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简史》是一部通俗哲学著作,是在其鸿篇巨制《西方哲学史》的基础上勾勒新意,编撰而成的又一部全新的哲学史入门书。罗素在书中不仅阐述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前因后果,还涉及了历史、科学、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内容。现代人要了解我们的时代,就必须对西方文化加深理解,而本书一改之前哲学书的艰深晦涩,通俗易懂,可谓是了解西方文化的入门书。
★1.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伯特兰·罗素写给大众的哲学入门读物。★2.20世纪伟大的思想家罗素带领你走进哲学的殿堂。梳理哲学发展的脉络,解读近百位哲学大师的智慧。★3.爱因斯坦曾说:“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快乐的时光之一。”★4.《哲学简史》通俗易懂,是了解西方文化的入门书。★5.《哲学简史》一书里面有很多深受读者喜欢的句子——康德说过,他不担心被证明有错误,却担心被误解。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中,当一切似乎濒临灭亡之际,总会有一些具有远见与魄力的人站出来正本清源。当心灵回到起点时,它已经在过程中有了新的觉悟。……
**章开篇哲学家们究竟做了些什么?这确实是个奇怪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也许我们有必要先揭示他们没有做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对身边的许多事物都已经十分了解了。比如蒸汽机的运转方式,这属于力学和热力学知识。我们对人体结构及其功能也相当熟悉,这些是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再比如星球的运行,我们也了解了不少,这就属于天文学范畴。所有诸如此类有着明确定义的知识都属于某种具体的学科。但是,所有这些知识又全都被未知的领域包围着。如果你越过边界,走入这个未知的领域,你就从科学转向了沉思,这种沉思活动是一种探索,其中就包含了“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正如我们在后面将读到的那样,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的各个领域无不发端于哲学探索。一旦某种科学有了牢固的基础,除了一些边缘问题和方法问题,它会在发展中从不同程度上变得独立。但是换个角度看,探索的过程不会这样进行下去,它只是在不断地前进,从而找到新的研究内容。我们必须把哲学和其他的沉思活动区别开来,哲学本身既不打算为我们解除烦恼,也不是为了拯救我们的灵魂。正如希腊人所说的那样,所谓哲学,也就是一种出于自身原因而进行的探险旅行。因此,原则上并不存在什么教条、礼仪或神圣的问题,尽管个别哲学家可能会拘泥于教条,变得越来越固执。对于未知的事物,实际上有两种态度:一是接受人们基于书本、神话或神灵启示所做的声明;二是自己亲自走出去看一看,而这种方法正是哲学和科学的方法。*后,我们可能还注意到了哲学的一个特性。如果有人问我们什么是数学,我们可以告诉他一个辞典上的定义,出于辩论的需要,我们可以说数学就是关于数的科学,这样说不仅可以避免非议,而且提问者也很容易理解,尽管他可能对数学一窍不通。用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就任何一个具体的学科给出定义;但是,我们却不能这样定义哲学。对哲学所下的任何一个定义都会引起争议,因为它仅仅是某一种哲学态度的体现。要弄清哲学究竟是什么,唯一的途径就是去研究哲学。而本书的主要目的也就是揭示以前的人们是怎样研究哲学的。人们常常会在心中产生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无法从科学领域找到答案;另外,那些有主见、善于独立思考的人也不甘心轻易相信预言家提供的现成答案。哲学要做的事情正是探索这些问题,有时甚至是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试着问自己几个这样的问题:比如,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如果真有的话;世界的存在是否有一个目的;历史究竟要往哪里发展;或者,以上问题是否毫无意义?另外,还有这样几个问题:如自然界是否真的被规律支配着?还是因为我们愿意看到万物有一定的秩序,而认为本应如此?此外,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疑问,那就是世界是否被分割成精神和物质这两个不同的部分?如果是,它们又是怎样发生联系的?关于人类,我们又该做何评价呢?是否就像天文学家所说的,人只是在一个渺小的星球上无助地爬行的一些尘埃?或者像化学家所说的那样,人只是以某种奇妙的方式组合而成的一堆化合物?或者像哈姆雷特所认为的那样,人都有着高贵的理性和无限的潜能?又也许,人同时具备了上述所有的特点?同时,还存在着关于善与恶的伦理问题。是否可以说某种生活方式是善的,而另一种是恶的,或者无论采取哪种生活方式都无所谓?如果真的存在着一种善的生活方式,那么它是什么?我们是否可以从中有所收益?是否存在着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智慧”的东西?或者是否所谓的智慧只是虚妄和疯狂而已?所有这些问题都让人感到迷惘。我们当然不能通过实验室的实验来解决这些问题,而有独立见解的人又不愿意苟同那些兜售灵丹妙药者的观点。对于这些问题,哲学史提供了尽可能详尽的答案。要想研究这个艰深的课题,我们就有必要了解过去时代的人们是怎么思考这些问题的。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地理解他们,因为处理哲学的方式成了他们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将*终引导我们学会怎样生活,尽管我们从中学到的东西可能并不多。……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年)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或者不可知论,也是19世纪西方知名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罗素一生著书多达七八十种,论文几千篇,涉及哲学、数学、科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教育、历史、宗教等多方面,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作家”,堪称人类精神史上的典范。
英文版总主编托马斯•奥登(ThomasC.Oden),生于1931年,分别于1958、1960年获耶鲁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古代基督教研究方面的权威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活的隐喻 本书特色 本书是法国著名哲学家保罗·利科继《意志哲学》和《历史与真理》之后的第三部主要著作,是关于隐喻的专著。全书由八篇论文组成...
跟虚云大师学参禅 本书特色 ★虛云和尚,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绝世高僧。他以百载光阴,尽瘁传化,其事震烁中外今古。有人赞之曰:“志大气刚,悲深行苦...
心学的形上学问题探本 内容简介 本书所探讨的,是王阳明及其后学的心学问题,主要研究了从王阳明到黄宗羲。书中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阳明心学,下编为阳明后心学。心学...
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 内容简介 弗洛伊德是性学之父、对20世纪人类有划时代影响的思想大师。拥护他的人认为他是西方*伟大的哲人、科学家,对哲学、心理学、美学和今...
凡事超然-星云日记-4 本书特色 大师生活哲学 ⊙ 智慧语录高僧行仪风范 ⊙ 完整典载从平实的步伐中,进入佛学、进入一代宗师圣洁的心境!日记,是生活的痕迹,是成...
《五灯会元》是中华文化史上一部伟大的禅宗经典巨著。宋代大儒沈静明认为:禅宗语要,尽在五灯。自六祖慧能始,禅宗更以灯喻佛法
隋唐佛教史稿 本书特色 《隋唐佛教史稿》是汤用彤先生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授课讲义,70年代经汤一介先生整理后,由中华书局在80年代初作为《汤用彤论著...
孔子.孔圣和朱熹 本书特色 周予同原著、朱维铮编校的《孔子孔圣和朱熹》辑入周予同先生所著孔子、朱熹的两部传记,以及研究战国至两汉的孔子圣化史的三篇论文。收入本册...
国学大师说诸子百家 本书特色 《国学大师说诸子百家》:国学,兴起于20世纪初,而鼎盛于20年代,经过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中国传统文化”探寻与反思热潮于...
本书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禅门第一书”之称,是圆悟禅师对雪窦重显禅师的百则颂古加以评唱的匠心独运的精心力作,作者于每一则公案
谈美书简-国民阅读经典 内容简介 《谈美书简》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的朱光潜先生晚年创作的一部系统的美学著作。书中用13封信的形式对怎样学习...
对于公众而言,顾随的名字可能很很陌生,但这丝毫不妨碍他的思想事实上已为许多文史爱好者所熟知。顾随的很多弟子早已是享誉海内
土家族哲学通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从对土家族哲学研究方法的探讨人手,着眼于土家族哲学的转型,分上、中、下三篇对中华人捉共和国成立前的土家族哲学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阐明...
真理与进步 本书特色 本书所提供的哲学进步观,哲学不是通过变得更严格而是通过变得更富有想像力而取得进步的。这个领域的进和大多数其他领域的进步一样,是由每一代人中...
十批判书 本书特色 郭沫若,是我国文化界的名人,也是学术上的大家,尤其他对古史分期问题的认识与判断值得我们思考。《十批判书》是郭沫若著的经典学术,主要从各个方面...
葛洪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生平大略、珠江遗迹、罗浮仙踪、言谈道旨、论说神仙、烧炼金丹、便民医学、外学儒家、影响岭南、著述概观。葛洪 节选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
佛学与现代人 本书特色 当今世界,特别是西方世界,似乎对何谓佛教有一些误解。在这方面,作者坚信必须做点什么来帮助西方人理解佛教的核心价值。作者把本书分成四大部分...
培根论说文集 本书特色 《培根论说文集》全书文笔随意自然,言简意赅,智睿夺目,可以说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培...
异乡客-基督徒的拓荒生活 本书特色 教会就是一个“拓荒地”,一个异质文化中的孤岛。在受浸(洗)时,人们改变国籍臣服在另一个权柄之下。人们发现,无论身在何种文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