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76:歲月滄桑

1949-1976:歲月滄桑

作者:钱理群

出版社: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7

评分:9.5

ISBN:9789629373245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錢理群

當代著名學者,被譽為80年代以来中國内地最具影力的人文學者之一。1939年生,21歲時被分派至邊速地區贵州中等專業學校教書。文革後考入北大中文系文學專業讀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二十多年,於北大任教時因其獨立自由的思想與言論,一度被禁止作全校公開演講。他以研究鲁迅、周作人等五四時期的现代文學而著稱,其對20世纪中國知識分子歷史與精神的審查,深得海内外的重视。2002年北大退休後關注語文教育,同時從事现代民間思想史研究,被認為是代中國批判知識分子的標誌性人物。

作品目录

一、1949–1980——沉从文在被强迫遗忘中坚守
二、1949——废名“上书”
三、1951——陶行知的命运
四、1951–1970——赵树理建国后的处境、心境与命运
五、1952——对“卢作孚自杀”事件的一种分析
六、1952–1969——读王瑶“检讨书”
七、1953–1974——两位同龄人梁漱溟与毛泽东的关系的历史考察
八、1954–1980——从开端到结局:胡风事件背后的左翼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上)
九、1954–1980——从开端到结局:胡风事件背后的左翼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下)
十、1955–1979——读《杜高档案》
十一、1956–1983——读《束星北档案》
十二、1956–1960——顾准的思考(上)
十三、1957–1959——郭小川的命运起伏
十四、1958–1976——一个知识分子的死与生:读邵燕祥《沉船》、《人生败笔》、《找灵魂》、《〈找灵魂〉补遗》、《一个戴灰帽子的人》
十五、1958–1962;1967–1970——告密者是怎样养成的:读冯亦代《悔余日录》、《徐铸成自述:运动档案汇编》
十六、1964–1976——大批判小组与大批判文体
十七、1969–1974——顾准的思考(下)
後記
香港版後記
· · · · · ·

作者简介

錢理群

當代著名學者,被譽為80年代以来中國内地最具影力的人文學者之一。1939年生,21歲時被分派至邊速地區贵州中等專業學校教書。文革後考入北大中文系文學專業讀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二十多年,於北大任教時因其獨立自由的思想與言論,一度被禁止作全校公開演講。他以研究鲁迅、周作人等五四時期的现代文學而著稱,其對20世纪中國知識分子歷史與精神的審查,深得海内外的重视。2002年北大退休後關注語文教育,同時從事现代民間思想史研究,被認為是代中國批判知識分子的標誌性人物。

精彩摘录

打击要适可而止,不能走太远,走太远,就要发生问题。我們已經對資産階级打了ー下,現在可以在新的基礎上和他們講团结了。並於5月2日发出通知,宣布「五反」运动胜利结束。这大概就是5月1日毛泽東在天安城楼上对民盟主席张澜表示:「作孚先生是一位人オ,真可惜啊」的政治背景:用薄一波的説法,毛澤東又要让資本家重新靠拢我们了。

——引自章节:五、1952——对“卢作孚自杀”事件的一种分析


而我们最应该吸取的历史教训,则是当我们把革命浪漫主义化,英雄主义化,完美主义化,道德主义化;当我们把革命的彼岸目标此岸化,追求“纯粹”与“彻底”,要在地上建立天堂;当我们把革命的动力,革命的领导者神化、宗教化;当我们把革命的伦理绝对化,唯一化,把个性、独立、自由、人的尊严都视为革命的对立物;当我们把革命看作是二元对立的,非此即彼,非革命即反革命,消灭异己的暴力运动,那么,我们就是在走向另一个极端。这就是邵燕祥在反思里所说,“对于天堂的理想,也可以把人们驱赶到地狱里”。

——引自章节:邵燕祥:一个知识分子的死与生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