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与原子》一书首先将注意力集中于*微观和*宏观的世界——原子、亚原子、粒子以及整个宇宙,目的是尽量解答以下两个问题:“我们是由什么构成的?”和“我们所在的宇宙是怎样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书中首先在人类自身的尺度上对自然进行审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学到一些有用的物理规律,同时,我们还采取历史方法,讨论一些现在看来很古怪,甚至很愚蠢的观点,探讨早期科学观点中的谬误对我们而言有着诸多裨益。
宇宙的浩瀚与原子的微小
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探索的目标
寻着先人的脚步
让我们离真相更近一些
传统来说,我们的世界上有苦有甜、有冷有热,然后还有颜色。事实上,我们的世界只有原子和虚无。
——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60-前357)
万物皆由原子构成。
——理查德·费曼(1918-1988)
在现代的自然观念里,构成物质的*小部分的自然规律与整个宇宙的进化发展息息相关。与早期的原子观不同,我们现在所称的原子并不是*小的粒子,原子也是由更小的东西构成。同样,原子也能被分解为更小的单位。
11.1早期的原子观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对物理世界的诸多事物进行过猜测。他们经常会对自然的运行规律进行假想,但在亚里士多德之前,鲜有哲学家试图去证明他们的假想。因此,普通物体是由不可再分割的小东西(原子)构成这一观点和物质能够被无限分割的观点同时存在着。
有个早期的古希腊人设想了原子的存在,这个人就是阿那克萨戈拉(公元前500—前428)。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60—前357)发展了阿那克萨戈拉的思想,并指出物质是由存在于其他虚空中的形色各异的不可见原子构成。我们可以看出,德谟克利特并没有试图证明原子存在与否。很显然,原子对他的吸引仅停留在哲学层面上。
其他的希腊哲学家则对物质可无限分割这一观点很感兴趣,亚里士多德就在此列。尽管亚里士多德强调观察,但他没有把自己的理论严格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而且,有时他尽管确实对自然做出了观察,但他并没有从观察中得出正确的结论。亚里士多德是位伟大的哲学家,但他的科学观点仍有许多改进的余地。
在科学研究当中,亚里士多德不是很幸运,因为许多理论在当时无法通过观察来验证。亚里士多德肯定发现自己可以将物质切分得越来越小。他万万没有想到,在他观察不到的微小尺度上,物质无法在不改变属性的前提下继续分割下去。
11.2原子存在的证据
实际上,人们在200多年前就有了间接证据证明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其中一条证据是,特定的物质可从某种看上去类似的物质中分解出来,就像这种相似的物质中包含着这种特定物质的微小颗粒一样。
另一条证据来自气体的运动现象。封闭容器中的气体会对容器的内壁施加一个压力(在第5章中,我们将压力定义为单位面积上受力的大小)。气体温度上升或容器内气体增加时,这一压力也随之加大,这就好像气体是由在容器中随机运动的粒子构成一样。在任意时间内,会有一部分粒子撞到容器内壁,从而施加一个作用力,产生压力。若气体的量增加,在单位时间内撞击内壁的粒子就会增加,压力也随之加大。若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粒子活动就会加快,压力也会加大。粒子运动速度越快,它们所拥有的动能就越大。气体的各个粒子所拥有的动能并不是完全相等,但我们可以用这些粒子的平均动能。温度与平均动能成正比。
我们之前讨论过两种不同的温度计量方法,即华氏温标和摄氏温标。在华氏温标中,水在32度结冰,在212度沸腾。在摄氏温标中,水的冰点是0度,而沸点是100度。摄氏温标为除了美国之外的世界上各个国家通用。在科学实验中还经常用到另一种计量方式,即“绝对温度”或开尔文温标,名称取自开尔文男爵。开尔文男爵原名威廉·汤姆逊,是一个出生于爱尔兰的英国物理学家。有一个科学定律,即在压力一定时,封闭气体的体积与温度成正比,而这个温度指的就是开尔文温标下的温度。同样,我们在之前的段落中讲到温度与平均动能成正比,这个温度也是开尔文温标下的温度,缩写为K。温度的*低点为0 K,不过根据自然定律,温度只能是非常接近0 K,而不能完全达到0 K。(在开尔文温标中通常省略“°”的符号。)在开尔文温标中,水的冰点为273度,沸点为373度。注意,在开尔文温标和摄氏温标中,水的冰点与沸点之间都有100度的温度差。因此,在这两种计量手段中,1度的温度差是相等的,两种温标的差别仅在于一个恒定值为273度的尺度顺移(0 K就相当于-273℃)。
作者: [美]唐·利希滕贝格
译者: 周弘毅
唐·利希滕贝格,印第安纳州,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物理学名誉教授。纽约大学本科理学士,伊利诺斯大学乌尔班纳分校学术博士。他的专业范畴是基本粒子的理论,包括夸克、电子,和胶子。他多年来致力于研究重子相互作用的夸克,如质子和中子,介子,π介子和k中介子。尽管他停止了原创物理学研究,但他的作品仍被物理学家所引用。
卫星海洋遥感导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部介绍卫星海洋遥感的教材。全书共12章,简要介绍了遥感的基本概念,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的基本理论。介绍了海洋遥感卫星和传...
认识方式:一种新的科学技术和医学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创造性的、易于理解的科学、技术和医学史著作,时间跨度从文艺复兴时期至今。作为研究这个范围的一部专著,...
常见南方野花识别手册 内容简介 《好奇心书系·野外识别手册:常见南方野花识别手册》所述的南方是指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本地区内的植被类型多样,野生花卉种类极为丰富...
化学基础实验-(第二版) 本书特色 《高等学校教材:化学基础实验(第2版)》可供高等师范院校化学类专业使用,也可满足其他理工科院校化学类专业和非化学类专业的化学...
法医学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化学、以及其它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依照法律研究和解决人身伤亡等问题的一门科学。我国法医学有着
水边记忆-江南水生植物笔记 本书特色 想着这些的时候,我便在这条小河边蹲下了身子,用手轻轻抚摩着这些青绿的草儿,仿佛摩挲着我早已远去的少年时光,心被一种温柔打动...
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 本书特色 本书是大连理工大学WISE实验室用科学计量学及其*新的知识图谱与可视化方法,形象化展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部学术...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第二十八辑: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项目《中国典型地层剖面的立典研究》专刊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项目《中国典型地层剖面...
基础量子化学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是为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学习量子化学而作,着重阐述了量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重点讲述具体模型和概念的物理意义及其实质。共分十章,...
遥感图像融合技术 本书特色 《遥感图像融合技术》围绕天基多源遥感图像融合技术,基本涵盖天基多源传感器成像原理、典型遥感数据产品、融合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和图像配准与...
科技论文写作与发表教程-第六版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帮助理工科学生和科技人员提高科技论文写作能力,以使他们的论文更易被接收和发表,并使论文在发表后更易被读者理解和...
《现代天文学十五讲》讲述历经几千年的观察、思考、探讨和求索,今天,一门能够正确认识宇宙的学科已经形成,这就是现代天文学。
动物的精神生活 本书特色 我不认为动物的感受与人类有什么不同,我们对此应该要回归健全的认知,承认动物的确拥有各种感受和乐趣。 ——彼得·渥雷本▲ 一本与动物有关...
上扬子地台北缘小壳动物群爆发前夕的古海洋环境 本书特色 对南江地区灯影组进行了详细的划分与对比,对各段岩石学特征和古生物学特征的详细描述与分析,总结了川北南江地...
时间的故事 本书特色 《时间的故事》是一本比霍金的《时间简史》理解起来容易得多的科普书.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天文馆事业的先驱者李元先生作序推荐**次科学、...
地质美学 内容简介 地质美学是极具观赏性的科学美学。本书共8章:第1章介绍美学基础。第2章介绍地质美学的特征和基本类型,并对科学美学与地质美学的关系、地质美学的...
光镜技术及其在水生生物上的应用 本书特色 张东升主编的《光镜技术及其在水生生物上的应用》共分为:基础知识;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在水生生物研究上的应用三...
固体物理教程。 本书特色 本书可作为理工科院校物理、应用物理、材料科学等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研究生及其他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固体物理教程。 内容简...
青藏高原中东部古近纪盆地演化与高原早期构造隆升 内容简介 本专著是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40800)“大陆碰撞过程中壳幔物质能量交换”、国...
导言我们今天所知道的科学,是人类文明普遍进程中一个比较晚的成果。在近代历史以前,很少有什么不同于哲学家传统,又不同于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