵制直接导致了专断王权的崩溃,但他们并不希望来一场社会革命,平等是他们无法接受的,正是在平等问题上,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与法国的旧传统决裂了;特权成为令人诅咒的陈旧劣迹,而不是贵族所谓的天然合理的历史权利。因此大革命必须发明一套新的话语来为新的社会和政治组织原则奠基,并从根本上改造关于权利和历史等问题的认知。
黄艳红,安徽宿松人,1973年生,2006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国近代史和中世纪史。
从根本上说,到旧制度末年,绝对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已经远离了法国人的要求。国王不只是要向神负责的,他还应顾及其臣民的权利要求。因此在这种背景下,王权若要摆脱国家行为的合法性危机,就必须改变政治体制,放弃绝对权力;没有这个前提,政府推行的任何改革都会受到质疑,都会蒙受专制主义的指责。诺尔贝格说,旧制度最后20多年间,法国的政治气候发生了重大变化,王权的声誉因为莫普改革而受到严重损害,连过去一贯支持政府改革的重农学派也认为开明专制不能导向他们所期待的改革,于是政府在面对公众的压力时只能退步。笔者以为,王权之所以在专制主义和投降主义之间摇摆不定,从制度上说,根本原因在于它无法为其政策提供合法性依据。
——引自章节:小结及评论
但是,从一些学者的研究来看,旧制度和大革命时代对总包税所的种种非难有欠公允。它首先是旧制度的产物。例如,如果没有纷繁复杂的税收体制(如我们前面提到的盐税),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走私行为,总包税所也不必广设关卡、稽查走私来干犯众怒。不合理的税收本身就足以引起人民的不满,当这些税收由私人性质的包税所来征收时就更加让人难以忍受了。当时普通百姓对国家财政状况一无所知(因为这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国王的秘密),因而对包税制度的攻击多少含有夸张的成分。如1789年,有的陈情书说商品税税款一半以上流入了总包税所及其雇员的腰包,有的说总包税所对国家毫无用处,若废除它,即使在税制不变的情况下也能是国库收入增加1/3。但是正如内克指出的,这些说法并不符合实际,按他的计算,总包税所自留的税款不超过其总征收额的1/8(分别为2100万和16600万)。群众对总包税所的憎恨,根本上说根源于旧制度下的税收体制,因为这一体制本身就是不平等的和阻碍经济发展的,这与由谁来征税并无多大关系;某种程度上,总包税所及其成员只是这一混乱体制的替罪羊。
——引自章节:三、特权社会中的税收
唐士其1967年生,法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政治思想史、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和比较政治学。已出版著作包括《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北京...
自由主义 目录 **章在自由主义以前第二章自由主义诸要素1.公民自由2.财政自由3.人身自由4.社会自由5.经济自由6.家庭自由7.地方自由、种族自由和民族自由...
《麦肯锡教我的逻辑思维》内容简介:谁的思维率先进化,谁就能拥有未来。要想适应这个新时代的不断更迭,首先必须明确自己的思维方
美国黑室 本书特色 20世纪20年代,雅德利领导了美国历史上dy个和平时期的密码局,即今天国家安全局的前身。这个由美国国防部和国务院提供资助的机构,被称为MI-...
海南建省 内容简介 海南建省,是海南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中的一件大事。该书以纪实手法,从清末张之洞力倡海南设省始,全景式再现了海南建...
中华民国国会史-(全3册) 本书特色 笔者谷丽娟、袁香甫经过多年的资料收集和对这些资料的潜心研究,写成了《中华民国国会史》一书,也算在这一研究领域内完成了一件抛...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C++语言版)》内容简介:本书共分10章,主要包括第1章绪论,第2章线性表,第3章栈和队列,第4章串,第5章数
《败军》内容简介:国民党74军是一支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王牌铁军,历经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上高会战、长沙会战、常
第一部分 冷兵器时代第01章 矛、弓、弩、剑、盾和古代战车(公元前2000-前500年)第02章 方阵和长矛(公元前500-前200年)第03章 短剑、重标枪和...
当代知识分子的人际失谐与群体认同 本书特色 《当代知识分子的人际失谐与群体认同——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文人相轻”问题研究》这一选题的*终确定,主要是基于两方面考...
美国政治博客 本书特色 《美国政治博客》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理论视角出发,全方位扫描美国的政治博客世界,分析解读美国政治博客博主的主体构成、美国政治博客...
法西斯主义 本书特色 本套丛书立足于社会科学领域的基本概念,虽名日基本知识,却并非简单意义上的学术普及,每本小册子的著者皆是该研究领域的专业权威人士。以往这类书...
经学.科举.文化史-艾尔曼自选集 目录 自序 尼采与佛教 叔本华与尼采 尼采与佛教 明代政治与经学:周公辅成王 经与权 汉、唐注疏 宋代观点 明初对周公标准之运...
希特勒四大爪牙之一戈林 本书特色 《希特勒四大爪牙之一戈林》是一部人物传记小说。讲述了希特勒的爪牙戈林,是一个在纳粹德国高层当中标准的投机者,他身上具有热衷权势...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军事科学 内容简介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是一部以条目形式总结百年来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牲会科学、人文学科领域中国学人学术成果的大型工具...
国外研究译丛毛主义的崛起:毛泽东、陈伯达及其对中国理论的探索(1935-1945)(插图本)(国外毛泽东研究译丛) 本书特色 ★该书阐明了毛泽东从1935年在遵...
图说中国古代科举 本书特色 科举制度在形式上标榜〔唯才是举〕,注重机会均等,对上,它为统治者带来了〔天下英雄入吾毂中〕,对下,它给人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党纪政纪案件检查和审理核心规定-党内法规学习参考资料-11 本书特色 严明党的纪律,持之以恒改进作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各级纪检检察机关的重要任务。严格依纪依...
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周礼》六冕制度及其对历代冕制的影响,探讨了服饰礼制与政治权力的关系。六冕并非真实的周朝原生礼制,而是《...
党章重要党规学习手册 本书特色 目前,北京、上海、浙江、贵州等地在党员学习教育方案中都提到了要重点学党章党规,着眼明确基本标准、树立行为规范。要认真学习党章,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