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钱学森

少年钱学森

作者:魏丛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17-01-01

评分:5分

ISBN:9787551102124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

书刊介绍

少年钱学森 内容简介

《少年钱学森》生动地记述了科学家钱学森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他从少年时代起,就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后到美国留学,学习研究空气动力学,与老师一起提出了“卡门-钱公式”,并创立了工程控制论。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要求回国参加建设。他曾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技术领导职务,参加近程、中程、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领导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曾获“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和“两弹一星”奖章,被举为人民科学家。

少年钱学森 本书特色

魏丛著的《少年钱学森》前半部分讲述了钱学森贤淑的母亲章兰及其父亲钱均夫所给予钱学森良好的家底教育;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附小附中所给予钱学森良好的学校教育,作品的后半部分描写了钱学森自幼刻苦读书立志报效祖国的动人故事。作品文字流畅,故事生动。该作品的出版,对当代父母怎样教育子女具有典范作用;对于学校教育,也颇具启迪作用;对于青春年少一代树立远大理想也具有榜样作用。

少年钱学森 目录

**章 在父母的关爱下幸福成长
1.风云变幻时代的宠儿
2.为新生儿命名的故事
3.父亲创办的“劝学堂”
4.“小文生巾”的故事
5.“克勤克俭”的匾额
6.妈妈教幼子吟诗作画
7.中秋月夜,桂花飘香
8.白雪、柿树和小鸟
9.荷花、蜻蜓和男童
10.母亲的善行和美德
第二章 浸润在知识的沃土中
1.“学习知识,贡献社会”
2.掷飞镖的故事
3.向往太空
4.“我家来了个英妹妹!”
5.雪人兄妹
6.到天坛放风筝
7.与英妹妹同唱《燕双飞》
8.畅游故宫“天堂”
9.拜师林砺儒,学习伦理学
10.北师大附中的青春年华
第三章 人生的**次选择
1.他选择了火车制造专业
2.大学生涯
3.回到西子湖边
4.雷峰塔的传说故事
5.《白蛇传》的传说故事
6.西湖民间故事多
7.拜谒“岳王庙”
8.进入哲学世界
9.梅花岭之行
10.美哉,西子湖!壮哉,杭州!
11.征服宇宙的壮志豪情
第四章 人生的第二次选择
1.考取了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
2.中国古老的飞行史话是美妙的
3.作为炎黄子孙,他感到自豪
4.“西方取经,不辱使命”
5.站在《清明上河图》前
6.蒋百里谈爱因斯坦
7.聆听“杀人岛”的故事
8.读屈原的《天问》
9.钱氏先祖的“训诫”
10.别了,故乡!别了,祖国!
11.他们忆起了那屈辱的一幕
附录 钱学森生平事迹

少年钱学森 节选

《少年钱学森》:“兰娟,你为何事笑啊?”钱均夫轻轻拍着怀中已然熟睡的儿子,扭过头来询问妻子。“均夫,别忘记给孩子取名字呢!”章兰娟笑呵呵地提醒着丈夫。“兰娟,为咱的儿子命名,由咱二人共同切磋才是啊!”章兰娟顺从地点了点头。只见钱均夫俯身把小宝宝放进床边的摇篮,那样子就像安放举世罕见的奇珍异宝。他转身坐在床边,对妻子说道,“兰娟,给咱们的儿子取名字,咱二人可要仔仔细细地斟酌啊!”正如钱均夫所言,为新生儿命名,确实需要仔细斟酌。钱氏家族家学渊源,历史悠久,在《百家姓》中,**句便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当年的“百家姓”赵氏名列**,是因为《百家姓》这《少年钱学森》成于北宋,当时的皇帝姓赵。所以赵氏名列**。钱氏却紧随皇氏排名第二。在我国各地流传的风土谣谚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出自宋朝诗人范成大撰写的地方志《吴郡志》,描述的就是苏州与杭州的美景能与天堂媲美。其实,在宋一统江山之前,唐朝灭亡之后,天下大乱,各地藩镇拥兵自重,前后不到100年,就有5个朝代更替,附属小国多如繁星,史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期间,九州各地常年征战,徭赋不断,暴君酷吏不胜枚举,百姓苦不堪言,就连名都长安与洛阳也难逃战火,悉数被毁。北宋大家欧阳修在撰写《新五代史》时,常以“呜呼”来作开头,以表达他的惋惜与愤慨之情。在这么混乱漆黑的时代,美丽的江南水乡却在绵延战火的夹隙中生息发展,全靠人称“一剑霜寒十四州”的吴越国创建者武肃王钱谬的文治武功。钱谬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重视农业与茶业,兴修水利,发展贸易,在他以及他世袭子孙的统治下,人民安居乐业,领地富庶发达,尤其是杭州,超越了众多的名都重镇,一跃成为全国经济和文化繁荣荟萃之地。后来,宋太祖赵匡胤以武力消灭了后周、南平、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建立了北宋,唯有江南的吴越国没有被灭亡。面对赵匡胤,当时的吴越国王钱弘(钱缪之孙)为了生灵不致涂炭,尊承武肃王钱谬的遗训——“子孙善事中国,勿以易姓废事大之礼。”意思就是说:子子孙孙要坚持吴越是中原王朝的藩属国,不能因为中原王朝更替而改变。为此,钱弘选择了取消自己的王位,将州郡兵卒全部献纳给宋代宫廷,由此宋太祖便和平统一了中国。为了纪念钱氏国王的深明大义,维护国家统一,钱姓便被北宋修写的《百家姓》,排名为第二位。千年来,钱家开枝散叶,子孙众多,钱谬有30多个儿子,国内有迹可循的钱氏宗脉有100多支。就连海外许多图书馆也存有钱氏分支的宗谱。武肃王钱谬不仅给子民留下了富庶的江南,还留下了众多出色的子子孙孙,但他生平留下的*宝贵的却是精神遗产,有《钱氏家训》《武肃王遗训》《武肃王十训》等,内容涉及自我德行修养、家庭社会关系等方方面面,时至今日,仍旧影响着钱氏数以百万计的后人。钱家的后人约定,从钱谬的第30代孙开始,启用家谱要用“继、承、家、学、永、守、箴、规”这8个字来为孩子取名字。钱均夫是第32代世孙,所以,以“家”字取名,他的本名原称钱家治。从周代开始,文人墨客或者有身份、地位的人都会取一个字号来作为自己名字的补充,或解释,或延伸,均夫便是钱家治的字号。绝大多数人都以“名”在社会上传朋,而钱均夫则以“字号”扬名于世,所以,人们都称他为钱均夫。……

少年钱学森 作者简介

魏丛,生于1984年。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共党员,现在河北广播电视台从事采编工作。2009年出版传记文学《邓稼先》;2014年,采编作品《春草还从旧处生——与他的作家朋友贾大山》获中国广播影视节目大奖提名、河北广播影视节目奖一等奖。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