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面面观》是资深编辑兼作家李辉收集整理的一部关于作家及副刊编辑等人与副刊之间的渊源与历史的书稿,同时也是一部为副刊作传的集萃性文集。该书稿收集汇编了孙伏园、萧乾、夏衍、冰心、沈从文、袁鹰、臧克家、张恨水、孙犁等著名作家、报人的文章。
★著名人文学者,传记散文作家李辉先生著
★一本《副刊面面观》,一部副刊成长史。
★每篇文章都铭刻了时代烙印,彰显了作为“报屁股”的副刊在当时文化阵营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副刊编辑)利用副刊来推动社会进步的文化担当和高瞻远瞩。富有文化传承价值和历史纪念价值,可读性很强。
“副刊文丛”总序
李辉
设想编一套“副刊文丛”的念头由来已久。
中文报纸副刊历史可谓悠久,迄今已有百年行程。副刊为中文报纸的一大特色。自近代中国报纸诞生之后,几乎所有报纸都有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副刊。在出版业尚不发达之际,精彩纷呈的副刊版面,几乎成为作者与读者之间*为便利的交流平台。百年间,副刊上发表过多少重要作品,培养过多少作家,若要认真统计,颇为不易。
“五四新文学”兴起,报纸副刊一时间成为重要作家与重要作品率先亮相的舞台,从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郭沫若的诗歌《女神》,到巴金的小说《家》等均是在北京、上海的报纸副刊上发表,从而产生广泛影响的。随着各类出版社雨后春笋般出现,杂志、书籍与报纸副刊渐次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不同区域或大小城市,都有不同类型的报纸副刊,因而形成不同层面的读者群,在与读者建立直接和广泛的联系方面,多年来报纸副刊一直占据优势。近些年,随着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崛起,报纸副刊的优势以及影响力开始减弱,长期以来副刊作为阵地培养作家的方式,也随之隐退,风光不再。
尽管如此,就报纸而言,副刊依旧具有稳定性,所刊文章更注重深度而非时效性。在电台、电视、网络、微信等新闻爆炸性滚动播出的当下,报纸的所谓新闻效应早已滞后,无法与昔日同日而语。在我看来,唯有副刊之类的版面,侧重于独家深度文章,侧重于作者不同角度的发现,才能与其他媒体相抗衡。或者说,只有副刊版面发表的不太注重新闻时效的文章,才足以让读者静下心,选择合适时间品茗细读,与之达到心领神会的交融。这或许才是一份报纸在新闻之外能够带给读者的*阅读体验。
1982年自复旦大学毕业,我进入报社,先是编辑《北京晚报》副刊《五色土》,后是编辑《人民日报》副刊《大地》,长达三十四年的光阴,几乎都是在编辑副刊。除了编辑副刊,我还在《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南方周末》等的副刊上,开设了多年个人专栏。副刊与我,可谓不离不弃。编辑副刊三十余年,有幸与不少前辈文人交往,而他们中间的不少人,都曾编辑过副刊,如夏衍、沈从文、萧乾、刘北汜、吴祖光、郁风、柯灵、黄裳、袁鹰、姜德明等。在不同时期的这些前辈编辑那里,我感受着百年之间中国报纸副刊的斑斓景象与编辑情怀。
行将退休,编辑一套“副刊文丛”的想法愈加强烈。尽管面临互联网等新媒体方式的挑战,不少报纸副刊如今仍以其稳定性、原创性、丰富性等特点,坚守着文化品位和文化传承。一大批副刊编辑,不急不躁,沉着坚韧,以各自的才华和眼光,既编辑好不同精品专栏,又笔耕不辍,佳作迭出。鉴于此,我觉得有必要将中国各地报纸副刊的作品,以不同编辑方式予以整合,集中呈现,使纸媒副刊作品,在与新媒体的博弈中,以出版物的形式,留存历史,留存文化。这样,便于日后人们可以借这套丛书,领略中文报纸副刊(包括海外)曾经拥有过的丰富景象。
“副刊文丛”设想以两种类型出版,每年大约出版二十种。
**类:精品栏目荟萃。约请各地中文报纸副刊,挑选精品专栏若干编选,涵盖文化、人物、历史、美术、收藏等领域。
第二类:个人作品精选。副刊编辑、在副刊开设个人专栏的作者,人才济济,各有专长,可从中挑选若干,编辑个人作品集。
初步计划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编选,然后,再往前延伸,直到“五四新文学”时期。如能坚持多年,相信能大致呈现中国报纸副刊的重要成果。
将这一想法与大象出版社社长王刘纯兄沟通,得到王兄的大力支持。如此大规模的一套“副刊文丛”,只有得到大象出版社各位同人的鼎力相助,构想才有一个落地的坚实平台。与大象出版社合作二十年,友情笃深,感谢历届社长和编辑们对我的支持,一直感觉自己仿佛早已是他们中间的一员。
在开始编选“副刊文丛”过程中,得到不少前辈与友人的支持。感谢王刘纯兄应允与我一起担任丛书主编,感谢袁鹰、姜德明两位副刊前辈同意出任“副刊文丛”的顾问,感谢姜德明先生为我编选的《副刊面面观》一书写序……
特别感谢所有来自海内外参与这套丛书的作者与朋友,没有你们的大力支持,构想不可能落地。
期待“副刊文丛”能够得到副刊编辑和读者的认可。期待更多朋友参与其中。期待“副刊文丛”能够坚持下去,真正成为一套文化积累的丛书,延续中文报纸副刊的历史脉络。
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吧!
2016年7月10日,写于北京酷热中
那个年代我们都有梦
我没见过北岛,但心动他对 20 世纪 80 年代的记忆。他说:“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我也是从那个年代一路踉跄欢笑着过来的。和他一样,小到对恋爱、家庭、工作、文学、艺术,大到对社会、自由、尊严、国家、未来……都有梦!那会儿的人呀,刚从漫长的寒夜好不容易熬到天亮,顾不上身心的伤口还在疼痛淌血,就扑向回春温暖的阳光!
就那个年代,各种新的思潮,都在这块解冻了的大地上钻出嫩苗,不管懂不懂,都让人兴奋,让人目不暇接。听说西单有个民主墙,我还跑去看过。也记不清当时是买过还是在哪儿看过《今天》,我还模仿它在我单位里办了几期橱窗板报,也叫《今天》……后来听说北岛他们还在玉渊潭公园一块松树林环绕的土坡上举办过诗歌朗诵,观众由几百人到上千人……这样的情景也只有那个年代才会出现。
只可惜,那个年代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所以,每每回想那个年代,也有一点儿“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的感伤。
李辉,著名人文学者,传记散文作家。先后发表论著《巴金论稿》 《萧乾传》 《沈从文与丁玲》 《胡风集团冤案始末》 《黄苗子与郁风》等长篇传记以及《沧桑看云》 《陈迹残影》等随笔集,《福斯特散文选》 《走进中国》等译著。1994年起,先后在《收获》杂志开设文化随笔专栏“沧桑看云” “陈迹残影”,随笔集《秋白茫茫》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散文类)。1998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李辉文集》(五卷本),2001年起在大象出版社出版图文系列“大象人物聚焦书系”,后来进一步合作,主编“大象人物自述文丛” “大象人物日记文丛” “大象人物书简文丛” “大象名家收藏” “印象阅读” “名家文化小丛书”等几个系列套书。
里尔克诗选 本书特色 里尔克,诗歌界的风云人物,他的诗曾深受诗歌爱好者的喜爱。本书将他一身中所著的诗歌重新翻译,再次亮相与读者,本书拥有深厚隽永的内涵,译文优美...
萧红集 内容简介 《萧红集》精选了萧红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篇。全书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写萧红惊世骇俗的一生,下篇节选了萧红的名作,...
《一个甲子的畅想:面向未来120项科技预见》内容简介: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家的期望,也是交大人的愿景和梦想。在跨越三个世纪的发
领读经典-第二辑 本书特色 本书为文学经典导读类Mook,内容选自山东大学文学生活馆“领读经典”系列讲座实录。本辑为第二辑,选取中国现代...
《旅行的艺术》内容简介:《旅行的艺术》是被誉为“英国文坛奇葩”的才子型作家阿兰·德波顿的重要作品,自2002年出版以来,长踞英
江湖侠义.推理奇谈-读者文摘-典藏版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的民国作家文章,内容有武侠传奇,有侦探推理,有诙谐奇闻等,故事精彩,情节曲折,有很强的可读性。江湖侠义....
我的私人生活/叶永烈著 本书特色 “我的家,原本是千千万万中国普通家庭中的一个。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变成如今的‘两制三地之家’,那是随着时代而变,随着中国的进...
三松堂全集 第二版 附录: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共十五册 )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版1印★ 冯友兰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
舌尖上的节气 本书特色 二十四节气是自然的节奏,是大地的心跳。循节气而食,我们品味的不仅是时令美食,还有古老的生存智慧,以及人与大地的深厚感情。节气和大地所共酿...
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福尔摩斯探案精选(全译本)(精装) 内容简介 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爵士(1859-1930)塑造的福尔摩斯早已超出了他的时代、国籍甚至...
容斋随笔-图文版 本书特色 《容斋随笔》由宋代学者洪迈穷40余年之功编纂而成。其内容博大精深,广涉历代治乱兴衰、纵横韬略、处世为人、文坛趣事、历史珍闻等,自问世...
《胜算》内容简介:《胜算》是百万销量作者、知名商业顾问刘润,写给每一个迷茫前行的人实用方法论。人生是一系列决策的过程,不同
黄河殇 本书特色淞沪抗战失败南京陷落;徐州战事失利,国民党军队全线撤退;日本侵略军闪电般占领豫北、豫东,郑州失守,武汉危在旦夕……抗战局势不断恶化,国民党内部的...
温柔的激情/蓝袜子丛书·拉美南欧卷 内容简介 18世纪中叶,一群英国上层妇女倦于惯常的玩牌闲聊,决定改设文艺沙龙,以娱心智。被邀的学者名流中不乏寒士,着蓝毛袜以...
此去经年,谁许我一纸繁华 本书特色 胡适是当代中国学术、思想、舆论界的**、宗师,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论影响力无人能出其右。胡适的学问与为人堪称知识分子的典...
《云原生安全:攻防实践与体系构建》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云原生的容器基础设施、K8S编排系统和常见云原生应用体系;在介绍安全体系
广州古今竹枝词精选 内容简介 《广州古今竹枝词精选》由龚伯洪选辑,收录了古代和当代描写广州风貌的较好的竹枝词作品,以期给广州学及史志研究者寻找地情资料提供线索。...
我和艾青的故事 本书特色 红得真,红得纯像鲜血的凝固,你缩小了的心。 高瑛《红豆》 属他*多情,爱上了谁,就和谁缠绵一生。 高瑛《藤》我和艾青的故事 内容简介 ...
陶景侃卷-陇上学人文存 内容简介 《陇上学人文存(陶景侃卷)》是一部论文集。陶景侃,1978年12月到兰州大学哲学系工作。1993年6月任教授,1993年10月...
叶圣陶作品新编 本书特色 《叶圣陶作品新编》中选的短篇,均为圣陶先生的代表作。《这也是一个人?》,写一个类似祥林嫂的“伊”的命运,鲁迅先生谈及这个短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