暌违十三年李洱携《应物兄》归来,以知识分子写作立场百科全书式描写巨变的中国。《收获长篇专号2018秋卷》收录了李洱的《应物兄》、蔡骏的《无尽之夏》和程小莹的《白纸红字》。《应物兄》:学者应物受校长之命从海外延请回儒学研究大师,筹办建立儒学文化研究所。小说围绕着这一事件刻画了当下学界众生相,思考了诸多热点文化问题,展示了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和困惑。《无尽之夏》:1997年的夏天,“我”的班主任聂倩突然失踪了。“我”推测这是一起绑架案,并将怀疑的目标定在了出租车司机夏海身上。然而“我”对夏海的怀疑却很终被警方给推翻了。聂倩的失踪之谜直到20年后才被解开,原来二十年前聂倩临时决意悔婚,于是自己伪造了犯罪现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上海。但聂倩并不知道,二十年前的那个夜晚,她确实曾被老金盯上,而“我”则无意中救了她一命。《白纸红字》:1930年到1936年期间,“左联”从成立到解散,左翼文学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个年代,空气中弥漫着动荡不安,革命者的文字也似乎沾染了鲜血,“左联”与鲁迅先生的纠葛,白纸红字,宛在目前。
1、收获长篇专号·当代**原创长篇的前沿现场
2、高含金量 每卷收录3部名家*新力作
3、更高** 一年4卷长篇专号=12部原创长
4、当代中国文坛*重要的作家之一李洱全新巨著《应物兄》完整收录
应物兄
应物兄问:“想好了吗?来还是不来?”
没有人回答他,传入他耳朵的只是一阵淅淅沥沥的水声。他现在赤条条地站在逸夫楼顶层的浴室,旁边别说没有人了,连个活物都没有。窗外原来倒是有只野鸡,但它现在已经成了博物架上的标本,看上去还在引吭高歌,其实已经死透了。也就是说,无论从哪方面看,应物兄的话都是说给他自己听的。还有一句话,在他的舌面上蹦跶了半天,他犹豫着要不要放它出来。他觉得这句话有点太狠了,有可能伤及费鸣。正这么想着,他已经听见自己说道:“费鸣啊,你得感谢我才是。我要不收留你,你就真成了丧家之犬了。”
此处原是葛道宏校长的一个办公室,如今暂时作为儒学研究院筹备处。室内装修其实相当简单,几乎看不出装修过的样子。浴室和卧室倒装修得非常考究:浴室和洗手间是分开的,墙壁用的都是原木。具体是什么木头他认不出来,但他能闻到木头的清香,清香中略带苦味,近似于某种中药味道。挨墙放着一个三角形的木质浴缸,浴缸里可以冲浪,三人进去都绰绰有余。葛道宏把钥匙交给他的时候,指着浴缸说:“那玩意儿我也没用过,都不知道怎么用。”这话当然不能当真。他**次使用就发现下水口堵得死死的。他掏啊掏的,从里面掏出来了一绺绺毛发,黏乎乎的,散发着腐烂的味道。
涓涓细流携带着泡沫向下流淌,汇集到他脚下的一堆衣服上面。他这里搓搓,那里挠挠,同时在思考问题,同时还兼顾着脚下的衣服,不让它们从脚下溜走。没错,他总是边冲澡边洗衣服。他认为,这样不仅省时,省水,也省洗衣粉。他的双脚交替着抬起、落下,就像棒槌捣衣。因为这跟赤脚行走没什么两样,所以他认为这也应该纳入体育锻炼的范畴。现在,我们的应物兄就这样边冲澡,边洗衣,边锻炼,边思考,忙得不亦乐乎。
劝说费鸣加入儒学研究院,其实是葛道宏的旨意。前天下午,葛道宏来到逸夫楼,和他商量赴京谒见儒学大师程济世先生一事。葛道宏平时总是穿西装,但这一次,为了与谈话内容相适应,他竟然穿上了唐装。程济世先生,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应物兄在哈佛大学访学时的导师,应清华大学的邀请,几天之后将回国讲学。程济世先生是济州人,在济州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曾多次表示过要叶落归根。葛道宏求贤若渴,很想借这个机会与程济世先生签订一个协议,把程先生回济大任教一事敲定下来。“应物兄,你是知道的。对程先生,葛某是敬佩之至,有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改穿唐装的葛道宏,说起话来文言不像文言,白话不像白话,但放在这里,倒也恰如其分。他们的谈话一直持续了一个钟头,主要是葛道宏打着手势在讲,应物兄竖着耳朵在听。谈到*后,葛道宏用心疼人的口气说道:“应物兄,儒学研究院的工作千头万绪,就你一个光杆司令可不行,万万不行的。累坏了身子,道宏该当何罪?给你举荐个人吧,让他替你跑跑腿。”接下来,葛道宏就说道,“费鸣怎么样?用人之道,用熟不用生也。”
应物兄心里顿时格登了一下。
那个臭小子,我简直太熟悉了。正因为熟悉,我才知道再没有比费鸣更糟糕的人选了。但这话他是不能直接说的。他听见自己说道:“他有幸得到您的言传身教,进步太明显了。我都替他高兴。只是到这儿来,他会不会觉得大材小用?”葛道宏站起来,用眼镜腿拨拉了一下野鸡的尾巴,说道:“什么大材小用?这是重用。就这么定了。你先找他谈谈。我相信,他会来的。”
葛道宏既然这么说了,那就必须谈谈。
应物兄关掉水龙头,湿淋淋地从浴缸里爬出来。给衣服拧水的时候,他感到牛仔裤又冷又硬,浸透水的毛衣也格外沉重。上面还冒着泡沫呢,显然还没有淘洗干净。于是,他把它们又丢进了浴缸,并再次打开了水龙头。在稀里哗啦的流水声中,他继续思考着如何与费鸣谈话。不是我要你来的,是葛校长要你来的。他是担心我累着,让你过来帮忙。其实,筹办个研究院,又能累到哪去呢?
“就这么说,行吗?”他问自己。
“怎么不行?你就这么说。”他听见自己说道。
他和费鸣约定的时间是下午三点。快到两点半了。眼下是仲春,虽然街角背阴处的积雪尚未融化,但暖气已经停了。披着浴巾,他感到了阵阵寒意。他的一颗假牙泡在水杯里,因为水的折射,它被放大了。当他对着镜子把它按上去的时候,他发现镜子里的那个人却是热气腾腾的。随后他接了一个电话。他本来不愿意接的,因为担心有人找他,影响他与费鸣的谈话。但它一直在响,令人心神不宁。他把它拿了起来,将它调成了震动。几乎与此同时,他的另一部手机响了。那部手机放在客厅,放在他的风衣口袋里。
他有三部手机,分别是华为、三星和苹果,应对着不同的人。调成震动的这部手机是华为,主要联系的就是他在济大的同事,以及他在全国各地的同行。那部正在风衣口袋里响个不停的三星,联系的则主要是家人,也包括几位来往密切的朋友。还有一部手机,也就是装在电脑包里的那部苹果,联系人则分布于世界各地。有一次,三部手机同时响了起来,铃声大作,他一时不知道先接哪个。他的朋友华学明教授拿他开涮,说他把家里搞得就像前敌指挥部。
他趿拉着鞋子来到客厅。手机从口袋里掏出来的时候,电话已经断了。来电显示的是“先生”,也就是乔木先生。乔木先生既是他的导师,又是他的岳父。和乔木先生的独生女儿乔姗姗结婚之后,按理说他应该改叫爸爸的,但他却一直没有改口。搞到后来,乔姗姗也跟着他改叫先生了。乔木先生的电话当然是不能不接的。他赶紧把电话回拨了过去。
“怎么样?两个电话都不接!睡觉呢?”乔木先生说。
“在沙发上眯了一会儿。先生,有事吗?”
乔木先生突然提到了费鸣。费鸣是乔木先生的关门弟子,乔木先生向来叫他鸣儿。乔木先生说:“你是不是要找鸣儿谈话?”
莫非费鸣此时就在先生身边侍坐?他就说:“是啊。要和他谈点事。他在吗?”
“木瓜病了。”乔木先生说,“鸣儿抱着木瓜看医生去了。”
“前几天还好好的,怎么——”
木瓜是乔木先生养的一条京巴,四岁多了,是乔木先生的心肝宝贝。“鸣儿刚才来了,发现木瓜屙出了几条小虫子。怪不得木瓜整天没精打采的,原来肚子里有虫了。”乔木先生说。
怎么就这么巧?碰巧我找他谈话的时候,他从狗屎当中发现了虫子?虫子不会是他带过去的吧?他是不是早就发现了虫子,却一直隐瞒不报,特意选择今天才说出来?他这是故意要躲着我吧?他可真会找借口,都找到狗屎上去了。
“鸣儿刚才打电话来,问家里有没有狗证。狗证在你那儿吧?”
他迟疑了片刻,还是给予了一个肯定的回答:“对,在我这儿呢,别担心。”
“那就给他送去。”
“他们在哪家诊所?”
“就是那一家嘛,你去过的嘛。”
打电话的同时,我们的应物兄就已经整理行头了。他的两只脚交替地跳着,提上了裤子,然后他把手机夹在肩膀和耳朵之间,腾出手来系皮带,打领带,穿袜子。他的标准行头是西装上衣加牛仔裤。有事,弟子服其劳。木瓜的事就是先生的事,他当然也得服其劳。电话挂断之后,他对自己说:“没有狗证,就不给看病?这怎么可能呢?木瓜本是流浪狗,哪来的狗证?”
虽然旁边没有人,但他还是没有把这句话说出来。也就是说,他的自言自语只有他自己能听到。你就是把耳朵贴到他的嘴巴上,也别想听见一个字。谁都别想听到,包括他肚子里的蛔虫,有时甚至包括他自己。
《收获》是中国著名文学杂志,以坚持纯文学立场,摒弃广告手段而为文人和世人瞩目。风格质朴清雅,以刊载中、长、短篇小说为主,同时选登部分话剧、电影文学剧本、报告文学、笔记、特辑采访等,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性杂志。
古文观止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先秦至明末的散文222 篇。其中包括极省量骈文,譬如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每篇都附有注释和评点。古文...
半九别集 本书特色 这是部散文随笔集,全书分为五个篇目,内容丰富,信息密度大,以当今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为大背景,忆人、忆事、著述、编译等诸多方面的回顾与感悟,表达...
下田-写给城市的稻米书 本书特色 2014年春天,周华诚回到浙西家乡,陪同父亲一起,用传统农耕手法种植家中的一块水稻田,以一颗从小在此长大的温柔之心,和一双专业...
《商海扬帆:在沪商会秘书长纪事》内容简介:商会对现代商业文明的进步起着积极的作用。本书记录了30多位上海异地省级商会秘书长参
中国近现代人文名篇鉴赏辞典 本书特色 人文名作精彩纷呈原作、注释、鉴赏合一中国近现代人文思想内容丰富,名篇众多,因此选择既有代表性又适合鉴赏的名篇,实属不易,选...
不负春光不负卿-读者文摘美文 本书特色 上天从不会偏爱和眷顾任何一种生物,它在赋予每个生物特有的战斗武器和生存技能时,也不忘同时附上一份致命的缺陷和不足,这样做...
在新作《文坛三户》中,他第一次集中凸显了由金庸、王朔和余秋雨所组成的“帮忙”与“帮闲”的“三重唱”。表面上看,金、王、余三人在年纪、身份、性格、文风、读者群体等...
茅盾文集-第3卷 本书特色《茅盾文集(第3卷子夜)》为《茅盾文集》的第3 卷,收入了长篇小说《子夜》。《子夜》是茅盾的代表作,始作于1931年10月,193年1...
枕上诗书 : 一本书读懂最美诗经 本书特色 ★精选名篇·权威底本 以清代乾隆四十八年武英殿仿刊相台岳氏五经本《毛诗》为底本, 精选经典名篇,全文深度解析。 ★名...
《N号房追踪记》内容简介:窥视威胁女性,以伤害女性获利, 这些罪恶并不遥远,甚至就在你我身边。我们可以沉默,但也可以绝不罢休
《中国非营利评论(第25卷/2020/No.1)》内容简介:《中国非营利评论》由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主办,创刊于2007年12月,是国内非
风雨水火 本书特色 周佩红编著的《风雨水火》是当代散文名家丛书之一,内容选自当代著名女性作家周佩红20多年中所写的散文,大部分是中后期作品,也有少量早期散文。前...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珍藏版) 本书特色 戈壁滩上,只需一棵树,就能把大地稳稳地镇在蓝天之下。《走夜路请放声歌唱(珍藏版)》是李娟散文集。有关“童年”、“成长”、“...
静静的山 本书特色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山。人生就是登山,每个人都是登山者。 你可以不登山,但你总会遇到自己的那座“8000米”;你可能不知道正确的路,但你总会...
团购:冯唐作品集5册 本书特色 ◆冯唐领跑“未来大家top20”由《人民文学》杂志社与盛大文学举办的“未来大家top20”评选结果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揭晓。活动历时...
企鹅经典:一九八四 本书特色 乔治·奥威尔著唐建清译的《一九八四/企鹅经典》是乔治·奥威尔创作的一部杰出的政治寓言小说,也被认为是硬科幻文学的代表作。小说虚构了...
我辈中人:写给中年人的情书 本书特色 这本书,始于曼娟照顾失智的父母…将近3年前,曼娟90高龄的老父罹患急症,家里的生活遭到重击,变得四分五裂。她...
诗经今注今译 内容简介 《诗经》是中国**部诗歌总集。这部译注本体现了学术界关于《诗经》研究的*新成果,注释准确简练,译文生动流畅,并对每篇作品的主旨和艺术特色...
朱健诗选 目录 序1943-1949夜啊青羊河小曲——给寿一、传说二、土地恋歌三、冬夜四、项圈问讯骆驼和星早晨,我开始写诗沉默雾——给黑生不知道**支歌中国的诗...
梦回大汉看奇案 本书特色 姜正成著的《梦回大汉看奇案》从汉代的入手,通过生动的故事叙述、案件分析,从特别的视角剖析,揭开谜团,解读人物命运。“以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