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梁启超研究国学经典的心得与方法的总结之作,围绕学术界及读者所关注的重点问题,讲述了国学典籍的历史,尤其注重哲学与经学的结合,关注哲学与人生的联系,叙述简洁明了,观点明确新颖,为了解梁氏治学思想的重要著作。
本书为梁启超研究国学经典的心得与方法的总结之作,围绕学术界及读者所关注的重点问题,讲述了国学典籍的历史,尤其注重哲学与经学的结合,关注哲学与人生的联系,叙述简洁明了,观点明确新颖,为了解梁氏治学思想的重要著作。
**章辨伪及考证年代的必要书籍有假,各国所同,不只中国为然。文化发达愈久,好古的心事愈强。代远年湮,自然有许多后人伪造古书以应当时的需要。这也许是人类的通性,免不了的。不过中国人造伪的本事特别大,而且发现得特别早,无论哪门学问都有许多伪书:经学有经学的伪书,史学有史学的伪书,佛学有佛学的伪书,文学有文学的伪书,到处都可以遇见。因为有许多伪书,足令从事研究的人扰乱迷惑,许多好古深思之士往往为伪书所误。研究的基础先不稳固,往后的推论、结论更不用说了。即如研究历史,当然凭借事实考求他的原因结果。假使根本没有这回事实,考求的工夫岂非枉用?或者事实是有的,而真相则不然,考求的工夫亦属枉用。几千年来,许多学问都在模糊影响之中。不能得忠实的科学根据,固然旁的另有关系;而为伪书所误,实为*大原因。所以,要先讲辨伪及考证年代之必要。约可分三方面观察。史迹方面研究历史,*主要的对象专在史迹方面。因为书籍参杂,遂令史迹发生下列四种不良现象,很难一一改正,把研究的人弄得头昏。一、进化系统紊乱。我们打开马骕《绎史》一看,里面讲远古的事迹很多,材料亦搜得异常丰富。假使马骕所根据那些无穷资料全是真的,那末,中国在盘古时代,业已有文明的曙光,下至天皇、地皇、人皇、伏羲、神农、轩辕,典章文物,灿然大备;衣服器物,应有尽有。文化真是发达极了,许比别的古代文明,还高得多。不说《绎史》,就打开*可靠的《汉书·艺文志》,里面载神农、黄帝时代的著作,不知道有多少,至于伊尹、太公的著作,更是指不胜屈。要是那些书都是真的,则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的进化原则,刚刚相反。所谓“黄金时代”,他人在近世,我们在远古:中国文明,万年前是黄金,千年前是银,以后是铜,渐渐地变成为白铁。若相信神农、黄帝许多著作,则殷墟甲骨,全属假造。不然,就是中国文明,特别的往后退化。否则,为什么神农、黄帝时代已经典章文物灿然大备,到商朝乃如彼简陋低下呢?《绎史》所根据各书,与《汉志》所载神农、黄帝著作,皆本无其书,由后人伪造假托。诸君在小学、中学所念中国历史教科书,里面所载神农、黄帝的事很多(*近出版的教科书许改变了)。其时程度极高,世界所有文物,大体倶已齐备,我们觉得真可以自豪了。不过,古代那样发达,为什么老不长进?旁人天天进步,自己天天退步,我们又觉得非常惭愧。其实原本不是这回事,是书籍参杂,把进化系统紊乱了。姑且放下古书不讲,稍近点的如《周礼》,向来的人,都说是周公所作。不过,其中所讲地理民情,全为战国时秦汉间的事物。如果相信《周礼》,则周朝声教所及,与战国及秦汉差不多。然事实不如此,民族是慢慢地涨,起初占据一小部分,后来扩充得很宽。造《周礼》的人,看见当时文化如此,依榜现实的社会,构成理想的社会。所以把一千年后的战国或秦汉同一千年前的周公时代,弄成一样。如果《周礼》是真,周朝八百年,可谓毫无进步,自春秋经战国及秦到西汉,中间一千多年,一点亦没有进步。然事实不如此,因书籍年代不分明,历史进化系统全给扰乱了。我们读史的人,得这种不正确的观念,对于民族的努力上,大有妨害。二、社会背景混淆。这一条与前一条所讲,内容差不多,稍微有点不同。我们读古书,不单看人看事,还要看时代背景、一般的社会状况究竟是怎么样。因为书籍是假的,读书的人,往往把社会背景弄错了。即如《西京杂记》,分明是晋人葛洪所作,后人误认为西汉时刘歆所作。葛洪同刘歆,相距三百多年。葛讲东晋时事,刘讲西汉时事。若以《西京杂记》作为东晋时的资料,那就非常正确;若以此书作为西汉时的资料,说西京即是长安,那便大错特错了。又有一部小品小说,名为《杂事秘辛》,此书疑即晚明时杨慎用修所作。杨老先生文章很好,手脚有点不干净,喜欢造假。据他说,由一处旧书摊中得来,内容讲东汉时梁冀家事,其时皇帝选妃,看中了梁大将军的小姐,由皇太后派一个保姆,去检查梁小姐的身体。文章描写得异常优美,但是全非事实,系杨老先生自掩笔墨,假托为汉人作品。假如杨用修坦白地承认是自己作的,明人小说已曾能够有此著作,在文学界,价值不小。但是他不肯吐露真相,偏要说是汉人作的。后来的人,不知底细,把他当作宝贝,以为研究汉代风俗、典礼、衣服、首饰的绝好资料,那就错了。我自己许多年前,曾上这个当,把他当作汉代野史看待。其中有讲缠脚的地方,本是作者自不检点所留下来的破绽。明时缠脚,因而想到汉人缠脚,若相信这部书是汉人作品,因而断定缠脚起自汉朝,不起自五代,岂非笑话。三、事实是非倒置。现存的有两部书,因为其中有假,很足以淆乱是非。一部是《涑水记闻》,一部是《幸存录》,都是野史。《涑水记闻》,向称宋时司马光作。原书虽是真的,许是未定稿。后代的人,因为司马光声名大,易于欺世骇俗,于是抽些出来,加些进去,以为攻击造谣的工具。其中对王安石,造谣特别多,攻击得特别利害。平常人骂王安石无足重轻,若是司马光骂王安石,那就很有力量了。实则光书虽有,已非原物。光之孙司马伋,曾上奏书,称非其祖父所作,其故可以想见。现存的《涑水记闻》,攻击阴私之处颇多,司马光与王安石政见虽不相合,*少他的人格,不会攻人阴私,这是我们可以当保的。后人利用他的声名,把攻人阴私的话,硬派到他身上。这就是因为造假,使得是非错乱。《幸存录》,一向都说是明末夏允彝作。夏是东林党人,人格极其高尚,我们看他不会作《幸存录》那种作品。书中一面骂魏忠贤,一面骂东林党。造伪的人,手段很好,使人看去,觉得公道:忠贤固非,东林亦未必是。还是自家人,出来说公道话,黄宗羲曾讲过,《幸存录》真是“不幸存录”,并且说原书非夏允彝作,夏不会说那种话。虽然如此,《幸存录》至今尚在。我们要研究明末政治,不能不以此书作为参考。假使是栽赃,并不是夏作,亦许早佚,亦许无人过问。因为尊重这个人,遂保存了这部书。这是史迹上*可痛恨的事情。四、由事实影响于道德及政治。有许多史迹,本无其事。因为伪托的人物伟大,遂留下很多不良的影响。譬如孔子诛少正卯,何尝有这回事,但是《孔子家语》言之綦详。《家语》以前的著作及周秦诸子,亦有一部分讲这件事,称孔子与少正卯,同时招生讲学。二人相距不远,好像燕大和清华一样。孔子的学生都跑到少正卯那儿去了,孔子异常生气,得政后三天,就把少正卯捉来杀了。后来儒家津津乐道,以为孔子有手段,通权达变,还有许多人想去学他。我们看诛少正卯的罪名,是“言伪而辩,行僻而坚,润泽而非,记丑而博”四句话。这分明出于战国末年刻薄寡恩的法家。他们想厉行专制政体,就替孔子捏造事实,以为不只法家刻薄,儒家的老祖宗,早就如此呢。其实孔子生在春秋时代,完全是贵族政治,杀一贵族,很不容易。孔子是大夫,少正卯亦大夫,又安能以大夫杀大夫?*妙是那个时代前后三事,完全一样:*早是齐太公杀华士;其次是郑子产杀邓析;又后才是鲁孔子诛少正卯。都是执政后三天杀人,同一题目,同一罪名,同一手段,天下万无几百年间,同样事实,前后三见,一点不改之理。这分明是战国末年的法家,依附孔子,捏造事实。后代佩服孔子的人,以为有手腕;攻击孔子的人,以为太专制。其实真相不然。若冒昧相信,岂不误事。《家语》是伪书,且不用说。《论语》算是*可靠了,但依崔东壁的考证,真的占十之八九,*后几篇还是有假。《阳货》第十七说:“公山弗扰以费叛,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下面一段,又说:“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叛,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公山弗扰、佛肸两人先后造反,都请孔子去帮忙,孔子都欣然欲往,卒以门人之谏而止。恭维孔子的人,以为通权达变,爱国忧民;骂孔子的人,就说他官迷,出处不慎。其实公山弗扰,乃季氏手下家臣,费又是季氏采邑。孔子当时作鲁司寇,公山弗扰好像北京的大兴县知事一样,孔子好比司法总长,岂有大兴县知事造反,司法总长跑去帮忙的道理?这个话,无论如何说不通。关于公山弗扰以费叛的事迹,《左传》中言之极详,可以不辩。至于佛肸以中牟叛时,孔子已经死了十余年,佛肸虽愚,万不会请死人帮忙。孔子纵想做官,亦不会从坟墓中跳起来。“亲于其身为不善”这件事,《说苑》中考证得很清楚,亦用不着辩。上面两段话,因为在《论语》中,大家不敢怀疑,一般腐儒故意曲为辩护,尤为可笑。事情的真相紊乱了,使研究历史的人头痛眼花,无从索解,还是小事;乃至大家尊重孔子,就从而模仿他的行为,或做了坏事,用他作护符,于世道人心,关系极大。这种捏造的事实,不仅影响于道德而已,于政治亦有极大影响。譬如《周礼》职官,名目繁琐,邦畿千里之内,平均起来,不到十里,即有一个官。好像学校之内,不到十个学生,即有一个教员,岂非一件极可笑的事情。后代冗官之多,全由于此。又如太监制度,在历史上,劣迹甚多。但是因为《周礼》都有太监,后世人有所借口,明知其坏,仍然一代一代的实行。汉代的王莽、宋代的王安石,都是相信《周礼》,把政治弄得一塌糊涂。从好的方面说来,只是过信;从坏的方面说来,便是利用。本来没有那种制度,自欺欺人,结果个人固然上当,全国政治亦糟到不可收拾了。……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哀时客、中国之新民等。广东新会人。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思想家、政治活动家。
《猎豹行动》内容简介:本书以小说体的方式引导读者经历一场虚拟的体验式学习。本书以一家金融公司——盛远金融公司的IT部门的敏捷
★2022年本屋大賞TOP5★有一種「惡意」,比殺人更深刻,如果能爭取到更好的未來,你,願意「說謊」嗎?一場絕對猜不到凶手的沉浸式心理戰日本全國書店員、讀者口碑...
日本东方学.1 本书特色 何谓“东方学”?自古以来,日本积极地吸收中国文化,并以自己的方式加以实质性的消化,进而开展了大量学术研究活动。本书是用汉语公开发表日本...
诗歌朗诵艺术-(第2版) 本书特色 《诗歌朗诵艺术(第2版)》是朗诵水平等级考试指导用书。诗歌——文学中的文学,真与美的结晶朗诵——*大众的文化,*简捷的艺术艺...
《信息科学与电子工程专业英语(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供高等院校信息科学、通信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
新华字典(第10版)双色本 内容简介 本词典是在荣获国家图书奖荣誉奖、国家辞书奖特别奖的第9版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主要增补了部分新词、新义、新例和少量字头,...
無所不在的舊日支配者,即將甦醒……克蘇魯神話中,可愛又可怕的邪神、怪物,群起大躍進!以活躍於20世紀前期的霍華.菲力普.洛夫克萊夫特為中心,眾多恐怖故事作者進行...
从星空到心灵 本书特色 百家讲坛当家明星首次联手著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品人生苦短,品历史绵长,品心灵幽微,品宇宙浩瀚……易中...
《流行节奏训练教程》内容简介:中国传统音乐的特征是旋律至上,节奏性稍弱,在我国音乐学院的教学中,节奏训练的内容大部分都还仅
资中筠作品:老生常谈(精装) 本书特色 1. 本书一以贯之的,是作者对现实的忧思和焦虑,拳拳之心,感人肺腑。2. 作者对现实的观察和问题的反思,常常是深入历史,...
2008咬文嚼字绿皮书 节选 07年十大语文差错 一、经常用错的称谓词是:家父。如在问候别人时说:“家父*近身体好吗?”在汉语词汇系统中...
只要您擁有買「帝寶」的實力,就是我們服務的對象!奢華面具下的痛苦,金字塔頂尖的寂寞,成為有錢人的「風險」,只有偵探俱樂部最瞭!◎日本狂銷超過65萬冊!亞馬遜書店...
翻译与人生 本书特色 您是否发现英语学了这么多年,真正在泊上用场的时候却仍然哑口无言?学校里教的好像永远少了那么一句?语言的目的首重沟通,然而过去只注重语法及单...
《白痴》内容简介:本书叙述“我”当年在十八岁到二十二岁之间即从1958年至1962年向成年迈进的阶段。我对女性身体的探求,我与所谓
夏家二小姐出嫁難,早已是西京城裡公開的秘密。夏瑞熙真的很委屈,其實她並不粗野,相反在前世,她可是圈子中有名的淑女,如果不是她現在這具肉身的前主人不慎墜馬送了命,...
性别与文化-女性词作美感物质之演进 本书特色 词向来被视为女性化的文学体式,女性词尤其受到读者的青睐,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本书是叶嘉莹研究评论历代女性...
汉字文字学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八部分,内容包括:绪论;汉字的“字母”——文;汉字的“拼写”——汉字结构;汉字的字形;汉字的字音;汉字的定义;音韵知识;部分古代汉...
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道德败坏、刚愎自用,为何神话故事还可以广为传诵?手无一兵一卒的教皇格利哥里七世为何能让手握重兵的皇帝亨利四世站在冰天雪地里悔罪?为了信仰的自由...
学诗百法 本书特色 《学诗百法》系为初学者指示作诗门径而作,全书文字浅显,体例完备,作者对不同体裁的诗的作法条分缕析,举例详尽,学诗者如能按照书中所示门径去做,...
历代艳歌 上下 内容简介 中国艳歌是一个极丰富的文学宝藏,在崇尚贵族情调的读者眼里,它或许不像庙堂文学或所谓的纯文学来得雅致,但其情真言直,风趣泌辣把人带入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