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革命

为什么要革命

作者:丁晓山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年:2017-01-01

评分:5分

ISBN:9787503478451

所属分类:历史文化

书刊介绍

为什么要革命 内容简介

《为什么要革命》中,六位不同身份、背景和经历的风云人物参加革命之历程,代表性地诠释了“为什么要革命”这一中国革命史的主轴。《为什么要革命》既饱含时代特点,又富有中国特色。

为什么要革命 本书特色

《为什么要革命》分为正文和附录两个部分,正文分为六个章节,从六位不同身份、背景和经历的风云人物为什么参加革命之历程,诠释了“为什么要革命”这一看似古老的命题,从而肯定了先辈们为了救中国而做出的种种努力与探索的积极意义。本书语言流畅,故事通俗易懂。

为什么要革命 目录

写在前面
正编
一、公益人物、知名律师为什么要革命——以施洋为样本
二、“富二代”、留学生为什么要革命——以彭湃为样本
三、都当军长了为什么要革命——以贺龙为样本
四、“自由撰稿人”为什么要革命——以柔石为样本
五,富家子弟、清华教授为什么要革命——以闻一多为样本
六、农民为什么要革命——以陈先瑞为样本
附编
一、中央苏区的对外贸易局
二、“西安事变”的经济意义
三、八路军、新四军改编、开拔时期的经济问题
四、“边币”的故事
五、那时的“货币战争”
六、“皖南事变”后的陕甘宁边区
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共在财经工作方面的一个考虑
八、中原突围前后的经济困境
九、也说“打土豪”、“分田地”
十、“吃糖咽菜”与“缺衣少药”
后记

为什么要革命 节选

《为什么要革命》:施洋3岁时,过继给无子的伯父,但他并未由此过上有双重母爱(生母和伯母)的幸福生活,相反,他的童年生活非常不幸。生父为生活所迫外出谋生,施洋从小就跟着留守在家的伯母、生母、婶母上山砍柴,种瓜种菜,小小年龄,就要学着生火做饭,卖菜卖果。9岁时,才得以跟着父亲读了些《四书》、《五经》。10岁时,父亲染病返乡,不但不能挣钱养家,还要额外支出些钱看病买药,这一年祖父、祖母、伯父等相继弃世,施洋的家中,更趋贫困。施洋的生父毕竟是读书人,又多年在外闯荡,知道家中欲翻身,儿子必须读书。于是倾其所有,将施洋送到距家十里外的一处私塾。可怜施洋年已11岁,才算正式入学。他非常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十分刻苦。每日鸡鸣即起,走十几里山路上学。这一路上人烟稀少,荆棘遍地,坟墓时现。白天都见不到几个人,何况有时学晚了还要走夜路。私塾的教师多次和施洋说可以晚点来,但施洋向学心切,从不迟到。有时起晚了,会忍不住急得哭起来,饭也不吃,跑去上学。学了一天,回家路上,还要拾薪砍柴,背回家中。施洋,就是这样一个好学、懂事的贫苦农村孩子。施洋读书之刻苦,在当地已传为佳话。据传当年施洋家穷得已点不起油灯,晚上只得跑到村里一座叫隆兴观的道观中读书。冬天朔风怒号,寒气逼人,施洋冻得不行,便想了一个法子:削了一根又光又滑的圆木棍放在脚下,边读书边来回搓动木棍取暖。这真是可以和悬梁刺股等传说一同载入励志故事。到了施洋14岁时,家中更加穷困。已到了“饔飨莫给,日不举火”的悲惨地步。施洋一边读书,一边要帮助家中汲水灌田,排水砍柴。一边要侍奉二位伯母(伯父有一妻一妾)并照顾伯母所生两位妹妹,还要照料生病的父亲和自己的生母。这样的读耕生活,他一直过到17岁。也就是说,一直到17岁,施洋都未出过县境,性格上也是“寡言笑”,都说他是个木讷之人。又有谁能想到,这个贫穷的农村青年,数年后会成为一个口若悬河的知名律师呢?施洋18岁时完婚,岳家家境要略好一些,夫人郭氏也颇贤良,在岳家和夫人的资助下,施洋终于走出大山,考入郧阳府立农业学堂,学习蚕科。听起来像个新式学校,实际上当时科举未废,这所学校校风并不好,学生大多是来混文凭的。想象一下如今考不上大学的学生上的一些学校,对这所学校的情形即可思过半也。施洋却是这所学校的一个“特别学生”,只念过点四书五经,从未接触过近代科学的施洋,只是初入学的**学期成绩中等,此后每次考试均列*优。1910年毕业时,名列“*优等**”,也就是全校**名。施洋在校几年,不仅学业大有长进,为人处世也变化颇大。他不忍心也不甘于花老婆的钱,每逢假期,就奔走于郧阳乡间做些小买卖。据称“每当假期,辄未在家中安居一日,跋涉四方,手足胼胝,形容憔悴。”施洋祖上是做过商人的,他血液中虽有此遗传基因,但运气欠佳,从未发财,只能是挣点蝇头小利,聊胜于无。但从中锻炼了为人处世的才干,倒是一笔实实在在的收获。施洋毕业后,在郧阳待了一段时间,恰逢辛亥革命爆发,改朝换代,社会动荡。他待在郧阳没有机会,又没有钱,只得返回家乡。……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