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潜在假设是:社会判断和社会公正存在于基本的人类成见中,责任的推断渗透于我们的世界和日常经验之中。维纳写本书的首要目的是证明这些推理广泛性,责任的分配及其随后的情感和行为不局限于法庭,生活本身充满着责任推断的情况。
在本书的**章中,维纳提出了本书的基本假设和观点。写作主要基于“生活是法庭”和“人是上帝”的隐喻,假定以他人作为*终审判者来行动的合法性的存在。
在第二章中,主要论述成就情景中成功和失败责任信念的效果,特别是作为与成就评价有关的这种推理过程。本章还关注由缺乏能力和由缺乏努力所造成的不成功行为表现,并对有关归因过程以及责任推断问题作出区分。
在随后的3章中,讨论了一些厌恶事件的观察到的起因,和这些厌恶事件所引起的反应。这些章节分别讨论了各种各样的厌恶事件,特别关注酗酒,肥胖症和贫穷;分析了对同性恋艾滋病人的反应。接下来,论述了心理疾病,包括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问题。
第六、七章转向对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的探讨。在这些章节中,有关责任信念与情感反应和行为相联系的动机理论得到建构,使思想、情感和行动之间的关系概念化的不同途径被勾列出来,并提供了一些有关的实验证据。
在第八章中,着重考虑印象形成和印象管理的策略和方法问题。
在*后一章中,维纳讨论了动机领域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将对社会动机的探索与个人动机的研究相结合,并提出一个更为宽泛的、更为完整的归因动机理论框架。
本书的潜在假设是:社会判断和社会公正存在于基本的人类成见中,责任的推断渗透于我们的世界和日常经验之中。维纳写本书的首要目的是证明这些推理广泛性,责任的分配及其随后的情感和行为不局限于法庭,生活本身充满着责任推断的情况。
在本书的**章中,维纳提出了本书的基本假设和观点。写作主要基于“生活是法庭”和“人是上帝”的隐喻,假定以他人作为*终审判者来行动的合法性的存在。
在第二章中,主要论述成就情景中成功和失败责任信念的效果,特别是作为与成就评价有关的这种推理过程。本章还关注由缺乏能力和由缺乏努力所造成的不成功行为表现,并对有关归因过程以及责任推断问题作出区分。
在随后的3章中,讨论了一些厌恶事件的观察到的起因,和这些厌恶事件所引起的反应。这些章节分别讨论了各种各样的厌恶事件,特别关注酗酒,肥胖症和贫穷;分析了对同性恋艾滋病人的反应。接下来,论述了心理疾病,包括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问题。
第六、七章转向对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的探讨。在这些章节中,有关责任信念与情感反应和行为相联系的动机理论得到建构,使思想、情感和行动之间的关系概念化的不同途径被勾列出来,并提供了一些有关的实验证据。
在第八章中,着重考虑印象形成和印象管理的策略和方法问题。
在*后一章中,维纳讨论了动机领域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将对社会动机的探索与个人动机的研究相结合,并提出一个更为宽泛的、更为完整的归因动机理论框架。
书摘
在我们的文化和其他一些现代文化中,资源的分布并不决定于平等原则——在这种原则下,所有的个体接收到同样数量的商品。假如这个规则将被遵守,一个团队的所有销售人员获取同样的报酬,不管他们个人销售的数量如何,管理者和销售人员获得的报酬同样多。相反,在美国,公司的头目通常的报酬是一般工人的10到20倍。这和其他所知的文化相比有很大的差异。
学校和工作情境不同,教师可能使用一种平等的原则,并且将个体的分数等级建立在整个班级或课堂小组的行为表现之上;然后,班级或团体的所有成员将会得到同一的等级,这决定于一些强制性的标准。一些培养合作学习的富有创新精神的课堂,确实使用建立在平等等级的基础上的系统(见Slavin,1983)。在这些课堂上,每一个人的等级依赖于小组中其他学生的行为表现。像可以直觉到的一样,这种相互依赖确实提高了共同合作并且降低了组间竞争,以至于一些学生的行为表现得到提高。但是,像也可以很容易想像的一样,这种等级系统具有引发一些学生消极情感的可能性。在美国文化中,大多数人不喜欢以平等作为公正的规则,像任何教师可证实的一样。确实,即使在合作团体之中也经常包含个体的诱因(见Slavin,1983)。
这样,典型的情况便是,一些分配公正的原则要比平等盛行。在这个社会和大多其他社会中的普遍遵守的规则是:成功的结果受到奖励;而不成功的结果要么对各个个体不奖励,要么进行惩罚。因而,如果一位售货员完成了销售,那么,这个人就可以收到奖金;如果没有销售,就没有奖金。同样,如果有一位学生在一次测验中回答对了所有的问题,该生获得分数等级“A”,然而,只答对了很少几道题的学生得到“D”或“F”。
上述评价揭示分配公正所遵守的一个简单规则是:根据输出的量分配奖赏,这里输出的量被界定为每个人所答对的测题数目,每个人的销售金额,或输出(结果)的其他一些指标。这种分配公正原则形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根据他或她的行为表现进行分配。确实,结果和奖赏协变的概念在头脑里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在没有它的情况下难以设想美国人(以及其他文化中的人)会是什么样的。我们这样推理“你获得你所付出的东西”,又或者“你为你所获得的东西付出代价”,我们知道在货物的品质(如,考试分数)和价格(等级)之间存在一种很强的联系(尽管不一定是完美的)。这是我们的交换系统。请注意这与我们的犯罪的公正系统具有多么密切的联系,因为人们对某罪犯的惩罚
伯纳德·维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归因动机理论的奠基人。1963年获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1963-1965任明尼苏达大学助教,1965年至今任洛杉矶加州大学教授。曾先后到纽约大学城研究中心、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密歇根大学、华盛顿大学做过访问教授。1990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卓越研究贡献奖,1994年获美国教育研究会出版奖。1991年获得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00年攻芬兰特库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历任《认知与情绪》、《教育心理学》、《人格杂志》、《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人格研究杂志》、《动机与情绪》、《人格与社会心理评论》、《心理探询》、《社会行为与人格》等杂志顾问编辑。曾发表论著10余部,学术论文150余篇。
乔姆斯基文集-宣传与公共意识 本书特色 作为世界一流学府麻省理工 学院的语言学和哲学教授,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被公认为当代杰出的语言学家、哲...
传播的世界化 内容简介 实时的传播网络构建着地球上的组织方式。被人们习惯地称作世界化/全球化与跨边界的物质流动和非物质流量合着节拍。世界化和全球化分别由Monc...
李学勤卷-当代名家学术思想文库 本书特色 《当代名家学术思想文库:李学勤卷》呈现了20世纪以来当代名家的学术成就,带您领悟当代大师们的精妙思想。集每位学者一生之...
《回归营销基本层面》内容简介:中国企业如何面对市场?中国企业如何面对竞争?常常有人试图运用成熟的营销理论来指导企业的营销实
唐启华,台湾历史学家,英国伦敦政经学院国际关系史博士,曾任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系主任,现任政治大学历史学系特聘教授、东海大学历史学系专任教授兼系主任。民国外交史...
中国国民素质危机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与文化源远流长,未曾发生过中断,这就使得中国具备了一个典型传统社会的品格;中国又是一个有过两千年专制制度的社...
《画梁软语 梅谷清音:梁谷音评传》内容简介:梁谷音,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当代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工六旦(花旦),兼擅正旦
人类学的邀请 本书特色 人类学*令人欣慰的悖论,也是她*激励人的特征,就在于研究他者的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发现的生命旅程。人类学的邀请 内容简介 《人类学的邀请》修...
以上海为中心沪宁沪杭甬铁路与近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变迁 本书特色 以上海为中心的沪宁、沪杭甬铁路对近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社会变迁产生了深刻影响。岳钦韬*的《以上海...
诗词地名故事 本书特色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透露着诗人的情怀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而诗...
中国报刊图史 本书特色 梁启超说,报刊是“国家之耳也、喉舌也,人群之镜也,文坛之王也,将来之灯也,现在之粮也”。将报纸和期刊糅合在一起介绍且能雅俗共赏的书籍甚少...
人文社科卷-世界名著博览 目录 哲学老 子《道德经》孔 子《论语》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政治学》 培 根《学术的进展》 《新工具》笛卡尔《哲学...
吴黎熙(Helmut Uhlig,1922~1997)曾在维也纳学习过哲学、艺术史及文学理论。多年生活在柏林,是20世纪70~90年代德语世界有关亚洲文化著作最...
中国社会调查简史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调查简史》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筛选出345项史料,从社会调查视角简介或评述了189位人物和177件作品,引用了427种文献...
制造混乱:追求和谐与均衡的另一种维度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大众读者的心理需求,用一种轻松的语气、休闲的笔调,通俗的文字探讨“制造混乱”与你的生活及生活的社会环境有...
作者简介: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1855)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诗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后现代主义...
中产阶级文化的起源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使人受益的书,一本论证有力的书,并且也是一本文笔优美的书,它势必在改进18世纪英国地方研究与文化/阶级研究两方面产生积极...
★我们春天常见的“染井吉野”,是一种存在不超过200年的“克隆”樱花。★从诞生开始,染井吉野就与日本社会产生了深刻关联。它被用来打造城市景观,造就了现代日本的春...
大卫·I.科泽(David I. Kertzer),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布朗大学社会科学小保罗·杜比(Paul Dupee, Jr.)校级教授、人类学系教授...
本书稿梳理了甲午战争至“九一八”事变期间日本政界、军界、知识界、民众的对华认识,重点考察了日本各界对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列强瓜分中国、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辛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