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教义法学与社科法学论争的世界维度★揭橥中国法学未来当走向何处的理想路径
本书详细解释了“法学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其中对描述性法学研究与经验性法学研究的优缺点,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分析。本书的核心在于学界当下讨论的“规范法学”与“实证法学”之争,本质上就是“法学研究当如何进行”的问题。
法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如今却内外交困,面临再生的危机。法学研究的目的何在?法学有无独特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法学在何种程度上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斯密茨教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清晰而深刻,极富启发性。尽管本书主要是为欧洲读者撰写,但是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书中的论述却在一种特别的意义上与中国的语境高度契合。
——梁治平(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一团乱麻终于找到了终端线头,顺着它我们可以看清,所谓的法教义学(者)与社科法学(者)之间的争吵,究竟来自何种动因和动力,眩目的学术风景下隐藏着又是何其简单的道理,以及坚持法教义学的理由,除了说到底并非太重要的学科独立性问题,其实就是法律实践使命托付给法学者的任务。斯密淡教授的这部小书,即便无法为我们这场特色方法论之争给出*为贴切的出路,也至少会帮助我们尽早摆脱低端无谓的语词游戏。在文字泛滥、信息过剩的时代,这是多么宝贵啊。
——黄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
本书是一位法律学者所写的关于法学(而不是法律)的反思性作品。它试图回答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法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面对主要来自社会科学的外部视角研究方法对法学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冲击,作者主张要“重新发现研究法律的法学方法”。全书辩理清晰,论证严谨,对理解和超越社科法学(外部视角)与法教义学(内部视角)之间的方法论之争颇有助益,值得每一位想要理解自己所从事之事业的性质和方法的法律人一读。
——郑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
作者就像一名围棋高手,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发现被大家忽视的盲点,从而使整个局面豁然开朗。这个盲点就是法学不是一门描述性学科,而是一门实证-规范性学科。法学的目的是为一个人在法律上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提供论据,因此作为一门论辩性的学科,法学的目的不是探求问题解决的真,而是探求问题解决的好。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将对法学的研究方法、创新程度、评估方法,以及对法学的教育方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书言简意赅、视角独特,同时信息量极为丰富,非常值得一读。
——方新军(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
作者告诉我们,在遭受了各式各样狂风暴雨般的攻击之后,法教义学还是幸存了下来,这绝非偶然。作者揭示了这一事实,坚持为法学的规范性立场进行辩护(路径不同于传统的描述性的内部视角),并赐予其超越本国法的一般性。对于正在接受方法论规训的我辈中国法律人,这本书的翻译出版正当其时。
——张翔(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扬•斯密茨(Jan M. Smits),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欧洲私法讲习教授。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欧洲私法研究中心(MEPLI)主任,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比较法研究教授。迄今为止业已创作并出版了近30部法律著作,在诸多知名刊物上发表了约180篇学术论文,为当下欧洲私法与比较法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魏磊杰,法学博士,厦门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荷兰蒂尔堡大学(2009~2010)、比利时根特大学(2015~2016)访问学者,西南政法大学俄罗斯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民商法典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研究兴趣为转型中国的法律与国家治理、比较私法。迄今在法学、政治学刊物上发表文章约40篇,出版专著1部,译著10部,代表性作品5部:《新的欧洲法律文化》、《转型时期的法律变革与法律文化:后苏联国家法律移植的审视》、《比较法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法窗夜话》以及《法律东方主义》。吴雅婷,厦门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硕士研究生,曾在《法律书评》、《岳麓法学评论》、《厦大法律评论》等法学刊物上发表论文、译文多篇。
亦舒,生于上海。曾在《明报》任职记者担任电影杂志采访记者和编辑。后赴英国留学,任职酒店公关部。进入香港政府新闻处担任新闻官,七年后辞职。现为全职作家及家庭主妇,...
庄羽,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人,当过记者,做过编剧,作品有:小说《幸福旅馆》、《圈里圈外》、《遍里姻缘》、《不是我说你》、《北极圈失去了地平线》、《此去经年》。
王小立,女,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约作者。《最小说》最受读者喜欢的作者之一。治愈系小说代表,漫画家。作品充满画面感,文字细腻,风格轻松,是个技巧和剧情并重的...
詹妮弗在克里夫兰州立大学任教。近20年来,她一直在这所公立研究型大学工作,并且致力于与创意群体进行接触,为他们打造发挥创意的舞台。她也在设计专业协会的董事会担任...
外科学 本书特色 本教材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和全国中医药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共同组织编写的,供全国中医药中等教育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中医骨伤等医疗类...
畅销书《从点子到产品》作者全新作品!深度理解用户,实现用户价值,持续产品迭代,产品思维是每一个产品人的底层能力!知乎224900人关注、446579次赞同、“产...
叶天士医学全书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整理辑录了叶氏对中医温病学理论的阐述、对前人方证的研究,以及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叶氏治病多奇中,遇到疑难重病均能洞悉原委,立起沉...
余秋雨,浙江余姚人,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著有《文化苦旅》《中国文脉》《山河之书》《中国戏剧史》《世界戏剧学》等。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
苏小懒,作家,曾任《读者》原创版主编,代表作《全世爱》系列、《不懂浪漫的男朋友》等。“希望我的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欢笑,且,能够带来一些思考。谢谢你们读我的...
作者简介泽曼,1928年生于布拉格,1948年离捷去了英国等地,在牛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他曾经在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社工作过
生动的故事、严谨的考证以及多张原创手绘图,精细勾勒、深度还原精锐英姿。秦咸阳卫戍军——“虎狼”中的“虎狼”,秦朝覆灭前的最后希望所在。汉羽林骑兵——远征大漠,封...
作品目录上册前言嘉�卷一逸民卷二勖学卷三崇教卷四君道卷五臣节卷六良规卷七时难卷八官理卷九务正卷十贵贤卷十一任能卷十二钦士
26个与青春有关的故事,300多条心动情话!愿你有所爱,遇见的都是幸运,得到的始终美好。这是一本纯爱故事集,作者雷垒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讲了一个又一个现实却温暖、调...
作品目录一 我是否正常?二 为什么生命令人痛苦?三 我是谁?四 父母五 朋友六 学校七 你奇妙的脑袋八 快乐九 生活中的一些定律
林江主编高品质“食物生活”类内容品牌“食帖”系列图书主编,已出版食帖8本,包括《食鲜zui高》《肉!肉!肉!》《全宇宙都在吃甜品》《理想身材,吃即王道!》《大丈...
《艺术之美》内容简介:《艺术之美》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朱良志对中国传统艺术等解析与品读。作者将36个艺术
福山雅治的攝影啟蒙恩師鳥取砂丘的魔幻時刻植田正治逝世20年紀念回顧展2020.1.18-3.1‧台北華山登場【展覽專書】全系列作品,一次賞析!女兒眼中熱愛攝影的...
亨利·欧内斯特·西格里斯特(Henry E. Sigerist),当代最重要的医学史家之一,在医学史研究中引入社会学视角的先驱。先后执教于苏黎世大学、莱比锡大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内容简介 一、居今日科学昌明时代而编著学中医的书籍,一要不但能保存中医原有的功效,而且要能增加中医原有的功效,并且要缩短学习成功的学程,方能引...
伊坂幸太郎 Isaka Kotaro一九七一年生于日本千叶县,热爱电影和音乐,深受柯恩兄弟、披头士等艺术家影响。一九九六年创作处女作《碍眼的坏蛋们》,但未出版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