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画人文肖像》是作家兼画家罗雪村的纪传体随笔文集。作者以点带面,选取人物富有表现力的一个或几个特点粗线条式地勾勒出了与祖国共历沧桑变幻的72位作家、诗人、科学家、漫画家、剧作家、语言文字家、文艺评论家、电影艺术家、编辑出版家及报人等人的真性情和真信仰,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作者饱含人文关怀的笔法和人物所表现出的人文情怀,与作者所画的简笔小像相互烘托,陶情逸志,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心绪随着他的讲述而共鸣。
★他不喜欢画无病呻吟的风花雪夜,喜欢画秀雅敦厚的人生风景。
★他的画是那么有人情味儿,藏着那么多故事。
★他骤然发现文学和绘画之间是互不交融的,或许文学的感悟给予了他绘画的力量吧。
★这么多年,他孜孜不倦地做着一件事儿,那就是心仪文学而尊敬作家继而神往他们的生活旅迹,于是便有了作家肖像系列的速写作品,也便有了这本《我画文人肖像》。
“副刊文丛”总序
李辉
设想编一套“副刊文丛”的念头由来已久。
中文报纸副刊历史可谓悠久,迄今已有百年行程。副刊为中文报纸的一大特色。自近代中国报纸诞生之后,几乎所有报纸都有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副刊。在出版业尚不发达之际,精彩纷呈的副刊版面,几乎成为作者与读者之间*为便利的交流平台。百年间,副刊上发表过多少重要作品,培养过多少作家,若要认真统计,颇为不易。
“五四新文学”兴起,报纸副刊一时间成为重要作家与重要作品率先亮相的舞台,从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郭沫若的诗歌《女神》,到巴金的小说《家》等均是在北京、上海的报纸副刊上发表,从而产生广泛影响的。随着各类出版社雨后春笋般出现,杂志、书籍与报纸副刊渐次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不同区域或大小城市,都有不同类型的报纸副刊,因而形成不同层面的读者群,在与读者建立直接和广泛的联系方面,多年来报纸副刊一直占据优势。近些年,随着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崛起,报纸副刊的优势以及影响力开始减弱,长期以来副刊作为阵地培养作家的方式,也随之隐退,风光不再。
尽管如此,就报纸而言,副刊依旧具有稳定性,所刊文章更注重深度而非时效性。在电台、电视、网络、微信等新闻爆炸性滚动播出的当下,报纸的所谓新闻效应早已滞后,无法与昔日同日而语。在我看来,唯有副刊之类的版面,侧重于独家深度文章,侧重于作者不同角度的发现,才能与其他媒体相抗衡。或者说,只有副刊版面发表的不太注重新闻时效的文章,才足以让读者静下心,选择合适时间品茗细读,与之达到心领神会的交融。这或许才是一份报纸在新闻之外能够带给读者的*阅读体验。
1982年自复旦大学毕业,我进入报社,先是编辑《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后是编辑《人民日报》副刊《大地》,长达三十四年的光阴,几乎都是在编辑副刊。除了编辑副刊,我还在《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南方周末》等的副刊上,开设了多年个人专栏。副刊与我,可谓不离不弃。编辑副刊三十余年,有幸与不少前辈文人交往,而他们中间的不少人,都曾编辑过副刊,如夏衍、沈从文、萧乾、刘北汜、吴祖光、郁风、柯灵、黄裳、袁鹰、姜德明等。在不同时期的这些前辈编辑那里,我感受着百年之间中国报纸副刊的斑斓景象与编辑情怀。
行将退休,编辑一套“副刊文丛”的想法愈加强烈。尽管面临互联网等新媒体方式的挑战,不少报纸副刊如今仍以其稳定性、原创性、丰富性等特点,坚守着文化品位和文化传承。一大批副刊编辑,不急不躁,沉着坚韧,以各自的才华和眼光,既编辑好不同精品专栏,又笔耕不辍,佳作迭出。鉴于此,我觉得有必要将中国各地报纸副刊的作品,以不同编辑方式予以整合,集中呈现,使纸媒副刊作品,在与新媒体的博弈中,以出版物的形式,留存历史,留存文化。这样,便于日后人们可以借这套丛书,领略中文报纸副刊(包括海外)曾经拥有过的丰富景象。
“副刊文丛”设想以两种类型出版,每年大约出版二十种。
**类:精品栏目荟萃。约请各地中文报纸副刊,挑选精品专栏若干编选,涵盖文化、人物、历史、美术、收藏等领域。
第二类:个人作品精选。副刊编辑、在副刊开设个人专栏的作者,人才济济,各有专长,可从中挑选若干,编辑个人作品集。
初步计划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编选,然后,再往前延伸,直到“五四新文学”时期。如能坚持多年,相信能大致呈现中国报纸副刊的重要成果。
将这一想法与大象出版社社长王刘纯兄沟通,得到王兄的大力支持。如此大规模的一套“副刊文丛”,只有得到大象出版社各位同人的鼎力相助,构想才有一个落地的坚实平台。与大象出版社合作二十年,友情笃深,感谢历届社长和编辑们对我的支持,一直感觉自己仿佛早已是他们中间的一员。
在开始编选“副刊文丛”过程中,得到不少前辈与友人的支持。感谢王刘纯兄应允与我一起担任丛书主编,感谢袁鹰、姜德明两位副刊前辈同意出任“副刊文丛”的顾问,感谢姜德明先生为我编选的《副刊面面观》一书写序……
特别感谢所有来自海内外参与这套丛书的作者与朋友,没有你们的大力支持,构想不可能落地。
期待“副刊文丛”能够得到副刊编辑和读者的认可。期待更多朋友参与其中。期待“副刊文丛”能够坚持下去,真正成为一套文化积累的丛书,延续中文报纸副刊的历史脉络。
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吧!
2016年7月10日,写于北京酷热中
漫画是骂人的!
方成年轻时说话啥样不知道,老了就是这样口无遮拦:“ 别人看什么顺眼画什么,我是看什么不顺眼画什么。” “ 我就画骂人的。” 此话话糙理不糙,何况这年头,谁不是说好听的。
可说归说,你看那些利己小人、贪官孬官,在他笔下无不可憎又可笑。他的笔从不带脏字,而且每根线条、每个造型,都极富韵味与机趣。画《武大郎开店》,缘起他一段被压抑的经历,自古至今像武大郎这样的人从未绝迹。他把笔锋戳向那些唯我独尊、以权压人、嫉贤妒能的人,而幽默文雅的笔调又让人会心一笑。所以,看他的漫画,心里不舒服的少。
生活中的老方,一个字:逗。一次,我请他写自己的闲章,他立马答应:“ 行,我一写出来,准逗!” 然后又来一句:“ 我写好喽,到时一敲锣——‘ 哐哐’ 一响,你就来拿。” 嘿,他拿我的姓抖了个包袱。有一次上门,见他正在吃花生,我便打趣道:“ 您牙口真好! ” 他回了句:“ 反正牙也不是我的。” 老方八十几时,还骑自行车呢。一次路遇,见他拄根拐棍儿,不由得好奇,他便自嘲道:“ 我不拄棍儿,他们不把我当老头儿……哈哈哈! ”
但了解老方身世的人都知道,他也曾饱经生活与政治磨难。正因他天性乐观,所以,他骂人也好,逗人也罢,皆怀善意,自然于人于世于己有益。怪不得他长寿,活到望百之年,还能写能画。这不,他儿子发来微信,上有老方新作《大肚弥勒佛》,旁有打油诗:“ 人生本来事就多,鸡毛蒜皮一大箩;谁有弥勒胸襟阔,笑看平地起风波。”落款:2014 年12 月9 日九七叟方成画并题。
罗雪村,北京人。生于1955年的冬天。文革失学,下乡务农三年。先后在北京幻灯制片厂、世界知识出版社、人民日报社任美术编辑、文学编辑。高级编辑、记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诗话集。书分《前集》60卷,《后集》40卷。《前集》于绍兴十八年(1148)完成初稿并撰自序。至宋孝宗乾道初再加搜辑,编成《后集》
独自闲行 本书特色《独自闲行》是作者傅光明近年来*新散文结集,有对明清小说“水浒”“三国”“西游”“红楼” “金瓶梅”“儒林”“聊斋”等的人性解读,有对鲁迅、老...
2012报告文学 本书特色 何建明的《国家》可能会让你激动,陈启文的《北京风暴》则会让你反思,钟法权的《陈独秀江津晚歌》荒萍的《铁骨书生——忆外公陆定一》卜谷的...
裸睡的民工-2012年卷 内容简介 李明亮的诗歌以真实的细节和情感,为时代做了可贵的记录。白描的手法,直抒胸臆的表达,这些来自生活沃土的诗花,有其野性的美和保持...
脱掉高跟鞋-我在新西兰打工旅行实现66个梦 本书特色 nimo就是那条勇往直前的小鱼,我就是nimo。从河南的农村杀到北京,一呆就是十一年:读书四年,失...
尼采诗选 本书特色 尼采是一位在全世界起过广泛影响的德国哲学家和诗人。各国著名文豪如托玛斯·曼、里尔克、海塞、肖伯纳、叶芝、纪德、马尔罗、斯特林堡、奥尼尔、芥川...
光辉岁月-我们的新中国记忆 目录 序奔向光明清华拂晓经济**役治沟龙须扫除文盲人大肇基农奴翻身溥仪新生英雄时代大寨传奇筑路坦赞告别饥馑肥西包产宝山锻钢作别票证沪...
伦敦的书店(笔记本) 本书特色 笔记书《伦敦的书店》为同名图书配套笔记书,同款设计,同样精美,小巧称手。"从法兰克福书展开始,经伦敦、巴黎返回北京,隔数日,再往...
汉诗养德:插图本 本书特色 一本养德书,一片赤子情。一颗丹心献,一腔碧血倾。大写一个人,天地一碑耸。无愧一腔血,不憾一苍生。——编者汉诗养德:插图本 内容简介 ...
加西亚·洛尔迦(1898-1936),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西班牙诗人。他的诗同民谣结合,创造出全新的诗体:节奏优美,想象丰富,易于吟唱,显示了超凡的诗艺。
扑朔如雪的翅膀 本书特色 《扑朔如雪的翅膀》收录了王小妮从1985-2012年近30年的诗歌精选。她的诗歌审慎、隐秘,关注细节,反转内心,这不仅仅是...
蒙田随笔 本书特色 《蒙田随笔》是“欧洲随笔的鼻祖”,因其渊博与洞见备受尼采、孟德斯鸠等推崇。在蒙田的作品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无所不谈,并旁征博引了...
美.真善的感悟-中外名家经典随笔-泰戈尔随笔精选 本书特色 《美,真善的感悟》是“中外名家经典随笔”系列丛书之一,收录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泰戈尔的经...
愿在美好思想前停留-名家散文经典精装插图版 本书特色 《愿在美好思想前停留》是一本爱默生经典散文随笔的全集。全书完整收录了《自助》《灵感》《爱》《友谊》《命运》...
《不争论的智慧》内容简介:本书为知名作家、文学泰斗王蒙先生的经典散文新作,收录了其在不同时期创作的六十余篇代表作品,包含怀
李宗吾文集 目录 厚黑学自序 一、绪论 二、厚黑学论三、厚黑经 四、厚黑传习录五、结论 附:古文体之《厚黑学》我对于圣人之怀疑自序 我对于圣人之怀疑厚黑丛话自序...
听风阁札记 本书特色 本书为作者近十余年间札记、随笔和书评等文字的汇集。旨在铭记母亲春晖之恩和人子思念之情,回忆小学和中学老师的亲切往事,追怀青春年华,追记研究...
北岛诗精编 本书特色 收录了中国当代诗人北岛的诗歌百余篇,包括《日子》《港口的梦》等。他的文字凝练而细腻,富于想象而讲究韵律,无论是温婉抑或豪情,精致抑或粗犷,...
石川啄木诗歌集 本书特色 《石川啄木诗歌集》收录了石川啄木的四部小集子。《一握砂》包含551首短歌,《可悲的玩具》包含194首短歌,这两部歌集诚恳地记录了诗人在...
《周氏兄弟与日本》内容简介:在20世纪初世界历史和东亚格局急剧变动的背景下,现代中国最优秀的“兄弟作家”——鲁迅和周作人,与日本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他们兄弟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