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之地,山环水绕,五方杂处。历史上大量多次的移民为陕南带来了迥异的民风、民情、民俗,这些文化元素与当地文化基因相互碰撞、融合,沉淀为陕南多元混融的民间文化,形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流光溢彩的聚宝盆。
本想寻找一颗星,却发现了一个群星灿烂的星河。
——莫言
陈非的考察与写作为人们打开 了一个神秘的音乐盒子,也解读了一个鲜为人知的,诗情、温情、浪漫而又开放的陕南。
——赵季平
陈非先生从一名记者变成一位优秀的作家,一个真正有价值、有重量的文化行者,一沉下去就五六年,他这种精神在当下难得可贵。
——余秋雨
陕南民歌可谓大汉天声,它像《诗经》一样古老,可喜的是它还鲜活地存在,还有人在研究发掘它的魅力。《在陕南发现中国》这本书写得不易,作者陈非先生也像我一样在为传统文化做义工,值得钦佩。
——白先勇
陈非的这本书以散文的笔法、诗歌的语言、小说的结构来叙述陕南地区那些地方民俗、民风、民歌,这是一项伟大的艺术创新。
——肖云儒
"一碗看似豪爽简单的糍粑,内在其实精致复杂。首先得把熟透的洋芋倒进事先准备好的石窝里,一个一个地碾碎、揉捏,等变成了一团有黏性的泥状,就可以打了。打得直到表面起糊形成凝胶,变成一块不透明的“蓝田玉”的时候,那就是糍粑好了。要达到这个效果,不仅需要有力气的人,还需要付出足够的腕力和持久的耐心。
接下来就像变戏法一样,只需用力一提,整团糍粑就会落进盆里。当然这种“变戏法”只有经验丰富的人才能做到。
糍粑要好吃,烧汤也很关键。野水芹或者萝卜叶子酸菜是一周前就窝好的。吃前只需捞出切碎,在锅里放上油,炒好后加水烧开,放入葱花、辣椒和捣碎的大蒜,瞬间满屋飘香。
糍粑扯成小团就可以直接放进汤里食用,味感绵密,软糯滋润,只需薄薄一片,就可以让人回味无穷。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一个家庭细致的生活味道。这种做法其实和江西打米糕手法一致,远隔万里的默契,或许要追溯到上古江西一带人们吃熟食这一习惯的形成。他们不会想到,这种转化的手法一直被传承下来,并在长江上游一个不知名的支流上被演绎得生机勃勃。
与老太太聊天间,一位年轻媳妇走了进来,体态丰满,相貌平平,眉间却隐隐带着山水人的乖巧,见有陌生人,抿嘴一笑,算是打过招呼。她说糍粑已经做好了。
我贪婪地吃着这种独特的美食,老太太慈祥、爱怜地看着我:“慢慢吃吧,还有的。”
天空在夕阳落下的瞬间显得分外明亮,天际的彩霞、彤云以及红日似乎触手可及,远远地听有人唱着歌从山路的拐角处走来。我正惊诧,老太太却告诉我,一定是他的老头子回来了。
得知我是专程回来听渔鼓的同乡,渔鼓的主人一下子就与我拉近了距离。他放下肩上的家什,随手拿了一条板凳坐了下来。
歌师虽然已六十多岁,却很健康。他不知从什么地方掏出一只很少见的旱烟袋,点燃后,一股草木清香的烟草味弥漫开来。歌师告诉我,待他吃完这锅烟就唱给我听:
正月里姐望郎,拜年客又广,只见拜年不见郎。
二月姐望郎,二月菜花黄,手拿扇子打得蜜蜂往。
三月姐望郎,三月活路忙,拿起刀子去开荒。
四月姐望郎,四月正栽秧,栽了秧子麦子黄。
五月姐望郎,五月麦子黄,割了麦子好栽秧。
六月姐望郎,六月大太阳,拿起扇子扇风凉。
七月姐望郎,七月谷子黄,打了谷子点冬粮。
八月姐望郎,八月秋风凉,耕了田地点冬粮。
九月姐望郎,九月菊花黄,晒干谷子好入仓。
随着歌师一只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敲打,这个简陋的竹筒竟然发出了不同凡响的天籁之声。歌师的声调似孝歌,带着忧郁的哭腔,时而又夹杂着独白。
他看我听得认真,饶有兴致地给我讲起了柞水渔鼓。
柞水渔鼓属说唱类艺术,在演唱中加有白口,分为散白和韵白。散白以叙述故事情节、模拟人物的声态语气、衬托故事情节为主。韵白有叙事及代言两种,讲究声调抑扬、语气顿挫。区别散白与韵白的重要一点是:散白伴以云板(简板)打击节奏,韵味十足;韵白一般为引诗开篇,或有简单对句,为引语或故事主旨。
引诗有二、六、八等偶句,唱词的句式结构有七字、十字句,间有少量的五字句等形式。唱调无名称,有二句式,也称为上下句结构,即一个上句、一个下句为一段。十字句都是上下句结构,有四句式,即四句为一段的结构,多为小调或民歌改编而成,四句结构的音乐多为起承转合的四字句单乐段结构。无论七字、十字还是五字,基本词是以七字句为基准而变化。演唱时一般为音随字走,腔随情变。
……
——《在陕南发现中国》"
乌汉—汉乌熟语词条对照辑录 内容简介 笔者李雅梅和乌国青年学者奥扎德先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编成这本《乌汉-汉乌熟语词条对照辑录》,是希望将汉语和乌兹别克语中的常...
书中收录了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五一年维特根斯坦的思想笔记。笔记涉及哲学、宗教、历史、心理学、语言学、美学、艺术、音乐等方面的评论。从这些笔记的吉光片羽间,我们可以精...
時代變了!不能停在原點概念,就是說故事。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用心揣摩」便能有所改變,領導潮流才是好創意!單純傳遞知識無法感動人心,更不會帶來商機和成就感...
中国稻作文化史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中国历史上稻的起源、传播和分化、古代稻的品种资源、稻作技术、稻谷的贮藏加工、北方的水稻种植、中国稻作文化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作者...
汉语音韵学 本书特色 《汉语音韵学》原名《中国音韵学》,1936,1955年再版时改名为《汉语音韵学》。本书用现代语音学理论解释传统音韵学的概念,叙述了传统的今...
语言文字学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香港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届中国语言文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合集。集中收录了大陆、台湾、香港等地学者在语言文字学方面的新的...
大学 中庸 孝经 本书特色 “中华经典诵读”系列图书,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典、流传*广、*适合记诵的著作,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365夜故事:春》内容简介:《365夜故事》是由鲁兵先生专为孩子编选的“国宝级”童书。以孩子的视角为选择眼光,以儿童的口语来裁
緣起於1994年由陶曉清與台大人文報社所合作的《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1975.9-1993.1》,當時由陶曉清出面邀集一百多位專業人士評審投票,從專輯整體、...
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与文化 内容简介 巴洛克与洛可可是17—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两种艺术风格,二者都属于贵族艺术。巴洛克是17世纪欧洲艺术的总称,发源于罗马,而...
跨越门闾:宋代福建女性的日常生活 本书特色 ◎ 出/版/说/明 • • • • • •2016年12...
采访本上的城市-(增订版) 本书特色 《采访本上的城市》,取这样的书名,是因为它代表了作者王军的一种生存状态——拿着采访本到城市里去。就这样,作者在现实中寻找着...
松田行正,日本著名的藝術指導/平面與書籍裝幀設計師。 1948年生,中央大學法學部畢業,1985年起主持牛若丸出版社。他為牛若丸出版品擔任設計工作,也經手自己著...
锁阳城 本书特色 这些故事是民间知识读本。它告诉你,我们的先人是怎么理解宇宙的构造、人类的起源、万物生成的来历、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把民间历史知识如数家...
阴阳脸--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生态考察 本书特色 《阴阳脸》一十六篇,实际上是十六个传统文人的个案分析。他们的命运为什么如此相似?他们与现代知识分子的差别是什么--...
庙堂卷-中国文化中有关古代建筑的100个趣味问题 本书特色 100个问题不是刻板的知识讲解,而是用故事的形式为读者呈现中国古代建筑的有趣之处,在故事中让读者领略...
风流与盛世——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化简史 本书特色 本套《中国文化简史》丛书,是一套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入门级通俗读物。包括《百家争鸣与大一统—&mdas...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 内容简介 这部专著将我国特定历史夏、商、周三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进程同国家建立紧密联系起来,并围绕王权为核心全面展开论述。书中对我国古...
常用成语典故 内容简介 本书在成语典籍中追本溯源,博采众长,反复对比,认真推敲,选取现代汉语中常用成语典故400多个,按每个成语少有汉字的汉语拼音靠前个字母分类...
彩色图解老子 本书特色 《彩色图解老子》一书是“美丽国学”系列丛书中的一种,按照原文、注释、译文的顺序进行编排,每章前设有引语,后有评析,更有将人生哲理与现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