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霭理士和周作人两个人传记和思想的相互发明与相互映照,它试图融合特别的美与特别的思考,是一部华丽而晦暗的美学文本,填补了周作人研究中的空白。
在周作人的思想参照系中,霭理士是明亮的一颗星辰。西方评论界认为,霭理士在“性的现代化”上做出的贡献,可以等同于马克斯?韦伯之于现代社会学,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于现代物理学。同时,这位性心理学的伟大先驱,还被评价为“很明的英国人”“伍尔夫之后伟大的英语作家”。
周作人终身宣称霭理士是对他影响大的思想家之一,他说:“我读了眼上的鳞片倏忽落下,对于人生与社会成立了一个见解。”在霭理士的映照下,周作人的内心世界得以浮出水面,他究竟是离经叛道者,还是书斋活古人?究竟是人类文明的革命者,还是与世隔绝的归隐僧?
在错综复杂的面向里,霭理士作为一个永远在场的参照,可以驱散萦绕着周作人的种种误解和偏见。周作人令学界和世人争论不休的玄奥暧昧,终于得到一次澄清。
作者在差异性语境里凝视历史,述而成诗,咏以见道,意夺神骇。于忧思中打开一扇陌生的精神之门。——孙郁《未完成的悲剧:周作人与霭理士》不仅深入探讨了周作人与霭理士的思想关系,而且对于霭理士思想不与周作人重合的部分——也许这更为重要——做了必要的介绍,值得一读。——止庵潍娜是新一代人中罕见的声音,她将词语之锐利、思想之敏锐与知识之拓展,融为一体。——许知远
爱默生发问:“如果繁星隔千年才出现一晚,人类将如何信仰与崇拜,并世代保留上帝之城的回忆?”自私又自负的人类,在接下来抵抗遗忘的千年里孜孜不倦地建造宫殿、律令、道德以及审美。那座世人心境中反射的“上帝之城”,于是多半建立在世代巩固的偏见和长夜难明的谬误之上。若有勇士妄图力挽狂澜于既倒,刮垢磨光恢复上帝之城的本来面目,则难逃被扔到巨大赌场的轮盘转前的宿命——艺术家、巫师、先知、救世主、圣人、殉道者、改革家、解放者……天界的赌场绝不比人间的更公道,命运的轮盘针多数停留在了异议分子、离经叛道者、精神病患、乱臣贼子这类宫格。一面要与千百代的故鬼幽灵纠缠,一面还要与时代肉搏,若输得漂亮,可以成为祭品被奉上时代的供案;倘若输得狼狈,则沦为时代的垫脚石,遭遇同时代人以及他们没完没了的子孙后辈的踩踏。鲁迅早说了,国亡的时候文人和美女往往做了替罪羊。回望20世纪的中国文人图景,如一部节奏倏忽变换、不时被打断的诗剧,其间穿梭着各式耀眼的、晦暗的、热闹沸腾又悲欣交加的背影,他们在一个社会政治急剧转换的变调和切分中,传承并塑造着这个国度的价值观念、情感方式以及社会风尚;在剧情的动荡推进中,他们*终抵达了那一代知识分子集体性的悲剧。这群活命于语言中的人类主体掀起的风暴至今未平,他们中一些人在死后仍在啜饮自己的悲剧。其中,“以文字而获荣辱,反差之大者,无过周作人”。舒芜研究周作人的整个人生,称其为“未完成的悲剧”。这个终身钻在线装书里的“活古人”,于1967年走完了他的人生,但他的悲剧远未随其去世而落幕。这个比东条英机年小18天,且长相有几分相近的文弱书生,有着一张颇具东洋味道的脸孔,细加察看,那表情是江户的,是歌麿的,是明末大城的,是左祖右社的旧北平的……他喜欢的都是诸如民俗学、性心理学、女性学、儿童学、希腊旧剧、日本俳句这类轻而淡的“软学问”,闲适清淡里还透着浪漫的、乌托邦式的理想。且其深谙平民趣味,保持着对咸鱼、软膏、香椿、野荠等一律“吃食”的喜迷,上知天文地理,下晓花鸟虫鱼。然而,自1939年3月26日受任日本侵略军麾下的“北京大学文学院筹备员”伪职起,这张原本韵味淳然的脸孔逐渐被折磨得羞辱不堪,日渐模糊。及至1947年以“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公民权10年的前夕,黄裳在老虎桥模范监狱见到周作人已是“东坡风貌不寻常”——“他穿了府绸短衫裤,浅蓝袜子,青布鞋。光头,瘦削,右面庞上有老年人常有的瘢痕,寸许的短髭灰白间杂,金丝眼镜……与想象中不同的是没有了那一脸岸然的道貌,却添上了满面的小心,颇有《审头刺汤》中汤裱褙的那种胁肩谄笑的样儿。”“以文化替代政治”的50年代,寿多则辱的周作人亟愿死而速朽,人死销声灭迹;至60年代,贫病交加的他变卖日记,并公然宣称如果卖不出去,他就要“托钵于市矣”,其后期的散文也“一变而为苍老,炉火纯青,归入古雅、遒劲的一途了”。生前就开始变卖日记,可对自己的附逆一事却始终讳莫如深——“凡大哀极乐,难写其百一,古人尚尔,况在鄙人。深恐此事一说便俗,非唯不能,抑亦以为不可者也。”面对窘辱,绝口不言,这“一说便俗”背后似有甘饮毒鸩的难言之隐和不希冀旁人理解的默然倨傲。一层玄妙高深的迷雾笼罩上了这张炼狱之火烘焙过后的东方面庞,它变得难理解、晦涩、前后不一,在驳杂哀凉之外又拥有了一种“思想深处不可理喻的复杂性”。以至于盖棺50年后,时代依旧追不上他的道德和审美逻辑,世人依旧难于辨清这个复杂幻象背后支撑的秩序、根由、意义和价值。有如一场自设的骗局,要解开其中层层相扣的暗纽,获得对周作人欲求和行为的理解,以及一张艺术化的人格剖析图,首先需要厘清他与周边世界的关系。诚如超现实主义绘画中所表现的那样,人物*重要的关系是他在世俗现实之外的真实关系。溪流旁的奈喀索斯看见了自己水中的映像,活命于语言中的人类主体无不在虚空中寻找承载自己的那条溪流,并疯狂抓取镜中的影像,以构筑一个有关自我的参照体系。黑格尔说“人是一个自然意义上的黑夜”,在周作人的参照星系中,霭理士可谓*重要的一颗星辰。1918年10月15日周作人在《爱的成年》一文里**次译引霭理士的观点,此后他在文章中66次提及、翻译或引用霭理士,并终身宣称霭理士是对他影响*大的思想家之一。霭理士的《性心理学》被周作人称作“启蒙之书”——“我读了之后眼上的鳞片倏忽落下,对于人生与社会成立了一个见解。”某种意义上,周作人通过霭理士获得了那个被称作自我的幻想。仅仅一个幻象,一个遥相呼应的知觉,造就了一个有稳定意义的自我,及他者与自我的关系。以现代心理学的眼光来看,对周作人的重观不仅是对其外部图像的认同或否定,更要深入到其分离的身体及内部的感觉,从而获得拉康理论关于“支离破碎的身体转向它的整体性的矫形术图像”。霭理士作为一根拐杖、一个校正性工具、一个辅助图像的存在,满足了后世对周作人思想行动格律化的审美冲动,同时亦帮助世人驱散了那些萦绕在这个支离破碎形象上的种种舛误的知觉与偏见。……
戴潍娜,诗人、青年学者。毕业于牛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杜克大学访问学者。荣获2014中国?星星诗歌奖年度大学生诗人;2014现代青年年度十大诗人;2017太平洋国际诗歌奖年度诗人。出版诗集《我的降落伞坏了》《灵魂体操》《面盾》等。翻译有《天鹅绒监狱》等。自编自导戏剧《侵犯》。主编诗歌Mook《光年》。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
王莽-中国历史巅峰人物 本书特色 王莽,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他是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青年时期,谦恭俭让,礼贤下士,被人们誉为道德的楷模;后来篡夺汉朝...
王明传 本书特色 看中共的悲喜人生,评左与右的是非功过,品高层权力格局中的起落升沉。大浮大沉,看中共“左”倾**人的悲喜人生;歧路徘徊,评“通天教主”左与右的是...
雷军:世界需要我的突围 本书特色 市场唯一一本雷军公关部审阅的传记!雷军精神的*全面阐释,引领千万创业者的拼搏梦!振奋千万青年的创业史诗,搜狐财经鼎力推荐!雷军...
印象林语堂-民国人物回眸 本书特色 本书的编选,按丛书体例规定,篇幅虽然有限,但却比较全面地展示林语堂的人生历程和学术贡献,于选文作者,尽可能选择与林语堂有交往...
大师私人话语.书信系列:生命与记忆:柏格森书信选 内容简介 《生命与记忆:柏格森书信选》作者柏格森是本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法国人常将自己各方面的成就首先归功...
将军和他的子女们-一段德国历史 本书特色 他军衔大将,曾任帝国军队首领,也是帝国军队灭亡的见证者;他的客人有王室贵族,也有国家领导,希特勒、兴登堡、施莱谢尔和帕...
《三大师》内容简介: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三位长篇小说巨匠以他们恢宏的作品影响了全世界读者。茨威格在本书中没有
冯玉祥将军传奇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参阅了冯玉祥将军所著《我的生活》、《我所认识的蒋介石》、《冯玉祥日记》以及《蔡廷锴自传》、《冯在南京》等书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
《我这一生》主要内容:我这一生,同别人差不多,阳关大道,独木小桥,都走过跨过,坎坎坷坷,弯弯曲曲,一路走了过来,我曾问过
沫若自传-(上.下卷) 本书特色 郭沫若,只要接受过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非常清楚,这个名字代表着什么意思——他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文学、史学界权威,蜚声国际,是我...
开清首功-洪承畴 本书特色 洪承畴在清廷入主中原之后,佐理机务,招抚江南。经略五省,时间跨度长达16年,是他一生功业的鼎盛时期。他许多建议和举措,对于满清的统一...
我的叔叔费孝通 本书特色 为纪念费孝通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费老的侄子费皖将费老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从一个亲人、晚辈、助理的角度进行了整理,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我的...
皇家爱情-威廉与凯特 本书特色 [图书卖点]1权威性:作者为美国多产的资深传记作家,《纽约时报》**畅销作者,已出版三十多本畅销书,此传记得到英国皇室的授权,所...
成吉思汗-(上下卷)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东方出版社出版★作者堺屋太一,日本著名政治家、经济评论家、作家,他的作品有着政治的思考、经济的分析、文学的色彩,因...
细说后妃 本书特色 后宫粉黛的金枝欲孽,历代后妃的朝阳日影。在只为君主一个人存在的女性王国中,粉黛之塔是怎样构筑的?凤冠怎么样变为皇冠?为什么有子万事足,无子一...
老兵不死-麦克阿瑟回忆录 本书特色 麦克阿瑟:在本书中,我亲手书写了我一生的经历,书写我所参与的伟大战斗。这些战斗关系到民族存亡、人类自由和政治平等。在书写过程...
丁文江印象 内容简介 简介 如果说五四以来的大部分知识分子是受了民主思想的熏陶而企望进行思想革命,那么,丁文江却是受了科学精神的培炼而企愿以脚踏实地的工作...
萨特-大家精要 本书特色 让-保罗·萨特,法国现代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剧作家和左翼社会活动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却拒绝接受。萨特继承并发展了笛卡儿、胡...
《古书的装帧:中国书册制度考》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讨论中国古代书册制度的论文若干篇,如《书册装潢考》、《中国书籍制度变迁之
晓风残月-柳永传 本书特色 在《晓风残月——柳永传》里,作者考辩古今,梳理柳永的事迹行实;引证古典,寻觅柳永感情生活的痕迹。作者大量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