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胡风致路翎的信件137封,此外书末还附路翎创作的文章五篇。
《大象人物书简文丛致路翎书信全编》收入了胡风致路翎的信件137封,起讫时间为1941年至1983年。此外,在书末还附胡风介绍路翎创作的文章五篇。通过这些书信我们可以了解二人交往的全过程和他们所处的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被损害与被摧残的——怀念路翎——梅志
路翎去世已经快十年了,我一直没能写出一篇像样的怀念文章,这不光是因为有别的更紧迫的任务需要我完成,更主要的是,一想到他,我的心里便充满了悲愤和遗憾,无从下笔。但现在,我已是望九的人,来日无多,因此,趁大象出版社这次同时推出路翎《致胡风书信全编》和胡风《致路翎书信全编》两本书信集之际,勉为其难地写上几句,想尽力将我心中时常涌动着的怀念之情表达出来。
我已记不起是什么时候**次见到路翎的了。而胡风和路翎的初见,按胡风日记上的记载,应该是在1940年的2月27日,在重庆城里的重庆村。路翎于2月29日给胡风的信上也有一句“见到你,心里很欢喜”的字样。那时我们家住在重庆的乡下北碚,胡风经常要花费两三个小时甚至半天的路程去重庆办事,并在重庆村住上几天。他们大概就是在那里见面的。胡风后来曾告诉我路翎给他的印象:“年青,淳朴,对生活极敏感,能深入地理解生活中的人物……”他从职业的敏感出发,认为路翎“是一个有着文学天赋的难得的青年,如果多读一些好书,接受好的教育,是能够成为一个大作家的”。
后来,路翎换了职业也来到北碚,便成了我家的常客,我和他也就逐渐熟悉了起来。起先,因为不熟,他显得很拘谨腼腆,不多说话。时间长了,我发现他其实十分健谈,又爽朗,特别容易相信人、和人接近。常给我和我的大孩子讲他生活中观察到的小故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而这些故事后来就构成了他小说的主要情节。
胡风虽然年长路翎二十岁,但他们之间并没有现在所说的什么“代沟”,他对待路翎如同兄长,又是朋友,也是严师,两人的感情很深厚。胡风为路翎的进步和成就而欢欣鼓舞,但我们从他的信中也可以看出,他对路翎创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毫不客气,事无巨细,都一定指出并严肃对待。路翎对此十分理解,每次都是真正领会胡风的意见后修改自己的作品,并没有盲目地听从。《七月》后期差不多每期都有路翎的作品,他作为小说家的地位也逐渐确立了。
抗战时他*大的成就是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说起来,这部作品的遭遇可真不寻常啊。在我们因“皖南事变”离开重庆之前,路翎就给胡风看过他的初稿的一部分,他自己对它很不满意,认为是要不得的作品。胡风可不这样认为。我们到香港后,胡风竭力鼓励他完成它。不久,他果然完成了并寄给我们。不久,日军占领了香港,我们到处逃难。尽管胡风对这部稿子及其他一些稿件和书信特别重视,总是随时带在身边,但这部稿子*后还是不翼而飞了。虽然在这次逃难中我们丢失了不少衣物,胡风都不在意,惟独这部稿件的丢失令他*为痛心,因为路翎写作是从来不留底稿的。这二十多万字的《财主底儿女们》书稿怎么挽回呢?倒是路翎并没有气馁,他硬是冒着重庆夏季的蒸热,躲在窄闭的小楼里,将这部长篇小说重新写过,不仅扩充为八十万字,且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其文学成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时的他,也就刚刚二十岁。我们从这段时期里他和胡风的通信中,可以真切地体会到路翎对写作的执著追求、艰辛努力和他们之间的切磋探讨。可以这么说,不仅这部作品,路翎的几乎所有作品都融会了胡风的创作理念。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路翎是在创作实践上体现了胡风的文艺思想。
但因为胡风的文艺思想为某些所谓革命文艺家视作与毛泽东文艺思想不同调,因此,路翎的作品自1948年起就被他们列为“另类”,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而不论读者对他的作品是否喜爱。
新中国成立后,路翎的创作更是动辄得咎,他的剧本得不到演出,他的小说集很难出版。虽然他得到了读者尤其是广大青年读者的热烈欢迎,但在报刊上只有个别的一两篇为他的作品叫好的评论。因为,文艺领导说了,路翎写得越多读者越欢迎就越要批,当然,这是因为他后面站着的是胡风。
这种不正常的情形使胡风感到愤怒和不平。这还罢了,他更大的愤怒在于舒芜的两篇文章。在**篇《从头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舒芜完全否定了自己的过去还嫌不够,又向自己昔日的朋友吕荧、路翎及“其他几个人”发难。这**步得到了领导的表扬后,他又发表了《致路翎的公开信》,进一步将路翎推向受审的地位。
可是胡风怎么也想不到舒芜还会有更上一层楼的举动,那就是他主动将胡风给他的信件交出并加工炮制成了《关于胡风反党集团的一些材料》。它发表几天后,我们夫妇便失去了自由,当然也无从知道路翎的遭遇了。
直到1979年初我们恢复自由后,才慢慢得悉朋友们这二十几年的境遇,而路翎的情况是*令人唏嘘的。我们在看守所和“三监”时,常想起路翎,胡风总以为不会剥夺路翎继续创作的权利,应该会给他以起码的生活和创作条件的。当看到牛汉来信说到路翎一家悲惨的生活情况和路翎的精神状态时,胡风不禁老泪纵横,他悲叹道:“居然有这样残酷的事!要尽情摧残,也只应该摧残我这个祸首呀!”他让晓山带上龟龄酒和一点钱去看望“徐叔叔”,并嘱咐牛汉等朋友要常去看望路翎,一定要“把他失落的灵魂招回来”。
再见到路翎,已是二十五年后的1980年我们回到北京后的事了。先是我由晓风陪着去芳草地路翎那既进不来阳光又没有后窗户的小屋看望他们夫妇。昔日谈笑风生曾给我们家带来不少欢乐的路翎不见了,他几乎没有对我说什么话,问一句呆半天才答上一句,也没什么表情。我心痛得直发紧,强忍着才没有哭出来。明英一定要留我们吃饭,并在清水挂面里放上了两个鸡蛋,这已是她待客的*好的饭了。从他家出来后,我止不住地直抹眼泪。
这时,胡风因精神失常住在医院,但他还念念不忘要再见到路翎。一天,路翎夫妇在他们的大女儿绍羽的陪同下来看望他了,当时,胡风的精神状态比路翎要好多了,他热切地向路翎询问着他们的生活情况,而路翎却仍是迟钝少语。当晚,胡风在日记中用颤抖的手写道:“下午,梅志引路翎夫妇和他们(的)大女来,二十五年才相见,只零碎谈点生活情况。面形大变,在路上见到都不会认识他,真是和往常通身放光的作家路翎如同两人了。”
胡风在*后的几年里,时常念叨着路翎,关心着他作品的重新出版,并为他写下了*后一篇序言,那就是《路翎剧作选》的代序《我读路翎的剧本》。
路翎逐渐恢复了写作,虽然再也唤不回昔日的激情和风采,但他却是那么地勤奋工作,因为创作就是他的生命,十几年内他写出了上百万字的作品。可悲的是,那二十五年非人的生活和精神奴役给他带来了那么深重的“创伤”,在他新写的作品留下了那么可怕的烙印,让人无法卒读。人们只有从他的诗作中才能依稀看到他曾有过的灵气。这是真正的悲剧所在,一个天才就这样被损害和摧残了。
这些年里,绍羽姐妹年年都来看望我。在我不能去看望明英的时候,就让晓风代我去问候她。绍羽姐妹在照顾母亲的同时,也在尽力整理她们父亲的遗著。这次,我欣喜地看到她们成功地整理编辑了《致胡风书信全编》这本书稿,我更热切地盼望着能看到更多的路翎遗著,以至《路翎全集》的面世。
二〇〇三年九月
【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日自香港】嗣兴兄:到此后曾托友人转一信给你,不知转到了没有?走后,是不是白走了两次呢?那些会面,我晓得你是抱着热忱来的,但却不能明白地说出什么,而我,被疲乏的心境所窒息,也不能说出什么。我罜念你的长篇,那并不像你自己所想的,是失败的作品,我看,进步的读者会感受它的生命的。望即寄来,我一定设法使它出版。我不知道你把后半怎样改写的,早晓得要在这里出版,你是可以毫无顾忌[地]说出要说的东西。短篇,也望收齐整理后寄来。那以后,有新的写作没有呢?愿你能克服对于生活的苦痛,把生命寄付在创作里面。新作可抄寄渝港各一份。如太平洋局势无大变动,我当勾留此地。想筹划一个大点的杂志,不知能否实现。何先生近状如何?附信望寄去。另一信也望即日转寄。信寄香港邮箱1184号张成收。F.六月二十一日【一九四一年八月九日自香港】嗣兴兄:信和稿收到了。我懂得你对于你自己的追求是苛刻的,因而这里有了深划的心理解剖,但我觉得这离心理纠葛没有过活得社会纠葛里面,失败处就在这里。例如,林和校长的冲突,很影响了左莎的心绪,但怎样的冲突,怎样影响了她呢,你反而避开了,只是抽象的林、左的对话等里面去反映,使读者感受不到社会感的迫力。我认为,你应该在更浓的社会感的形象里面去把握心理发展。像林所说的“公社”就完全是抽象的,能够这样了的林,应该在实生活里面经验这个苦恼罢。*后的雷雨,太重复丫,这样的境地恐怕不少小说或电影用过了。说得很略,你想想回答我。托尔斯泰对老高说的话全不对。老高的人物所说的话,是他们可以说的,至少是想说的。问题是看他是否通过了活的语言、表现方式。要发掘隐藏着的东西呀。我记得对你谈到过这一层。所以,你的朋友们对你的意见,也不全对。你对于劳动人物的追求将带你到一个远大的前途。我认为你应向这个方向突进。还有短篇么?望即抄寄。刊,想在来月初出世。有散文、读书记之类的短文,望即寄。何先生处,望催~催,并托他去信张元松,告诉我的行踪和通信处。杂志方面,老板一直不理,不知稿费寄了没有?②托付的友人来了一信,说下期已排好,但以后又无消息。请他们寄几册来也没有影子,毫无办法。过几天再看罢。是的,这里经常在动摇中,无法预计。孩子们又在上海,我不能去,他们来又无法生活,我担心会弄到妻离子散的地步。早知道这样,该走向相反的方向去的。现在,只好不管它了。守梅兄是一个热情人,希望你们有相互取益的地方。匆匆祝好成八月九日……
胡风,(1902~1985)原名张光人,湖北蕲春人。著名文艺理论家、诗人、翻译家。抗战期间曾主编大型文艺刊物《七月》和《希望》。1955年因向中共中央上书“三十万言”而被定为《胡风反革命集团》之首,身陷囹圄二十四载,直到1979年获释。1980年平反。主要作品有《胡风评论集》三卷、《胡风全集》十卷等。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的励志人生(超值典藏19.9元) 本书特色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的励志人生(超值典藏)》:也许你无法想象,一个幽闭在盲聋世...
鲁迅美术年谱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毛边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6月1版1印★ 鲁迅一生的美术活动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对中国版画事业的发...
爷是大厨 本书特色 这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北京城六十岁往上的老人已然超过一百六十万,实实在在的老龄化城市。在拥挤喧嚣的都市里,难道有这么一方清静的世界。赫二...
苏六朋 本书特色 在中国人物画发展史上,广东画家在主流画坛并无突出地位。但也偶有在画史中可圈可点者。比如苏六朋,他极具特色的风俗、历史类人物画便在画史上占有一席...
《提高:胡适治学讲演集》内容简介:《读点大师:胡适治学讲演集·提高》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治学方面的讲演,内容
陈垣(1880-1971),字援庵,广东新会人。自幼自学,曾习西医。参与创办广州《时事画报》及《震旦日报》。民国成立,当选为众议院议
《我的伯父周恩来》作者回忆她和周总理亲眼目睹或亲身经历的往事。从常人的角度看周恩来,看到的是一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悲凉草莽(十大军阀的最后结局)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有一批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人物,他们起草于草莽之间,贫穷之家,却制造了一个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神话,演绎...
永不屈服——温斯顿·丘吉尔一生最佳演讲集 本书特色 《永不屈服:温斯顿.丘吉尔一生*佳演讲集》编辑推荐:“温斯顿·丘吉尔能把英语语言动员起来并将之送上战场。”—...
仲星火-银幕荧屏一老兵 本书特色 《海上谈艺录·银幕荧屏老兵:仲星火》主要内容包括:艺术访谈、兢兢业业顺其自然、艺术传评、人生起步、部队生涯、上影演员、动乱年代...
勇气与卓识:马寅初的一生 内容简介 《勇气与卓识:马寅初的一生》由邓加荣所著。《勇气与卓识:马寅初的一生》描述了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马寅初先...
我的一个世纪-[增订版] 内容简介 这是一位世纪老人的百年传奇:一个洋车夫的女儿,被迫沦为青楼卖唱女,结识革命党人跳出火坑,成为督军夫人。不堪忍受封建家庭和夫权...
·惠普女总裁亲笔自传·最有权威的商界女性首度真情告白·从底层职员到全球500强企业CEO的成功历程·新书未上市已售出10国版权·
世界传奇帝王之谜 本书特色 时刻关注编委会著的《世界传奇帝王之谜》叙述了一些在世界历史上卓有建树的帝王们,包括缔造神圣帝国的旷世君主、热忱于开疆拓土的天之骄子、...
仓央嘉措画传 本书特色 一本不落窠臼的仓央嘉措传记,以画传的形式写就,文风旖旎柔美,唐卡插图则效果极佳。虽薄小,却物有所值。仓央嘉措画传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
《千古学案》内容简介: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在传世文献中,中国最早的确切纪年只能追溯到公元前841年。有关夏商周三代的
事物的力量-波伏瓦回忆录-第三卷-(二) 本书特色 20世纪法国伟大的女作家回忆录之鸿篇巨制——《波伏瓦回忆录》“词语是普遍存在的、永恒的,是大家、是每个人所共...
婚宴·新生活·林中小屋-传记体三部曲(全三册) 本书特色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这个捷克作家我们有些陌生,他49岁才正式出版**部书,他创造了捷克式的“Pabit...
洛克菲勒自传-完整全译本 本书特色 《洛克菲勒自传》不仅仅是一部伟大的励志作品,更是洛克菲勒财富智慧和投资逻辑的总结。书中讲述了洛克菲勒的创业经历、在创业中合作...
张云逸传 本书特色 张云逸,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百色起义、反围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任红7军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