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两部重要的经典著作,然其文简而意奥,一般读者很难读懂,故历来解说纷纭。本书博采诸子及史籍,将各种引证与诠释相应地集于原句之下。对于初学者来说,借此可晓《周易》《老子》的大意;对于研究者,则可省去大量翻检之劳,对研究两书的思想及其研究史极有帮助。
周易古义卷一(上经)易《论语·述而篇》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左传》昭二年晋侯使韩宣子来聘,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今乃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礼记·祭义篇》昔者圣人建阴阳天地之情,立以为《易》。易抱龟南面,天子卷冕北面;虽有明知之心,必进断其志焉,示不敢专,以尊天也。又《经解篇》洁静精微,《易》教也。《易》之失贼。其为人也,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管子·山权数篇》《易》者,所以守凶吉成败也。《庄子·天下篇》《易》以道阴阳。《荀子·大略篇》善为《易》者不占。《汉书·艺文志》易曰:“宓戏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至于殷、周之际,纣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乾《大戴礼记·保傅篇》《春秋》之元,《诗》之《关雎》,《礼》之冠婚,《易》之乾巛,皆慎始敬终云尔。《释名·释天》天,《易》谓之乾。乾,健也;健行不息也。乾:元,亨,利,贞。《论衡·刺孟篇》夫利有二:有货财之利,有安吉之利。惠王曰:“何以利吾国?”何以知不欲安吉之利,而孟子径难以货财之利也?《易》曰:“利见大人。”“利涉大川。”“乾:元,亨,利,贞。”《尚书》曰:“黎民亦有利哉!”皆安吉之利也。初九:潜龙勿用。《左传》昭二十九年史墨曰:“龙,水物也。水官弃矣,故龙不生得。不然,《周易》有之:在《乾》之,《姤》曰:‘潜龙勿用。’其《同人》曰:‘见龙在田。’其《大有》曰:‘飞龙在天。’其《夬》曰:‘亢龙有悔。’其,《坤》曰:‘见群龙无首,吉。’《坤》之《剥》曰:‘龙战于野。’若不朝夕见,谁能物之?”《新书·容经篇》龙也者,人主之辟也。亢龙往而不返,故《易》曰“有悔”。悔者,凶也。潜龙入而不能出,故曰“勿用”。勿用者,不可也。《淮南子·人间训》古者,五帝贵德,三王用义,五霸任力。今取帝王之道而施之五霸之世,是由乘骥逐人于榛薄,而蓑笠盘旋也。今霜降而树谷,冰泮而求获,欲其食,则难矣。故《易》曰“潜龙勿用”者,言时之不可行也。故“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终日乾乾,以阳动也;夕惕若厉,以阴息也。因日以动,因夜以息,惟有道者能之。树达按:《艺文志》班氏自注云:“淮南王安聘明《易》者九人,号九师法。”此盖其遗说矣。《后汉书·鲁恭传》恭议奏曰:“《易》曰:‘潜龙勿用。’言十一月、十二月阳气潜藏,未得用事。虽煦嘘万物,养其根荄,而犹盛阴在上,地冻水冰,阳气否隔,闭而成冬。故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言五月微阴始起,至十一月坚冰至也。”阮籍《通易论》《易》之为书也,本天地,因阴阳,推盛衰,出自幽微以致明著。故《乾》元初‘潜龙勿用’,言大人之德隐而未彰,潜而未达,待时而兴,循变而发。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左传》昭二十九年见“初九”条。《论衡·刺孟篇》见“乾元亨利贞”条。《意林》四引《风俗通》《易》云:“利见大人。”大人与圣人,其义一也。《蜀志·刘封传》孟达与封书曰:“陛下大军,金鼓以震,当转都宛、邓。若二敌不平,军无还期。足下宜因此时早定良计。《易》有‘利见大人’,《诗》有‘自求多福’,行矣。今足下勉之。”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淮南子·人间训》见“初九”条。《汉书·王莽传》上张竦为陈崇草奏称莽功德云:“开门延士,下及白屋;娄省朝政,综管众治。亲见牧守以下,考迹雅素,审知白黑。《诗》云:‘夙夜匪解,以事一人’《易》曰:‘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公之谓矣。”……
杨树达(1885—1956),中国语言文字学家。字遇夫,号积微。有《积微居甲文说》、《积微居金文说》等书,杨树达对《汉书》用力极勤,成《汉书窥管》。
傅佩荣-心灵的曙光 本书特色 影响全球华人的国学大师、身心整合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凤凰卫视《国学天空》栏目主讲专家为你授业解惑,借西方哲学之光抵达智...
在上苍的阴影下:一个德国人眼中的汤若望 内容简介 瓦勒里每逢开学总要下雪,公元一六○六年也不例外。摇铃声惊醒了睡梦里的亚当,风雪中的沙尔贵族之家还沉浸在一片黑暗...
珞珈思存录-珞珈中国哲学 目录 中国哲学史与中国哲学史学对一个哲学史方法的思考中国辩证法史研究刍议中国传统哲学史方法发微方以智的哲学观与哲学史观谢无量与中国哲学...
「這些年來,言道者多,證道者少,固由於行門不彰,但行門之所以不彰,則往往來自對禪的誤解,而一行禪師的這本書就在讓行者能從
论真理/自然神论译丛(自然神论译丛) 本书特色 雪堡的赫伯特勋爵(1583~1648)被后世誉为自然神论之父,其代表作《论真理》在英国乃至世界哲学史上都具有划时...
内尔·诺丁斯(NelNoddings),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退休教授,美国教育哲学协会和约翰·杜威研究协会前任主席。她的主要著作
反思科学讲演录 本书特色 关于科学史、科学方法论的扛鼎之作。作者秉持对本质主义的警省,对历史真实的执着,以及为自由而思、为人性而辩的精神,或回溯古希腊,或呼唤博...
论人和人的解放--故学新知丛书 内容简介 古今中外,都有人说,理性是人类所以区别于动物的宝物(虽然大生物学家达尔文等曾举例证明高等动物已具有人类早期的理性。见《...
道教风俗谈 内容简介 本书取名为《道教风俗谈》,是想向读者介绍中国风俗中的道教影响,指出道教在民间风俗中渗透的普遍和深入。风俗这样东西,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
百家讲坛--庄子智慧讲堂 内容简介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是中国人的骄傲。但要真正参悟和理解其精髓,并不是件易事。“国学诸子百家讲坛”丛书循着诸子百家的思想脉络,清晰...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本书特色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既是曼海姆代表作的书名,也是其知识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曼海姆认为,“意识形态”的功能在于维护现行秩序,“乌...
本书为山西省社会科学2005年重点课题,是关于北朝与欧亚大陆在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联系以及相互影响的论文集合。全书共收入
东正教在华两百年史 本书特色《东正教在华两百年史》自问世以后便以其丰富的征引文献而闻名学术界,其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不仅在当时受到关注,也得到当代学者的重视。作者...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 本书特色 《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是“聆听大师”丛书胡适系列的第四本,以胡适谈禅说佛为线索,遴选其综述禅宗历史、考证禅宗代表人物、...
境由心生 本书特色 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书中可以领略一代国学大师熊十力先生深厚的学术功底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 国学大家写给我们看的散文与随笔...
相术 本书特色 《古今图书集成术数丛刊》是以《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申所收的古代中国术数类部分为底本,经数年精心校勘而成。共有卜筮、星命、相术、堪...
6大观念 本书特色 哲学并非只是学者们才可以谈论的高深莫测的理论,哲学也对我们的社会、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发挥着重大作用。《六大观念》是一本谈论哲学观念的书,作者...
中国哲学小史 本书特色本书乃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撰写的一本中国哲学史的入门著作。作品以人物入手,阐释先秦诸子以至宋明诸家的哲学思想,将数千年来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与...
你可以.爱-[插图典藏本] 本书特色 世界**禅宗大德 一行禅师与张德芬、梁文道、奥普拉一起聆听一行禅师的入世佛法一行禅师的*佳幸福配方修习慈悲喜舍,破迷开悟...
《西方死亡哲学》从理论层面上阐释了西方人心中的死亡之谜和西方死亡哲学的基本意涵,而后具体地考察了西方死亡哲学的历史发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