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研究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研究

作者:丁嫚莉

出版社:上海音乐

出版年:2016年6月

ISBN:9787552310689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研究》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随着现今各大音乐教育理念在中国的大力推广,市面上涌现出了达尔克罗兹、奥尔夫、柯达伊等知名教育体系的出版物。达尔克罗兹教学法重在培养学生感知和反应音乐的能力,发展学生内在的音乐感觉即内在听觉和肌肉感以及发展学生在耳、眼、身体和脑之间进行迅速交流的能力等;奥尔夫教学法是以节奏为基础的创造性儿童音乐教育,他提倡元素性音乐教育思想及从儿童出发让儿童亲自动手去奏乐去创造,通过实践主动学习音乐;柯达伊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强调早期教育、重视教师的选择、强调学校的教育作用以及推崇合唱教学。
丁嫚莉,作为前苏联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卡巴列夫斯基一生致力于本国及世界音乐教育活动,提出许多当下仍值得深入研究的音乐教育观点和音乐实践活动标准,并为儿童及青少年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本书是介绍有关卡巴列夫斯基的音乐教育思想,他的理念是注重培养完善人格,用音乐吸引孩子,强调用音乐学科规律和特点教育学生。在书中,卡巴列夫斯基系统梳理了他的音乐教育思想体系并探究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特征。首先分析其音乐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及理论基础,其次深入阐发其音乐教育思想的目的和功能,随后结合教学实例阐述其音乐教育思想的内容和教育方法,进而又分析了其教育思想在苏联社会主义沃土中的个性特征和独特性,最后对其所创作的代表性钢琴音乐作品进行曲式分析和演奏特征的探究。

作品目录

序言
第一章:生平及音乐活动概述
第一节
生平及音乐创作活动
第二节
音乐教育活动
第三节
音乐教育与音乐创作的关系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音乐教育思想产生背景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音乐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时代社会历史文化状况
二、苏联音乐教育状况
第二节
音乐教育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思潮的影响
二、民族精神的浸润
三、教育思维的融合
四、美学思想的凝练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音乐教育目的与功能
第一节
音乐教育的目的
一、音乐教育目的确立的缘由
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发展学生的“个性”
四、传承人类精神文化
第二节
音乐教育的功能
一、道德教育功能
二、审美教育功能
三、音乐教育:道德和审美的融合与超越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音乐教育内容与方法
第一节
音乐教育内容
一、《苏联普通学校音乐教学大纲》简介
二、音乐作品
三、音乐知识
四、音乐教育内容的阶段性
五、音乐教育内容的跨学科性
第二节
音乐教育方法
一、音乐教育方法的心理学基础
二、音乐教育的概括法
三、音乐教育的语言传递法
四、音乐教育的情感陶冶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音乐教育思想体系透视与评价
第一节
同时代音乐教育思想观概述
第二节
音乐教育思想体系的独特性解析
一、“全部中的自我和自我的全部”———音乐教育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二、尊重规律,以人为本———音乐教育思想的基本准则
三、意识形态教育与审美教育的融合———音乐教育思想的功能属性
四、“三根支柱”学说———音乐教育思想的内容基石
五、社会文化学视域下的内容构建———音乐教育思想的载体系统
六、音乐与生活———音乐教育思想的终极指向
第三节
音乐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一、为政治服务的功能属性制约了音乐作品艺术性水平的彰显
二、坚持现实主义的唯一性制约了音乐风格的多样化发展
三、本土化学科基础制约了音乐教育思想的广阔性
四、一元化大纲统领制约了音乐教学的内容和路径扩展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语
俄文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