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全3册)-最新修订本

曾国藩-(全3册)-最新修订本

作者:唐浩明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年:2017-01-01

评分:5分

ISBN:9787514352801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曾国藩-(全3册)-最新修订本 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
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以扎实的文学素养来雕琢,终成历史巨著《曾国藩》。唐浩明独辟蹊径,跳出传统习贝探索曾国藩的心路历程。既写他一生的政界传奇,又写其待人处世与生活态度,更写透他行为背后的精神和灵魂,成功塑造了一个在血雨腥风的时代,突破艰难险阻脱颖而出、有着多重人格、集功罪于一身的复杂形象。

曾国藩-(全3册)-最新修订本 本书特色

编辑推荐
★ 当官*曾国藩,经商要读胡雪岩
★ 唐浩明修订余处细节,附修订手稿图
★ 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获奖作品,全面呈现中国式处世智慧
★ *、梁启超推崇备至;柳传志、白岩松鼎力推荐,集阅读与收藏价值于一身

曾国藩-(全3册)-最新修订本 目录

目录
《血祭》
章 奔丧遇险
一、湘乡曾府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
二、波涛汹涌的洞庭湖中,杨载福只身救排
三、摆棋摊子的康福
四、康家围棋子的不凡来历
五、喜得一人才
六、把这个清妖头押到长沙去砍了
七、哭倒在母亲的灵柩旁
八、蟒蛇精投胎的传说
九、刺客原来是康福的胞弟
*二章 长沙激战
一、城隍菩萨守南门
二、康禄先登上城墙
三、今日周亚夫
四、欧阳兆熊东山评左诗
五、计赚左宗棠
六、巡抚衙门里的鸿门宴
七、王庙里出了前明的传国玉玺
八、左宗棠荐贤
*三章 墨绖出山
一、谢绝张亮基的邀请
二、世无艰难,何来人杰
三、接到严惩岳州失守的圣旨,张亮基晕死在签押房里
四、陈敷游说荷叶塘,给大丧中的曾府带来融融喜气
五、郭嵩焘剖析利害,密谋对策,促使曾国藩墨绖出山
*四章 *定都
一、洪秀全江宁称王
二、*开国的三件事:定都、朝拜、开科取士
三、东王揽权,翼王献策
*五章 初办团练
一、乱世须用重典
二、“曾剃头”
三、宁愿错杀一个秀才,也不放过一个衣冠败类
四、鲍超卖妻
五、拿长沙协副将清德开*
六、大闹火宫殿
七、停尸审案局
八、逼走衡州城
*六章 衡州练勇
一、王錱挂出“湘军总营务局”招牌,遭到曾国藩的指责
二、忍痛杀了金松龄
三、从钓钩子主想到办水师
四、接受船山后裔的宝剑
五、一个钟情的奇男子
六、把筹建水师的重任交给彭玉麟、杨载福
七、湘江水盗申名标
*七章 靖港惨败
一、为筹军饷,不得不为贪官奏请入乡贤祠
二、出兵前夕,曾国藩亲拟檄文
三、青年学子王闿运的一番轻言细语,使曾国藩心跳血涌
四、曾国藩踌躇满志,血祭出师;一道上谕,使他从头寒到脚
五、定下引蛇出洞之计
六、利生绸缎铺来了位阔主顾
七、曾国藩紧闭双眼,跳进湘江漩涡中
八、左宗棠痛斥曾国藩
九、白云苍狗
十、兄才胜我十倍
*八章 攻取武昌
一、青麟哭诉武昌失守
二、湖北巡抚做了彭玉麟的俘虏
三、薛涛巷的妓女蚕儿真心爱上的长毛头领
四、康福挥*砍杀之际,一眼看见弟弟康禄
五、一律剜目凌迟
六、来了个满人兵部郎中
七、明知青麟将要走向刑场,曾国藩却满面笑容地说:我将为兄台置酒饯行
八、康福的任务
九、一颗奇异的玛瑙
十、一箭双雕
十一、曾国藩身着朝服,隆重地向湘勇军官授腰*
十二、曾国华率勇来武昌,王璞山请调回湖南
*九章 田镇大捷
一、周国虞横架六根铁锁,将田家镇江面牢牢锁住
二、三国周郎赤壁畔,美人名士结良缘
三、从蕲州到富池镇,太平军和湘勇在激战着
四、彭玉麟洪炉板斧断铁锁
五、委托东征局办厘局
六、康福带来朝廷
*十章 江西受困
一、浔阳楼上,翼王挥毫题诗
二、水陆受挫,石达开一败曾国藩
三、水师被肢解,石达开二败曾国藩
四、湘勇厘卡抓了一个鸦片走私犯,他是载县令的小舅子
五、参掉同乡同年陈启迈的乌纱帽
六、塔死罗走,曾国藩感到从未有过的空虚
七、樟树镇受辱,石达开三败曾国藩
八、在困难的时候,曾氏三兄弟密谋筹建曾家军
九、邹半孔出卖“奇计”
十、大冶憎金踊跃,哪容世界有奇材
十一、重踏奔丧之路
《野焚》
章 进军皖中
一、丑道人给曾国藩谈医道:岐黄可医身病,黄老可医心病
二、曾国藩细细地品味《道德经》《南华经》,终于大彻大悟三、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
四、巴河舟中,曾国藩向湘军将领密授进军皖中之计
五、东王显灵
六、七湘勇葬身三河镇
七、曾国华死而复生,不得已投奔大哥给他指引的归宿
八、李鸿章给恩师献上皖省八府五州详图
*二章 总督两江
一、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二、江南大营溃败后,左宗棠乘时而起
三、想起历史上的权臣手腕,曾国藩不给肃顺写信感恩
四、定下西面进攻的制胜之策
五、纹枰对弈,康福赢了韦俊六、施七爹坏了总督大人的兴头
七、李元度丢失徽州府
八、曾国藩卜卦问吉凶
九、李鸿章一个小点子,把恩师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三章 强围安庆
一、围魏救赵
二、调和多、鲍
三、夜袭黄州府
四、上了洋人的大当
五、左宗棠宴客退敌
六、荒郊古寺遇逸才
七、血浸集贤关
*四章 大变之中
一、曾老九要把英王府的财宝运回荷叶塘
二、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三、东南半壁无主,涤丈岂有意乎
四、王闿运纵谈谋国大计,曾国藩以茶代墨,连书“狂妄,狂妄,狂妄”
五、离国制期满还差两天,彭玉麟领来一个年轻女子
*五章 幕府才盛
一、《挺经》。“如夫人”与“同进士”。五两银子洗冤案
二、今日欲为中国谋*有益*重要的事情,当从何下手
三、你还记得初次见我的情景吗
四、安庆操兵场的开花炮弹
五、含雄奇于淡远之中

*六章 天京大火
一、庄严的忠王府礼堂,集体婚礼在隆重举行
二、孤军独进,瘟疫大作,曾国荃陷入困境
三、彭玉麟私访水下道,杨岳斌强攻九洑洲
四、一别竟伤春去了
五、献出苏州城后,纳王郜云官也献出了自己的脑袋
六、我们还是各走各的路吧
七、半路上杀出个沈葆桢
八、洪秀全托孤
九、康禄和五太平军将士在*宫从容就义、慷慨自焚

*七章 审讯忠王
一、威震天下的忠王被一个猎户出卖
二、洪仁达供出御林苑的秘密
三、攻下金陵的捷报,给曾国藩带来两三分喜悦、七八分伤感
四、陈德风在李秀成面前长跪请安,使曾国藩打消了招降的念头
五、洪秀全尸首被挖出时,金陵城突起狂风暴雨
六、宁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决不能授人以口实
七、争夺幼*

*八章 殊荣奇忧
一、李臣典不光彩地死去
二、皇恩浩荡,天威凛冽
三、荣封伯爵的次日,曾国荃病了
四、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五、匕首和珊瑚树打发了富明阿
六、御史参劾,霆军哗变,曾国藩的忧郁又加深了一层
七、恭王被罢,曾国藩跌入恐惧的深渊
八、秦淮月夜,曾国藩强作欢颜,为开缺回籍的弟弟饯行 302

《黑雨》
章 裁撤湘军
一、养心殿后阁里的叔嫂密谋
二、官文亲到江宁追查哥老会
三、男爵的座船在九江被查封
四、江湖窃贼泄露僧格林沁的军事部署
五、借韦俊之头强行撤军
六、英雄不可自剪羽翼
七、恭亲王东山再起

*二章 整饬两江
一、甲子科江南乡试终于正常举行
二、落选士子薛福成上了一道治理两江言书
三、上治理两江条陈的美少年原来是故人之子
四、践诺开办金陵书局
五、两张告示,三四两银子就进了海州运判的腰
六、侯门娇姑爷被裕家派人绑了票
七、看到另一本账簿,曾国藩不得不让步
八、彭玉麟焦山还愿
九、慧明法师的启示
十、联合七省总督支持长江水师改制

*三章 三辞江督
一、北上征捻前夕,为家中妇女订下功课表
二、炮声为北征大壮行色,却惊死统帅**的小外孙
三、国宝被陈国瑞抢去
四、软硬兼施制服骄兵悍将
五、把捻战胜负押在河防之策上
六、叩谒嘉祥宗圣祖庙
七、武昌城里,巡抚和总督大开内战
八、若许当初亲骑射,河淮处处是高楼

*四章 名毁津门
一、灵谷寺内,曾国藩传授古文秘诀
二、堂堂大清王朝,竟好比一座年贾府
三、初次陛见太后皇上,曾国藩大失所望
四、终生荣耀到达极点的一天
五、火烧望海楼教堂
六、给儿子留下遗嘱
七、轿队被拦在天津城外
八、老朽眩晕病发作,恕不能奉陪
九、关帝庙忽然闹起鬼来
十、委曲求全
十一、外惭清议,内疚神明
十二、萃六州之铁,不能铸此一错

*五章 马案疑云
一、慈禧太后对马案的态度微妙
二、张文祥校场刺马
三、江宁市民嘴里的马案离奇古怪
四、曾国藩审张文祥,用的是另一种方法
五、张文祥招供
六、马案又起迷雾

*六章 东下巡视
一、水师守备栽在扬州媒婆的手里
二、英国传教士傅兰雅送来一件时髦礼物
三、桐花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四、一个划时代的建议

*七章 黑雨滂沱
一、欧阳夫人择婿的标准与丈夫不同
二、一个苦甜参半的怪梦
三、看看我们湖南的湘妃竹吧
四、艺篁馆里,曾国藩纵论天下人物
五、曾国荃他乡遇旧部
六、前湘军哨长与前太平军师帅成了异姓兄弟
七、康福隐居东梁山
八、左季高是真君子
九、后一局围棋
十、不信书,信运气
十一、陈广敷三见曾国藩
十二、遗嘱念完后,黑雨倾盆而下

曾国藩-(全3册)-最新修订本 节选

文摘试读
曾国华的死耗给即将油尽灯干的曾国藩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陈广敷的直率批评,又造成他心灵深处新的痛苦。他反反复复念叨着“小节”“大义”四个字,将它们翻来覆去地做了多次比较,他终还是不能接受广敷的批评。即使从国家兆民的大义出发,他也不能做赵匡胤式的人物。
当时,湘军近二十,又挟攻克金陵的声威,作为统帅,在众多贴心将领的请求下,他的心只要稍稍动一下,陈桥兵变的事就会重演,黄袍加身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更加残酷的流血搏斗,更加旷日持久的兵刃相争。说不定只要他在东南登基,立即就会有人在西北称王,在中原称帝,整个中国大地就从此更无一块安宁之土,亿姓更无喘息之日。劫后余生的姓需要的便是和平。为了改朝换代,再次把他们推入战乱兵火之中,不正是对他们犯下滔天之罪吗?秋史册,将又会如何评价这件事呢?这一点,广敷先生却没有想到。怕不成功声名全毁的怯弱之心固然有,不忍背叛皇家的忠贞之心自然也有,但一个孔孟信徒对天下苍生的责任感,所起的作用则更大。
广敷一家一姓与国家兆民孰重孰轻的尖刻指谪,尽管堂堂正正、至大至公。这些话说来容易,做起来何等难!何况,它也并放之四海而皆准。一部二十四史,有多少打着为国为民旗号而行窃国之实的反叛者!即便自己一人可以无私,但那些人从龙者有几个可以无私?从古以来,朝代在不断更替,而政权的腐败却一脉相承,甚至愈演愈烈。可见,改朝换代并不是造福国家兆民的途征。
令曾国藩伤心的是,他那一腔从翰林时代便蓄怀的与圣贤为邻的抱负,自从离开翰苑后,几十年来几乎无人问津,无人称道。难道真的如李白所说古来圣贤皆寂寞?但不管怎样,曾国藩要将自己的这份追求坚持到底。改朝换代即便成功,也不过是一个做到的豪杰而已,如何能与淳化风俗、陶铸人心的圣贤相比!虽然,今生是做不到与圣贤为邻了,但不背叛朝廷,不以后的行为颠覆奉行一生的信念,这便
是将诚字贯彻到底的体现。它至少可以证明自己是一直走在通向圣贤这条大道上。世人不理解,广敷不理解,秋代,总会有人理解的。
这样想过后,曾国藩心里坦然多了。真正让他难受的,倒是六弟的形象这些日子来常常出现在他的脑中,挥之不去、驱之不散。特别是那天深夜,贞干把温甫从破窑里带到他的面前,当他冷冷地看着温甫,要温甫到庐山去隐居,一辈子不要出来时, 温甫那惊恐的面容,那绝望的眼光,深深地尖利地刺痛了他的心,扰乱了他的神智。
“是我毁了他!”这些天来,曾国藩不止一次地在心里这样谴责自己,诅咒自己。他觉得自己死后将无颜见父母,见叔父,更无颜见温甫。曾国藩很觉奇怪,十三年前的他怎么会如此残忍绝情,会如此将名望事业看得重于一切。其实,只需一纸奏章, 将温甫未死侥幸逃出的事实禀明就行了,“满门忠义”的匾取下来又有何妨呢?自己也不是存心欺君的呀!再说,温甫活着回来,难道就不是忠义吗?当时如果冒着被皇上责备的风险,将温甫留下,他何至于活生生地有家不能归,有妻儿不能团聚,青灯黄卷守古观,客死异乡成野鬼!说不定他也会封侯封伯,插花翎、披黄马褂,荣荣耀耀、风风光光。不能再对不起胞弟了!他把九弟唤到病榻边,沉痛地说:“过些日子你到庐山去,把温甫的遗骸挖出来,在黄叶观火化,把骨灰妥善装好。我死之后,你把温甫的骨灰盒悄悄地放在我的头边,我要和他永远相伴左右。”
曾国荃含泪点了点头。
过两天,精神略觉好一点,他挣扎着下床,在庭院里散散步。又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告诉夫人,墓地已后定在善化坪塘。并风趣地说,谁先去,谁就负责看守那颗宝珠,莫让别人抢去了,待后来的一到就合冢,前面只立一块碑。又长久地抚摸着夫人的手,约定来生再结美眷。那时,他一定老老实实地待在翰林院,天天厮守着她,做一个画眉的张敞、接案的梁鸿。说得夫人微笑着,心里又甜又苦。
他又记起左宗棠嘱托的事情还没办。他很感激左宗棠对自己的真心信赖和恰如其分的赞誉。多年来,曾国藩的耳朵里已听腻了门生幕僚下属的颂扬。他们把他比作方叔、召叔、诸葛亮、房玄龄,比作郭子仪、李光弼、李泌、裴度、王阳明,比作韩愈、欧阳修、柳宗元,甚至还有人将前贤的长处都集中到他一人身上,说他德近孔孟、文如韩欧、武比郭李、勋过裴王,是一代完人、后世楷模,不仅大清朝找不出*二个, 就是古代也少有几人可以比得上。这些颂扬,他只是听而后哂之。
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德行不能望孔孟之项背,勋业也不足以跟裴王相比, 用兵打仗其实是外行,不仅不能比郭、李,就连塔、罗、彭、杨都不及。至于他为自信的诗文,冷静地检讨一下,也没有几篇可以传得下去的。后世文人永远记得韩欧, 不一定能记得还有一个曾国藩。他自己认为,二十年来,所以能成就一番事业,一靠对皇上的忠心,二靠别人的襄助。倘若没有众多杰出的军事人才的辅佐,他一介文弱书生,凭什么以武功名世?那些人,绝大部分是他或识之于风尘,或拔之于微末,或破格委之以重任,用之任之,不猜不疑,让他们大胆地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具。他有时私下里也曾很得意地想过,人世间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才能,识人用人则是一切才能中的才能,自己能清醒地看到这一点,并运用得自如,的确是一桩幸事。
现在,左宗棠以丰伟之功绩,处崇隆之地位,又兼目空一切之个性,加上不睦八
年之特殊关系,从遥远的西北战场给他寄来情意真切的信,用“知人之明、谋国之忠” 来概括自己一生的优长,又用“自愧不如”来加以衬垫,的确是不偏不倚、不吹不捧, 深中肯綮,入木三分。他对左宗棠,能不钦佩感激吗?这八个字,他自认为可以受之无愧,也必定会得到当世的公认,后人的重视。不要说刘松山是自己派到西北援左的大将,就凭左宗棠这八个字,他也要不负老友所托,带病为刘松山写一篇文意俱佳的墓志铭。
他回忆着刘松山从一个毛头小伙子来长沙投团练的情景,回忆着湘勇裁撤之后, 刘作为后期重要将领所起的作用,想象着在金积堡战役冒矢冲锋,终于马革裹尸的悲壮场面。一时间,又从刘松山想到彭毓橘,从彭毓橘想到满弟贞干,想到罗泽南,想到江忠源,他心旌摇动,情不能自已。墨汁磨好了又干,干了又磨,大半天,仅只写得三余字。他干脆搁笔,待过几天心绪平静下来再写。略歇一会,他拿出前些日子写好的那张条幅来。
这是写给纪泽、纪鸿的。这几个月来,他一直想着要给两个儿子留下点性的东西。通常的父母都为儿女留下金银田地,曾国藩不以为然。他对子弟们说,子孙贤, 没有先人的遗产也有饭吃;子孙不肖,再多的家业也会败掉,而过多的钱财又恰好助长了纨绔习气。也有的父母为儿女留下几件珍宝,平时作为簪缨之族的象征,急难时可以变卖换钱。曾国藩自己从未积蓄过珍宝,除那尊玉寿星外,他的几件珍贵的物品, 都是三朝皇帝所赏赐的衣料、佩饰,但他不愿将它们送给纪泽、纪鸿,他已捐给家庙, 作为五兄弟的共同财产留给后世。
曾国藩认为真正的珍宝,还不是皇上的赐物,而是使子孙后代知道哪些是经过年来的考验,证明是应当遵循的家教;子孙奉行这些家教,就可以成才成器,家族就可以长盛不衰。他认真地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把要对儿子所说的言语归纳为四条,并把它端端正正地写下来,要儿子们于中堂,每天朗诵一遍,恪遵不易,并一代一代传下去。现在,他把这四条又从头至尾看了一遍,改动两个字,自己觉得满意了,于是郑重其事地卷起来。
二月初四日,一大早曾国藩就醒过来了。这天是他一生中的悲痛日子之一。十五年前的二月初四日,他的父亲去世了。今天,他像每年的这天一样,早早地起来,想在父亲的牌位面前磕三个头,但病躯已不容许他下跪了,只得改成低头默哀。站立一会,他也觉得难以支持,便匆匆结束祭奠仪式,叫人搀扶着来到签押房。他先握起笔来,颤颤抖抖地记下昨天的日记,然后开始办理公事。
桌上堆放着一大叠公文,正中摆着几份等候接见的名刺。他把名刺拿过来,一一看了看。这些名刺中有路过江宁的朝廷钦差,有奉调离开两江的*官员,有专来江宁禀告公事的下级僚属,也有纯来见见面聊聊天的旧雨新知。因为精神不佳,那些纯粹的官场应酬、毫无目的的闲聊,他一概婉谢,谈正事的也只得向后推几天。
打开公文卷,随手批示几份后,看见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报来的关于扩建铁厂的禀报,他对此很感兴趣。阅完全文后,立即批了四个字:“同意所请。”他想,这是件很大的事,还应该向朝廷奏报才是,遂又添了几个字:“等候皇太后、皇上谕旨。”
这时巡捕进来,抱着一大叠信,向曾国藩禀告这些信是谁寄来的,来自何方。
“大人,这封是容闳从广东香山寄来的。”
“快打开,念给我听。”一听说是容闳的,曾国藩顿生精神。
巡捕念着念着,曾国藩笑容渐露。容闳信上说,他已物色了近名十五六岁的幼童,都资质聪颖,心地纯正,出身清白之家,拟通过考核后,从中录取四十名,作为批派出者;已和美国朋友商定好了,这批幼童都到美国去,大部分学天文、算学、制造之术,少部分专攻欧美医学、法律。容闳满怀信心地说,他们都将会成为大清国中兴的栋梁之材。他还特为提到一个名叫詹天佑的少年,称赞这孩子是个天资凡的英才。
曾国藩对容闳措办的这一切十分满意。他微闭双目,浮想联翩。眼前仿佛出现汪洋大海,一艘大轮船上,容闳带着四十名天真活泼的幼童,站在甲板上,向他挥手告别。水波荡漾,海轮越驶越远。另一艘从天边开过来,渐渐靠近,容闳回来了,四十名幼童都已长大,胸前佩戴着光彩夺目的各色勋章。曾国藩的眼色眉梢都洋溢着笑意。
“甲三,扶我到西花园去看看斑竹。”早起祭奠父亲时的哀戚已经过去,徐图自强的美梦带给他以喜悦,见纪泽进来,他才发现大腿有点发胀,想到户外去走动走动。
天空堆积着乌云,虽是午后,却如同黄昏。江宁的仲春,气候通常还是冷的,今天更显得有点寒气逼人。
“父亲,外面冷,我扶着您老到花厅里走走吧!”纪泽劝阻道。
“好几天没有到竹林去了,想看看,你给我件披风吧!”
曾纪泽找了件旧披风披在父亲的肩上,搀扶着他踱出签押房,向西花园走去。冷风吹在脸上,曾国藩不觉得冷,反倒感到一丝湿润。“毕竟是春天的风,到底和冬天不一样。”他心里想。
“甲三,下个月你还是回户部去当差。”
“是。”儿子答应着。前年,曾纪泽以荫生资格应考,被取中分发户部陕西,不久又升为员外郎,年前因父亲旧病加剧,特地由京师来江宁省视。
“京官清闲,若不思上进,是容易混。有无出息,全看各人了。英文还常温习吗?”
“每天都坚持读一个时辰的英文书,读书报已不感到吃力了,只是说话不甚流畅。” 曾纪泽兄弟跟着英国教师亚尔泰学英文已有三四年了,进步不算慢。
“科一前几年爱读兵书。我对他说,打仗是件害人的事,造孽,我曾家后世再也不要出带兵打仗的人了。从那以后,他不读兵书了。近来又迷上祖冲之的圆周推算,弄得茶饭不思。学
“他前天很得意地对我说,他已推到小数点后一位,大大超过了祖冲之。”
“真的吗?”曾国藩笑起来了,“只怕是半途上出了差错,往后的都是白算了。”
“我也这样笑过他。他说不会错,并自吹走到洋人前面去了。”
曾国藩很觉安慰。两个儿子虽说不上是治国大才,也还算克家之子。有子如此, 应该知足了。
“元七今年七岁了吧!”元七是曾纪鸿的儿子广钧的乳名,曾国藩喜欢这个长孙。“这孩子很聪明,今后或许有出息。你这个做大伯的,还要多点拨指引。元十也长得清秀,现在不哭闹了吧!”
元十就是两个多月前过继给纪泽的广铨。他刚离开母亲时,对大伯妈认生,成天哭喊。
“现在好些了。”纪泽回答。
“慢慢就亲了。”曾国藩说,“我看那孩子是个福气相,今后会带出一路弟弟来的。”
对于盼子成疾的曾纪泽来说,这是一句极好的宽慰话。
父子俩这样谈着家常,不知不觉竹林就在眼前了。忽然,一阵大风吹来,曾国藩叫声“脚麻”,便身子一倾,歪倒在儿子的身上。纪泽忙扶着,看看父亲时,不觉惊呆了:只见他张开着嘴,右手僵持在半空,已不能说话了。曾纪泽急得大叫:“来人啦!”
正在竹林里锄草的仆役闻讯赶来,忙着把曾国藩背进大厅。纪泽一面叫人赶快去请医生,一面吩咐铺床褥。过不多久,曾国藩醒过来了,嘴唇也已自然地闭好,只是不能再说话。他摇了摇手,指着大厅正中的太师椅。纪泽明白,让仆役把父亲背到椅子边,扶着他慢慢坐好。这时,欧阳夫人、曾国荃父子、纪鸿夫妇、纪琛、纪纯、纪芬姐妹都已慌慌张张地赶来,大厅里挤满了人。一会儿,欧阳兆熊也进了府,蹲在曾国藩身边,给他探脉诊视,又扎了几针。见仍不能开口说话,欧阳心里慌了,忙把曾国荃叫到一旁,悄悄地说:“老中堂病势危险,你把孙辈全部喊过来。”
曾国荃知道大事不妙,赶紧要侄媳妇各自带儿子上来;自己走到大哥面前,握着他的双手。那手已冰凉透骨了。
很快,郭氏一手牵广钧,一手牵广镕,女仆抱着女儿广珊,刘氏抱着广铨上来, 一家人团团围在曾国藩的身边。欧阳夫人和三个女儿早已泣不成声了。曾国藩勉强抬起头来,将众人都望了一眼,又无力地垂下了头。良久,他将右手从九弟的双手中死劲挣出,对着签押房指了指,大家都不明白他指的什么。欧阳兆熊说:“老中堂不能说话,心里又着急,不如把他老人家连椅子一起抬到签押房去。”
欧阳夫人和曾国荃都认为这个办法好,于是大家簇拥着太师椅进了签押房。椅子放正后,曾国藩又抬起手来,指了指案桌。曾纪鸿立即把案桌上的公文卷捧过来,曾国藩摇了一下头。见不对,他又把那叠信搬过来,曾国藩又摇了一下头。案桌上只剩下一卷纸了。曾纪泽过去,把这卷纸拿到父亲面前,曾国藩点点头。
曾纪泽打开一看,纸上赫然现出一行字来:谕纪泽纪鸿。他捧着不知怎么办才是, 大家也都眼睁睁地看着。只见曾国藩又艰难地抬起手,指了指口。曾纪芬忙说:“大哥, 爹叫你念!”
室外早已阴云密布,寒风怒号,时辰还只酉初,却好比已到半夜,签押房里亮起蜡烛。荆七见光线不足,又忙将洋油灯找来点燃,屋内光亮多了。曾纪泽双手把纸展开,以颤抖的声音念道: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自强之道,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功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 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 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诺,此天下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签押房乃至整个两江督署没有一丝声响,都在静静地聆听曾纪泽带哭腔的朗读。这一字一句如同汤般流进众人的心田,辛辣苦甜,样样都有。待儿子念完,曾国藩又努力把手伸起,指了指自己的胸口。纪泽纪鸿一齐说:“我们一定把父亲的教导牢记在心!”
曾国藩的脸上露出一丝浅浅的笑意,头一歪,倒在太师椅上,欧阳兆熊忙去扶时, 脖颈已经僵硬了!
“老中堂!”
欧阳兆熊的一声哭喊,把签押房的人吓得面如土色,大家仿佛被惊醒似的,一齐放声大哭起来,森严的两江总督衙门,立时被浓重的悲痛所浸透。
就在这时,漆黑的天空滚过一阵轰鸣,同治十一年的声春雷在江宁城的头顶炸开,紧接着便是一连串的电闪雷鸣。风刮得更大更起劲了,寒风裹着倾盆大雨哗哗直下。
这雨好怪!它蒙蒙的、黑黑的,像一块广阔无垠的黑布,将天地都围起来,使
人分不出南北东西,辨不清房屋街衢。又像大风吹倒了玉皇爷的书案,将一砚墨汁倾泻宇宙,它要染黑洁白的石舫、矞皇的督署,污坏雄丽的钟山、秀媚的秦淮,它还要将活跃着生灵的人世间涂抹得昏昏惨惨、悲悲戚戚。
这可怕的黑雨,无情地鞭挞着西花园的斑竹林。那些历经辛苦从君山来到江宁的珍稀,遭遇了意外的浩劫。它苍翠的叶片被打落,修长的斜枝被扭折,洒满帝子泪珠的主干被连根拔出,七零八落地躺在地上呻吟,令人惨不忍睹。主人对它所寄予的无限希望,顷刻之间全部化为泡影!督署大门口所的四盏大红宫灯,被狂风吹得左右晃荡,虽有屋檐为它遮盖,仍然抵抗不住暴雨的侵袭,飞溅的雨花点点滴滴地浸在绸绢上。先是贴在灯笼上的“恭贺新禧”四字一笔一画地飘落,然后是红绸艳绢一片片地被剥落,后只剩下几根嶙峋骨架,在风雨中显得格外瘦弱、寒碜。
绚丽的憧憬打碎了,美好的气象破坏了。
那黑雨似乎还不甘心,还不解恨,它下得更猛烈了,时时夹着呼呼的声音,变得格外的凶恶可怖。它像是要摧毁这座修复不久的衙门,动摇这根已成奄奄一息的国脉。物在悲号,人心在战栗,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哀哀欲绝的抽泣声,和着这罕见的黑雨惊雷,是如此的凄怆、如此的惊悸,如同天要裂溃、地要崩塌,如同山在发抖、水在呜咽。它使人们猛然预感到,立国二多年的大清王朝,将要和眼前这个铁心保护它的人一道,坠入劫不复的阴曹地府!

曾国藩-(全3册)-最新修订本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唐浩明,湖南衡阳人,1946年出生,文学硕士、编审,长期致力于近代文献的整理出版与历史小说创作。著有经典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杨度》《张之洞》,其中《曾国藩》于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20世纪华文小说强之一,2003年获得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另著有《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