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的智慧箴言》是列夫·托尔斯泰人生□后十五年的心血结晶、求道之作。他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线,将365天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章节,亲自精心汇编孔子、佛陀、尼采、蒙田、叔本华等哲学大家的语录,融汇数千年思想大家的真知灼见,成就了这部启迪智慧的人生读本。《托尔斯泰的智慧箴言(秋之卷)》的编纂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托尔斯泰在生命的□后一日仍系心于此书的校稿工作。
这位关怀世上无数苦难大众的良知,用他这本智慧哲学的求道巨著,为自己,也为人类,阐释了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真谛。读者在每日用心阅读,悉心感悟,践行修行后,定能从书中得到启示和鼓舞,收获平静与幸福感。
《托尔斯泰的智慧箴言(秋之卷)》:
7月1日人心是具备神性的所有的真理都可以在其源头找到神。真理由人表现出来,并不表示真理由人产生,而只是表示人具有能表现真理的澄明本性。
——巴斯噶当雨水通过竹管子流下来的时候,我们会以为雨水来自竹管子,但实际上那是从天空而来的。笃信□□的人向我们阐明神圣道理的时候也是一样,我们会以为那些道理是从讲道的人而来,但事实上是从神那里来的。
——拉马克利西那认为自己的精神力量能独立于神的力量之外——若依老子的说法,这就等于相信风箱不仅是让空气通过的器具,它本身即为制造空气的泉源,并且相信风箱本身即使在真空中亦能产生空气。
——佚名我带着一种特殊的力量,体验到人能做也正在做美丽的、伟大的、善良的事情,但在做这一切事情的时候,人只不过是高于自己的某种东西或某人的“工具”而已——这份情感就是□□信仰。具有□□情怀的人,对所有这些并非由他产生,而只是通过他来完成的奇迹,是带着神圣而喜悦的颤动来面对的。
意志和行为其实都是有源头的,我们有力量做伟大而崇高的事乃是一种奇迹。对于□□的喜悦让我们变得明净,获得平常心,甚而归于无,或者说让我们认识到有比人更崇高的东西存在。当圣灵在生命的源头说话的时候,当我们感觉到是神在为我们运作一切的时候,自己的“小我”必然消失一一先知听到神的声音,年轻母亲感觉到体内胎儿的信息,就是这样的事。当我们只能感觉到自己的“小我”时,我们是一种极有限的存在物,是自私的、受囚困的存在物。可是当我们与世界的生命相融合,与神的声音相呼应的时候,“小我”便随之消失。
——爱弥尔假如我们能走出自己的“小我”,即使只有一刹那,任何人在这一刻都会变成没有恶念的人,甚而变成“能反射光的明净玻璃”——光总是存在的,为什么我们不去反射它?而这一刹那,宇宙万物也会在光辉灿烂中展开在我们周围。
——梭罗伟人的思想基础其实是存在于谦虚的同胞之间的,而且,圣贤在其所接受的深远的启示中表现的特性,其实与一般人在日常工作中所表现的是完全一样的;正因为如此,那才显得尊贵。
真正伟大的智慧虽然只有极少数人获得启示,但这些人只有成为人类精神和思想的代表或范例时,他们的智慧才得以成立。这些人所发散的光,只不过是潜藏于所有人类本质中的力量之表现;这些人并非是不可思议的,也并非是奇迹,而是人类心灵的自然发展。
——世界先进思想人类在世上的真正工作是让自己的存在本质与神相调和;只有在这样的时候,爱与理性的力量才能像流过澄清的运河那样从人的心里流过。
——世界先进思想※让自己保持清净,使得神的力量能从你心中通过。让神的力量通过是莫大的幸福。
7月□日对艺术的评价无论在任何领域,都没有像对作品评价时所用的话——特别是像“艺术”这两个字,那样被滥用了。
当我们竭尽思考仍然感觉到有某些无法完全弄清楚的东西存在时,才真正充分满足于从艺术作品所接受的印象。
——叔本华艺术指的是某个人有意识地以某种外在符号把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传达给其他人,或者说,艺术工作是在以自己的感触感染其他人,引起他们的共鸣。
——佚名艺术是在让隐藏于内心的东西显露出来,让朦胧的变清楚,复杂的变单纯,偶然的变必然。总而言之,艺术揭开并表现了大自然所隐藏的目的。真正的艺术家总是把一切单纯化。
——佚名假如世问的现象只不过如眼睛所见的那样,那么艺术就是在说明眼睛所见的这一切,是在像照相机的暗箱那样把物象表现得更纯粹更鲜明,并做更充分的观察和把握。艺术就如同《哈姆雷特》的剧幕,是舞台上的舞台。
——叔本华一个人如果只具备平凡的感情,他的思想一定是被事物牵着鼻子走的,但是艺术家则让自己的思想来左右事物。普通人都认为大自然是固定不变的,但艺术家则认为大自然是流动着的,是可以重新铸造的。
艺术家在大自然之上刻下自己存在过的痕迹;在他看来,不谦逊的世界是谦逊的,他给泥土或石头穿上人性的外衣,把它们转化为自己的理性的表现形式。
——爱默生请记住:好胜心无法制造出任何美的东西,傲慢无法产生任何高贵的东西。
——罗斯金音乐就是在将人内心所存在的伟大的可能性展现出来——爱默生如是说过。关于其他所有真正的艺术也都可以这么说。
——佚名生活于民众之间,与民众过同样生活的一些人,若能不要求任何权利,只为民众提供自己在科学上和艺术上的服务,科学与艺术才可能有助于人。是否接受这样的服务,则由民众自身的意志来决定。
——佚名真正的科学与艺术,有两个不容置疑的指标:□□,是内在的,即为科学和艺术效劳的人并非以利益为目的,而是抱着自我牺牲的态度来完成自己的使命;第二,是外在的,即作品必须为大家所了解、所接受,而且必须为大家带来幸福。
——佚名※从事艺术事业纵使不像一般艺术工作者所自认的那么高尚,但只要是在把大家融合在一起,在唤起大家心中善良的情感,艺术工作就不是无益的,而是很好的工作。但现代富有阶级所承认的艺术——让大家互相叛离,为大家唤起并非善良的情感——那么从事这样的艺术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
[俄]列夫·托尔斯泰(18□8—1910),俄国小说家、评论家、剧作家和哲学家,同时也是非暴力的□□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托尔斯泰出身于名门贵族,享受着优越的家庭条件。他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由姑妈抚养长大。托尔斯泰自幼就开始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但是他并不喜欢上流社会的生活,他将全部精力与情感寄托于文学创作。他的作品多描写俄国革命时期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
理想主义的困惑 内容简介 日本著名纪录片大师小川绅介是一个理想主义的践行者,作者对之充满敬意;却也困惑于他的理想主义群体在维持八年后为何突然溃散,这两种情感和思...
僧眼看台湾-宝岛佛教六十日参学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位大陆青年佛子的台湾游学笔记,作者以生动的笔墨描述了他所看到的、感受到的台湾的一切。其中*引人入胜的,是他对...
黑格尔的客观哲学 本书特色 《外国哲学名家丛书:黑格尔的客观哲学》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黑格尔的客观哲学 内容简介 《外国哲学名家丛书:黑格尔的客观哲...
斐多-柏拉图对话录 内容简介 本书描绘苏格拉底受死当日,与其门徒就生死、灵魂、智慧、快乐等问题进行讨论,其对西方文化影响之深远,几乎没有另一本著作可以相比。杨绛...
有效工作与无效劳动-伟大的思想-37-[英汉双语] 本书特色 “我们应理解智能作业的价值,那是人类在大脑的指引下进行的手工创作,虽然为种创作是粗糙的,却优于缺乏...
神相铁关刀 本书特色 本书基本内容为四类:一是基础类,包括十三部位、流年运气、五星六曜、五岳四渎等;二是综合类,抱括精神、气象、骨肉、声音等;三是意义类,具体论...
巫师苏格拉底 本书特色 苏格拉底是个巫师。对此柏拉图本人可以作证。当苏格拉底仅仅只有几个钟头或几刻钟可活的时候,斐多遗憾的不是友人的消逝,而是魔法师的消失:“在...
美国的智慧 内容简介 在美国一百七十年的国际民生中,诞生了一些很生动的思想和作品,美国有头脑的人们曾经走过这段旅程,普经一次次探索生命的许多美丽与可能,无论他们...
子平正解 内容简介 子平命学作为传统术数宗法,自古以来备受研究者们重视。但是,今日子平法离正宗传统越来越远,种种反传统的命理谬论层出不穷。本书依据传统命学经典,...
本真存在的路标——马丁·海德格尔 内容简介 《近现代西方伦理学家思想精华丛书》之一,本丛书包括了卢梭、康德、摩尔、边沁、海德格尔、蒂里希、罗尔斯和哈贝马斯八大名...
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 内容简介 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一般简称“哲学史”)是一部重要的古典哲学著作。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奠基人都很重视此书。马克思很早就仔细读过...
儒道会通-王弼《老子注》之思想建构 本书特色 魏晋时期的学术思潮是玄学,其“三玄”经典之一就是《老子》,而王弼作为玄学思潮的代表人物,他所注《老子》被认为是历史...
广州道书考论 内容简介 在漫长的岁月积淀与历史传承中,广州不仅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风格鲜明、多姿多彩的人文遗迹和历史景观,也留下了许多意蕴深长、可歌可泣的民间故事与...
太阳伦理学 本书特色 太阳伦理学是一种情感主义伦理学,突出的是个人自身的表现。太阳伦理学倡导一种轻省的生活态度,主张一种张扬个性的生活方式。《太阳伦理学》属于后...
湖湘文化名著读本:佛教卷 本书特色《湖湘文化名著读本(佛教卷)》精选四十余位湘籍或久住湘地的高僧以及佛教居士、佛学研究者、文人士大夫等的相关佛学著述七十余篇,详...
周公解梦全集 本书特色 《周公解梦全集》(作者张小雨)在立足于《周公解梦》原貌的基础上,大胆地融入了极具现代化气息的事物,例如:飞机、宇宙飞船、立交桥、...
孟子指月 本书特色 ★中国两千多年来所有考生和普通国人的修身宝典 ★辩论大师孟子关于治国安邦之道妙语连珠的集成★明代通俗文学**人冯梦龙详尽解说的经学力作孟子指...
本书是著名学者陈鼓的处女作,在中国的尼采研究占有重要地位。作者以优美的笔、饱满的情和清晰的脉络,结合尼采的生平其创作经历
康德政治著作选 内容简介 在政治理论领域,“剑桥政治思想史原著系列”作为主要的学生教科丛书,如今已牢固确立了其地位。本丛书旨在使学生能够获得从古希腊到20世纪初...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最著名的一部经典、·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的五千丈,以“道”为核心,建