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师选集 年谱图录选》对弘一大师的生平做了简洁全面的梳理。方便对大师思想有兴趣的研究者们对大师生平的了解。本书还收录了130幅珍贵的大师照片,对大师一生的轨迹更是生动详实的佐证。图文并茂,有很强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本书内容丰富独特、文字朴实精炼★让读者和弘一法师零距离接触,系统而深层地了解法师一路走来的过程,感受法师的宁静与超脱世俗的大智慧
1880 年 庚辰 清光绪六年 一岁10 月23 日,农历九月二十日,生于天津粮店后街陆家树胡同2 号,籍贯浙江平湖。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又号漱筒。叔同行三,系侧室王氏所生。父名世珍,字筱楼,清同治四年进士,官吏部主事,后引退持家,经营盐业和银钱业,成为津门巨富,晚年成为天津较早的银行家。李筱楼乐善好施,创办“备济社”,向贫民施舍粮食棺木,又兴办义塾让贫儿上学,在津门一带博得“李善人”的雅号。1884 年 甲申 光绪十年 五岁9 月23 日,农历八月初五,父筱楼病故,卒年七十二岁。此年,其父因病过世,李鸿章亲临李宅为之主丧。李家大办丧事,僧众行普济法事,并做了一场焰口。叔同目睹这些场面后,召小伙伴群起效仿,自命为“大和尚”。其父去世后,叔同母子受到排挤。自此从母亲王氏学习诵名诗格言。1885 年 乙酉 光绪十一年 六岁从仲兄文熙(字桐冈,号敬甫,长叔同十二岁)受启蒙教育。1886 年 丙戌 光绪十二年 七岁开始学《三字经》《百家姓》等启蒙书,后读《百孝图》《返性篇》《玉历钞传》《格言联璧》等。其母还教之以短诗。1887 年 丁亥 光绪十三年 八岁从乳母刘氏习诵《名贤集》。又从常云庄受业,读《孝经》《毛诗》等。开始攻读《文选》。叔同日诵五百,过目不忘,进步飞快,常受其师常云庄赞赏。此后又读过《唐诗》《千家诗》《四书》《古文观止》《尔雅》《说文解字》等。十三岁学篆,因常陪同大娘郭氏——李筱楼之大姨太前往无量庵,学会念诵《大悲咒》《往生咒》。家中有京戏班子唱堂会,因好奇而学习唱戏。十五岁有“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等诗句吟诵。1895 年入天津辅仁学院学习。自夏天起,开始学习算术、外语等西方教育内容,接受“新学”。1896 年 丙申 光绪二十二年 十七岁从天津名士赵幼梅学诗词,喜读唐五代作品,尤爱王维。兼习辞赋、八股。又从唐敬岩学篆隶刻石。唐静岩书钟鼎篆隶各一小册,李叔同为其刊行,并题签,署名“当湖李成蹊”。是年天津有减各书院奖赏银归洋务书院之议,叔同以为“照此情形,文章虽好,亦不足制胜”,遂请人教算术、外文。此间广交津门艺林名士,著名教育家严修,大文豪孟广慧,大书法家王吟笙,大画家陈篙洲等诸多学者、书画大家皆与其交往甚密,使之得到广泛的艺术熏陶。是年以文童身份进入天津县学,开始学习八股文。1897 年 丁酉 光绪二十三年 十八岁奉母之命,与天津卫芥园俞家茶庄的茶商之女俞氏成婚。俞氏长叔同二岁,端庄淑静。李家大办婚事,其兄从家产中拨出三十万元供叔同家用。以童生资格应天津县儒学考试,学名李文涛。同时,买德国钢琴,开始学习拜厄的《钢琴基本教材》及车尔尼的《钢琴初步教程》。1898 年 戊戌 光绪二十四年 十九岁是年清光绪采纳康梁维新主张,下诏定国是。叔同赞同康梁变法主张,慨叹:“老大中华,非变法无以自存。”相传自刻“南海康君是吾师”印以明志。是年奉母携眷迁居上海,赁居法租界卜邻里。与“沪学会”的许幻园等结识,加入“城南文社”,所作诗文为同人之冠。刊《李叔同先生印存》一书,收作品一百三十九方。1899 年 己亥 光绪二十五年 二十岁“城南文社”许幻园慕其才,让出许家城南草堂一部分,叔同全家遂迁入。是年与袁希濂、许幻园、蔡小香、张小楼结为“金兰之谊”,号称“天涯五友”,曾合影留念。1899 年春季,在许幻园盛情邀请下,携全家迁入沪南青龙桥许家城南草堂,幻园为叔同所居院落题名“李庐”。是年,叔同长子葫芦产后即夭折。1900 年 庚子 光绪二十六年 二十一岁正月,作《二十自述诗序》,为四言诗作序以自省。春,北上开封以童生身份参加了考试,考取第三名。与书画名家组织上海书画公会,任伯年、朱梦庐等皆为会员,每周出《书画报》一纸。11 月10 日,农历九月十九日,子李准生,作《老少年曲》自勉。相继刊印《李庐印谱》《李庐诗钟》,出版《诗钟汇编初集》。1901 年 辛丑 光绪二十七年 二十二岁春,曾回天津,拟赴河南探视其兄,后因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道路阻滞,未能成行,遂在津滞留两月有余,回上海。叔同此次北上留有多首诗词佳作,如《南浦月·北行留别海上同人》《轮中枕上闻歌》《到津愁不成寐》等。五月写成《辛丑北征泪墨》在上海出版,所记多为此行往返见闻和感受。九月,考入位于上海徐家汇的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特班,改名李广平。受业于蔡元培。同学中有黄炎培、邵力子等后来的著名人士。秋,曾赴河南开封参加乡试,未取。……
弘一大师,俗名李叔同(1880-1945),剃度为僧后,法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为现代中国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兴佛教南山律宗,为著名的佛教僧侣。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
丰子恺代表作.还我缘缘堂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一般指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这一阶段的文学,其间跨度有30年左右。30年在一个国家文学发...
前尘旧梦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编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
《企业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实务详解(2020年版)》内容简介:每个企业都会有不断变化的经济业务,而不同行业的企业又有各自的特殊性
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罪与罚(精装) 本书特色 陀思妥耶夫斯基著,耿济之译的《罪与罚(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精)/中译经典文库》是作者的一部深刻富于现...
《裴多菲诗选》内容简介:本书精选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百余篇诗作,除了歌颂革命的以外,也选了一些回忆儿时、讴歌爱情、赞赏自然的
鲁迅文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本书特色 他的散文文辞优美,意趣盎然,余味悠长,有着温暖的底色和温情的流露。这一切,都是几代人的阅读回忆。他的杂文,犀利、老辣、缜密、...
人造天堂 本书特色 《人造天堂》作者夏尔·波德莱尔以细腻、抒情性的语言,描述了酒、鸦片及印度大麻给吸食者所带来的种种奇妙、精致、如梦如幻的感觉。那种迷醉感恰似一...
海子诗精编 本书特色 该书是辑录作者的经典诗歌进行精心编选而成。海子的诗歌作品具有城市与乡村、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特质,其情感的纯净和丰富的想象令人惊叹;其作品的内...
安顺旧事:一种城记 内容简介 《安顺旧事--一种城记》记录有着“石城”之称的贵州安顺小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浮世人生——传统夜郎古国的淳朴民风,抗战涌入的...
海子的诗 本书特色 《海子的诗(精)》选取海子诗歌,包括短诗和长诗,诗作贯穿他的创作生涯,使读者感受诗人的气质,感悟人生的真谛。海子是一个抒情诗人,他的所有作品...
温柔的路途-散漫时光札记 本书特色 《温柔的路途》由马家辉著,是旅途书写的延续篇,收录了比较新的文章,也有若干重温与回顾,包括《路途上的铃声》《湿漉漉的风景》《...
静默有时,倾诉有时 本书特色《静默有时,倾诉有时》是黎戈**本书评、人物评论随笔,作者在书中和我们分享阅读书籍的独特体验与深刻感悟。她剖析两性关系的牵连与渗透,...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内容简介:《十七世纪英国文学》是杨周翰先生运用比较的方法,从广阔的视野和全新的角度来研究17世纪英国文学
(精)都市流浪集 本书特色 这部诗集可以说是现代城市生活的一部诗化的小词典,它包容了当今行进着和发展着的都市动人景观,它从另一个层面提供了21世纪中国社会的一个...
我钻进了金字塔 本书特色《我从战场归来》《我钻进了金字塔》《重返巴格达》是有着“新闻斗士”之称的著名新华社记者唐师曾,亲历海湾战争,于战火间出生入死,前后历时1...
杨成武兵团战事报告-大兵团 大司令 大战功华野20兵团战事全过程 本书特色 阎锡山吹嘘:“共军三个军一个月也攻不下卧虎山。”然而,杨威武部两个团只用了10个小时...
雅舍杂文-(插图典藏本) 本书特色 本书遴选《实秋杂文》《秋室杂文》以及《雅舍杂文》中的经典第章汇编而成,时间跨度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囊括了梁实秋杂文作...
鲁迅和他的周边 本书特色 研究伟大民族魂——鲁迅先生与他同时代人的诚挚之作陈独秀、萧红、胡兰成、周作人、张爱玲等与鲁迅有着怎样的渊源?在风雨如磐的历史天幕上,他...
璀璨星座—建安七子 本书特色 《建安七子》:在文学的星空下,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初唐四杰……依然静静地燃烧着火把一样的光芒。仰望是我们的视线,阅读是交流的...
郁达夫的杭州 本书特色 里外湖的荷花,已经到了凋落的初期,堤边的杨柳,影子也淡起来了。几只残蝉,刚在告人以秋至的七月里的一个下午,我又带了行李,到了杭州。郁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