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

免疫

作者:[美] 尤拉·比斯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年:2016年8月

ISBN:9787549581962

所属分类:科普读物

书刊介绍

《免疫》内容简介

本书由三十篇文笔优雅、思想深入的文章构成,讨论了众所关注的“免疫”及“接种”等问题。
本书作者尤拉·比斯新为人母时,这个全新角色使得她陷入了妈妈们常有的一种焦虑当中:对政府和医疗机构无法完全信任,担心孩子呼吸的空气、吃的食物、用的床垫、吃的药以及使用的疫苗中究竟是什么……她发觉人们实际上是无法让自己的孩子或者自己“对这个世界免疫”的,于是,她开始了一场针对“免疫”的细致的调研,而本书则是她研究内容的集结,本质上,也是与新父母们,以及社会大众的诚恳交谈——谈信任问题,谈取舍问题,谈科学的可贵,以及人们有时候的急功冒进。
比斯正视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共同忧虑,她理解这种焦虑正是面对诸多信息来源,面对人类自身的偏见、脆弱、不能相互信任,以及面对永恒的不可知与不断变化的外部世界时的一种无力反应。然后她在书中告诉我们:每一个个体其实都在一次次地面对着生命中的重要“抉择”,在我们每个人都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这个时代中,人们应当如何动用理性的力量去思考各种重要问题,如何去除偏见,如何接近真实,如何判断,如何抉择。
这本书知识渊博、旁征博引,广泛涉及到历史、文学、神话、及医学历史,视域开阔,充满了思想的力量,仿佛在科学与文学的接壤处生长。可以说,这本书讨论“免疫”,但最终讲的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和命运到底是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相互关联起来。
尤拉·比斯,执教于美国西北大学,曾以Notes from No Man’s Land一书获得了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她的文章经常发表在Believer 和Harper’s Magazine上。

作品目录

虽然众神们不停地尝试,依然难以改变他们子女的命运。
比起信心本身,这种信心所要信任的对象才更为重要。
德库拉到达英国时,就像新的疾病入侵一样,是乘船渡海而来。
群体免疫力是可以被观察到的现象,如果觉得它难以置信,那只可能是因为我们认为身体在本质上是孤立的、不与他人相关联的。
苏珊·桑塔格曾写过,“高风险人群”这个概念,“复活了那种某个群体被疾病判定为有污点的古老想法”。
我们和它们(病毒)之间难分彼此。
当我们遇到和我们信念相左的新信息时,就如斯洛维克在研究中发现的那样:我们会倾向于去怀疑新信息,而不是去自省自察我们自己的信念。
《寂静的春天》中的绵绵后劲,靠的不是书中细节的指导意义,而是此书引发恐惧的能力。
我们从未是人类。或许,我们也从未现代化过。
当“接种”最初被用于形容种痘时,它比喻的是疾病的移植,这比喻将以接受者的身体为根本,生发出累累果实。
我们的身体和诸多病毒是针锋相对的两股智能之力,它们被锁定在无法离场的棋局中,不败不休。
抗生素和疫苗,它们都像是穿越时间的旅行。
本意是治疗的行为,有时却会导致伤害,科学并不一定全都是向前进的。
我们意识中对毒性的理解认识,和我们以前对污秽的理解认识在方式上有某种程度的类似。
如果你想要理解任何时代风潮,或者任何文化时刻,只要看看这个时代的吸血鬼文化就够了。
如果接种这一行为能被当成战争手段,那么它同样也能成为爱的作为。
恐惧水俣病的余波
我们当中竟然有这么多人宁愿相信,全世界整个医疗系统的研究人员、卫生官员以及医生都会愿意为了钱财私利去伤害儿童一一这才是资本主义真正从我们身上掠走的东西。
保持怀疑态度是我们身为父母的职责。
接种疫苗的时间和剂量是否真的存在一个不过不失的中间地带?
太多了,太快了,这是反疫苗运动的口号之一,但这句口号,也可以被用来评论我们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
危险的确存在,但就像雷切尔·卡森所说的,危险也是“处在绝妙平衡中的自然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的身体不是独立的。我们身体的健康从来都依赖于其他人所做的选择。
如果我们对身体是脆弱的这一观点的认同能污染我们的政治取向,那么我们在政治上的无力感也预言了我们将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生活在一个处处都有无形威胁的世界,那么,我们会夸大免疫系统的重要性,扭曲它的功能。
癌症恐惧症让我们恐惧环境的污染,而现在,我们恐惧人群的污染,那是对艾滋病焦虑的终极暗示。
德库拉是一种未知,就如他是一种疾病。斯托克在小说中问我们该“怎样确认我们所知道的一切”。
定义某种疾病算不算是瘟疫,并不单纯看它造成的死亡人数。如果要把某种疾病称为瘟疫,它必须令人畏惧胆寒。
我们越是觉得脆弱,我们的思想就变得越狭隘。
在身体的花圃中,当我们内视时,看见的不是自我,而是其他生命。
参考资料
致谢
中英译词对照表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