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由四个重要部分组成:立意、人物、主题和故事结构(叙述顺序),每一个部分都有其单独的、重要的叙述语境与叙述任务。
创造共鸣的方式就是建立利害关系。当读者感受到其中的利害得失,你就已经吸引住他了。清晰地表明成功或失败能带来的结果和代价,以及成败最终对每个人产生的影响,你可以使读者感同身受。
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一些事情、时间、地点、情境、主题的,而是有关一些正在发生的事情。
一个有效的故事包含着一个遇到问题的主人公,继而他进行探索,有利害关系,有阻碍前行的敌对势力。故事以引人入胜的节奏展开,逐步揭示真相,结果是读者与故事里的主人公产生共鸣,获得了替代性体验。
节奏性差的故事最常见的错误之一就是:缺乏作为戏剧张力来源的故事主线。换句话说,故事片段化,更多的是关于一个时间、地点的,故事中的主人公也仅仅是从一个探险转到另一个探险中,没有一个核心的故事将事件连贯起来、不断推进,没有逐渐地、急剧地去成长、变化、加强,从而使事件变得更加清晰、更具戏剧性。
在你的故事的每一幕场景中,要问问自己:此时此刻正在发生什么事?它与此前的事情有何关联?与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以及此后的事情有何关联?如何布局?
故事力学包含六个领域:1.引人入胜的预设。2.戏剧张力。3.节奏。4.主人公共鸣。5.替代性体验。6.叙事策略。
故事力学的第一个要素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预设”。
讲故事的目的、一切的意义,不仅在于写关于什么样的事情。讲故事的终极目的是写关于正在发生的事情。
如果故事没有目的地,将是最严重的错误。
1.寻找故事,从灵光一现的想法出发,将其提升为一个立意,接着按故事序列展开。2.设计故事。3.故事写作、润色,最终定稿。
寻找——设计——写作
一个成功的故事草稿,应该从一开始就紧紧围绕一个想法,围绕由此衍生出的一个能带来足够强大的故事力学的立意,而不是开始时围绕一件事,结果写着写着却变成另一件事。
1.引人入胜的叙述预设、问题或承诺
“叙事策略”指的是你如何讲故事,以何种视角、框架技巧和创造性的方法来讲。
一个情节的转折,一个让人惊讶的时刻,这些就是故事节拍。
最好的立意:读者不仅能够体验主人公的旅程,而且能与主人公产生强烈的共鸣,对利害关系感同身受,觉得故事的结局与自己有关。
经验:当我们赋予人物一些有趣的事情去做(戏剧张力和与主人公共鸣),使得人物成为某种特殊的人物,而不是仅仅静止、用如实反映现实生活的方式去描写这个人物时,这个人物才会是最好的人物。
人物驱动的素材固然很好,但是驱动人物的应该是充满冲突、戏剧性和利害关系的东西,而这来自于情节,情节则完全由故事力学所驱动。
用这些标准来判断你的立意:你的立意有什么含义?能让读者产生什么期待?是否确定这个故事的展开是由戏剧张力来驱动的?在这个立意中,主人公想要什么?为什么想要?这一欲望会遭到哪些阻碍?正确的立意会将你指引到这里;如果指引不了,很可能是你还没有抓住故事力学的精髓。
立意专注于戏剧张力的潜力。当你将人物加入其中时,预设就产生了。
举例,一个关于如何在经济大萧条中生存下来的故事,现在,这仅仅是一个想法;一个关于在经济大萧条中通过偷窃别人食物生存下来的故事,到了这里,它才是一个立意;一个关于年轻男孩得知自己的父母如何在经济大萧条中生存下来的真相的故事,此时,它就成为一个预设。
2.戏剧张力
你写的每幕场景都要有目标语境
立意的技术方面由作者对语态、时态、时间顺序、叙述旁白以及在简单的线性之外的小技巧和结构方面做出的选择而构成的。
写作风格定义:从读者的角度看到的作品本身(文笔)的味道、风格和连贯性。
这才是故事。有主人公,有问题、敌对势力、反应、改变、攻击、重组、成长、英雄事迹、解决问题。
想法并不能被称为故事
改变很难,而生活就是要不断地练习改变。
想法、立意和预设三者之间有区别。
利害关系是驱动故事的原因,是人物的思想和行为的动因。
作为一个作家,你需要准确了解你是在为谁而写,你需要满足他们的期待和渴望。你的故事越是基于类型的小说,这一点就越关键。
4.与主人公共鸣
6.叙事策略
经验:你对任何一种给定的类型挖掘得越深入,立意就越重要。立意是人物得以展现的舞台,而戏剧张力和替代性体验的故事力学是使立意成功的推动力。
最好的写作风格:文笔轻松、流畅,往往有很大回报,暗含幽默风趣,必要时表现出细微差别和微妙之处,需要时又给以直接的力量。文字具有大道至简的特性,没有表现出用力过度。这样的结果是,作者的风格很容易被辨识出来,如歌手的声音一样,清晰明确,有个人特色,因此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一个伟大的故事是关于一个问题的,而不是关于一种意识形态的。
1.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拥有,或者可能永远也不会有的经历。2.令人兴奋、好奇、充满危险和刺激或者值得的经历。3.禁区或者不可能的经历。4.因其他原因而具有内在吸引力的经历,比如,“这是一个真实事件”。
你的故事必须赋予主人公一段旅程、需求、探索、任务、要解决的问题、要实现的目标。这恰恰就是你的故事:替代性地分享和揭示这段旅程、需求、探索、任务、要解决的问题,或者要实现的目标。
在第一情节点,主人公(和读者)突然意识到第一部分“布局”中发生的一切的意味。因为你在第一情节点之前就建立了利害关系,这也是我们(读者)真正投入到故事中的时刻。
1.悬念。2.第一部分的说明(布局)。3.第一情节点。4.第二部分的说明(反应,旅程开始)。5.中间点。6.第三部分的说明(主人公变得积极主动)。7.第二情节点。8.第四部分的说明(主人公成为……的催化剂)。9.结尾或问题得以解决。
力量取决于时机、韵律和相关性
立意有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要考虑到。一个方面关注的是“故事是什么?”,另一个方面关注的是“如何讲故事?”。一个是创造性领域,故事架构开始形成;另一个是作者的叙事策略,作者讲述故事的立意角度。
立意的技术视角指的是如何用最佳的方式讲故事,也可以说是叙事意义上的策略角度。
工具箱:成功的故事创作的六大核心技能1.立意:引人入胜的预设的戏剧核心。2.人物:塑造人物时注意读者与人物的共鸣,注意人物的“扎根能力”。3.主题:语境和潜台词工具,依靠故事力学的六个要素。4.结构:构建戏剧张力、节奏和人物弧线的工具,共鸣由此而生。5.场景设置:将每一个故事节拍以力学最优化的形式组合起来的工具;力学通过场景设置落实到纸面上。6.写作风格:使得故事的呈现与众不同的工具。
当主人公卷入其中,受到你此前设置的悬念和引发性事件的牵制,进行探索或者受其影响时,这一时刻就是第一情节点。对于整个第一部分而言的第一情节点就是主人公成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突然发现自己陷入困境的时刻,也恰恰是在此刻,你的主人公赢得了自己的明星地位。
叙事-个人史的另类呈现-重建中文之美 本书特色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丛书(共7本)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
丰子恺作品新编 内容简介 滥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国现代文学,虽然只有三十年的短暂历程,但在东西方文化浪潮的交汇与激荡之中,却风生水起、云蒸霞蔚,涌现出一代灿若...
记明嘉靖以前历代遗事的纪传体史书。明何乔远撰。何乔远字穉孝﹐号匪莪﹐福建晋江人。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崇祯年间累官至南京
2008-中国年度散文 本书特色 《2008中国年度散文》是由中国散文界权威选家选编的是从全国数百种文学报刊当年发表的数以万篇近数千万字的散文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来...
《高本汉诗经注释》是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注释诗经的一本著作,由董同龢先生译为汉语。本书以音韵学的方法来注释诗经,较众多的解诗
《从学与追念:荣新江师友杂记》内容简介:本书是北大历史系教授荣新江先生追念饶宗颐、季羡林、邓广铭、宿白等老一辈中外学者的文
练习一个人-当我开始爱自己 本书特色 《练习一个人》独处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能力。孤独原本就是爱与人生的常态。无论单身与否,都不需等别人来成全自己。这本书记录了...
明代馮夢龍編纂的《桂枝兒》、《山歌》、《夾竹桃》以及清代王廷紹的《霓裳續譜》、華廣生的《白雪遺音》,收集了明清兩代民間流
萨缪尔·贝克特(SamuelBeckett),1906年4月13日生于都柏林南郊的福克斯罗克,1989年12月22日逝于巴黎。侨居法国的爱尔兰小说家
中国散文诗百年经典 本书特色 《中国散文诗百年经典》是纪念中国散文诗一百周年各个时期作家诗人的散文诗精品力作的合集。精选了202位老中青三代作家诗人、513篇散...
触:台湾娘子上凉山 本书特色 爱里没有惧怕。爱可以洗去烙印。张平宜她叫张平宜,原台湾《中国时报》资深记者。十多年前辞去高薪,告别家里四层别墅和两个儿子,这位喜欢...
百花散文书系 新现代部分 王统照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象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文书系》不敢说已将它们串成珠联,但它们在这里总已不再是...
吕贵品诗选 本书特色 1.精选著名诗人吕贵品《活着让我微醉》《那一天》《红樱桃树》等多首诗歌2.至真至诚的诗歌信仰在生命与世俗之上3.紧张的生活需要诗意的呼吸吕...
新加坡大屠杀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严谨的态度,用大量史实,十分本真地记述了新加坡大屠杀的全过程。不仅再现了当时新加坡大屠杀的场景,还深刻地揭露了日本法西斯战争狂人的...
《四溟诗话姜斋诗话》内容简介: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衡阳人,学者称船山先生。明崇祯壬午举人,永历时官行人司行人。入国朝
中国当代文学百家丛书--林非散文精品集 本书特色 作为一位学者型的散文作家,林非的散文创作以对社会与人生深刻洞察和深沉的析理意蕴而独树一帜,在他的散文作品中,诸...
生活的比喻 本书特色 《生活的比喻》:生活不在别处,就在我们的内心。作家、翻译、摄影师陶立夏2018全新散文集。 生活里,都是隐喻。陶立夏用静谧的心,抒写隐喻背...
存在之难 本书特色 1960年,让·科克托(1889—1963)自编自导自演了《俄耳甫斯的遗嘱》(Le Testament d’Orphee)在从不缺少天才的法...
《沙飞画传》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人物传记,共11万字,配有140多幅图片。书稿翔实地记录了沙飞与其妻王辉女士坚贞不渝的爱情,沙飞
飞越唐诗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读书人,把文化经典一般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可以说,在近年几位当红的“文化名人”中,于丹就是运用她重读《论语》的体会,扮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