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什么也没看见

我们什么也没看见

作者:达尼埃尔•阿拉斯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6-9

评分:8.8

ISBN:9787301272916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达尼埃尔•阿拉斯是当代最优秀的艺术史家之一,本书六篇长文风格多样,每篇探讨一幅世界名画或一个绘画主题,从15世纪文艺复兴到19世纪现代派的诞生,质疑惯常的解读方式,带领读者追踪画家们“埋藏”在画作中的线索,重新发掘创作者的深意。

阿拉斯的这部作品,无疑是我们了解西方当今艺术批评走向的入门书。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如此敏锐的眼光的激励下,在如此深入浅出、激奋人心的文风的带动下,我们忍不住要进入游戏,自己来看,而且是快乐地看。

——董强,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

全书集结的六篇文字,分析风格清新,重点均落在强调“看”的重要性上。这些分析也使我们对艺术史曾经研究过的作品和艺术家有了新的认识。《我们什么也没看见》的独到之处,即体现在艺术史家对历史的把握游刃有余:他能穿越几个世纪,看到当时的艺术家真正想要展示给我们的东西。

——让-菲利普•于泽尔,加拿大蒙特利尔魁北克大学艺术史学系教授

作品目录

目录
快乐之眼—兼以此文纪念阿拉斯(代序一)
一场目光的盛筵(代序二)
致亲爱的丘俪娅
蜗牛的目光
黑人的眼睛
抹大拉的毛发
箱中的女子
大师之眼
阅读西方艺术史的一点体会
—闲情逸致中的交锋:“见”与“知”(代译后记)
· · · · · ·

作者简介

达尼埃尔•阿拉斯,1944年生于阿尔及尔,2003年卒于巴黎,是西方当代著名的艺术史家。早年就读于法国高等师范学院,后曾为罗马法国学院成员,并担任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研究部历史及艺术理论中心主任。阿拉斯的研究以绘画为主,特别是意大利16世纪和17世纪的艺术作品;此外,他也关注17世纪的荷兰画派及18世纪的法国绘画,并在晚年展开对于西方当代艺术的研究。著作包括《细节:为了建立一部靠近绘画的历史》《矫饰主义的文艺复兴》《莱奥纳多•达•芬奇:世界的节奏》《意大利的天使报喜图》《安塞姆•基弗》《我们什么也没看见》《绘画史事》《拉斐尔的异象灵见》等。

董强,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傅雷翻译出版奖组委会主席,曾旅居法国12年。译有《云的理论:为了建立一部新的绘画史》《西方绘画中的流派》《西方美术大词典》《西方视觉艺术史》(丛书)等。

精彩摘录

这种所谓的“历史性正确”有朝一日我会变成我们所谓的“政治上正确”。我认为大家有必要与这种自诩历史性的思想作斗争,它如今占据了主流,正试图阻止我们进行思考,并想让大家相信任何画家是“守规矩”的。

——引自第29页


——您还记得阿尔贝蒂吗?好,那您一定记得,是他将那喀索斯命名为绘画的创造者。——阿尔贝蒂声称,他只是借用了‘诗人的诗句’。——他确实是这么声称的,但我们至今还没有找到那些诗人是谁。在我看来,这些诗句并不存在。他也说过,他只是‘在朋友间’私底下说说而已。是他的个人意见,不是学者的说法。事实上,这是他的突发奇想,是他的发明。但这样的说法也有它的目的,与他后来所宣称的相吻合:他五一模仿普林尼建立一种绘画的历史,他要做的是建立一种新式的绘画批评。总之,他建立了一种新的绘画艺术。——好极了!请继续!——您是否同意,这种新的绘画艺术,其基础就是透视法则呢?好,就这样,阿尔贝蒂既发明了作为绘画的透视法则,同时又将那喀索斯确立为绘画的创造者。换言之,是那喀索斯发明了绘画中的透视,是那喀索斯发明了表现透视的绘画。——漂亮的推理,但仅此而已。——不要总用这样刁难的口气。很明显,那喀索斯与透视法则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镜面效果的基础之上:以泉水为镜面,那喀索斯看着自己;而绘画表现平面,就好比世界的镜子。——我知道,我知道,‘绘画难道不就是这样一种拥抱泉水的表面的艺术吗?’——您不觉得这句话很奇怪吗?——不奇怪啊,怎么啦?——无论如何,‘拥抱’泉水表面这个说法还是有点奇怪。——奇怪?有什么可奇怪的?阿尔贝蒂当然知道他在说些什么。——没错,他当然知道。这个词看上去很自然,其实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拥抱’首先意味着手臂,正如他在其著作一中指出的,人的手臂是画面所有透视结构的基本尺度;同时,这个词也表示它的原本含义,即‘拥抱’,拥之于怀中,身体与身体的接触,甚至相互亲吻。——在意大利语中可不是这样的:‘拥抱’一词(abbraciare),在意大利语中只是指双臂相拥;而‘亲吻’(braciare)一词里可没有两只手臂。——确实。——而准确地说,那喀索斯...

——引自章节:七、箱中的女子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