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妙之门

众妙之门

作者:陈晓明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6-8-1

评分:8.8

ISBN:9787301269138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陈晓明,当代著名学者、批评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和后现代文化理论。代表作品有《无边的挑战》《不死的纯文学》《德里达的底线》《中国当代文学主潮》等多种。

作品目录

导言 重建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
第一章“重复虚构”的秘密
——《虚构》与博尔赫斯的小说谱系
一开头、题辞以及“我就是那个叫做……”
二老人、我的经验与困难的虚构
三“我干了……”,疾病与爱欲
四神祇、枪与时间
五不可能的虚构
第二章 小说的真相与谋杀小说
——《褐色鸟群》关于时间和记忆的叙述
一《褐色鸟群》中的“真相”
二真相与小说的叙述本质
三死亡、记忆与可变异的重复
四格非小说的现代踪迹
第三章弃绝与不可能的经验
——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分析
一在细雨中呼喊:弃绝的经验
二挑战伦理底线:父亲与家的弃绝
三关于弃绝的文学谱系
四克尔凯郭尔的弃绝与小说的不可能经验
第四章欲望、暴力与颓废
——苏童《罂粟之家》中的历史感与美学风格
一农业文明的最后书写:生殖与历史颓败
二现代性历史的强有力穿透:革命与暴力
三父与子:阶级与血缘的错位
四颓废美学与历史的风格化隐喻
第五章“寻根”与知青记忆
——《棋王》表征的创伤心灵史
一“吃”与“棋”的文本涵义
二知青的创伤记忆与文化寻根
三平淡化的叙事与戏剧性效果
四“寻根”的意义与歧义
第六章身份政治与隐含的压抑视角
——王安忆《新加坡人》分析
一小说中的文化空间:大上海与小弄堂
二文化认同与“欲望”书写
三另一个文化情境中的认同危机
四王安忆的叙事谱系,超越自我的可能性
第七章“没落”美学的古典性与现代面向
——《游园惊梦》表征的一种美学意识
一《游园惊梦》表征的“没落意识”
二蓝田玉与没落女性的群体形象
三现代主义的陷落与没落的还魂
四没落美学在现代的陷落
第八章自我相异性与浪漫主义幽灵
——《永远有多远》隐含的女性另类谱系
一“远”的叙述学:“仁义”还是他者化的视点?
二“本己之己”与女性的共同体
三女性的“她者”谱系:生命本原的神话
四文学史的回望:现代浪漫主义的幽灵?
五中国当代叙事文学的敞开面向
第九章消极自由的退路:性、区隔与荒诞
——王小波的《我的阴阳两界》分析
一病态的性文化与反压抑的叙事
二逃脱与消极自由的可能
三空间的区隔与向死的爱欲
四自由、荒诞与虚无,这奇怪的三人转
第十章“动刀”的暴力美学
——现代性美学的一种文学谱系
一“动刀”在当代小说叙事中的决定作用
二“动刀”与激进现代性的暴力叙事
三暧昧的正义:暴力的美学化
四动刀的花招:暴力美学的解脱?
五另一种刀法或针的妙用:西方的文学经验
第十一章“文学已死”与越界之写
——《我的千岁寒》及其向死而生的写作
一“文学已死”的歧义
二千岁之寒:王朔预示的写作绝境
三绝境中的文学:向死而生与越界之写
四绝境、越界的哲学阐释
第十二章穿过本土,越过“废都”
——贾平凹创作变异的历史化阐释
一穿过地域文化的“性情”
二《废都》的文化想象与批判性情境
三从《废都》到《秦腔》:阉割的必要
四越过废都之后:历史与美学的终结
五落地成形:《古炉》的炉火纯青
第十三章“喊丧”、幸存与去历史化
——《一句顶一万句》开启的乡土叙事新面向
一当代乡土叙事的“喊丧”声调
二幸存的孤独:对友爱或家庭伦理的解构
三去历史化:乡土中国的另类现代经验
四他者的伦理:个体醒觉意识或另类现代性
五无法叙述的叙述:汉语小说的另类可能性
六结语:喊丧或者“去乡愁”
第十四章“在地性”与越界
——莫言小说创作的特质和意义
一在地的寻根:对潮流的介入与超越
二越界的世界观:暴力与正义博弈的视角
三解放性修辞:汉语言的自由与越界
第十五章“逃离”与文本敞开的浪漫主义
——当代小说的隐秘超越路径
一逃离:西方文学的一个内在经验
二逃离:哲学的与文化根基的解释
三逃离: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新故事
四逃离:文本修辞暗示的路径
五逃离:晚郁时期的超脱与自由
索引
后记
· · · · · ·

作者简介

陈晓明,当代著名学者、批评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和后现代文化理论。代表作品有《无边的挑战》《不死的纯文学》《德里达的底线》《中国当代文学主潮》等多种。

精彩摘录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一直未能完成文本细读的补课任务,以至于我们今天的理论批评(或推而广之——文学研究)还是观念性的论述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传统的鉴赏批评向现代观念性批评转型,完成得彻底而激进。因为现代的历史语境,迫切需要解决观念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批评,因其强大的社会观念性,尤其契合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革命需要,故而在20世纪40年代以来占据了主导地位。因为传统的底子还在起作用,也因为现代的批评家大多有直接创作的经验,观念性终究没有脱离文本太远,也未能全然压垮文本的存在。但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革命的观念性实际成为文学批评要表达的意义的前提,作品文本只有充当这些事先存在的观念之素材才有意义。终至于文学批评大都变成大批判,如若对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性给予关注,就会被视为资本主义文学观念作祟下的错误。“文革”后的80年代,依然是观念性的解放占据主导意识,文学理论与批评既在引导思想解放运动,也在努力跟上这场运动。尽管说80年代文学研究方法论变革的呼声与文学观念变革一样高昂,但方法论的程序设计并未跟上去。

——引自章节:导言重建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


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界和批评界最为热衷的话题,是指责别人的理论批评如何沾染西方的痕迹,只要被指认为舶来品,那就足以贻笑大方。如此之故,西方现代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实际上很难在中国的理论批评实践中产生到位的作用。这些热衷于进行这种指认的批评者,似乎连什么叫现代文学理论批评都没有弄明白。自白话文学运动之后,中国的文学理论批评的来路实际上只有两条路径,一条来自欧美,另一条来自苏俄。奇怪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以及苏俄的理论被理所当然地视为中国自己的东西,而欧美则被称为“西方的”“外国的”。对于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来说,广泛深入地研习西方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建构中国的文学理论批评,并不是闭门造车就可以成就的伟业。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化,正如海外新儒家倡导的儒学的现代转化一样,也必然是在广泛吸收西方现代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才可能有真正的建树。空喊口号,没有充足的现代知识背景,创建文学理论的中国学派就只能是一种策略性空谈口号,一种拒斥外来知识的意识形态立场。但是,始终保持中国的视野或立场则是必要的,这并不是意识形态的立场,而是指看待问题、评析问题时有能力调动和融合中国经验,寻求阐释中国历史与当下问题的具有个体性的创新视角。只有透过这种视角,才能真正打上融合现代理论批评知识的中国经验的烙印。

——引自章节:导言重建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