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恽是著名的掌故学家,长期致力于江浙一带文化历史的钩沉发掘,对于民国时期各个方面的掌故,十分熟悉。尤其擅长在民国小报上挖掘细节。书中有颇多鲜为人知的野史掌故。
黄恽也是著名的收藏家,收罗了大量民国书籍和报刊,所引述资料多为学界所未见或所忽略的,可为研究者提供新的角度和参考。
本书讲述了众多人和书的野史掌故,有料有趣。有鲁迅、张爱玲、俞平伯等名人的故事,也有《古文观止》、《许宝蘅日记》、《郑孝胥日记》等书的故事。所引材料视角独特,且多为学界所未见或忽略。书分两辑。上辑“如梦记”讲人的故事,人生如梦,一鳞半爪,片言只语,都是碎片。下辑“烟云录”讲书的故事,书的得失生灭,于人更是烟云过眼。本书不仅可为研究者提供新的史料和视角,也可供普通读者细细体味民国的丰富与驳杂。
黄恽的写作,当然和所谓的“民国热”有关。然而,他的作品却与流行趋势有很大不同。当代写民国的文史作家,将民国描绘成某种黄金世界,什么政治自由啦,思想多元啦,知识分子风骨啦……好一点的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以古讽今,差一些的则是完全不懂历史。而黄恽认为,民国其实是个很糟的年代,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战乱不断。因此,他写民国掌故,尽量不加饰伪,做到主观的客观。拒绝非此即彼的幼稚立场,拒绝将人物脸谱化,这实际是一种成熟的史观,高出当下所谓“民国小清新”的水平不可以道里计。 ——韩戍
(黄恽)更高一筹的除了境界,更是史料。黄恽长期浸淫于小报之中,饱览各种史料。因此,他写作的素材都是前人从未提及的独家段子,读来感觉特别新鲜。我们当代很多文史作者,借助网络资源便利的东风,写的历史基本剪刀糨糊式,即材料多来自百度百科和畅销传记,没有一点新的文献贡献。做个不恰当的比喻,那些作品就像嚼烂了的口香糖,没有任何味道。然而,黄恽却能从旧报纸中源源不断地提供新材料,都能做到有所创获。 ——韩戍
黄恽作品继承的,实际是中国文史写作中说掌故的传统。晚清民国时期,有很多热衷于讲故事、说段子、说掌故的老辈,通过各种随笔、札记来记录掌故、品评人事,许多已经成为经典之作。近三十年来,由于历史学的专业化,学院派知识分子侧重于论说一路,将这种掌故传统贬低为水平较低的“讲故事”而不屑一顾。但是,论说难免流于空疏,掌故则是实的。稗官野史不但可以补正史之缺,挖掘新史料,更是直观了解当时的政治、法律、文化和风土人情不可缺少的手段。这种掌故的传统应该在当代得到很好的继承,甚至有发扬光大的必要。然而,据目力所及,目前致力于这种掌故写作的,黄恽或许算是孤例。(韩戍)
黄恽是一位文史基础扎实、文风硬朗坚定,观点鲜明犀利,但也并不是那种顽固悭吝,自以为手中有几本民国“秘笈”,就容不得他人意见的“专家”嘴脸。这样的研究者,当然值得交流;这样的研究者,当然值得交往。
——肖伊绯
“史料派”写法已经是当今书话体写作的主流,而且也正在成为民国史读物的写作主流,这样的写作实际上是在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新史料”或“二手史料”。 “史料派”的追求是“去伪存真”,“印象派”的追求是“形象生动”。“史料派”*终要向朴学传统靠拢,热衷于原始史料的整理与校订。“印象派”*后则要向文学传统靠拢,小说、影视剧本是其高级形式。无可否认,“民国热”正向着这两个维度各自发展;显然,黄恽身上是更有着朴学传统与追求。
——肖伊绯
我发现民国是个很糟的时代,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战乱不断,仅仅是知识分子的地位相较1949年之后,比较高些。这还是因为清朝的传统的延续,民国很多好的,都是清朝的遗留。就拿知识分子来说吧,清朝举人可以做官,可以不受刑责,可以免于赋税,这就造成民众心理上的高贵,于是到民国,知识分子在民众心目中,斯文一脉,还是高看一眼。教授、学者自然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当后来知识分子的空间被极度压缩之后,我们看民国,忽然就惊异了,其实追根溯源,不过是清朝士大夫特权的余光而已。
——黄恽
我们谈民国、民国热,都不是学术研究,而是作杂文,借古讽今,这个风气,如今有愈演愈烈的情况,我越读民国书籍和报刊,越觉得民国热的可悲,可悲的是每况愈下的知识分子地位,造成一种怀恋,美化了当年。说实在的,人性是不变的,民国知识分子的毛病,我们这个时代也有,民国知识分子的优点,我们这个时代也有,只是当年比较容易受关注,如今湮没在人海之中,不被觉察。——黄恽
我想写民国掌故,尽量不加伪饰地写民国的人和事,希望大家看到和我们一样的人和事,甚至猥琐可笑,并非很多人笔下的那么伟大崇高。在我的笔下,我尽量少作赞誉,做到主观的客观。——黄恽
黄恽 ,苏州人, 1966年生,供职于苏州杂志社,藏书家、文史学者,尤以研究民国文史最为擅长。著有随笔集《蠹痕散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年),文史集《古香异色》(海豚出版社,2012年)、《秋水马蹄》(金城出版社,2013)、《燕居道古》(新星出版社,2014年)。
《习惯力:打造让你终身受益的微习惯》内容简介:本书阐述了习惯与目标的联系、习惯积累的心理过程,从职业、理财、健康、休闲、条
《爆笑吧!上古诸神来了》内容简介:从小到大,我们听过的故事不计其数,像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巨人刑天、大
听妈妈讲艺术 本书特色 本书所引用的绘画作品都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空间跨度从中世纪后期到巴洛克前夕。从哥特式的珍贵板画到文艺复兴时期有趣的...
2011年1月1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它90岁的生日礼物:《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年—1978年)由中央党史出版社正式出版。此前《中
本部《上下五千年》的编写,不同与传统教科书面面俱到的写法,而是选取了几百个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故事,既包含精彩的人
文史资料选辑:150辑 内容简介 《文史资料选辑(第50辑)(总第150辑)》精选的文史资料分为:民主斗争,民国政事,抗战纪实,军事史苑,人物述林五部分,包括:...
帝国衰亡史-十六个古代帝国的崛起、霸业和衰亡 本书特色 追溯历史的滚滚长河,遥远的古代帝国令人神往。从雅典的帕特侬神庙到埃及的金字塔,古代世界的宏丽纪念碑不仅提...
圆明大观话盛衰 目录 清帝与圆明园兴建顺治帝园居缘起摄政王多尔衮首倡“边城避暑”之议 顺治帝亲政始幸南苑顺治帝每年园居累月康熙帝开创西郊园林新天地康熙园居先南后...
明清之际新仁学-顾炎武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顾炎武思想是中国思想发展过程 中的一个重要历史环节。研究它,不只是为了把握顾氏本人的思想,也是为了更具体地把握整个中国...
黄天树甲骨金文论集 内容简介 《黄天树甲骨金文论集(精)》内容主要是利用传世文献资料、古文字资料等综合考察甲骨文所见的城邑、丧葬制度等,详细介绍了甲骨文金文助动...
江户食空间:万物汇集的料理与社会 本书特色 户饮食文化如何形塑了现代日本料理的样貌?因为有江户人的美食文化,才有了今天的日本料理!江户食空间:万物汇集的料理与社...
《蒸汽朋克典藏全书》内容简介:在本书中,伟大的科幻编辑和作家之一——杰夫·范德米尔——将作为我们的导游,带领我们深入了解、
人类的故事 本书特色 《人类的故事》1921年一出版,便为房龙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房龙曾说:“我写此书只考虑一个原则:哪个国家或个人产生了一种新思想,或完成了一...
《罗马的审判》内容简介:文艺复兴这么读才有意思! 这是一部小说,也是一部历史,更像是一部电影 从威尼斯、罗马,到佛罗伦萨,再
《以色列的诞生:荣耀1》内容简介:20世纪60年代,阿以边境冲突不断。叙利亚训练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实行恐怖袭击,埃及领导人纳
宋史通俗演义:绣像本 本书特色 1916年至1926年十年间,蔡东藩写成“历朝通俗 演义”系列,时间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国九年(前221 年...
Whereverinternationalcommerceflowsinworldpolitics,militarypoweroftenflowswithit-...
老佛爷不高兴 本书特色 慈禧作为一个女人,早年丧夫中年丧子,晚年又觉得遭自己的儿皇帝背叛,她有苦恼与无奈。而作为晚清这艘破船的老船长,她时常困惑和迷茫,因为她的...
李国文说宋 本书特色 这里的文字和故事 透过百千年历史的雾 和你酣畅说话 对酒当歌!大师李国文谈历史,长见闻宽视野。首次精装成套出版,配以精美藏书票,与众不同、...
历史总是令人叹息 本书特色 1840,腐败的清政府在经历过100多年的闭关锁国后,被欧美列强用鸦片+大炮撬开了国门从此,中国人民背上了三座大山,开始了水深火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