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追求幸福生活,然而幸福难以捉摸。叔本华的《人生智慧箴言》深入探讨了幸福生活的艺术,指出人生面对两大敌人,一是窘困制造的痛苦,二是富足产生的无聊:“既无痛苦,也不觉无聊,本质上就实现了人世的幸福。”他认为,对于幸福人生,*重要的是人之所是,尤其是健康;其次是人之所有;*后才是人的形象。他用散文诗般语言阐述了五十三条忠告与格言,分别涉及人生总则、如何律己、如何待人、如何应对世道与命运。他还讨论了年龄对人生境界的影响,分析了人生四季的特点。对于追求幸福人生,本书堪称青年的药,中年的酒,老年的茶。
人人追求幸福生活,然而幸福难以捉摸。叔本华的《人生智慧箴言》深入探讨了幸福生活的艺术,指出人生面对两大敌人,一是窘困制造的痛苦,二是富足产生的无聊:“既无痛苦,也不觉无聊,本质上就实现了人世的幸福。”他认为,对于幸福人生,*重要的是人之所是,尤其是健康;其次是人之所有;*后才是人的形象。他用散文诗般语言阐述了五十三条忠告与格言,分别涉及人生总则、如何律己、如何待人、如何应对世道与命运。他还讨论了年龄对人生境界的影响,分析了人生四季的特点。对于追求幸福人生,本书堪称青年的药,中年的酒,老年的茶。
读者精彩评论
《人生智慧箴言》有六个好
作者好:叔本华是唯意志论哲学创始者,德国著名哲学家,对人生有深刻认识;
译者好:李连江教授的译文准确流畅、优美典雅,就像叔本华在讲中文;
主题好:讨论幸福生活;
内容好:叔本华阅历丰富、思想深邃、见解精到;
设计好:封面端庄大方、沉稳内敛,有风范。
版式好:疏朗有致、清新悦目。
——网友:铅笔
本书应当放在床头,每次睡觉前心平气和地阅读几个段落,常读常新;2.*有启发者:人生的关键不是寻找快乐,而是寻求无痛苦。据此,行为处事的根本原则将被改变。
——网友:饿师兄
有个关于翻译的神评论:不比较,无伤害。趁寒假有空,我翻了翻叔本华《人生智慧箴言》的三个译本,觉得比较阅读是精明购书的好办法。如果把叔本华的原作比作优质大米,韦启昌的译本(《人生的智慧》)像高粱米,粗糙难咽,但大体干净,基本保存了营养。让我遗憾的是一些令人生疑的译法,比如:“饥饿才是*好的调味品”(原文的意思是:饥饿是*好的厨师。调味品“sauce”是英文译本的用词),还有“他们也就是德语里的Philistine——‘菲利斯坦人’”(Philistine是英语词,德语原文是Philister,然而韦先生声明是译自德文)。2016年出版的韦政希、陈利红译本,书名也是《人生的智慧》,读起来十分怪异。这个译本保全了叔本华部分稻米,译文有时还相当古奥,但同时掺杂着许多米糠、砂砾,甚至蟑螂。译文错误百出,准确度远远不及韦启昌译本。此外还有神翻译,诸如“颜回之乐”,“赛不过一个诸葛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商务这个新译本,讲述的道理与韦启昌译本基本相同,但没有反复读也看不懂的句子,更胜在文字地道优雅,十分符合叔本华“哲学诗人”的名声。
——网友:百瑞
一个人的心力,一成不变地决定了他获得高级享受的能力。*、*丰富、*持久的享受是精神享受。下列优点,任何品阶与财富都无法替代:其一,全身健康,身体组织舒适有序,因而性情安详开朗;其二,理智清晰活跃,敏锐正确;其三,意志既节制又温柔,因而有良知。
——网友:smile
箴言很有用,哲学不艰深,翻译很精彩。
——网友 于无声处听惊雷
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1860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学者,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译者简介李连江,河北省沧县人,1963年11月生,分别于1982年7月和1987年6月在南开大学哲学系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6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辽宁省抚顺石油学院(1982-1985),南开大学哲学系(1987-1990),香港浸会大学(1996-2006),香港中文大学(2006年迄今)。兼职包括华东政法大学东方学者(2013-2016),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兼职教授(2016年起),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座教授(2016-2019)。研究兴趣是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公民政治参与、政治信任。专著有与欧博文(Kevin O’Brien) 教授合著的 Rightful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论文主要发表在下列学术期刊中:Asian Survey, China Information, China Journal, China Quarterly, Comparative Politic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Modern China, Political Behavior,《二十一世纪》。译著有车铭洲编《西方现代语言哲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邓斯《洛克》(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0);包澹宁《笔杆里出民主》(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95。
妙语联珠-中国古代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哲学是以命题的形式呈现的,汉语特有的一词多义使中国哲学的表达充满诗意,不是歧义丛生、晦涩难懂,而是言简意赅,妙趣横生,令人...
哲学研究 内容简介 《哲学研究》**部分完成于1945年。第二部分写于1946年至1949年间。如果维特根斯坦亲自出版他的著作,他会对**部分*后大约三十页的内...
和:审美理想之维 内容简介 《吕氏春秋》论“和”的产生,主要从音乐起源的角度去谈的。其《大乐》篇谈音乐产生时说:“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
《早期希腊哲学》(英文版):“剑桥哲学研究指针”是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20世纪90年代刊行的一套学术参考书,如原书编者所说的:“
《中庸》的时间解释学 内容简介 《的时间解释学》内容简介:“渊渊其渊”,在作者的倾听中,这三重的深渊冲刷了子思子的天命观,冲击了儒学德位一致的期许,也冲淡了文本...
黄宗羲年谱 内容简介 黄宗羲年谱,原名黄梨洲先生年谱,清黄炳垕撰。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不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一六一○),卒于清康熙...
心经新诠 本书特色 “五四”以来,极端唯物论和文化西化论的盛行,摧毁了国人固有的家国意识、宗教意识和人文传统,华夏成为一个文化流浪的民族。何新的《新诠》源于中华...
庄子是个哲学家,庄子的哲学很显然地就是他给自己的生活提供的理由,就是他所塑造的一种心情。这个其学无所不窥的天下第一才子为
经术与性理-北宋儒学转型考论 内容简介 北宋是中国古典学术史(尤其是儒学史)上*重要的发展阶段之一,历来就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清人章学诚曾说:“儒术至宋而盛,...
从前有座山 山上有座庙 本书特色 延参法师通过讲述一系列生动活泼、意趣盎然的禅理故事,解读生死、剖析名利、慎察处世、参悟苦乐与阐释幸福,以灵动的感悟将禅的智慧融...
道法自然-道教与生态 本书特色 周冶编著的《道法自然:道教与生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与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从生态方面对中华道文化予以介绍与阐述,并在达到...
近现代居士佛学研究 内容简介 二、国内政治对传统佛教的中击在中国佛教受到国际社会挤压的时候,国内的统治阶级也没行对佛家采取宽容的政策。佛教也受到了来自国内的政治...
荀子精解-百部国学.精装版 本书特色 《荀子》是一位首先提出大一统国度的先哲著述。它立论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汇通众论之长。“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和民的舟与水关系...
药师经注释 本书特色 本书汉译有五种,依其译出时间之先后为:东晋帛尸梨密多罗(317—322)译本,刘宋慧简(457)译本(已佚),隋代达磨笈多(615)译本,...
论语 孟子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论语》、《孟子》两书的精华内容,并给予了注释和译文,以方便读者理解,还配备了与内容相关的精妙图片,图文并茂,赏心悦目。 本书是...
论有学识的无知 内容简介 库萨的尼古拉(nicholas cusanusi401—1464)生于摩塞尔的库萨地方,所以被称为库萨的尼古拉。他出生于富有的船主家庭...
《讲记(修订版)》主要收录了结征其过、征过、激发化之、决理疑以起愿、析“当处寂光,不须生灭取舍”疑、上座虚心呈自“侗瞒顸”
论语正 内容简介 《论语正》是一部石破天惊之作。我们知道《论语》记载了孔子和其弟子们的言行,但是传世的文本破碎零散,毫无条理,甚至前言不搭后语,应该是在流传过程...
经幢是唐代发展起来的以镌刻佛教经文为主的石柱建筑。在唐代,经幢所刻大多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此经是释迦牟尼佛为解救善住
悉達多的流浪,榮格的煉金術,都象徵個體化的歷程。悉達多的「苦」,榮格的「陰影」,都是讓意識覺醒的催化劑。榮格說:「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