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

作者:王小波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2016-5

评分:9.1

ISBN:9787550269040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王小波(1952.5.13—1997.4.11)逝世已近廿年。他的全集、选集一版再版,同道、论敌遍及天下。此名一经提起,人们的第一反应不再是“北宋揭竿子的那位”,而是他,一位作家。爱之者甘之如饴。厌之者摇头不已。始爱终弃者自感棋高一着昨非今是。王二的读者,没有中间状态。

在他的长篇小说《寻找无双》里,衙门巡捕王安老爹指出:世界上只存在两种人——“一种是我们,一种是奸党”。显然,从巡捕的眼光看去,王小波依然是奸党,虽然他已不在人间。好在世界上不只有怀揣镣铐的巡捕,还有其他人。因此,这个句式还可以改写为:“世界上只存在两种人:一种是巡捕,一种是我们。”

王小波一生创作了以“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和《唐人故事》为代表作的三十余部长中短篇小说,一百五十余篇、三十余万字的杂文随笔,以及舞台剧本、电影剧本(《东宫·西宫》)和社会学著作(与李银河合著)等多种文类,并有若干书信和未竟作品留存于世。

王小波用杂文表达他的“信”,以小说承载他的“疑”。

★《王小波文集八卷本》(裸书脊精装插图典藏版)包括

《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红拂夜奔》《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精神家园》《爱你就像爱生命》

★文学界不可逾越的王小波,知识群体必读作品。

近二十年来,他被无数文艺青年青睐,影响了70后、80后,

今天,他的文字将被90后,甚至00后所拥趸,只为那颗自由的灵魂。

这套书适合喜欢王小波的文艺青年、知识群体再读;

适合时时被影响,却从未去翻阅的伪粉丝细读;

值得**次接触王小波的小鲜肉初读。

★王小波早期作品手稿首次曝光

王小波早期作品手稿,保存下来的仅有六篇,分别是《绿毛水怪》《战福》《这是真的》《歌仙》《这辈子》《变形记》, 这些手稿是首次曝光,原汁原味展示出作家早期手稿状态。

★李银河老师亲自校勘、精选

长篇小说(全)、中篇小说(全)、短篇小说(全)、未竟稿(精选)、杂文全集、书信全集。

★李静、朱大可作序推荐

李静是王小波生前采访过他的人,对王小波的作品和思想了解至深,这次是李银河老师推荐她来作序。

★裸书脊精装插图典藏版,**设计师倾情打造

设计理念:

*为平易近人的装帧还原了文学书籍的真实意义,减掉一切不必要的工艺和颜色,简单到只剩下信息和功能本身,来探索设计的本质。

装帧力求简单朴素,使用环保的无漂白纸张,裸线装订的书脊,不主张个性突出和具有特定的作品美学意识,它想要做的,是要带给消费者一种“这样就好”的满足感,却能时刻感受到王小波那种率情与率性。从他写的坦荡直白又生动有趣文字里,理解体会他的黑色幽默。

作品目录

【《黄金时代》目录】
001_ 黄金时代
041_ 三十而立
089_ 似水流年
145_ 革命时期的爱情
263_ 我的阴阳两界
307_ 后记
【《白银时代》目录】
001_ 白银时代
045_ 未来世界
127_2015
169_2010
【《青铜时代》目录】
001_ 序:我的师承
005_万寿寺
205_寻找无双
【《红拂夜奔》目录】
001_红拂夜奔
181_唐人故事
【《黑铁时代》目录】
早期作品
002_ 绿毛水怪
031_ 战福
042_ 这是真的
052_ 歌仙
062_ 这辈子
068_ 变形记
074_ 猫
078_ 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
083_ 地久天长
似水柔情
114_ 南瓜豆腐
126_ 夜里两点钟
134_ 茫茫黑夜漫游
143_ 樱桃红
148_ 似水柔情
东宫·西宫
178_ 东宫·西宫(电影文学剧本)
206_ 东宫·西宫(舞台剧本)
黑铁时代
236_ 大学四年级
273_ 黑铁时代
283_ 黑铁公寓
【《沉默的大多数》目录】
· · · · · ·

作者简介

王小波(1952.5.13—1997.4.11),男,汉族。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也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其文学创作独特,富于想象力、幻想力之余,却不乏理性精神。代表作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黑铁时代》等。

王小波写给未来的遗嘱是:即便无处可逃,也要永不屈服。听到遗嘱的后来者,则会记起亚里士多德的两句话:“优秀的会成为永恒的。”“个人是可以被信赖的。”正如拉伯雷、但丁之于文艺复兴,狄德罗、伏尔泰之于启蒙运动,鲁迅、胡适之于中国新文化运动,王小波的精神意义之于当代中国,性质与之相似。他的创造铺就了一条美丽的牵牛花之路,他的启示则成为反智时代清新的解毒剂。在备受激励的新蒙昧主义卷土重来之际,这位理性与自由之子的作品,将继续给拒绝愚弄的人们以智、美、爱的滋养与勇气。

精彩摘录

幽默是内庄外谐,既需以温和宽厚的态度做底,又需有发现“理性倒错”的毒眼和制造“反转突变”的巧智。幽默之“笑”往往产生于对比——经验理性和荒谬现实的对比,僵硬理念和真实经验的对比,惯性思维与意外现实的对比……当这些“对比”以波澜不惊、不动声色的“突转”方式出现时,幽默感顿生。

——引自章节:序言二牵牛花与解毒剂


关于权力控制的主题,不少当代中国作家已有触及。但王小波与其他作家的不同在于:后者多将权力本身描述为“恐怖巨兽”,王小波则描述为“滑稽怪物”;后者侧重表现权力控制对“化内之民”造就的等级秩序、生存恐惧、心理同化力与价值虚无感,王小波则侧重表现权力控制对“个性之人”自由创造力的扼杀、真实人性的扭曲和历史真相的掩盖;后者创造的世界是严肃沉重而窒息可怕的,王小波创造的世界则是荒诞轻逸而毫不可怕的;后者的叙述视点多为无能为力的整体性的平民视点,王小波的叙述视点则是拒绝生活于“设置”之中的个体性的“新人”视点;后者揭示权力横暴导致的“活着”的困难,王小波揭示权力控制导致的智慧的匮乏;后者的核心焦虑是生存与奴役,王小波的核心焦虑是存在与自由;在揭示权力罪孽时,后者的叙述本身或多或少都烙印着“权力巨兽”的精神创伤与思维同构性,而王小波的叙述则隐含了与权力系统迥然相悖的精神路径与价值源泉——以独立运用个人理性和创造力,追寻存在的真实与自由。这样一个克服了重力和恐惧的世界,实是王小波解放性的心理力量的外化。此种力量超乎道德,但其作用却首先是道德性的——它启示读者在妄图统治的“滑稽怪物”面前,首先拥有独立判断的头脑和拒绝服从的勇气。

——引自章节:序言二牵牛花与解毒剂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