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由四个重要部分组成:立意、人物、主题和故事结构(叙述顺序),每一个部分都有其单独的、重要的叙述语境与叙述任务。
创造共鸣的方式就是建立利害关系。当读者感受到其中的利害得失,你就已经吸引住他了。清晰地表明成功或失败能带来的结果和代价,以及成败最终对每个人产生的影响,你可以使读者感同身受。
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一些事情、时间、地点、情境、主题的,而是有关一些正在发生的事情。
一个有效的故事包含着一个遇到问题的主人公,继而他进行探索,有利害关系,有阻碍前行的敌对势力。故事以引人入胜的节奏展开,逐步揭示真相,结果是读者与故事里的主人公产生共鸣,获得了替代性体验。
节奏性差的故事最常见的错误之一就是:缺乏作为戏剧张力来源的故事主线。换句话说,故事片段化,更多的是关于一个时间、地点的,故事中的主人公也仅仅是从一个探险转到另一个探险中,没有一个核心的故事将事件连贯起来、不断推进,没有逐渐地、急剧地去成长、变化、加强,从而使事件变得更加清晰、更具戏剧性。
在你的故事的每一幕场景中,要问问自己:此时此刻正在发生什么事?它与此前的事情有何关联?与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以及此后的事情有何关联?如何布局?
故事力学包含六个领域:1.引人入胜的预设。2.戏剧张力。3.节奏。4.主人公共鸣。5.替代性体验。6.叙事策略。
故事力学的第一个要素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预设”。
讲故事的目的、一切的意义,不仅在于写关于什么样的事情。讲故事的终极目的是写关于正在发生的事情。
如果故事没有目的地,将是最严重的错误。
1.寻找故事,从灵光一现的想法出发,将其提升为一个立意,接着按故事序列展开。2.设计故事。3.故事写作、润色,最终定稿。
寻找——设计——写作
一个成功的故事草稿,应该从一开始就紧紧围绕一个想法,围绕由此衍生出的一个能带来足够强大的故事力学的立意,而不是开始时围绕一件事,结果写着写着却变成另一件事。
1.引人入胜的叙述预设、问题或承诺
“叙事策略”指的是你如何讲故事,以何种视角、框架技巧和创造性的方法来讲。
一个情节的转折,一个让人惊讶的时刻,这些就是故事节拍。
最好的立意:读者不仅能够体验主人公的旅程,而且能与主人公产生强烈的共鸣,对利害关系感同身受,觉得故事的结局与自己有关。
经验:当我们赋予人物一些有趣的事情去做(戏剧张力和与主人公共鸣),使得人物成为某种特殊的人物,而不是仅仅静止、用如实反映现实生活的方式去描写这个人物时,这个人物才会是最好的人物。
人物驱动的素材固然很好,但是驱动人物的应该是充满冲突、戏剧性和利害关系的东西,而这来自于情节,情节则完全由故事力学所驱动。
用这些标准来判断你的立意:你的立意有什么含义?能让读者产生什么期待?是否确定这个故事的展开是由戏剧张力来驱动的?在这个立意中,主人公想要什么?为什么想要?这一欲望会遭到哪些阻碍?正确的立意会将你指引到这里;如果指引不了,很可能是你还没有抓住故事力学的精髓。
立意专注于戏剧张力的潜力。当你将人物加入其中时,预设就产生了。
举例,一个关于如何在经济大萧条中生存下来的故事,现在,这仅仅是一个想法;一个关于在经济大萧条中通过偷窃别人食物生存下来的故事,到了这里,它才是一个立意;一个关于年轻男孩得知自己的父母如何在经济大萧条中生存下来的真相的故事,此时,它就成为一个预设。
2.戏剧张力
你写的每幕场景都要有目标语境
立意的技术方面由作者对语态、时态、时间顺序、叙述旁白以及在简单的线性之外的小技巧和结构方面做出的选择而构成的。
写作风格定义:从读者的角度看到的作品本身(文笔)的味道、风格和连贯性。
这才是故事。有主人公,有问题、敌对势力、反应、改变、攻击、重组、成长、英雄事迹、解决问题。
想法并不能被称为故事
改变很难,而生活就是要不断地练习改变。
想法、立意和预设三者之间有区别。
利害关系是驱动故事的原因,是人物的思想和行为的动因。
作为一个作家,你需要准确了解你是在为谁而写,你需要满足他们的期待和渴望。你的故事越是基于类型的小说,这一点就越关键。
4.与主人公共鸣
6.叙事策略
经验:你对任何一种给定的类型挖掘得越深入,立意就越重要。立意是人物得以展现的舞台,而戏剧张力和替代性体验的故事力学是使立意成功的推动力。
最好的写作风格:文笔轻松、流畅,往往有很大回报,暗含幽默风趣,必要时表现出细微差别和微妙之处,需要时又给以直接的力量。文字具有大道至简的特性,没有表现出用力过度。这样的结果是,作者的风格很容易被辨识出来,如歌手的声音一样,清晰明确,有个人特色,因此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一个伟大的故事是关于一个问题的,而不是关于一种意识形态的。
1.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拥有,或者可能永远也不会有的经历。2.令人兴奋、好奇、充满危险和刺激或者值得的经历。3.禁区或者不可能的经历。4.因其他原因而具有内在吸引力的经历,比如,“这是一个真实事件”。
你的故事必须赋予主人公一段旅程、需求、探索、任务、要解决的问题、要实现的目标。这恰恰就是你的故事:替代性地分享和揭示这段旅程、需求、探索、任务、要解决的问题,或者要实现的目标。
在第一情节点,主人公(和读者)突然意识到第一部分“布局”中发生的一切的意味。因为你在第一情节点之前就建立了利害关系,这也是我们(读者)真正投入到故事中的时刻。
1.悬念。2.第一部分的说明(布局)。3.第一情节点。4.第二部分的说明(反应,旅程开始)。5.中间点。6.第三部分的说明(主人公变得积极主动)。7.第二情节点。8.第四部分的说明(主人公成为……的催化剂)。9.结尾或问题得以解决。
力量取决于时机、韵律和相关性
立意有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要考虑到。一个方面关注的是“故事是什么?”,另一个方面关注的是“如何讲故事?”。一个是创造性领域,故事架构开始形成;另一个是作者的叙事策略,作者讲述故事的立意角度。
立意的技术视角指的是如何用最佳的方式讲故事,也可以说是叙事意义上的策略角度。
工具箱:成功的故事创作的六大核心技能1.立意:引人入胜的预设的戏剧核心。2.人物:塑造人物时注意读者与人物的共鸣,注意人物的“扎根能力”。3.主题:语境和潜台词工具,依靠故事力学的六个要素。4.结构:构建戏剧张力、节奏和人物弧线的工具,共鸣由此而生。5.场景设置:将每一个故事节拍以力学最优化的形式组合起来的工具;力学通过场景设置落实到纸面上。6.写作风格:使得故事的呈现与众不同的工具。
当主人公卷入其中,受到你此前设置的悬念和引发性事件的牵制,进行探索或者受其影响时,这一时刻就是第一情节点。对于整个第一部分而言的第一情节点就是主人公成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突然发现自己陷入困境的时刻,也恰恰是在此刻,你的主人公赢得了自己的明星地位。
《山海经》所具有的集大成之特色,决定了这部书的多样性、复杂性、兼容性、实用性。因此,当今也有许多论者称之为中国古代的一部
季羡林精选文集1-问学论道 本书特色 光阴荏苒,季羡林先生离开我们不觉已经三年了。而今,季先生的身影仍然时常闪现在我们眼前,并且注定会长久地存留在我们的心中。常...
唐诗的乐园意识 本书特色 此身何归,乐园安在? 这是哲人的叩问,凡夫的茫感, 是代代不息的永恒之谜。 每一位风姿独具的大唐诗人都提供了专属的阐述。唐诗的乐园意识...
海上文库4.感官的盛宴 本书特色 此书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先生的随笔集,全书分两部分,前半部分是他作为一个超级大玩家,从小时候制作飞机模型、矿石机、望远镜...
愿你游历半生,归来仍似少年 本书特色 人生中*美好的记忆,几乎全部来自童年,不止是那时的玩耍,不止是那时的故事,不止是那时的天真烂漫,不止是那时的天蓝云白……时...
《幽默散文读本》内容简介:本书为名家幽默散文汇编,选取了诸多现当代散文成集,行文皆诙谐、戏谑、讽刺,针对现实中种种无价值的
《看漫画,学瑜伽:练对比练会更重要》内容简介:这不是一本严肃的瑜伽练习教科书,而是一本能够长久陪伴你、可以随时翻看体式要点
你不能错过的白话诗-中国好诗歌 本书特色 读史明智,读诗修心。收录现当代*具才情的白话体新诗,尽显新文化运动之后的自由之风流。另附有作者简介、诗篇简析。中国是一...
◆全球第一本可以用手机收听的诗歌书◆悄悄告诉你:每个美女的手机里都订阅了“读首诗再睡觉”◆抵抗浮躁世界,每个人必拥有的:
如果生活把你欺骗-普希金经典诗歌插图珍藏本 本书特色喧嚣尘上的年代,我们更需要诗歌与远方。一起来读点诗吧。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的作品,曾被选入中学课本。普希金还...
一生最爱宋词 内容简介 这是永远的春花与秋月,不用寻觅,早存心里。其实我们心里都有无尽的诗情画意,邂逅宋词你才恍然,原来都在这里!而且是如此妥帖精致、蕴藉风流,...
热土-我们是知青 我们那代人的故事 本书特色 《热土:我们那代人的故事》用的是白描的手法,按着时间的顺序,不做作,不夸张,作者把他的经历娓娓道来,把那个时代的历...
阅读的狩猎 本书特色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
日本名作家。195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毕业于大阪府立大学电气工学专业,1985年获第31回江户川乱步奖,成为职业作家。1999年获第52回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2...
春日私语 本书特色 《春日私语》这本诗集收录了高富英的148首诗。富英的诗证明了与生俱来的情感素质是生命美的精华,“生命如歌”、“校园诗话”、“青绿山水”、“春...
贝姨-(全译本) 本书特色 作为《人间喜剧》的一部分,《贝姨》确实是当作一部戏来写的,不过在我看来,这是一部悲剧,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是一个社会的悲剧,一个时代...
《老子读本》内容简介:《老子》本身短短五千余言,却文意深奥,气蕴广博,是“无”的形上智慧的集中体现,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稿对中国古代文体学进行了较完整和系统的梳理,是对中国传统文体学的回归性研究,在西方文体学研究的影响
周人征服商王朝之後,遣使者四出採集民歌,以便了解新領地裡的社會狀況和人心。合理的推測,最初收集的數量應該有成千上萬首,經
失乐园 本书特色 本书是英国17世纪英国著名的宗教诗人弥尔顿三大诗作之一,被誉为继《伊利亚特》、《奥德赛》和《神曲》后*伟大的史诗作品。全书分为12卷,取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