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尼采《悲剧的诞生》

导读尼采《悲剧的诞生》

作者:(英) 道格拉斯·伯纳姆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6-7-20

评分:8.3

ISBN:9787562498629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针对尼采最重要著作——19世纪哲学的关键文本——的导读性作品。弗里德里希·尼采是19世纪最具争议性、重要性和影响力的思想家。《悲剧的诞生》——他的第一部著作——是一个经典文本,它对那些试图理解和发展尼采思想的人而言仍是必读书目。本书对这一极其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作品提供了一个简洁、易于进入的指引,它是特别为那些第一次接触尼采的学生而写就的。

·内容简介

本书的目的不是概括或取代《悲剧的诞生》一书,而是帮助读者深入阅读原著。我们希望读者将原著与本书同步阅读。读者可以一边阅读尼采如迷宫一样的论证,一边参考本书的评论。本书对原著所有的章节,及其中大部分的段落都有评论。在不同章节之间,我们尽量采用交叉引用的方式,以便读者阅读。我们不仅对尼采的论证以及文本风格进行解析,同时也提供背景信息。我们不希望本书抹杀原文,理解原文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原文,体验原文的魅力。

如果要问,读者(包括一般读者以及对尼采有特殊兴趣的读者)在阅读尼采发表的第一本著作时,能够得到什么益处,最简短的答案将是:这是一本非常吸引人的书,它简明扼要地将19世纪思想的方方面面呈现在读者面前。此书不仅为尼采其他的作品做了铺垫,也为19世纪后发生的文化及思想运动奠定了基础。因此,在第1章和第2章,我们将论述对尼采影响最大的几个事件,其他的影响会在本书主体章节(第3章)陆续提到。在第4章,我们会介绍《悲剧的诞生》一书发表后的反响,被读者接受的情况,以及它的长远影响。

作品目录

目录
导言
1 背景
尼采对《悲剧的诞生》一书的看法
《悲剧的诞生》之起源与方向:几个关系
2 主题概述
《悲剧的诞生》作为不合时宜的沉思:危险关系
《悲剧的诞生》的意图、形式和结构
3 文本阅读
《自我批评的尝试》
前言:艺术、瓦格纳和战争
第1节 日神和酒神:艺术动力及“生命观”;正视新的美学科学。注:尼采与达尔文
第2节 前苏格拉底时代活跃在希腊的艺术动力;三种象征;亚洲和希腊文化中酒神的精神起源
第3节 “谱系学”之起源:希腊“特性”中日神的心理生成。注:尼采,德国的希腊主义与荷尔德林
第4节 动力之间关系的必要性:他们“互相强化”;动力的“伦理”;希腊文化的五个阶段;“阿提卡悲剧”简介
第5节 “第三类”象征的历史体现:阿尔齐洛科斯,“悲剧之父”;抒情诗中两个动力的融合
第6节 民歌;语言和音乐的融合
第7节 合唱团是悲剧的历史核心;尼采对黑格尔的批评
第8节 合唱团是悲剧最早的细胞;现代诗歌和语言理论。注:尼采的语言哲学
第9节 索福克勒斯和埃斯库罗斯悲剧的双重意义
第10节 作为濒死的阵痛,神话在悲剧中重生:神话时代的终结与逻辑时代的开始
第11节 欧里庇得斯作为评论家而不是诗人
第12节 对艺术动力的误解和压制
第13节 苏格拉底——历史文化的轴心
第14节 悲剧之死;现代艺术的诞生
第15节 科学是有缺陷的艺术形式;苏格拉底在现代性门前
第16节 现代乐剧美学。注:尼采,音乐和风格
第17节 神话之死即悲剧之死
第18节 苏格拉底的现代危机。注:论教化
第19节 天真和敏感;早期歌剧——不匹配的元素
第20节 德国教育;革命顿悟
第21节 现代歌剧——作为美学范式的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第22节 审美听众
第23节 未被扰乱的德国精神之统一
第24节 对世界是激进的美学现象的验证——不协和音理论
第25节 论不协和人
4 接受与影响
当代对《悲剧的诞生》的接受
《悲剧的诞生》的“来世”:几个例子
进阶阅读书目
索引
· · · · ·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道格拉斯·伯纳姆,英国斯坦福郡大学哲学系教授,著有《康德的判断力哲学》(2004)、《阅读尼采》(2007)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2007)。

马丁·杰辛豪森,英国斯坦福郡大学英语系高级讲师,他出版过文化和艺术史、批判和文学理论,以及电影等领域的书籍。

·译者简介

丁岩,奥克兰大学翻译学博士,好与文字为伍,喜欢哲学和科技,译作包括《跨越闺门:明清女性作家论》、《导读尼采》等。

精彩摘录

该书定义的美学范畴不包括社会范畴及政治范畴。因此,《悲剧的诞生》一书符合当时欧洲文化和文学论的趋势,将美学比喻为对抗大众文化的堡垒,以抵抗工业化、商品化、民主化,以及廉价商品的低劣质量对各种文化产品的入侵。换句话说,可以认为《悲剧的诞生》是德国对欧洲象征主义及审美主义运动的贡献。这些运动反对的是当时流行于艺术和文学界的自然主义准则,这一19世纪早期现实主义的极端形式。因为《悲剧的诞生》旨与在创造一种美学的形而上学形式,它自然是德国哲学文化的产物,同时它与法国和英国以美学方式抵抗现代性的做法相吻合,这些做法被很多人在作品中提到,比如查尔斯・波德莱尔(18211867)1863年的《现代生活的画家》(ThePainterofModernLi),1857年的《恶之花》(Fleursdumal)1诗集,以及沃尔特・佩特(WalterPa,1839-1894)1873年的《文艺复兴》(Renaissance)2结尾中都能找到。

——引自章节:《悲剧的诞生》之起源与方向:几个关系


尼采与瓦格纳联手对抗当时的平庸文化及学术狭隘主义,这做法使他的这本书陷入极大的危险境地。这是因为尼采一瓦格纳联盟所能提供的支持与慰藉(尼采受益更多1)只存在于联盟维系的时候。一旦联盟破裂,这个支持与慰藉将不复存在。这个联盟鼓励尼采激进鲁莽,使他后来独立之后,更加孤立无援。从1870年代中期开始,尼采感到孤独,因为他意识到瓦格纳无法再帮他对抗庸俗的社会现状。尼采这时意识到,瓦格纳从来都不是文化复兴的先驱者,他在《悲剧的诞生》中错误地认为,瓦格纳与埃斯库罗斯一样,有“颂神戏剧家”的特质。尼采此刻意识到,瓦格纳甚至连现代作曲家都算不上,他的作曲完全沉浸在浪漫主义传统里。“所有的浪漫主义者都将变成基督徒,”尼采在《自我批评的尝试》第7节中这样总结道。在一段时间内,尼采成功地对公众隐藏了他对瓦格纳态度的转变,只有瓦格纳本人注意到尼采在1876年《不合时宜的沉思》(UntimelyMeditations)最后一篇《瓦格纳在拜罗伊特(WagnerinBayreuth)中,对其明褒实贬。

——引自章节:《悲剧的诞生》作为不合时宜的沉思:危险关系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